中央研究院是我國最高學術研究機構,自1948年在南京選舉第一屆院士以來,院士榮銜一直是華人學者最高的桂冠。院士們攀越學術高峰,背後不凡學習歷程、治學經驗以及精彩人生,如能有所傳述,將可激勵嘉惠莘莘學子,為後進學習與效法。令人嘆惜的是,許多當年曾經望重一時,深受景仰的學界泰斗,並未能在身後留下深刻述記,不僅是學界,而且是整個社會莫大的損失。
本人有幸於2006 年當選院士,親睹多位院士風采,乃於擔任清華大學校長任內,推動由「清華出版社」出版《院士傳記系列》叢書,鎖定與力促與清華淵源深厚院士,同意以口述歷史或回憶錄方式為其立傳,幸得多位院士支持,已先後完成《張立綱傳:五院院士的故事》、《父子雙傑清華傳承:徐賢修與徐遐生兩位校長的故事》、《陳守信院士回憶錄》、《清華因緣:學思行旅、口述青春紀事》四書,本書是《院士傳記系列》已完成的第五本傳記。
張永山院士是在國共內戰塵埃稍定之際赴美留學,而在學術界發光發亮的一代學人,在材料科學領域旅美華人學者中,他的學術成就、地位與榮譽,豐富的學術行政歷練無疑是首屈一指的。他與清華大學多年來有緊密互動,包括於2001-2005年,擔任榮譽講座教授,並分別於2002與2004年,任清華大學《國聯光電講座》教授,同時他在正式自威斯康辛大學退休後,已安排每年定期到清華大學講學,由於猝逝而未能實現。同樣令人萬分婉惜的是,他於2010年當選中研院院士後,依照中研院往例,新科院士參加的第一次院士會議是兩年後的次屆會議,而張院士於2011年8月溘然長逝,不及參加而成永憾,也是中研院的巨大損失。
張院士來自一個不算美滿的家庭,童年至為艱辛,未受過教育的慈母長年備受父親冷遇甚至離棄,使張院士及妹妹與父母共同相處時間不到一年,長期受父親漠視,母親「為母則強」,獨力堅忍拉拔兒女長大,但張院士與妹妹的教育並未被忽略,在鄉下日子過得雖貧困仍不失溫馨。如張院士妹妹張婉如女士所言﹕「母親慈祥、堅強、對人謙和,他對我們的教養影響永山與我的一生。」整體而言,張院士在赴美留學前,人生可謂灰澀黯淡,此後,雖不能以「一帆風順」形容,但確實漸入佳境。使人好奇的是,是什麼樣的特質、動力、環境與際遇造就了一代學人,讓一位離鄉背井的遊子在異域獲得非凡成就﹖
除了天資聰穎、學習有方,首先是強烈向上的動力,他年輕時曾在信中說:「黃面孔人在美國受到歧視,若是有個博士學位在,有好的事情,在社會上有點地位,他們會看得起我們,這樣讓他們看看。」、「做為一個中國人在美國,如果工作不努力的話,你就永遠無法和美國人競爭,因為無論是語言或社會背景,你都比不過他們。」他深受母親教誨-「做任何事有耐心且堅持下去」的影響,要對長期疏離的父親「證明自己,透過成就感肯定自己」,同時定力夠,自我鞭策很徹底,生活過得忙碌與充實,另外則是找到真實興趣與發揮舞台。他曾在產業界工作前後約八年,一樣勤奮努力,工作求表現,但沒受到注意,如龍困淺灘,直到轉至學術界工作,才開始如魚得水,一展長才。
在學術領域中,張院士專研自己真正有興趣的冶金熱力學相關題材,恣意發揮,不僅廣闊,而且細緻。與他有四十年交情的同事觀察:「張教授是深知自己優勢與目標的人,而且知道如何創造優勢。」他花了四十年時間成為全球冶金熱力學泰斗,他曾說:「要耐得住寂寞,要靜下心來,必須有奉獻精神,才會有一番成就。」、「世界上天才是很少的,但一個人即使不是天才,通過加倍勤奮,最後也能成功。」、「研究之路不好走,重要的是要有眼光與目標,遇到困難也不輕言放棄。」做事仔細、嚴謹,行政能力無人能及,二十二歲的他在擔任學生組織「華社」社長期間,即具有極佳的統籌、執行與溝通能力,他一向公正、慷慨而真誠,成熟的處世風格、專注而細心的態度讓他廣結人脈,也得以在威斯康辛大學密爾瓦基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ilwaukee, UW- Milwaukee)與麥迪遜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UW-Madison) 共擔任十五年系主任,都有重大建樹,除政通人和外,深受推崇,他的同事說:「他有極佳的說服力、理解力與領導力。」他也有很好的識人能力,了解各人實力,能找到關鍵人物 (key person),他還曾對同事說﹕”You have to be good, but it’s not enough. You have to know the people.”
另一方面,他喜歡教書,認為教學與研究可相輔相成,授課內容有系統而簡潔,他可以用簡單的方式解說複雜的事情,以便讓每個人都了解他的意思。張院士曾說:”Never frustrate students.”他認為:「研究生白天時就要讀論文、做實驗、整理論文結果,與修課有關的讀書則應在晚上自己的時間進行。」他對學生的研究進度要求非常嚴格,願意花很多時間改進學生的研究報告,有學生報告內容不夠充實,被「退件」三、四次,他以一種開放、無私的態度,分享自己的智慧;他對學生照顧有加,有能力讓學生適性成長;不只重視自我修練,也不忘提攜他人,極為難得。他的學生認為﹕「對於幫助學生成功,張教授做的遠超過他應該做的。」
本傳記另一特色則是大量節錄了在美國西雅圖攻讀碩士學位的張院士,於剛認識在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的未來張夫人何碧英女士後,三個月中寫的七十封情書,這些信件,短則一、兩頁,長則十一、二頁,天南地北,無所不談,包括讀書、上課、筆記、寫論文、與教授互動、改正英文、擔任助教、交友、聽音樂、看電影、跳舞、打麻將、橋牌、看足球、主持華僑學生社團「華社」等生活點滴。除了情話綿綿外,透露年輕時的許多內心想法與感觸,從中可以一窺低調寡言,鮮談往事的張院士的內心世界。
他在信中提到﹕「妳要知道我對妳非常坦白,自離開妳後,每一樣personal affairs我都告訴妳。」、「妳感到分離的難過,難道我又會例外嗎﹖」以及”I never told anybody before that I want a Ph.D. I am afraid that I may not succeed.” 、” I am telling you now because I know you can be trusted and you are my best friend.” 至於選科的問題,他說:「我對於化工與有機化學都很有興趣,換句話說都沒有多大興趣,interest has to be developed。」自嘲「像我這樣的學生教授不逼是不肯讀書的。」又說:「我不是說女人意志不堅,而是很多時候被環境逼迫不得以而為之,男人大概也一樣。」、「有時候愛某個人常常說不出所以然來,為什麼相愛,不過我非常高興聽到(再次)妳說妳愛我,我也在此再說一遍,我也很愛妳。」不僅真實呈現張院士當年感情與校園生活,同時也是1950年代,一個剛陷入熱戀、徬徨於學業與事業間的優秀中國留美學生心情寫照的格外珍貴史料。不讓人意外的是,張院士這七十封情書「效果宏大」,三個月後,與未來張夫人互訂終身,不久後成婚,展開長達五十五年的美滿婚姻。
張院士說,一生中影響他最深的三個人分別是母親、妻子與三兒子張道崙(Theodore, Theo)。Theo生下來就是患有「唐氏症」的「唐寶寶」,多屬中度智能不足,需要額外照顧與更加注意,但是如果可以接受特殊教育,他們可以做到自我照顧與獨立生活。張院士夫婦最初「心情很差,吃不下也睡不著,不知該如何面對這個現實,為了此事,他們把自己關在家裡數月之久,不和任何人來往,但慢慢接受了這個事實。」他們以最大的努力教養Theo,從穿衣吃飯等小事開始到讀書識字,發揮無比耐心,不假手他人,攬下許多照顧的責任,讓Theo不僅有工作能力,還會自己搭巴士上班、到銀行存錢、烹調三餐等,非常不容易。他們將Theo視為「上帝的禮物」,一路扶持,甚至車牌都以”Theo”為名,而由於住在紐約州的大兒子張道旭夫婦對父母承諾照顧Theo,為了讓Theo及早適應紐約州的生活,七十三歲的張院士自威斯康辛大學正式退休,「選擇放下」,帶著Theo先搬到紐約州。
張院士對妻子說:「老三給我最大的影響是更有耐心、更能了解人、更能為別人著想,別人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才有這樣的結果。」、「老三讓我成為更好的人(better man)。」這是何等偉大的愛心與胸懷!他的一位知友說﹕「他讓我明白,一位優秀的科學家同時也可以是偉大的人。」
本傳記以說故事的方式,對一代學人生平有相當細緻的描繪,從張院士童年、求學、就業、成家、養育子女,到終成學界巨擘,在學術界發光發亮,培育眾多優秀學生,以致逐漸淡出人生舞台,深具啟發性,附錄則包括由張院士多位家人、朋友、同事、學生等所撰紀念文章。張院士用生命所寫的奮鬥故事,每個章節都精彩,反映出幾經淬鍊後成熟圓融的人生智慧。傳記以《有故事的人》為書名,甚為適切,一方面將可為崇敬與感念之眾多親友珍藏、誌念,再方面也可為後進來者,對一代學人養成經過與內心世界有所了解,作為師法懿範,「曲終,人不散」,是一本極有價值與可讀性甚高的傳記。
陳力俊 謹序
2016年3月
於清華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