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化學與物理」出版沿革與展望
陳力俊
一、緣由
「中國材料科學學會」為提升我國在國際上的學術地位,協助提高我國研究水準,自民國五十七年成立以來,即在創辦國際期刊方面多方努力,但由於客觀情勢的限制,多年來一直未能實現。民國七十九年學會理監事會在當時理事長吳秉天先生與前任許樹恩、林垂宙理事長等材料界先進倡議下,研議出版國際期刊可行性,並於當年七月21至22日邀集學術研究界領導人士80位,假桃園中正國際機場旅館,舉行研議出版國際期刊會議,會中達成創辦具有高水準之國際化期刊共識,並成立「國際期刊籌備小組」,積極展開籌備工作。
二、籌備出版
籌備小組首先致函全球約十家出版公司,探詢與學會合作出版的可能性。同時邀請國外三十九位知名學者為顧問委員,國內三十三位傑出學者為學術委員,參與編審工作。經過冗長的聯繫接洽過程,終於與世界最大學術期刊出版公司荷蘭 Elsevier 公司於民國八十年十一月十九日簽訂一長達六年合約,合作出版國際期刊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材料化學與物理, MCP),預定以民國八十一年七月一日為合作出版基準日。
三、接辦「材料化學與物理」
MCP原為一以義大利為基地,在民國八十一年時已有十六年歷史之國際期刊。「中國材料科學學會」與Elsevier 公司合作出版MCP最大優點為Elsevier擁有全球發行網,同時該刊已列名於「科學引用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所簽訂合約中,明訂在約期中,雙方共同擁有MCP,期刊主編由雙方協議聘請之,負責審稿作業,所接受之論文則寄交Elsevier 公司印製,Elsevier並負責發行。原則上由學會負擔所有編輯費用,而Elsevier分擔印製、發行費用,台灣區以外期刊訂閱及其他收入歸Elsevier所有外,學會須以「特價」訂購一定數目期刊以為「補貼」。雖然以民國八十一年七月一日為合作出版基準日,事實上自訂約次月,即民國八十年十二月起,投稿論文即開始從原任主編,義大利熱內亞大學V. Lorenzelli教授轉來,正式開始編輯作業。八十一年七月一日以新設計MCP的封面、版面(從B5改為A4大小)嶄新風貌面世。
四、主編人選
在籌備接辦MCP初期,學會即與Elsevier建立共識,在國際化的考量下,設國內主編一人,並延聘美國與歐洲籍主編各一人。除決定由本人擔任主編外,並展開物色外籍主編工作。在吳秉天理事長等先進積極遊說下,幾經折衝,終於徵得時任IBM研究中心資深經理杜經寧博士同意擔任在美主編。杜博士在國際上學術地位甚為崇隆,加入主編陣容,不啻為MCP出版打了一劑強心針。而歐洲主編經過長期延攬,最後商得在德國Halle 之Max Planck研究所所長Ulrich Goesele博士同意於八十三年三月就任。至此主編團隊的組成才告一段落。
杜經寧博士於八十二年轉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材料科學工程系任教,在新環境中,感覺能為MCP盡力的時間較少,無法繼續擔任主編而懇辭。本會在極力挽留無效後,決定尊重杜教授意願,開始積極尋覓接任人選。經專案小組委員多次討論,決定邀請美國伊利諾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系程海東教授繼任。經徵求程教授同意,獲得Elsevier公司支持,並由本會理監事聯席會通過,於八十六年七月正式出任新職。杜經寧教授自本會接辦「材料化學與物理」之初即擔任在美主編迄卸任,在職剛滿五年,對期刊之建立與維持國際聲譽居功厥偉。杜教授並以顧問委員的身份繼續為「材料化學與物理」盡力。程海東教授為美國金屬學會傑出會員(fellow),在多項材料研究上具有很高的國際聲譽。
五、經費籌措
在接辦MCP之初,財務估計每年學會應分攤的經費約三百萬元。初期在吳秉天理事長等先進籌措下,陸續獲得工研院、李國鼎基金會、華新麗華公司、立青基金會、台達電子基金會、中技社資助,財務問題暫獲解決。尤其李國鼎基金會自創刊之始,分兩期共六年持續支助,以及自八十三年起,MCP連續五年獲得國科會「傑出期刊獎」及相當實質的經費獎助,最初六年財務問題才較穩定。去年學會與Elsevier續約五年,合作出版MCP至民國九十二年,所需經費目前正在積極籌措中。
六、現況
本刊每年出版 12-16期,退稿率為 40%,稿源來自全球59個國家,每年處理約300篇論文,其中 80%來自國外。截至本年八月底,前十名投稿國家與篇數、佔總數百分比分別為我國(395,20%)、印度(331,17%)、中國大陸(179,9%)、美國(174,9%)、埃及(126,6%)、日本(105,5%)、法國(70,4%)、阿爾及利亞(65,3%)、義大利(56,3%)、韓國(53,3%),約佔總數百分之七十九。前十一至二十名,投稿篇數約佔總數百分之一以上國家依序為波蘭、西班牙、阿根廷、德國、墨西哥、南斯拉夫、新加坡、保加利亞、加拿大、俄國,共佔總數百分之十二。在接辦MCP前兩年,印度來稿一直獨佔鰲頭。也許是因為其退稿率較高,也可能是MCP在國內漸打開知名度,自八十三年起,國內投稿論文總數高居第一。八十四年年底,前十名投稿國家分別為我國、印度、美國、中國大陸、埃及、阿爾及利亞、法國、日本、義大利、波蘭、西班牙,與今年八月底比較排序變化不大。國內目前收錄於SCI中的期刊共有七種,但長期以來國外稿源佔一半以上的僅有本刊。以此國際化尺度而言,本刊也是亞太地區唯一真正國際化的材料科學工程學術期刊。
國內稿源來自清華大學等三十八個單位。截至本年八月底,前十名投稿單位與篇數、佔總數百分比分別為清華大學(83,21%)、成功大學(66,17%)、工所院材料所(42,11%)、台灣大學(36,9%)、交通大學(32,8%)、大同工學院(15,4%)、中山大學(14,3%)、逢甲大學(13,3%)、中科院材發中心(10,3%)、虎尾技術學院(8,2%),約佔總數百分之八十一,大致涵蓋國內材料研究十強。而此排名順序也約略與八十四年年底時情況相同。
「材料化學與物理」目前仍為國內工程與應用科學領域唯一列入SCI期刊。自學會接辦以來,在SCI材料科學類期刊排名,大致維持中上水準。因此在吸引美、日先進國家高水準論文方面,必須下額外的工夫。截至本年八月底美、日投稿論文所以分居所有投稿國家第四、六名,與本刊歷年來規劃了各種以美、日論文為主的專輯有直接的關係。
在此期間「材料化學與物理」連續五年榮獲國科會傑出期刊獎, Elsevier出版公司在第一期合作出版六年期滿前,主動提出續約五年(至民國九十二年),都代表相當程度的肯定。一位知名美國學者最近稱讚本刊為近年來綜合性材料科學學術期刊少見之成功範例,也許並無過譽。
七、心得與感想
個人從籌備、創刊到擔任編輯「無役不與」,迄今最大的感想是「創業唯艱,守成不易」。在籌備、創刊初期,學會方面其實對出版國際期刊相關問題並沒有很好的概念,因此在發行與財務的執行上均證明與當初的預測有很大的出入。
在發行方面,因為本刊自創刊迄今一直為亞太地區唯一真正國際化的材料科學工程學術期刊。創刊初期適值亞太地區「經濟起飛」時期,區域科技受到國際的重視,因此學會與Elsevier初期努力目標之一為透過學會為創始會員之國際材料研究學會聯合會(IUMRS),促成日、韓等科技較先進國家材料研究學會積極參與,增強實力,擴大競爭優勢,最後也不是太意外的沒有成功。近兩年日、韓材料研究學會分別出版了各自的學術期刊,均以國際化、進入SCI為目標。主要還是亞洲人傳統「當家做主」觀念牢不可破。
在財務方面,當初打的如意算盤是數年後得以「自給自足」,到接手後才親身体驗到國際學術期刊出版大勢,亦即世界各國圖書館訂購學術期刊經費不是逐漸縮水即是漲幅遠小於學術期刊訂價漲幅,因此圖書館通常都在減少訂購期刊。所以如MCP一般在SCI期刊排名中上之期刊要靠大幅增加訂戶事實上是難以達成,而必須「慘澹經營」。由於學會並無其他財源,出版費用只有靠「捐助」與「獎助」,而籌辦當初並未考慮到予本刊出版前六年在經費上資助最多的國科會與李國鼎基金會的支援,回想起來,還不免捏一把冷汗。而近一年來由於台幣對美金匯率大幅度的貶值,對支出大部份以美金支付的本刊,也突增不少負擔。
與國外一流出版公司Elsevier合作出版的優點是能維持一定的編印水準,不僅印製精美、有相當高水準論文英文編修,而且具有全球發行網,提供網際網路線上檢索、電子期刊服務。缺點則是跨國大型出版公司人事更迭頻仍,六年以來,與主編來往最密切的出版編輯(publishing editor)與專案編輯(desk editor),均已三易其人,也就是在本人與Elsevier接觸中,迄今需要作七度的調適。同時由於學會無法對在國內的助理編輯提供優渥的待遇與長期工作的保障,因此現任助理編輯也是第四位任職的助理,人事的不穩定自然帶來相當的困擾,消耗不少時間精力。另一方面由於合作雙方均對主編人選得行使同意權,民國八十五年本人任滿四年之時曾正式請辭,「慘遭」Elsevier否決,再加上其間國外主編易人,「套牢」至今,正思選擇適當時機「解套」中。
在創辦初期,四處籌募經費時,有人質疑國內高水準的論文自然可投稿國際一流期刊,何必自己辦刊物。在國內辦科技性國際期刊的意義可能有多重:
一是提升學術地位與研究水準。
二是展現我國科技實力,吸收國內優良稿源,作為我國科技成果櫥窗。
三是促成國際合作,打破孤立,增進我國與國際學術界之互動。
四是祛除學術邊緣心態,爭取從事學術主流事業地位。
五是回饋國際學術界:國內學者習於投稿科技先進國家期刊,少數也偶而為國際期刊審稿,從某方面來看,主要是接受先進國家學術界的服務。在我國科技實力達到一定水準之際,有所回饋,亦屬合理。
「材料科學學會」出版國際期刊的時機是否適當,今天不做,是否明天就會後悔,這可能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從主、客觀條件,考慮人才、財力、腹地因素,當時評估應屬可以一搏(marginal),亦即勉力行之,或有可為。另一方面從通訊科技進展對經營國際期刊影響的技術觀點來看,對切入點是否恰當疑問的答案應是肯定的。因為本刊主編分居亞、美、歐三地,出版編輯與專案編輯分駐英國與瑞士,而印製地則在荷蘭,相互之間密切而迅速的聯繫是必要的。在創刊出期,彼此聯繫幾乎全靠傳真,近年來電子郵件的盛行,更增加了「即時反應」不少方便。反過來看,如果聯繫全靠傳統郵遞,如此跨國多地運作是不可想像的。
擔任主編最主要的工作是尋找優良稿源與處理審稿工作。MCP雖維持每年約三百篇投稿論文,但多來自第三世界國家,因此為提升品質,必須主動出擊。一方面與國內外高水準國際會議聯繫,徵得主辦單位同意,將論文集以專輯方式出版,如本年七月所出版第53卷1-3期,即為「國際材料研究聯合會」(IUMRS) 1997年在日本千葉縣亞洲區國際會議專題研討會H《離子與雷射束合成與調制材料》(Materials Synthesis and Modification by Ion and/or
Laser Beams)研討會論文集,或致函論文發表者鼓勵其投稿本刊,如學會主辦IUMRS系列1994年國際電子材料會議(ICEM)與亞洲區國際會議(ICA),1994與1996年國際電子元件與材料會議(IEDMS)之論文發表者。另一方面邀請知名學者擔任特輯客座編輯,如美國S.P. Murarka教授主編之「銅金屬化」(Copper Metallization)專輯,或藉資深傑出學者退休或滿壽出紀念論文集專輯,包括美國A. Clearfield教授(Thirty Years of Layered Compounds)、J.W. Mayer教授滿六十五歲、日本堂山昌男(M. Doyama)教授滿七十歲與日本宗宮重行(S. Somiya)教授滿七十歲專輯,均為本刊帶來了許多世界一流學者的稿件。另外盡量每期刊登資深知名學者特邀回顧性論文(Invited Review),甚受重視與好評。
在審稿方面,由於絕大多數的稿件還是直接投到國內來,為爭取時效,大部份稿件都是請國內專家學者擔任。以一篇論文兩位評審計,每年須要動員的學者專家達四、五百人次。由於MCP為一綜合性材料科學學術期刊,涵蓋甚廣,來稿所以大多可請國內專家學者審查,反應出國內材料科學界有一定的實力,另一方面則因人才庫並未達到豐沛的地步,雖有八位國內傑出學者擔任編輯顧問委員協助「網羅」,仍不可能「面面顧到」,有時不免「捉襟見肘」。同時偶然碰到少數審查委員在三請四催之後仍然不能完成審稿工作,而作者又催促甚急時,增加不少緊張氣氛。
八、展望
從企業經營觀點,有一說是「不為數一數二(No. 1 or No. 2),不為也」,從「材料科學學會」出版國際期刊觀點,目標是一流,而非數一數二。這主要與「實力與腹地邊界條件」有關。我國在科技方面起步較晚,人才與財力資源有限,「致勝之道」之一即是借重旅居海外華人學者專家。因此在創刊之際,費了相當大的力量說服了Elsevier的反對意見,網羅了遠超過研究人口比例的華仍學者為顧問委員會的成員。這些學者均為一時之選,對本刊聲譽的建立與高水準論文稿源發揮了相當大的功效。但其年齡分佈也正反應出我國旅美學者年齡結構的改變,也就是多年來出國攻讀高等學位的留學生已少到讓人擔心的地步,而且多以技術掛帥,在學術界發展的一流學者大都在六十歲以上,因此以長久計,這獨特的優勢將逐漸消失,有須要突破之處。另一王牌為結合日、韓科技界力量。雖如前述在爭取日、韓材料研究學會合作方面遭遇困難,但因本刊為亞太地區唯一列入SCI之材料科學工程學術期刊,多年的互動在日、韓學界漸打開知名度,日、韓投稿論文近年來很明顯的有增加的趨勢,因此仍然是可以努力的目標。而我國普遍較高之英文語文能力將是與日、韓各國競爭之優勢之一。
由於本刊在封面內頁即載明為「中國材料科學學會國際期刊」,在封面內頁與封底內頁多處皆出現「中華民國(ROC)」字樣,因此在兩岸關係上多年來採取低調作法,因而也未遭到大陸官方杯葛。目前大陸學者來稿約佔總數10%,遍及各主要學術與研究機構,且有明顯逐年增加驅勢。假如未來兩岸關係得以改善,以本刊身居亞太地區唯一真正國際化材料學術期刊地位,經過積極經營,吸引大陸地區高水準稿源,成為世界「舉足輕重」之學術期刊是非常有希望的。
「材料化學與物理」為學會刊物,而且顧名思義為一綜合性材料科學學術期刊。由於材料科學涵蓋甚廣,綜合性學術期刊一般較不易成為學者必讀的刊物。而且限於「實力與腹地」,並無轉型為較專門領域刊物的客觀條件,這可能是考慮期刊未來走向必須思考的邊界條件。
九、誌謝
本刊自創刊迄今,承蒙材料科學學會全體會員鼎力支持,多位先進極力倡導支持,編輯顧問委員會以及由國內傑出學者組成的學術委員會各委員諸多協助,超過三千人次的審稿委員細心審查,作者踴躍賜稿,都是應該致謝的對象。國科會長期獎助,李國鼎基金會等長期支助,均在此一併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