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顯示具有 教育 清華 附小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教育 清華 附小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2年12月31日 星期六

《清華行思與隨筆》(三) 與 (四) 封面與自序

《清華行思與隨筆》(三) 與 (四) 封面與自序


《清華行思與隨筆》(上)與(下)分別於 2019 年 10 月及 11 月出版,迄今約三年期間,登載在本人各部落格累積的文稿已約達成書的篇幅,本著「紀錄與紀念」的想法,決定付梓出版,承蒙黃鈴棋小姐在新婚後,同時亦忙於撰寫博士論文之際,仍願意擔負編校重責,因而得讓《清華行思與隨筆》(三)與(四)問世。

由於在 2010-2014 年擔任清華大學校長期間,養成撰寫在各種場合致詞或演講文稿習慣,到 2018 年中已累積相當數量,導致《一個校長的思考》(一)於同年 9 月出版,《一個校長的思考》(二)、(三)則分別於 2019 年 4 月與 5 月出版。

根據出版演講文集的經驗,體認最好的留存「紀錄與紀念」方式就是集結出書,因而也將歷年於不同場合及情境撰述的文稿整理出版,除
清華行思與隨筆系列外,另於 2020 年 6 月出版《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

本書內容包括「各項清華活動」、「清華校友活動」、「清華材料系各項活動」,「台灣聯大系統活動」為擔任「台灣聯大」系統校長以後活動紀言、「各項初、中等教育活動」、「科學與科技講座」、「各項紀念與緬懷」、「閱讀札記與心得」,「煮字集」為《工業材料》雜誌專欄、「科普知識」、「筆墨名人故居」、「地景旅遊與漫談」,而「新竹、清華花鳥逸趣」是在地賞花觀鳥的隨筆。其中也包括以往未出版,由 2019 年 10 月開始在各種場合致詞稿,作為迄今階段之文稿整理。

2020 年 1 月 20 日方自緬甸倦遊歸來,不料三天後即逢武漢封城,展開全球性的「百年大疫」序幕,迄今約有六億人確診,六百五十萬人死亡,仍看不到終點,讓人感嘆科學昌明時代仍不免受「黑暗騎士」肆虐。期間看到國內外的疫情發展,延續近年來養成習慣,針對疫情執筆來整理思緒、發抒感想,也擴展到其他議題:由於部分文章攸關公共事務,認為或值得與社會大眾分享,因而試投《聯合報》「民意論壇」,也蒙編者採用多篇,開始有了投稿經驗;在被採用文章中,大多是略加更動,僅少部分經編者大幅編修,另外則有多篇由編者改動標題,通常是大有改進,學習到在大眾媒體發表文章「下標題」的一些原則;同時因為有一千字篇幅限制,如撰文字數過多,投稿前會自行先加精簡,如壓縮較大,則會兩篇文稿並刊,以能較完整呈現原意。

這些公開發表的文章,基於「對事不對人」,提到人則針對其政策的原則,自始即以筆名「曾士宇」發表,以免少數讀者會為筆者身分模糊焦點。按「曾士宇」取自「語真事」諧音,謬仿《紅樓夢》中,「甄士隱」取「真事隱」以及「賈雨村」取「假語村言」之意。

最後仍要特別再次感謝黃鈴棋小姐的精心編輯與校對,才使本書得以順利出版。

2020年10月2日 星期五

清華附小80周年慶祝賀文

清華附小80周年慶祝賀文

嘉惠莘莘學子

高校長伉儷與清華很有淵源

與溫校長 (右二)、黃主任 (右一)、家長會張會長 (左一) 合影

清華附小網頁上看到學校的教育願景是健康快樂」、「專業自信」、「真誠參與」、「進步卓越」而在「健康快樂」項下又揭示「夢想童年,健康成長,活力展現,快樂學習,熱情生活」校徽上書寫「健康快樂」。身為一個畢業超過一甲子的校友一方面欣見母校仍以培育「健康快樂」學生為要旨,一方面也可權充深受其益的見證人。

我上附小時,「清華附小仍在竹師附小時期,一頭銀髮的高梓校長總是帶者慈祥的笑容;學童時代自然不知高校長大有來頭,她早年考取官費留美,專習體育,並曾是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女子籃球校隊的中鋒。學成歸國後,屢任大學教授、系主任1949年春至臺灣,擔任竹師附小校長。因1956年起主持教育部所屬教師研習會,於1958年初,也就是我小學六年級下學期,辭任竹師附小校長 

附小畢業後,漸能體會高校長教育理念核心是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竹師附小畢業生給人的印象是健康、活潑,而且品學兼優,音樂、美術都有一定的素養;這在長年受升學主義戕害的台灣教育界堪稱異數,但讓畢業生終生受用不盡。

母校於2018年隨清華大學竹教大合校更名「清華附小」讓在清華服務超過四十年並曾擔任校長的我,與母校關係更加深一層。巧在今年我又接任包括「清華大學」等四所大學的「台灣聯合大學系統」系統校長,可謂關係千千重。

另一方面,高梓校長也與清華很有淵源,夫婿郝更生博士與高校長結婚時是清華大學教授;郝是著名的體育活動家,與梁思成、林徽因等學者都是好友,他兼任北京市中等以上學校體育聯合會會長,而時為北京「女子師範大學」體育系系主任的高校長是副會長;他們於1929年結婚時,參加婚禮的來賓包括徐志摩、趙元任、梁啟超等名人,嘉賓雲集,轟動華北體育界與教育界;同時清華大學著名的「教授的教授」陳寅恪夫人唐篔是高校長的閨蜜,在郝、高兩人的撮合之下,成就了一世姻緣。

據報導,高校長初來台時,曾婉拒師範大學的聘約,選擇到附小來「從根做起」,而她紮紮實實闡揚了「朝氣、活潑、開明、進取」的教育理念,嘉惠莘莘學子,遺愛至今,令人感懷不已。母校在此優良傳統之下,融合清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校訓,必可繼往開來,培育一代代像高校長一樣「專心致志,求精求好」的廣大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