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6年11月18日 星期五

清華小吃部,7-11的店長徐靖普先生新書序

清華小吃部,7-11的店長徐靖普先生新書序

十一月初很意外的收到清華小吃部,7-11的店長徐靖普先生的電子郵件如下

敬愛的陳校長您好:
我是清華小吃部,7-11的店長徐靖普,首先要感謝校長引進7-11進清華校園,讓靖普有機會為學校師生提供服務,更加感謝校長在小七開幕時,又親臨現場鼓勵指導,成為靖普進步成長的最大動力。
今年靖普將清華、交通十幾年來的經營經驗,運用了50篇小故事的方式編輯成書,預計於12月初出版上架,在此再次大膽冒眛請求敬愛的陳校長,可否能為靖普的新書寫推薦序,相信在校長的加持下,必定深受讀者喜愛。
先附上文稿懇請校長不吝指導,若校長時間允許,我再送紙本資料到辦公室。
打擾之處尚請見諒!

由於清華7-11的服務素有口碑,本人當即回函應允敲定了為新書寫序機緣

在台灣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便利商店,通常便利商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同時提供各種服務,堪稱「便利7-11尤為業者龍頭,便利商店門市成為街頭風景線一部份大眾習以為常,而不會想到,背後可能衍生許多動人與多有啟發的故事,在制式店面、商品與服務表象下,平凡中見其不平凡。徐店長這本新書正足以讓人感受到一位有心、用心、熱心、真心、貼心並充滿愛心、善心經營店長的心聲和故事。

本書行文流暢,經營者之用心與熱誠洋溢其中。徐店長在自序中提到「想透過本書將發生在生活周邊的小故事用淺顯易懂的文字來傳達多年來的經營理念與技巧,希望讓大家能得到一些啟發與幫助,成為服務業的好手。」本人在閱讀全書後,深為各個故事吸引﹔徐店長提出「經營重特點、服務貴真誠」理念,並確實施行。他「期望每個走進門市的顧客,都能夠帶者滿足與喜樂離開門市」,不以「以客為尊,顧客至上」為口號,而是「從心底出發,以真誠的心為起點,推行到實務中」,讓人深為感佩。另一方面也可見在多方面發揮創意,例如創造地景焦點,吸引顧客,並認為「顧客服務一定要到位,一定要超乎期待,才能感動人心」,「服務只要出乎一片真誠的心,就能感動別人,感動自己」,「每當在門市完成一次感動人心的服務,就是為門市成就一分正向磁場」﹔如清華謝小芩學務長在序言中所提到,他在清華經營對學生社團活動贊助不遺餘力,對顧客提供「額外」貼心服務,種種事蹟,可見徐店長充滿熱情、真心實踐,讓人感動。

清華7-11五年多來服務到位,與學校師生互動良好,徐店長歷練豐富,現今專心經營校園便利商店,以其人生智慧,親身體驗,將周邊故事與心得見諸文字,彙集成書,與大眾分享﹔全書發揚正向思考與理念,並讓人對已經相當熟悉的「小七」更多了一分親切感,料將吸引廣大讀者,開卷有益,故樂為之推薦。

陳力俊 謹序於清華園

一○五年十一月

2016年11月15日 星期二

「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閱讀筆記

「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閱讀筆記 

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是2014年八月由「天下文化」出版的翻譯書,原作書名為Sapiens,作者為以色列歷史學者哈拉瑞 (Yuval Naoh Harari),出版於2012年七月。嘗試以約三十萬字,敘述智人七萬年的歷史。從智人由認知革命征服世界、農業革命、科學革命、工業革命、生物革命以迄現今,面對迅速變化與未知的未來,重點在大趨勢以及廣角度﹔氣勢磅礡,發人深省,同時深入淺出,饒富趣味。

作者博學多識,充分運用歷史、政治、經濟以及考古、生物、生態學的宏觀見解闡述人類歷史。作者希望這本《人類大歷史》能填補傳統史書的三個鴻溝:歷史觀與哲學觀之間的鴻溝,要提供有史實根據的深刻哲學思考、人類和生態系統之間的鴻溝,要讓讀者多從生態系來思考,而不是只講人類的利益、集體和個人之間的鴻溝,檢視歷史事件如何影響到當時一般人的生活,例如當時的平民感受如何?有沒有人更幸福或更悲慘?作者認為,讀者若是錯過這樣的觀點和角度,將會一再錯過歷史中最關鍵、最有意思的部分。可謂「上下七萬年,讀史有學問」。其中某些比較特殊觀點,如智人是其他人類及大型動物連環殺手、談八卦促進合作、農業使人更貪婪、想像不存在的事物,讓陌生人開始合作、建立組織,大型人類合作系統都基於神話、神話維持法律與秩序、金錢是最佳信物、矛盾創造文化、政治與經濟系統是宗教而非僅理論與意識形態、帝國是過去兩千年最成功的政治系統、人類大融合的關鍵因素是金錢、帝國、宗教,人類對動物的虐待是歷史上最令人髮指的罪行、現代人並不比前人快樂許多、科學可能導致人類毀滅等,很值得深思討論。

本書共有二十章,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認知革命﹔大約七萬年前,認知革命讓人類逐漸從所有物種脫穎而出,讓歷史正式啟動﹔

1.1-智人演化的優勢,包括一、腦容量大,整個動物界,只有智人演化出比例很龐大的思考器官,一、直立而能望遠、丟石塊、打信號,讓手變得靈巧,三、母親骨盤小使嬰兒早產,出生後需人照應,而增加互動與學習機會,以及可塑性,四、學會用火,約三十萬年前,用火已很普遍,成為可靠的光源與熱源,用為武器,焚燒森林成原野與驅趕獵物,同時用於烹飪,利於消化吸收,五、發展出複雜語言能力,促成與陌生人合作,能相信僅憑想像而生的觀念 (如神、國家、貨幣等),出現宗教、商業和社會分層以及能描述非現實的語言等都是讓智人從石器時代就開始勝出以致征服世界的原因。

大約在距今七萬到三萬年間的大腦認知革命,智人出現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可能由於偶然的基因突變,改變了智人大腦連結方式,用新方式思考、以新語言溝通,進而征服世界,其特別之處,最常見理論,是非常靈活,其次是社會語言,有能力談八卦,發展出更緊密、複雜的合作方式,同時能想像與傳達不存在的事物資訊,討論虛構的事物,編織共同的虛構想像,宗教、國家、企業公司、公平、司法、正義、道德、金錢全部都是只存在人類腦袋的集體想像,也都是人類發明的抽象概念,讓陌生人開始合作、建立組織,讓智人可以突破150人的族群門檻,建構數萬人的城市、上億人的國家。

1.2-早在第一個農村形成之前,採集者已讓地球改頭換面,是整個動物界,最具破壞性的力量。發人深省的是,智人興起對地球其他大型動物是一場浩劫,人類用石器時代工具,滅絕了半數以上的哺乳類動物。約四、五萬年前,智人得到新的技術,組織能力,甚至是眼界,能夠走出亞非大陸。首先是航海,開始前往遠洋捕魚、貿易、探險。在大約四萬五千年前,殖民澳洲,讓整個澳洲生態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不過幾千年後,95% 大型動物滅絕,僅餘袋鼠。同樣情況,在約一萬六千年前進入美洲,造成美洲巨型動物絕種,大型動物107種僅餘84種,使世界大型哺乳類動物滅絕了一半,而人類難辭其咎。作者甚至稱人為殺生慣犯 ( serial killer)。事實上美洲與澳洲原住民以及紐西蘭的毛利人都在歐洲人到達以前,幾乎已讓當地的大型動物滅絕。智人的第一波殖民,造成整個動物界最大也最快速的一場生態浩劫,是第一波物種滅絕浪潮。第二波則由於農業革命,農民的擴張﹔第三波是今日由工業活動造成的生態環境改變。很明顯智人就是造成最多動植物絕種的原凶。

第二部農業革命,大約一萬兩千年前,農業革命讓歷史加速發展。

2.1-有些學者宣稱一萬兩千年前的農業革命是人類大躍進,解開了大自然的秘密,馴化各種動植物,脫離狩獵採集的艱苦、危險與匱乏,安定下來,過著愉快與飽足的生活。與一般觀念大為不同的是,作者認為農業革命啟動後,對當時一般人的生活,反而有負面效應;人類辛苦耕作後,雖對第一代農民提供了真實的利益,但往後讓我們渴求更多,在養育子女增加、人口爆炸後,需要生產更多,而且產生一些不事耕作而寄生的菁英份子,普遍來說,當代農民的工作更辛苦,飲食還更差,在群落擴大後,分工分職愈趨細膩勞累的程度以及生活的水準,往往反不及採集狩獵時代;如跨越集體和個人之間的鴻溝,以此檢視歷史事件如何影響到當時一般人的生活,農業革命讓更多人過較差的生活,一連串讓生活更輕鬆的「進步」,讓農民身上,加了一道又一道更沉重的枷鎖,作者稱為「史上最大騙局」。

2.2-同時通常人們認為人類馴化了糧食作物,但從另外觀點來看,反而是糧食作物綁架了人類,例如換個角度,從小麥看農業革命;小麥在一千年內,傳遍了世界各地。從演化成功與否的基本標準,小麥可說是地球上最成功的植物。他的秘訣就在操縱智人,為其所用。

2.3-伴隨農業革命,是動物的馴化成家畜與家禽。目前馴化動物遍佈全球,數目大量增加。另一方面,馴化動物過的是生物有史以來的最悲慘生活。對絕大多數家畜與家禽來說,這是一場可怕的災難,所以物種演化成功不等於個體的幸福。

2.4-對人類來說,每當人類能力大幅增加,個人的痛苦也隨之成長。歷史上少數不變的道理,就是奢侈品往往變成必需品,帶來新的義務以及依賴,成為一種陷阱,無法自拔。農業時代人類空間縮小,但時間變長了,想像預測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的事。未來的重要性大為增加。因為有更多東西要保護,也是因為有別的方法減少風險。農業帶來的壓力,正是後代大規模政治制度和社會制度的基礎,也出現了統治者與菁英階級,徵收搶光農民餘糧。在近代晚期之前,總人口九成以上都是農民,但歷史寫的幾乎全是農民生產餘糧養活的一小撮菁英份子。

2.5-農業革命讓更多的人可以住在一起,先形成村落、城鎮、都市,再由王國與商業網路緊緊相連。但其後衝突不斷,最主要農業革命發展太快,時間不足以讓人類發展出能夠長久大規模合作的本能。農業革命讓人開創出都市、強大的帝國,接著就開始幻想出偉大的神靈、祖國、有限公司等故事,好建立起必要的社會連結。人類想想像力急速奔馳,建立起地球上前所未有的大型合作網路,不幸大多數的人類合作網路,都成了壓迫與剝削。

2.6-由想像建構的秩序,要讓人相信,對外的說法永遠要強調是客觀事實﹔如西方人多相信的個人主義,落實在教育、建築、生長環境等﹔第二是塑造了我們的慾望,包括浪漫主義、民主主義、資本主義、人文主義、國外度假、消費主義、蓋金字塔等,第三是存在人與人的思想連結中,千萬人共同想像中,即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現象,如法律、金錢、神、國家中。與真實世界結合之例,如現代西方的個人主義,落實在人的互動、建築私人空間,但在中世紀,貴族認為個人的價值是由社會階級,少有個人空間;個人慾望往往是建築在虛構故事上,「隨心所欲」,聽從的常常是外面那些虛構的主流故事,即如深藏在內心的渴望,如到國外度假,並沒有自然或明顯的道理,而是相信了浪漫消費主義神話,再如古埃及的菁英分子,可望蓋華麗的陵墓,現在各地的人,也都是想蓋起某種金字塔,只不過再不同文化裡,會有不同的名字、形體與規模;同時由想像建構的秩序,並非個人主觀的想像,而是存在於千千萬萬人共同的想像之中,即所謂互為主體性。為了改變現有由想像建構的秩序,的得先要用想像建構出另一套秩序才行;身為智人,我們不可能脫離想像建構的秩序,如置身監獄之中。但也要注意,一個信任感低落的社會,往往流於崩壞。

2.7-要協同合作,必須遵守一樣的規則﹔這種情況同樣適用於較大規模的國家、教會或貿易網等。需要處理的資訊就會極為龐大,絕不是單一人腦所能記憶處理的,最後發展了文字系統。智人社會秩序是透過想像而建構,需要經過各種努力,才能維持種種法律、習俗、禮儀,否則社會秩序就會很快崩潰。農業革命後,社會變得格外複雜,數字變得至關重要﹔數字處理系統正是書寫文字。近年來,電腦所使用的二進位程式語言,其影響極為巨大。

2.8-人類基因裡並沒有大規模合作的生物本能,但維繫了合作網路;對許多人來說,網路背後想像的秩序,既不中立、也不公平;總是把人分成一些並不存在的分類(自由人/奴隸、白人/黑人、富人/窮人),並且排成上下等級、上等人享有各種權力與特權,下等人擁有的,只有歧視與壓迫。歷史鐵律告訴我們,每一種由想像建構的秩序,都會大談自己是自然、必然的結果,其他社會的分法是又虛偽又荒謬。不幸的是,目前學者研究,還沒有任何一個社會能真正免除歧視的情形。

第三部是人類的融合統一,先談歷史的方向。

3.1-人類文化一直流動不休,是隨機還是有一個整體模式?歷史有大方向嗎?用衛星的高度來看,歷史趨勢是分久必合。今天,幾乎所有人都接受同一套政治體系、經濟制度、法律制度、科學體系。然而全球文化雖然單一,但不同質,正的文明衝突,是聾子的對話,目前世界也無完全純正的文化。

西元前一千年間,出現了三種可能達到全球天下一家概念的秩序,即經濟上的貨幣秩序,政治上的帝國秩序,宗教上的全球性教派;對商人來說,全球就是一個大市場,對征服者來說,全球就是一個大帝國,對各教先知來說,全球就該只有一個真理,希望每個地方、每個人都要遵循。

3.2-金錢成了共同交易媒介,也能用來累積財富,同時攜帶與移動方便,財富的轉換、儲存和運送都變得更容易,才能發展出複雜的商業網路以及蓬勃的市場經濟。金錢的運作是要把「物質上的現實」轉變為「心理上的想像」,人們接受了集體的想像,是因為信任金錢的價值,在這種信任背後,有非常複雜而長期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網路﹔金錢是有史以來,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統。

3.3-人類終將一統,絕不只是純粹經濟的過程,不能低估刀劍的力量。帝國是一個政治秩序,有兩項重要特徵:一、統治許多不同民族,二、疆域可以靈活調整,可以無限制擴張。讓帝國能夠在單一政治架構下,納入多元的族群與生態區,讓越來越多的人類與整個地球融合為一。帝國就像一台壓路機,將許多民族獨特的多樣性夯平,整合製造出更大的新群體 

3.4-帝國在過去兩千五百年間,是最常見的政治組織形式,相當穩定。另一方面,帝國四處征服,同時也贊助了哲學、藝術、司法與公益,現在人類所以有許多文化成就,常靠由剝削戰敗者而來。帝國遺緒在現代文化幾乎無所不在,今天大多數人的說話、思考和作夢的時候,用的都是征服者的語言。例如埃及人用阿拉伯語,美洲人用西、葡、英、法語。

幾乎所有帝國都是建立在鮮血之上,並且通過壓制和戰爭維持權力 然而現今文化大多數是帝國遺風。地球現存文化,已無純淨文化,至少有一部分是帝國或帝國文化遺緒。沒人知道如何解決文化遺緒棘手問題。歷史無法簡單分成好人與壞人兩種,除非我們願意承認,我們常常就是跟者走壞人的路。

3.5-在西元兩百年左右,大多數人類都已經活在各個帝國之中。看來,未來可能所有人類將活在單一帝國之下,統一全球這件事,已不遠了。在二十一世紀,越來越多人相信,真正的權威來自所有人類,而非某個特定國家的成員。而人類政治發展方向應向「保障人權,維護全人類全體利益」的目標走。單一全球政府來保護大家,較簡單。全球化問題也正侵蝕讀各個獨立國家的正當性,現代的天命,要解決上天的問題,未來的全球帝國,很可能環保當道。目前沒有任何國家,能行使真正獨立經濟政策, 任意發動戰爭,內政也無法獨立決定。面對全球企業和非政府組織的干預,全球輿論的監督和國際司法的干涉,各國遵守財政、環保和法律上的標準,國家有形的疆域和意見已逐漸失去分量。越來越多人,已經投入全球帝國的一方。

3.6-宗教是第三種讓人類一統的力量。正因為所有的社會秩序與階級都只是想像的產物,所以十分脆弱。在歷史上,宗教的重要性,就是讓脆弱的架構有了超人類的正當性。說律法來至一種絕對神聖的最高權柄,不容易動搖,確保社會安定。宗教是「一種人類的規範及價值觀體系,建立在超人類的秩序之上」。必須同時具備普世與鼓吹特質。多數古代宗教反而具備地方與封閉特質。

3.7-一般而言,一神教徒比多神教徒更為狂熱,更熱中信仰,在西元一世紀初,世界上幾乎沒有一神教徒,目前除了東亞以外的大多數人,多半屬於一神教,而今全球秩序也正以一神論為基礎而建立。為實際需求,一神教徒常從小門將其他神祇迎回,例如天主教宗冊封了不少聖人,其所受的禮敬,可說與多神教的諸神無異。

3.8-過去三百年來,世界越來越世俗化,發展出新型的自然律宗教信仰,包括自由、共產,資本、民族和納粹主義﹔宗教是「一種人類的規範及價值觀體系,建立在超人類的秩序之上」,這些意識型態同樣符合定義。如共產主義相信有一套由馬、恩、列找出的自然,不可改變的人類秩序,引導著人的行為,而相似處不只如此﹔有自己的聖經與預言書、節慶、神學家、牧師、殉道者、聖戰、異端學說,是狂熱並熱中宣教的宗教。

3.9-過去三百年來,自由人文主義主導世界,重點是對智人的崇拜。將智人的生命、快樂和能力神聖化。認為智人的是獨特的、神聖的。從本質上與其他所有現代動物不同。所謂至善,是對智人好,全球所有其他物種與生命,都只為智人利益而存在。人文主義對人性的定義,大致分成三種教派。最重要的是自由人文主義,認為人性就在於每一個人的自我特質,個人自由神聖不可侵犯。重要誡命是保障「內心聲音」的自由,這些誡命統稱為人權。將人神聖化,但並不否認神的存在。源自一神論信念,有永恆的靈魂與造物主概念。另一種是社會人文主義,認為人性是集體而非個人的概念﹔神聖的是由所有人構成的整體,追求的是平等。人人平等概念來自一神論認為﹕「在神的面前,所有靈魂一律平等。」進步人文主義不來自一神論,深受演化論影響,相信人類是一個可以進化也可以退化的物種。目標主要希望保護人類,避免退化,並鼓勵漸進的演化。生物學家已經戳破納粹的種族理論,但純科學的力量遠不及社會運動和政治力。認為自由人文主義和社會人文主義要保護弱者,破壞天擇的秩序。

3.10-因為商業、帝國和全球性的宗教,最後將我們每個智人,納入今天的全球世界,最後的全球單一文化,應該是人類歷史無可避免的結局,但它不見得是現在世界上的任何一種文化。目前世界英語是全球語言,基督徒有二十億,穆斯林有十二點五億,一神教為主流宗教,如想見其他可能性,可以檢視歷史的兩種重要特質起﹕第一、不可預測性﹕事後看起來無可避免的事,在當時看來總是毫不明顯。基督教、穆斯林教、共產主義的發展,目前都看不出任何能統攝一切的決定性法則。等於承認民族主義、資本主義、人權都只是偶然的產物。歷史是二階渾沌系統,會受預測影響而改變,因此無法準確預測。我們所以要研究歷史,不是為了要推知未來,而是要拓展視野,要了解現在種種絕非自然,也並非無可避免。第二、盲目﹕歷史的選擇,決不是為了人類的利益。文化是因種種機緣巧合所出現的心理寄生蟲,從出現之後就剝削所有受感染的人。這種說法有時稱為瀰因學,文化演化是瀰因這種文化資訊單位的複製。對後現代主義思想家來說,文化基石是話語,將民族主義形容成一種致命的瘟疫, 對自身有利,而非對全人類。賽局理論有類似的論點,軍備競賽就是一個著名的例子。並沒有證據顯示 史上最成功的文化,就一定是對智人最好的文化。

第四部是科學革命﹕大約五百年前,科學革命讓過往歷史告一段落,而開創新局﹔大約西元一千五百年,歷史做出重大的選擇,改變了人類及所有生物的命運,即科學革命。人類將資源投入科學研究中,取得了巨大的新力量。人們逐漸相信可以依靠投資科學,提升能力,經過反覆證明,握有資源的政府和富人,越來越願意投資科學。

4.1-現代科學的特色﹕一、承認無知,二、以觀測與數學為中心,形成理論。三、取得新能力、運用創造的理論來取的新能力,發展出新技術。現代科學獨特之處是公開承認這「整套體系」對一些「最重要的問題」一無所知 

4.2-由於社會、國家、國際體系是虛構故事,故事可能有問題,要繼續維持社會和政治秩序,只能依賴兩種不同科學方法﹕一、採用科學方法,但違反一般科學做法,對外宣稱這就是絕對真理,如納粹和共產黨,二、不採科學方法,直接訴諸「非科學的絕對真理」,自由人文主義的基礎,在堅持主張天賦人權,但對智人科學研究並不認同這種看法。現代社會之所以還能夠維繫,原因之一是對科技與科學方法的信任,幾乎類似宗教信仰,某種程度上取代了對「絕對信仰」的信念。

4.3-科學為人類帶來太多新能力,也就享有崇高的地位。對於「知識」的真正考驗,在於實用性。現今科學與技術關聯極為密切。現代國家,從能源、環保、醫療,科學家都扮演重要角色,而武器研發,更具關鍵性。資本主義體制和工業革命登場,科學、產業、軍事科技結合,勢力不斷膨脹。科技扮演現代救世主,而不以美好的過去為黃金時代 

4.4-目前死亡是無可避免的命運,多數的信仰以死亡做為生命意義的主要來源,給死亡賦予意義,現代科學一大目標,就是賦予人類永恆的生命,實際為長生而非不死。近晚許多宗教與意識型態,已不再強調死亡與來生這兩項元素。如自由、社會、女權主義,共產、資本主義亦然。民族主義承諾永恆記憶,太過虛無飄渺。

4.5-科學活動並不處於更高的道德和精神層面,而像其他文化活動,受到經濟、政治和宗教利益影響。所費不貲,歸功於政府、企業和私人捐助者。得到資助,多半是由於能夠達到某些政治、經濟或宗教的目的,與意識型態掛勾才較能得到支持。科學無力自己決定優先順序,也無法決定如何使用其發現。如基因、遺傳學研究成果,還不知道如何妥善使用。科學研究必須與某些意識型態聯手,才有蓬勃發展的可能。使研究成本合理化,代價是意識型態能夠影響科學的進程表,決定如何應用。其中帝國與資本主義是特定值得關注的兩股力量。

4.6-為在不同地點觀測金星凌日 1769庫克(James Cook)船長科學遠征隊,發現壞血病療法,英國便能派出武力遠征軍,征服澳洲,造成當地許多文化滅絕,原住民幾近滅種 (僅剩~10%),導致Tasmania 滅族。死後遺體被研究,頭骨和骨架陳列在博物館內。科學革命與現代帝國主義密不可分。

4.7-第一批工業科技,相對而言並不複雜,其他地區缺少西方花幾個世紀才成熟的價值觀,共同相信的虛構故事、司法體系和社會政治結構。歐洲在近代初期培育的潛力主要是現代科學與資本主義。科技發展成熟,有如取之不盡的大礦藏。開採能力獨強。現代科學在西方帝國擴張後,才形成獨特內涵。共同出發點是承認無知,很好奇,覺得有走出去、尋找新發現的必要。希望能取的新知識,成為世界的主人。

4.8-傳統帝國主義征服世界,只為要利用及傳播自己對世界的看法,為了權力與財富。帝國主義所以要前往遙遠的彼岸,為了擴張新領土,也為了新知識。隨著時間過去,對新知識和對新領土的追尋,變得越來越緊密交織。現代探索與征服心態,從世界地圖演變可以看出。現代之前,地圖無空白,到十五、六世紀,歐洲人的地圖,出現大片空白。在心理及思想上的一大突破,承認自己無知。

從此歐洲人在世界各地建立基地和殖民地的網路,使全球性帝國真正登場,也首次出現全球性貿易網。歐洲帝國改變了世界歷史,原本是一些獨立的民族和文化各自發展,現在則整合成單一的人類社會。以往大多數帝國向外侵略,只著眼於鄰近地區,逐漸擴張,如羅馬帝國。亞歷山大推翻波斯帝國,是較接近的例子,一般是地方事業。鄭和下西洋並未試圖攻佔或殖民他國。另一方面,西班牙人在二十年內,使加勒比海原住民幾乎滅絕。1519年,Cortes550人登上墨西哥海灘,消滅阿茲特克帝國,約一世紀間,中美洲原住民銳減九成。10年後,Pissaro168人,消滅南美 Inca帝國。

4.9-現代科學與帝國動力相同,作法相似﹔建立帝國像一項科學實驗,要建立某個科學學門,也像建國大業。1802年英國開始印度大調查,其他如破譯楔形文字過程。1783年在印度成立亞洲學會,對梵語觀察,發現和希臘、拉丁語有驚人的類似,成為第一個發現印歐語系的人。讓帝國擴張統治合理化、正當化,近代歐洲人開始相信,學習新知必定是好事,帝國不斷產生新知,自以為對外擴張與殖民統治,就代表進步與正面。講到植物學歷史,讚揚貢獻,不提在澳洲折磨原住民。新知理論上有益於當地被征服的民族,如醫療、教育、鐵路、運河、司法公正、經濟繁榮,不適剝削,而是利他,如吉卜林說是「白人的承擔」。另一方面,導致1769-1773年,孟加拉大饑荒,有一千多萬人死亡(1/3人口)。罪行或成就皆可編一本百科全書

4.10-科學家為帝國提供了各種實用知識,沒有帝國支持,科學也無以蓬勃發展。不論是科學與帝國,背後都潛藏著一股特別重要力量﹕資本主義。不論建立帝國,或推廣科學,沒有錢都是萬萬不能。金錢為人類展開新視野,也讓數百萬人遭受奴役,推動產業巨輪,但讓數種物種滅絕。現代經濟史,其實重點只有一個詞﹕成長。從一千五百年到現在,產值從兩千五百億到六十兆,人均產值從5508,800 美元。銀行信用是人類想像力的驚人發揮,信任是世上絕大多數金錢的唯一後盾。信用,代表現在不存在,只存在於想像中的財貨。讓我們能預支未來,打造現在。背後有一項基本假設,明天會更好,但古人並不相信,總覺黃金時代已經過去,未來頂多維持現況。

信用,就是「今天的餅」與「明天的餅」的價差,如果餅不變大,信用貸款就無意義。接著,歷史上出現了科學革命與關於進步的觀念,相信透過地理發現、科技發明與組織發展,能夠提升人類生產、貿易和財富的總量。使全球這塊餅,有變大的潛力。新的道德標準是「用利潤投資生產」。投資包括擴建工廠、從事科學研究、開發新產品等,重點在增加產量,轉為更多的利潤。

這種新的宗教,對現代科學發展,也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政府和私人企業投資研究時,第一個問題常是﹕「會提高產量與利潤、促進增進成長嗎?」如不談科學,持續成長為無稽之談。但科學家每隔一段時期,就有新發明或發現,像美洲大陸、內燃機、基因工程等。印鈔票的是銀行和政府,買單的是科學家。銀行和政府狂印鈔票,只盼望在經濟泡沫破滅前,科技人員能有力挽狂瀾的創世發明或發現,開創全新產品或產業。

4.11-資本與帝國在十九世紀,關係更為緊密。直接由國家來幫忙維護利益,西方政府幾乎就像資本家的工會。如對中國的鴉片戰爭,簽訂南京條約,清廷同意不限制菸商活動, 在十九世紀末,中國約四千萬人上癮。另如埃及也遭毒手,先是投資興建蘇彝士運河,插手內政,1882年英國成為宗主國。

4.12-完全自由市場,貪婪的資本家能透過壟斷或串通來壓榨勞工。還可能用惡質的勞工法、勞役償債、甚至奴隸制度,來限制勞工自由。奴隸貿易的罪魁禍首是不受限制的市場力量。如美洲的蔗園,在十六至十九世紀,大約用了七成約一千萬非洲奴工。奴隸貿易背後的黑手,是自由市場依據供需法則所組織及提供資金。民間販奴公司出售股份,中產階級歐洲人紛紛投資,成為幫凶。

2013年,分配方式仍然極其不公,許農民整日辛勞,所得不如五百年前的先人,就像農業革命一樣,所謂現代經濟成長,也可能只是巨大騙局,許多人活在飢餓和困乏之中。資本主義回應﹕一,不歸路,二,多點耐心,學到教訓,將餅做大,並已看到一些正面的跡象。

4.13-每塊餅都需要能源、原料,而資源有限,如果枯竭,將面臨崩潰。但是資源有限,只是理論,每次都因科學研究解決問題,有時更有效利用現有資源,有時找出了全新能源和材料。以運輸產業為例, 1700年運輸工具主要原料是木材和鐵,現金可用塑膠、橡膠、鋁、鈦,原來用人力操作,現在用燃油引擎,核電廠發電,類似的革命在幾乎所有領域發生,稱為工業革命。

人類早知利用火力、風力、水力能源,使用各有限制與問題。並不知用工具做能量間轉換。煮水,火藥都是熱能轉為動能之例。到九世紀,中國發明火藥,歷六百年,才發展為火炮。再三百年,英國由於木材短缺,開始燃煤﹔發明了蒸汽機,推動活塞,連接到幫浦抽水﹔在蒸汽機改善效率後,用於紡織機和軋棉機,紡織工業脫胎換骨,使英國取得世界工廠地位。更推廣用於其他設備以及車輛動力。1825年,第一台蒸汽動力火車運煤,1830年第一條商業化鐵路,不過短短二十年,英國鐵軌長度已達數萬公里。從此人類使用各種機器和引擎,轉換能量,如原子能,過四十年,就有原子彈,核電廠遍佈全球。

另一項重大發明是內燃機,幾千年石油只用來為屋頂防水,潤滑。約一世紀時間,徹底改變運輸,石油成為液態政治權力。電力發展,更為驚人。如今無法想像生活中沒有電力該怎麼辦。

人類找出方法駕馭大量能源之後,開始取得以前無法運用的原料。在荒原採礦,或運輸原料。同慈發明全新材料,如塑膠、鋁、矽。1820年化學家發現鋁,分離昂貴,1860年代,拿破崙III用鋁質餐具宴請最尊貴客人。十九世紀末,發現新電解法,如今年產量達三千萬噸。現代護手霜,二十五種成分,多源於前二世紀。

4.14-工業革命讓人類生產力爆炸性發展,同時也是第二次農業革命。工業化生產成了農業的支柱。機器耕作、開發化肥、農藥與生產激素,農地與家禽家畜產量,大幅躍升﹔農產品保存與運輸,也大幅進步。同時植物和動物也遭到機械化,農場上的動物,被視為機器一樣對待。在工廠一樣,被大規模製造。動物一生如生產線上的齒輪,決定生命長短及品質,是商業組織成本與利潤。除非影響生產,對動物的社會與心理需求漠不關心。例如蛋雞,活動空間狹小﹔母豬被關在小隔間內,生下小豬,立刻被帶走,養肥待宰。視乳牛只是一張吃原料的嘴,和會生產商品的乳房。現代畜牧業對待動物,出於冷漠,但科學研究顯示,農場上的動物能感受到生理與心理情緒的痛苦。

4.15-農業工業化之後,美國農民只佔人口2%。全球釋放出數十億的人力,由工廠和辦公室吸納。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生產超出需求。產生了新的問題,誰來消費?由於生產超出需求,出現了新的倫理觀﹕消費主義,美德是消費更多產品和服務。鼓勵所有人善待自己,視節儉為疫病。不斷說服大眾﹕「放縱對你有益,節儉是自我壓制」,做就對了。這種洗腦術,已經成功。購物已成為人類最愛的消遣。在食品市場最為明顯,美國每年為肥胖節食花的錢,能養活其他地方所有在飢餓的人。 

4.16-工業革命使人類對於周遭生態系的依賴大減。智人的發展,導致其他動物滅絕,環境破壞,危及本身生存。全球現有八萬隻長頸鹿、二十萬隻灰狼、二十五萬隻黑猩猩,但有十五億隻牛、四億隻狗、七十億人,人已稱霸全球。大自然的改變,人類可能自己滅絕。

4.17-傳統農業社會時間節奏緩慢,不論小時與年份。工業社會時間一致及精確。現代工業生產線,遵守共同時間表,規範勞工作息,再推廣到學校、醫院、政府機關、 商店。蛇課表系統的推廣,公共運輸是關鍵。1830-40年,首次公布火車時刻表,由於當時大城、小鎮,都有不同時間,造成不便,1847年,統一使用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880年,英國政府跟進。發展出全球性的時刻表網路,廣播媒體成了主要的執行和傳播者。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廣播公司現場直播,時差受天候影響,影響戰情,改用錄音。如今報時器無處不在,一般人每天看幾十次時間,原因就在於現代一切幾乎都得按時完成。

4.18-工業革命讓人類社會產生巨大變化,時間觀念、都市化、傳統農民老化、工業無產階級崛起、對平民百姓賦權、民主化、青少年化、父權社會解體。最大社會革命則是傳統家庭和社群崩潰,被國家和市場取代。

地方社群在部落情誼、同舟共濟的情感上,國家和市場難以全盤掌握。國家和市場若要增強情感面,依賴塑造想像的社群。密切社群式微,開始由想像的社群填補。現代興起的兩大想像的社群,就是民族與消費大眾。民族是國家層級的想像社群,消費大眾是市場層級的想像社群。民族主義是「互為主體性」現實,不是謊言,但是想像。有時力量非常巨大。近幾十年來,民族社群概念,不斷被消費大眾削弱了。如影歌星粉絲、球迷、素食主義者。

4.19-過去變動激烈,讓社會秩序起了根本的改變。傳統上秩序隱含穩定與連續的意義,難以撼動。但近兩世紀,變化奇快無比,呈現變動不休狀態。談到現代革命,多會想到178918481917革命、目前其實每年都有革命性改變。過去兩世紀,政治主流是要摧毀舊世界,建立更好的世界來取代,人人都談改革。在現代晚期,暴力恐懼達到高峰,和平安寧也同時來到歷史新高,如水窪間的乾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全球維持約七十年和平。靈活變動新社會秩序,似乎能夠啟動劇烈的結構變化,又能避免崩潰造成暴力衝突。大多數人容易忽略過去的世界如何殘暴,同時容易體會個人的辛酸,不容易體會人類總體的災難。從宏觀角度看歷史,需要看整體統計數據,而不只看個人故事。

1945後,國際暴力史上最少。三十年間,英國退出殖民地,承德上是和平與秩序的典範。法國致民帝國在崩潰撤退時,在越南與阿爾及利亞掀起血戰,但在其他地方也算是平和迅速撤出。蘇聯解體,龐大帝國消失安靜而迅速,史上首見。除了極少例外,1945後,沒有併吞其他國家者,戰爭不再是常態。打破叢林法則。在過去,從來沒有這種四方和平,難以想像戰爭爆發時代。令人愉悅的發展,一、戰爭成本高,二、利潤少,三、和平紅利,四、全球政治文化結構性大變動。

受四大因素影響,形成良性循環。國際網路日漸緊密,大多數國家不再能夠完全獨立行事。正面臨全球帝國形成,維持疆域內和平。回顧過往,會發現我們對過去歷史的看法受近幾年事件左右。是樂觀或悲觀,可謂處於天堂與地獄叉路口。

過去五百年間,地球在生態和歷史上,都已經整合成一個單一領域。經濟呈現指數成長,科學與工業革命帶給我們超人類的力量、幾乎無限的能源。不僅社會秩序完全改變,政治、日常生活和人類心理也徹底改觀。

4.20-「人民真正幸福快樂嗎」 是歷史最重要的問題。大多數意識形態和政治綱領,都說要追求人類幸福,但對幸福快樂來源,卻還不明就裡。學者研究歷史,研究每一個層面,很少提到如何影響人類的幸福,是史識方面最大的空白。如果後來的人並沒有比較快樂,我們為什麼要發展農業、城市、文字、錢幣、帝國、科學和工業?

4.21-人類能力不斷增加,應比前人快樂。這種進步論可能有問題,新的傾向、行為和技能,不一定會讓生活更好。如農業革命,個人不一定過得更好,再如歐洲帝國,給原住民帶來災難。同時歷史一再證實,人類有了權力和能力,就可能濫用。說能力越高越幸福,失於天真。也有人甚至認為人類能力和幸福負相關。無論轉型到農業或工業,讓我們最入不自然的生活方式,每次出現新發明,只是讓我們離伊甸園越遠。認為每項發明都必然代表陰影,流於武斷。如過去兩世紀,兒童死亡率大減,增加家人與親友的幸福,成就不容抹煞。

也有把歷史分兩段討論,後段人類學會更聰明的使用權力和能力,現代醫學進步、暴力事件大幅降低,無大型國際戰爭,大規模飢荒也不在發生都是顯例。然而這些是非常短時間抽樣,過去幾十年的黃金時代,是歷史潮流或曇花一現,還言之過早。

評價歷史過程,經常以二十一世紀西方中產階級觀點。對煤礦礦工、鴉片癮君子、原住民,觀點必然完全不同。其次也可能已災難種子,如用各種方法,干擾生態平衡,後患無窮,有大量證據顯示,我們縱情消費不知節制,摧毀人類賴以繁榮的根基。同時,智人取得空前成就之時,代價是賠上其他所有動物的命運。現代農牧業是史上最大規模、最殘暴的罪行。

4.22-討論快樂,通常都認為是實質因素,如健康、飲食、財富,建構的產品。許多人認為社會、倫理與心靈因素對幸福感的影響,絕對不下於其他物質條件。近幾十年來,心理學家與生物學家研究快樂得根源,一般對於快樂的定義是﹕「主觀感到幸福」。快樂是個人內在的感受,當下直接的快感,或長期生活方式的滿足。一種測量方法用直接詢問,再統計結果。比較收入、民主、婚姻等與主觀幸福關係。再更好方式出現之前,值得參考。

研究結論是金錢確實帶來快樂,但有一定限度。同時疾病會短期降低幸福感,除非病情惡化,或持續不斷疼痛,不會造成長期的不快。目前看來,家庭和社群更重要。家庭關係緊密和社群互動良好的人,明顯比較快樂。其中,婚姻又是特別重要的因素。這樣一來可能會,過去兩世紀間,人類物質條件大幅改善,但家庭崩潰、社會失調,人類並不會比較快樂。甚至「自由」,如選擇另一半、朋友、鄰居,使社會與家庭凝聚力下降,也可能是我們不快樂的原因。關於快樂最重要發現是客觀條件和主觀慾望是否相符,也就是知足常樂。

人類推理的謬誤常將自己的期望放到別人的物質條件上。如現代社會,洗澡更衣成為習慣,但對中世紀農民、人類表親黑猩猩、貓、狗也不是天天洗澡更衣,小孩也不喜歡洗澡。如果快樂是由期望決定,現代社會兩大支柱,大眾媒體和廣告業,很有可能讓全球越來越不開心。與明星、運動員、超級名模比較,就不容易快樂。有可能第三世界國家對生活不滿,有一部分是與第一世界的生活水準比較。如此一來,就算是長生不老,也可能導致不滿。最可能發生的事,就是整個世界感到空前的憤怒和焦慮。綜觀歷史,死亡是唯一完全公平的事,富人如能長生不老,會讓人覺得極端不平,而富人也更需要避免發生意外。

Huxley小說「美麗新世界」,假設「快樂等於快感」。這種定義受到質疑。康納曼發現大多數人對生活的看法,其實有所矛盾,如養小孩。快樂不是「愉快時刻多於痛苦時刻」而已,快樂要看的是某人生命的總體。生命總體有意義、有價值,就能得到快樂。任何文化,任何時代的人,身體感是快感和痛苦的機制都一樣,對生活體驗所賦予的意義,卻可能大不同。快樂的歷史可能遠比生物學家想像的,要來得動盪不安。由於對死亡的看法不同,中世紀與現代人的快樂程度也不同。中世紀人對來世有集體錯覺,現代人不信這一套,所以中世紀人反覺比較快樂。只要不戳破幻想,為何要不開心。但從純科學觀點,人類的生命本來就完全沒有意義。不能排除主觀因素,也就是說,我們對生活體驗所賦予的意義,其實也都是錯覺。所謂快樂很可能是「個人對意義的錯覺」和「現行集體的錯覺」達到同步而已。這告結論教人難過,似乎快樂是一種自我欺騙。

4.23-許多傳統哲學與宗教,如佛教,認為快樂的關鍵在追求真我,真正了解自己。苦的真正來源,是對感受的不斷貪求。如果真是如此,過去對快樂的歷史認知,可能是錯的。真正的問題是人類是否了解自己。

4.24-二十一世紀,智人開始超越生物因素界線,天擇的法則出現缺口,而由「智慧設計」的法則乘隙而入。 數十億年來,「智能設計」只是宗教神話。雖然某些微生物能從完全不同物種中,取得遺傳密碼,得到新能力,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但無意識。農業革命,不自然改變,選擇育種,培育又肥又慢的雞,加速天擇。就像蜜蜂採蜜,花朵鮮豔的品種生生不息。「智慧設計論」認為某個全能的設計者,從一開始就想好了所有生物細節,與演化論牴觸﹔但對未來,有可能「智慧設計」才是對的。有下列三種方式﹕生物工程、半機器人與無機生命工程。

生物工程,指的是生物層次的干預行為。1996年,Chimera 嵌合體。基因工程創造全新物種。現代人類太快看到太多機會。人類手中已經握有基因修改能力,卻還無法做出明智、有遠見的決定。現在真正讓人類研究放慢腳步的是倫理與政治上的爭議。但未來發展似乎是勢不可擋。操縱基因,可能大幅改變智人物種。

半機械人結合生物組織(或器官)與機械構造,創造出半機械人,例如裝上機械手臂。現代人用各種設備來輔助我們的感官與能力,如眼鏡、心臟起搏器、義肢、電腦、手機,如準半機械人。真正半機械人,與身體結合讓機械構造,不再分開,以致徹底改變能力、慾望、個性與身分認同。最革命性的是建立大腦與電腦介面,讓電腦能讀取人腦的電訊號,同時輸回人腦能夠了解的電訊號。如果成功,再形成腦際網路,對於人類的記憶、意識和身分認同會有甚麼影響?這樣的半機械人就不再屬於人類,而是完全不同新物種。

另一種改變生命法則的方式,是創造出完全無機的生命,如自行獨立演化的電腦程式和電腦病毒。基因程式設計模仿基因遺傳演化。程式設計師只是一個原動力。程式一經發動,就會自動開始自由演化,無論創造者或其他任何人,都不再能掌握它的發展方向。新的演化過程 完全獨立於生物演化的法則與局限之外

4.25-目前文化已掙脫了生物學得束縛,不只能改變外在世界,更能改造自己體內和內心的世界,發展速度奇快無比。政府、體育協會、教育機構、退休基金、勞力市場、個人等都得面臨難題。基因定序變得迅速廉宜,帶來DNA 所涉及的隱私問題。長生不老計畫使原本認為人類生而基本平等社會,可能正準備打造一個最不平等社會。在新一代醫藥推波助瀾下,上層階級自命不凡,可能成為客觀事實。未來科技的真正潛力,在於改變智人本身,包括情感、慾望。未來人類可能會更接近神的概念,成為超乎想像的新人種。

4.25-下一段歷史的改變,不僅是科技與組織的改變,更是人類意識與身分認同的根本改變。內容會觸及人類的本質,就連人的定義都有可能從此不同。我們究竟自己想要變成甚麼?有人把它稱為「人類強化」問題。如接班人有完全不同意識層次,再談目前大眾爭議的問題,不具意義。就算是新時代的神,第一代還是由我們人類設計。創造時所遵循的理念,可能讓他們走向完全不同方向。生物倫理學先問「有甚麼是必須禁止的?」是認為我們能踩煞車。但基於人類對長生不老的追求,現在科學旗艦計畫,雖然都是為了治療疾病及挽救人命等正當理由,卻有可能一發不可收拾。唯一能做的,是影響方向,也可能很快也能改造我們慾望。該問「我們究竟自己想要變成甚麼」?而是「我們究竟希望自己想要甚麼?」人類擁有神的能力,但是不負責任,貪得無饜,而且連想要甚麼都不知道,天下至險,恐怕莫此為甚。

[後記]

本書出版後,佳評如潮,長期高居各種圖書暢銷榜上,並翻譯成超過二十種文字版本。某些書評雖然都相當讚揚本書,但認為部分見解失於過分簡化、疏忽、誇張、煽情。

2016年4月14日 星期四

「清華百人會」榮譽會長的話

「清華百人會」榮譽會長的話

清華百人會(百人會)成立起因於本人於2010年將接任校長前了解清華亟需擴增體育館,但以學校本身經費無力全額支應,乃於就職典禮中,提出成立「清華百人會」之構想,由會員集資協助母校興建「多功能體育館」。當初期待能有百位熱心「清華人」各捐助一百萬元,再配合學校經費,共襄盛舉。令人振奮的是立獲我「清華人」熱烈響應,不僅從一開始就氣勢如虹,迅速達陣,而且最後共募集一億七千兩百萬元,得以全額支應新體育館的興建。校方為感念(廣義的)校友們熱愛母校之情,決定將體育館命名為「校友體育館」,同時美奐美崙的「校友體育館」已於20121115日完工啟用,普遍為師生校友稱便愛用,為清華近年之盛事。

原為針對「校友體育館」籌募經費成立的「百人會」,是對清華最具向心力的菁英聚集體,因此,在其後因應清華需求,如「清華實驗室」、「永續基金」、「亞洲政策中心」等募款活動,慷慨捐助但原非「百人會」會員的「清華人」,也自然獲邀約成為新會員,近年更進一步盤點歷年來對母校有實質財務貢獻人士,納入 「百人會」,喜見陣容日益壯盛。

以往每年「百人會」聚會之時,本人均深感與熱愛清華菁英相聚之樂、溫馨之情,如今校方主動助成「百人會」以社團形式運作,未來聯繫必然更加頻繁,屆時樂見「百人會」活動頻頻、好戲連台,同時加強會員間聯誼、擴大協助母校發展之功可期,也預祝「百人會」與清華同時「欣欣向榮」。


陳力俊 謹識

20164 於清華園

2016年3月15日 星期二

張永山院士傳記推薦序

張永山院士傳記推薦序

一代學人張永山

中央研究院是我國最高學術研究機構,自1948年在南京選舉第一屆院士以來,院士榮銜一直是華人學者最高的桂冠。院士們攀越學術高峰,背後不凡學習歷程、治學經驗以及精彩人生,如能有所傳述,將可激勵嘉惠莘莘學子,為後進學習與效法。令人嘆惜的是,許多當年曾經望重一時,深受景仰的學界泰斗,並未能在身後留下深刻述記,不僅是學界,而且是整個社會莫大的損失。

本人有幸於2006 年當選院士,親睹多位院士風采,乃於擔任清華大學校長任內,推動由「清華出版社」出版《院士傳記系列》叢書,鎖定與力促與清華淵源深厚院士,同意以口述歷史或回憶錄方式為其立傳,幸得多位院士支持,已先後完成《張立綱傳:五院院士的故事》、《父子雙傑清華傳承:徐賢修與徐遐生兩位校長的故事》、《陳守信院士回憶錄》、《清華因緣:學思行旅、口述青春紀事》四書,本書是《院士傳記系列》已完成的第五本傳記。

張永山院士是在國共內戰塵埃稍定之際赴美留學,而在學術界發光發亮的一代學人,在材料科學領域旅美華人學者中,他的學術成就、地位與榮譽,豐富的學術行政歷練無疑是首屈一指的。他與清華大學多年來有緊密互動,包括於2001-2005年,擔任榮譽講座教授,並分別於20022004年,任清華大學《國聯光電講座》教授,同時他在正式自威斯康辛大學退休後,已安排每年定期到清華大學講學,由於猝逝而未能實現。同樣令人萬分婉惜的是,他於2010年當選中研院院士後,依照中研院往例,新科院士參加的第一次院士會議是兩年後的次屆會議,而張院士於20118月溘然長逝,不及參加而成永憾,也是中研院的巨大損失。

張院士來自一個不算美滿的家庭,童年至為艱辛,未受過教育的慈母長年備受父親冷遇甚至離棄,使張院士及妹妹與父母共同相處時間不到一年,長期受父親漠視,母親「為母則強」,獨力堅忍拉拔兒女長大,但張院士與妹妹的教育並未被忽略,在鄉下日子過得雖貧困仍不失溫馨。如張院士妹妹張婉如女士所言﹕「母親慈祥、堅強、對人謙和,他對我們的教養影響永山與我的一生。」整體而言,張院士在赴美留學前,人生可謂灰澀黯淡,此後,雖不能以「一帆風順」形容,但確實漸入佳境。使人好奇的是,是什麼樣的特質、動力、環境與際遇造就了一代學人,讓一位離鄉背井的遊子在異域獲得非凡成就﹖

除了天資聰穎、學習有方,首先是強烈向上的動力,他年輕時曾在信中說:「黃面孔人在美國受到歧視,若是有個博士學位在,有好的事情,在社會上有點地位,他們會看得起我們,這樣讓他們看看。」、「做為一個中國人在美國,如果工作不努力的話,你就永遠無法和美國人競爭,因為無論是語言或社會背景,你都比不過他們。」他深受母親教誨-「做任何事有耐心且堅持下去」的影響,要對長期疏離的父親「證明自己,透過成就感肯定自己」,同時定力夠,自我鞭策很徹底,生活過得忙碌與充實,另外則是找到真實興趣與發揮舞台。他曾在產業界工作前後約八年,一樣勤奮努力,工作求表現,但沒受到注意,如龍困淺灘,直到轉至學術界工作,才開始如魚得水,一展長才。

在學術領域中,張院士專研自己真正有興趣的冶金熱力學相關題材,恣意發揮,不僅廣闊,而且細緻。與他有四十年交情的同事觀察:「張教授是深知自己優勢與目標的人,而且知道如何創造優勢。」他花了四十年時間成為全球冶金熱力學泰斗,他曾說:「要耐得住寂寞,要靜下心來,必須有奉獻精神,才會有一番成就。」、「世界上天才是很少的,但一個人即使不是天才,通過加倍勤奮,最後也能成功。」、「研究之路不好走,重要的是要有眼光與目標,遇到困難也不輕言放棄。」做事仔細、嚴謹,行政能力無人能及,二十二歲的他在擔任學生組織「華社」社長期間,即具有極佳的統籌、執行與溝通能力,他一向公正、慷慨而真誠,成熟的處世風格、專注而細心的態度讓他廣結人脈,也得以在威斯康辛大學密爾瓦基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ilwaukee, UW- Milwaukee)與麥迪遜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UW-Madison) 共擔任十五年系主任,都有重大建樹,除政通人和外,深受推崇,他的同事說:「他有極佳的說服力、理解力與領導力。」他也有很好的識人能力,了解各人實力,能找到關鍵人物 (key person),他還曾對同事說﹕”You have to be good, but its not enough. You have to know the people.

另一方面,他喜歡教書,認為教學與研究可相輔相成,授課內容有系統而簡潔,他可以用簡單的方式解說複雜的事情,以便讓每個人都了解他的意思。張院士曾說:”Never frustrate students.”他認為:「研究生白天時就要讀論文、做實驗、整理論文結果,與修課有關的讀書則應在晚上自己的時間進行。」他對學生的研究進度要求非常嚴格,願意花很多時間改進學生的研究報告,有學生報告內容不夠充實,被「退件」三、四次,他以一種開放、無私的態度,分享自己的智慧;他對學生照顧有加,有能力讓學生適性成長;不只重視自我修練,也不忘提攜他人,極為難得。他的學生認為﹕「對於幫助學生成功,張教授做的遠超過他應該做的。」

本傳記另一特色則是大量節錄了在美國西雅圖攻讀碩士學位的張院士,於剛認識在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的未來張夫人何碧英女士後,三個月中寫的七十封情書,這些信件,短則一、兩頁,長則十一、二頁,天南地北,無所不談,包括讀書、上課、筆記、寫論文、與教授互動、改正英文、擔任助教、交友、聽音樂、看電影、跳舞、打麻將、橋牌、看足球、主持華僑學生社團「華社」等生活點滴。除了情話綿綿外,透露年輕時的許多內心想法與感觸,從中可以一窺低調寡言,鮮談往事的張院士的內心世界。

他在信中提到﹕「妳要知道我對妳非常坦白,自離開妳後,每一樣personal affairs我都告訴妳。」、「妳感到分離的難過,難道我又會例外嗎﹖」以及”I never told anybody before that I want a Ph.D. I am afraid that I may not succeed.” 、” I am telling you now because I know you can be trusted and you are my best friend.” 至於選科的問題,他說:「我對於化工與有機化學都很有興趣,換句話說都沒有多大興趣,interest has to be developed。」自嘲「像我這樣的學生教授不逼是不肯讀書的。」又說:「我不是說女人意志不堅,而是很多時候被環境逼迫不得以而為之,男人大概也一樣。」、「有時候愛某個人常常說不出所以然來,為什麼相愛,不過我非常高興聽到(再次)妳說妳愛我,我也在此再說一遍,我也很愛妳。」不僅真實呈現張院士當年感情與校園生活,同時也是1950年代,一個剛陷入熱戀、徬徨於學業與事業間的優秀中國留美學生心情寫照的格外珍貴史料。不讓人意外的是,張院士這七十封情書「效果宏大」,三個月後,與未來張夫人互訂終身,不久後成婚,展開長達五十五年的美滿婚姻。

張院士說,一生中影響他最深的三個人分別是母親、妻子與三兒子張道崙(Theodore, Theo)Theo生下來就是患有「唐氏症」的「唐寶寶」,多屬中度智能不足,需要額外照顧與更加注意,但是如果可以接受特殊教育,他們可以做到自我照顧與獨立生活。張院士夫婦最初「心情很差,吃不下也睡不著,不知該如何面對這個現實,為了此事,他們把自己關在家裡數月之久,不和任何人來往,但慢慢接受了這個事實。」他們以最大的努力教養Theo,從穿衣吃飯等小事開始到讀書識字,發揮無比耐心,不假手他人,攬下許多照顧的責任,讓Theo不僅有工作能力,還會自己搭巴士上班、到銀行存錢、烹調三餐等,非常不容易。他們將Theo視為「上帝的禮物」,一路扶持,甚至車牌都以”Theo”為名,而由於住在紐約州的大兒子張道旭夫婦對父母承諾照顧Theo,為了讓Theo及早適應紐約州的生活,七十三歲的張院士自威斯康辛大學正式退休,「選擇放下」,帶著Theo先搬到紐約州。

張院士對妻子說:「老三給我最大的影響是更有耐心、更能了解人、更能為別人著想,別人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才有這樣的結果。」、「老三讓我成為更好的人(better man)。」這是何等偉大的愛心與胸懷!他的一位知友說﹕「他讓我明白,一位優秀的科學家同時也可以是偉大的人。」

本傳記以說故事的方式,對一代學人生平有相當細緻的描繪,從張院士童年、求學、就業、成家、養育子女,到終成學界巨擘,在學術界發光發亮,培育眾多優秀學生,以致逐漸淡出人生舞台,深具啟發性,附錄則包括由張院士多位家人、朋友、同事、學生等所撰紀念文章。張院士用生命所寫的奮鬥故事,每個章節都精彩,反映出幾經淬鍊後成熟圓融的人生智慧。傳記以《有故事的人》為書名,甚為適切,一方面將可為崇敬與感念之眾多親友珍藏、誌念,再方面也可為後進來者,對一代學人養成經過與內心世界有所了解,作為師法懿範,「曲終,人不散」,是一本極有價值與可讀性甚高的傳記。

陳力俊 謹序

20163月 於清華園



2016年1月16日 星期六

追憶張永山教授

追憶 Austin

以年齡算起來,Austin是我的長輩,但在我與張永山教授多年的交往中,都是以Austin稱呼他,這與他平易近人不無關係,在此,我也就稱他Austin吧。

在認識Austin以前,從不同的管道得到的訊息,早知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材料系,有一位學問非常好的華人教授﹔後來才弄清楚,Austin1967年起任教於威斯康辛大學密爾瓦基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ilwaukee, UW- Milwaukee)1971年至1977年間任材料工程系主任,1978年至1980年間任研究生院副院長。1980年起赴威斯康辛大學邁迪森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UW-Madison) 任教,1982年至1991年間擔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主任。而在19701980年代,能在美國一流名校,如UW-Madison材料系任教的華人教授屈指可數,尤其Austin在該系擔任系主任有九年之久 (1982-1991),更屬難得,所以印象非常深刻。

Austin結識,是我於1986-87年在美國矽谷的全錄研究中心 (Xerox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Xerox-PARC) 擔任訪問學者期間橋樑則是我指導的碩士班學生蕭復元博士。復元於1986年到UW-Madison 攻讀博士,投入Austin門下。在他與Austin討論博士論文題目時,將從事三五半導體金屬接觸研究,定為一個可能的方向而復元碩士論文是研究矽晶的金屬接觸,不僅頗有相關性,而且成果相當優異,發表於當時台灣學者論文罕見得以發表的一流期刊應用物理快訊(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984年全台僅兩篇,1984-1988五年間全台亦僅四十篇,而該論文為1984兩篇中的一篇) 大概是Austin授意,復元與我聯絡探詢合作的可能性,由於久仰Austin盛名,而金屬薄膜與三五半導體反應正在Austin專長的熱力學模型的建構、相圖計算領域範圍,而我在材料製成與微結構分析上,也有些經驗,自然欣然同意合作之建議而三人合作的成果「鈷薄膜與砷化鎵介面反應研究」也很順利地於1988年在相當好的學術期刊中發表。

Austin第一次見面是於1987年間,他趁在矽谷擔任Hewlett-Packard (HP)公司顧問之便,到隔鄰的Xerox-PARC與我見面。在此之前,我們僅經由電話通過話,但見面時毫無陌生感,可謂一見如故猶憶Austin帶著慣有的微笑,開朗的聲調,耳上掛著用帶子繫住的眼鏡架,這初見的印象,在往後屢次會見時,始終如一第二次見面則是我於次年赴美參加學術會議時,蒙Austin邀請到UW-Madison材料系演講,並盛情接待,從此接觸漸多,成為較熟稔的前輩學者。

復元獲得博士學位後,不久即返國服務,而Austin的其他幾位高足,如清華大學陳信文教授、中山大學謝克昌教授、成功大學蔡文達教授、中央大學 (後轉台灣大學) 高振宏教授等也陸續返國,連帶著使Austin在台的聯繫較多,開始到台灣講學 我手邊有較詳細紀錄的是於2001-2005年,Austin任清華大學擔任榮譽講座教授,並分別於20022004年,任清華大學「國聯光電講座」,而該講座要求主持人須駐校至少一週並發表三場演講﹔同時Austin也曾在中山大學與成功大學講學,並受邀在國內舉辦的國際會議中擔任邀請講席。

另一方面,我有多次與Austin在美國召開的國際會議交會的機會說來略有些複雜,Austin與我雖同是材料領域學者,但因專長不同,Austin主要活躍的學會是TMS(全名為The MineralsMetals and Materials Society,即礦物、金屬與材料學會),並曾為該會會長而我較常參加MRS(全名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即材料研究學會),尤其MRS與中國材料科學學會 (亦稱台灣材料研究學會,MRS-T),同屬國際材料研究學會聯合會 (International Union of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iesIUMRS) 會員,而我也在MRS-TIUMRS擔任過會長與副會長等職,所以原各有主要學會活動場域。但也主要是因與Austin與其子弟兵的淵源,我在2003-2008年連續六年均受邀擔任TMS研討會受邀主講人尤其在2007年,包括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Orlando, Florida)為Austin正式從UW-Madison榮退舉辦的研討會,創了在同一TMS會議擔任三次講座的紀錄,最為經典。

同時我在2008年獲TMSHume-Rothery Award (Hume-Rothery )大獎﹔ Hume-Rothery是材料科學大師,Hume-Rothery 法則 (Hume-Rothery Rule) 是材料科學入門經典熟知的法則,而我從未想過會與Hume-Rothery會有深刻關聯當初接受提名是因為盛情難卻,加以我與TMS淵源不深,又與其主要領域不合,想不到當年即獲獎,這與貴人加持必有關係。後來也間接得知AustinTMS獎項委員會中有力的陳言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才能在許多知名學者候選人的競爭下脫穎而出。

另一方面,Austin2010年方當選中央研究院 (中研院) 院士。按說Austin1996年即為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在美國材料界屬泰斗級的人物,得到許多難得的學術大獎,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應是實至名歸,但反而有些曲折。這與中研院的生態與選舉院士考慮因素有關。中研院自1948年在南京選舉第一屆院士以來,院士一直是國內學者最高的桂冠。但因國民政府於1949年即倉皇遷台,渡台院士極少,再加上當初政經與學術環境,直到1958年才恢復選舉﹔而其後,尤其是數理科學組,每兩年至多選舉十人中,海外學人始終占多數。以2014年院士名單而言 (2016年院士選舉將在7月方舉行),於2006年以前()選出的院士有86人,其中海外64人,國內22人,不僅工程科學背景者較少,而工程科學院士又集中於電機、機械等大領域,較新興之材料科學領域院士僅二人偏偏在2008年,包括Austin在內,被提名的材料科學領域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即有三人,都屬一時之選,由於院士選舉要順利過關,同組同意票需要超過三分之二,而中研院院士都是學術地位很高的一時碩彥,不是對候選人有相當的熟稔度,不會輕易投同意票,因此難度很高,支持票數再一分散,導致三人都未能當選但從首輪投票來看,Austin得到支持最多。

次屆 (2010) Austin 捲土重來之時,由於在前、後屆間隔兩年當中, Austin又獲得一些難得的國際學術大獎,另外在他培育人才以及回國講學、提攜國內後進參與國際學會會務等方面對台灣學術界的貢獻,也獲得院士們較清楚的認識,得以在第二次獲得提名時如願當選客觀來看,以Austin 的學識與學術地位,應該早就當選才對,但據知,Austin對於這個遲來的大獎,仍很感高興與安慰。令人萬分婉惜的是,依照中研院往例,新科院士參加的第一次院士會議是兩年後的次屆會議, Austin20118月溘然長逝,不及參加,而成永憾,也是中研院的巨大損失。


綜觀Austin一生,不僅學術卓越,同時受同儕高度推崇肯定、學生與晚輩欽敬愛戴、家庭美滿幸福,可謂豐富圓滿個人與Austin相交近三十年,回想過往生涯,如果沒有良師益友Austin多方加持,增添許多溫潤綺麗,將會黯然失色不少,在此我要向Austin致最深的謝意,也祝福張夫人與家人未來平安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