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顯示具有 專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專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5月3日 星期五

《天下雜誌》百歲清華引領高教訪談記

《天下雜誌》百歲清華引領高教訪談記

成功湖風景優美

水生鳶尾花

清香梔子花

紀念周詒春校長的寄梅亭

有葉公超校友題字的八角亭

《天下雜誌》記者蕭歆諺於日前來訪訪談於四月三十日在清華舉行,茲就訪綱略答如下:

1. 您認為清華的特質與DNA為何?歷史如何形塑出這樣的特質?

清華的特色是人才匯集,在清華校史上三個重要時期: 北京清華、西南聯大、新竹清華,均有特別機緣,匯集各方人才。

北京清華: 清華是由美國退還多索庚款而成立,以優越的條件,延攬頂尖師資,大師雲集,有碩學鴻儒,也多有在美國名校學成歸國學人,同時從創校伊始,即在全國招收狀元級優秀學子,師生互相激盪如校歌中所言:「春風化雨樂未央,學問篤實生光輝,水木清華眾秀鍾」,「東西文化,薈萃一堂,新舊合冶,殊途同歸,致知窮理,學古探微。器識為先,文藝其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

西南聯大: 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共同成立、師資為各界翹楚、學生培育出楊振寧、李政道諾獎得主,

新竹清華: 自始以優越條件延攬優秀歸國學人,學生培育出李遠哲諾獎得主。

同時因為清華身負義和團之亂,引致鉅額庚子賠款之國恥而成立,也烙記師生心中,以救亡圖存、報效國家為念,如校歌中提示「大同爰躋,祖國以光」。

2. 從校園精神到建物,不難發現清大是所特別「念舊」的學校。學校為何這麼重視歷史?

由於清華光輝而特殊的歷史,同時由原北京清華梅貽琦校長來台建校,前五任校長 (共二十五年) 都是北京清華人,初期也有不少教職員來自北京清華。

3. 放眼學校113年歷史,有哪些關鍵轉折點?遭逢最大的挑戰為何?有哪些讓您印象深刻的故事?

1925 : 成立大學部,開設「清華國學院」,
1928: 正式命名為「國立清華大學」,改隸教育部,清華基金改由「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管理,開始招收女生,
1931: 梅貽琦校長就任,
1937: 後遷昆明,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共同組成西南聯大,
1949: 國民政府退守台灣,
1956: 新竹清華建校,
1964: 招收大學部學生,

1972: 設立工學院,往綜合大學發展,
2003: 與中央、交通、陽明大學合組「台灣聯合大學系統」,
2016: 與竹教大合校。

4. 清華校訓為「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您如何詮釋這句話?到了現代,內涵是否有所流變?

校訓融合先人的智慧,取自易經乾坤二卦,前者效法於天,以剛毅圖強,永不停息,著重個人體魄與修為,後者效法於地,倡導仁民愛物,積厚其德,容載萬物,觀諸現代社會面臨生態環境惡化、生物多樣性瀕危、氣候變遷等各種迫切議題,更顯重要,具有時代意義,歷久彌新。

5. 創校以降清華有過許多影響甚深的校長,如羅家倫與梅貽琦等,不勝枚舉。眾校長中誰影響您最深?他們的言行如何影響您?

梅貽琦校長: 一生為清華,鞠躬盡瘁,大公無私,有君子風範,認為「大學者,有大師之謂也」,重視通識與體育,治理北京清華、西南聯大、新竹清華,均使校譽日隆,普獲師生愛戴。

羅家倫校長: 大教育家,對清華的興革與貢獻良多:
一、改校名為「國立清華大學」,
二、解決清華教育經費由外交部控制的問題,
三、推動學術化,聘請許多大師級教授,
四、招收女生。

6. 學校有諸多有歷史歲月的景點,您最喜歡何處?為什麼?

成功湖,除與少年時期住家隔湖相望外,風景優美,綠波盪漾,湖畔花木扶疏,湖中植有許多美麗的水生植物,同時有深具紀念性的亭台點綴,如湖心島中有紀念周詒春前校長的寄梅亭,葉公超校友題字的八角亭等勝地,休憩沉思兩相宜。

[註]
寄梅亭: 在成功湖「湖心島」上,為翟克併校友 (1943級) )於1965年捐建,1986年由校友胡光麃題字「寄梅亭」,上錄「周詒春先生,1912年任清華學校副校長兼教務長,次年升任校長,1917年退職。在其六年任內,清華規模大備,奠定大學基礎。先生歿於1958年,今以先生名此亭,亦以致追思其功績云耳」。 
八角亭: 1936級校友於畢業40年時(1976年)捐建,亭內掛有一匾額,由曾任教清華的前外交部長與駐美大使葉公超先生題字 「八極四秩」,其旁葉公超並書寫有一段文字「八級校友畢業四十年,建贈八角亭於成功湖邊,以為紀念,和道八極,賞樂四序,顏曰八極四秩蓋亦諧意八級四十也」,亦即第八級畢業四十年 之意。

2022年6月20日 星期一

來台灣的清華1929-1947年畢業生成就一瞥

來台灣的清華1929-1947年畢業生成就一瞥


根據蘇雲峰先生編撰《清華大學1927-1949師生名錄資料彙編》(《彙編》) [1] 清華1929-1947年間之大學部畢業生2,264人,研究所畢業生61人,以及六屆清華留美公費生132人;1949年以後: 留有完整生涯紀錄者約三分之二,1,519人,留在大陸者,1,169人,約占77%,在台灣者,192人,在美國及其他地區者,115人,在香港者,僅43人。
1950年後的台灣,正值戰後經濟重建,由於資源有限,為求突破,政府必須發展教育與經濟,於1970年代創造台灣經濟奇蹟。在政策指引下,政府早期特別重視台電、台糖、台肥、中油、中紡、台機、港務等的整頓經營和各港埠的建設,清華人數雖少,多能發揮所學,因而對台灣整體經濟的復甦,作出了貢獻。此外,在教育與學術、國防以及私人企業,也多表現卓越。蘇雲峰先生在《抗戰前的清華大學,1928-1937》[2] 一書中曾對1949-1980年間表現卓著之約400人作過簡單介紹,以下僅列來到台灣192人中所知較有成就者:

一、理學院有29人,
物理系2人: 賓果 (1932級) 為中油煉油廠廠長,顧伯岩 (1938級) 為台北工專校長,師大教授,

化學系15人:
學術界: 錢思亮 (1935級) 為台大校長、中央研究院院士、院長,張明哲 (1935級) 為中油高雄廠廠長,清華大學校長,國科會主任委員,朱樹恭(1936級) 為經濟部聯合工業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教務長,
政府單位或公民營企業: 趙煦雍 (1929級) 為台灣紙業公司總經理,張光世 (1935級) 為經濟部部長,余昌梧 (1935級) 為台糖廠長,陳端格 (1935級) 為台糖彰化廠廠長,
費自圻(1939級) 為中台化工、台灣氯乙烯公司總經理,黃達河 (1939級) 為台肥總工程師等,

生物系2人:劉發煊 (1931級) 為台灣省水產公司總經理,台大訓導長,香港新亞書院院長,

算學系3人:徐賢修 (1935級) 為清華大學校長,國科會主任委員,中央研究院院士,

二、工學院有69人,
土木系26人:
學術界: 閻振興 (1935級) 為清華、台大、成大校長、中央研究院院士、教育部部長、原能會主委、中山科學研究院院長,馬惕乾 (1938級) 為淡江大學教授、建築師等,
政府單位或公民營企業: 張昌華 (1929級) 為華泰建築師事務所創辦人,葉明升(1932級) 為花蓮港務局總工程師,衣復得 (1933級) 為台灣省新聞處處長,張連榮 (1936級) 為高雄港務局總工程師,王忠漢 (1936級) 為台電總工程師,曹嶽雄 (1938級) 為觀光局局長,范純一 (1939級) 為台灣建設廳總工程師,馮鍾豫 (1939級) 為水資源規畫委員會主委、石門水庫副總工程師等,

航空系4人:
李家騵 (1940級) 為航空研究院院長、逢甲大學教授,嚴國泰  (1941級) 為清華特約講座等,

機械系29人:
學術界:盛健 (1936級) 為清華特約講座,葉衍鑫 (1937級) 為空工區部廠長和總工程師、空軍機校教授,田長模 (1938級) 為清大、成大等教授、中國工業學會理事長,孫方鐸 (1938級) 為清大、台大、成大等教授、中國力學學會理事長,黃雄盛 (1938級) 為空軍官校教育長,葉上芃 (1938級) 為東海、中興大學教授等,
呂鳳章 (1936級) 為聯合耐隆及華隆公司總經理、華夏樹膠公司董事長,王友彬 (1936級) 為光華工程公司總經理,李登梅 (1936級) 為台灣航勤服務處總經理,孫葆銓 (1937級) 為聯勤第三汽車廠廠長和總工程師,彭長松 (1937級) 為永康水泥公司總經理,楊德增 (1940級) 為基隆港務局船舶修理廠廠長,張有琮 (1947級) 為台泥昌工業公司機械廠廠長等,

電機系10人:
王修瑜 (1936級) 為台灣鋁業公司電廠廠長、鋁能技術顧問工程公司總經理、華夏樹膠公司董事長,王載 (1938級) 為成功大學教授、電子工程函授學校校長,徐永齡 (1938級) 為台灣興馬公司董事長,張去疑 (1939級) 為清大教授、國科會副主委,負責籌建新竹科學園區等,

三、法學院有64人,
社會系10人:田保生 (1932級) 為駐加拿大使館一等秘書,陳元屏 (1932級) 為駐約旦以及韓國大使館參事,葉琴 (1932級) 為立法委員,洪維溥(1936級) 為私立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校長,居浩然 (1936級) 為私立淡江英文專科學校校長,台大、中興、東吳教授,周榮德 (1937級) 為北密西根大學教授等,

政治系17人: 高士銘 (1933級) 為駐海地大使,王之珍 (1934級) 為駐阿根廷、烏拉圭、委內瑞拉大使,吳世英 (1934級) 為駐日本公使,駐伊朗大使,陳樂橋 (1934級) 為中華徵信公司總經理,俞國華 (1936級) 為中央銀行總裁、財政部長和行政院院長,萬賡年 (1936級) 為政治大學教授,鄒文海 (1936級) 為政治大學法學院院長,劉振鵬 (1938級) 駐土耳其、菲律賓、希臘等國大使館參事,郭鐸 (1938級) 為中花蓮市市長等,

經濟系37人: 孫碧奇 (1929級) 為駐牙買加、巴貝多、菲律賓大使,謝兆芬 (1929級) 為中信局駐韓代表,王元照 (1930級) 為國際貨幣基金業務部處長,李植泉 (1931級) 為台灣省政府統計處長、私立致理商專創辦人,張人傑 (1931級) 為台灣省菸酒公賣局板橋廠廠長,梁學彬 (1933級) 為交通銀行駐菲律賓宿霧分行總經理,劉全忠 (1933級) 為立法委員,高德超 (1934級) 為經濟部統計長,師大及淡大教授,陳斯愷 (1938級) 為台糖公司財務副總經理等,

四、文學院有31人,
中文系8人:曲顯功 (1932級) 為台大教授,許世英 (1934級) 為台大、師大教授,趙賡颺 (1934級) 為師大教授,譚任淑 (1934級) 為師大教授,董童龢 (1936級) 為台大教授等,

外文系13人: 饒餘威 (1933級) 為香港浸信書院院長,楊知禮 (1937級) 為曼谷公富公司總經理,唐雲壽 (1938級) 為外交部駐紐約領事、海陸企業總經理,鄧文禮 (1938級) 為師大教授,李慧可 (1939級) 為台大教授等,

歷史系10人: 周培智 (1929級) 為政大、成大教授,新加坡南洋大學商學院院長,張貴永(1929級) 中研院研究員、台灣大學教授,羅香林 (1930級) 為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楊紹震 (1933級) 為中研院研究員、東海大學教授,陶音 (1933級) 為師大教授,翁同文 (1939級) 為東吳大學教授, 靳廣濂(1943級) 為經濟部主秘、國營事業委員會執行長等,

清華留美公費留學生

第一屆 (1933年)
夏勤鐸 (國防化學們) 為中油公司駐美代表,曾任紐約清華同學會理事長,美國森美進出口公司創辦人,
顧光復 (飛機製造門) 為航空研究院院長、空軍中將航空發展中心主任、台機公司總經理、工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

第二屆 (1934年)
宋作楠 (成本會計門) 為台糖公司協理、東吳大學教授,創立勤業會計師事務所,
楊紹震 (美國史) 為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東海大學教授,

第三屆 (1935年)
方聲恒 (儀器製造門) 為台灣大學教授,
李慶遠 (地理門) 為中央大學教授,

第四屆 (1936年)
王兆振 (實用無線電學門) 為中研院院士,工業技術研究院首任院長兼董事長,
孫晉三 (英國文學門) 為中央大學教授,
孫觀漢 (玻璃製造學門) 為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研究所首任所長,
張明哲 (化學門) 為中油高雄廠廠長,清華大學校長,國科會主任委員,

第五屆 (1941年)
葉玄 (汽車工程門) 為中研院院士,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研究所所長,光華開發科技公司董事長,

第六屆 (1944年)
沈申甫 (航空工程門) 為中研院院士,台灣大學特約講座教授,

由上可見,在台灣,學文法者多從事教學與學術研究,學理工者多投入公營企業單位,如中油、台肥、台糖、中紡、港務、中船、台機服務。

[1] 蘇雲峰,《清華大學1927-1949師生名錄資料彙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叢刊 (49),台北 (2004)。

[2] 蘇雲峰,《抗戰前的清華大學,1928-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 (84),台北 (2000)。

清華大學1929-1947年畢業生知多少

清華大學1929-1947年畢業生知多少




清華大學於1925年成立大學部,1929年有了第一屆畢業生,由於國共內戰亂局,清華未曾呈報教育部1948及1949年兩屆畢業生名冊,目前有完整紀錄的,在兩岸分治前,僅止於1947年畢業生,而1929-1947年畢業生名錄資料盡載於蘇雲峰先生編撰《清華大學1927-1949師生名錄資料彙編》(《彙編》) 中。[1]
《彙編》於2004年出版,歷經十餘年的努力,才得以問世,為蘇先生所著《抗戰前的清華大學,1928-1937》[2] 一書的副產品,補充說明清華大學之所以為國內一流大學,除有良好的領導人、充沛的經費、優良的教研環境和充實的圖書儀器設備外,主要有堅強的師資陣容和優秀的學生。由於清華採取精英主義,文法理工四學院在校學生最多時不過千餘人,
1929-1947年間之大學部畢業生人數也不過2,264人,研究所畢業生61人,和六屆清華留美公費生132人,但他們對兩岸三地和美國的學術、教育、科學研究及工業建設,均有卓越的表現和貢獻。本書便是一個最有力的佐證。
根據蘇先生導言: 「經歷二十餘年之努力,終於完成了《從清華學堂到清華大學,1911-1929》[3] 及《抗戰前的清華大學,1928-1937》二書;在進行研究清華校史時,不斷搜集有關清華教師和歷屆畢業生的生涯資料,作為《抗戰前的清華大學》之附錄,佐證清華教育之成就。然而專刊審查人以該師生名錄資料份量過大,建議另以資料彙編形式出版。這就是本書的由來。」「曾在清華執教之教師七百餘人,歷屆畢業生二千四百餘人,要搜尋他們的出身背景、學經歷和生涯資料,的確是件難事。幸得國科會支持,和兩助理積年累月,廣泛搜尋,細心摘錄編輯,雖有漏網之魚,成績亦甚可觀。在世界教育史上亦可能是一項創舉。」
「本資料彙編之特點,在羅列個人資料外,還分別作教師的各項統計分析,和畢業生年齡、籍貫統計,及職場時空分佈與成就貢獻。這些統計分析,有一部分取自《抗戰前的清華大學》一書,因移植於此,使讀者更了解這份資料彙編的意義,凸顯清華大學教育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地位。」
《彙編》分析1929-1947畢業生資料:
一、大學本科畢業生2,264人 (含女生158人),其中「文學院」426人,「法學院」683人,「理學院515人」,「工學院」640人。
二、「文學院」以「外文系」和「歷史系」人數較多,「法學院
以「經濟系」人數最多,「理學院以「化學系」和「地學系人數較多,「工學院」則以「土木系」和「機械系」人數較多。
三、「清華研究院」共有13個研究所,1933-1947年間,僅有畢業生61人。
四、於1944年以前,舉行過六屆公費留學考試,共錄取132人。
對照「新竹清華」在2022年有1910人獲頒學士學位,2505人獲頒碩士學位,250人取得博士學位,共有4,665人畢業,往昔今日有很大的差異。
就時空分布及職場成就而言:
一、抗戰期間: 因應戰時需要,多在中國西南和西北部,從事公路、兵工、機械、採礦、美軍翻譯等基礎工作。
二、抗戰勝利後四年: 分散於東北、華北、華中、華東和華南等地的政府單位,從事工礦、交通、金融和教育等工作。
三、1949-1980年: 是事業成就巔峰期,不論在大陸、台灣、香港和美國等地,都居於各行業中高階層領導地位。
四、1949年以後: 留有完整生涯紀錄者約三分之二,1,519人,留在大陸者,1,169人,約占77%,在台灣者,192人,在美國及其他地區者,115人,在香港者,僅43人。
在大陸以外地區,有十人被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二人被選為歐美科學院院士,在台灣,學文法者多從事教學與學術研究,學理工者多投入公營企業單位,如中油、台肥、台糖、中紡、港務、中船、台機服務。

[1] 蘇雲峰,《清華大學1927-1949師生名錄資料彙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叢刊 (49),台北 (2004)。
本資料彙編之資料來源,主要依據者為:《國立清華大學教職員錄1927-1949》、《國立西南聯大31年度教員名冊》、《清華大學一覽》(教職員錄,1947)、《清華機械工程系概況》(1936)、《清華大學1929-1947年度畢業生名冊》、《清華同學錄》(1937)、北京及新竹兩地清華大學出版的《清華校友通訊》、《清華大學1938級六十週年紀念集》(1998)、橋川時雄編纂之《中國文化界人物總鑑》、劉紹唐主編之《民國人物小傳》、黃延復、王小寧整理之《梅貽琦日記,1941-1946》、《吳宓日記》7冊、《清華人物志》4冊、《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錄》(1948)、《中央研究院院士名錄》(1996)、《中國科學院院士自述》(1996)、《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史─1937-1946》、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編纂之《中國科學技術專家傳略》。以及其他清華大學出版物與清華師生傳記、回憶錄和各級同學週年紀念集(尤以1938級最翔實)等文獻。
[2] 蘇雲峰,《抗戰前的清華大學,1928-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 (84),台北 (2000)。
[3] 蘇雲峰,《從清華學堂到清華大學,1911-1929》,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 (79),台北 (1996)。

2020年3月21日 星期六

「AI 智能應用對日常生活之翻轉與創新」專題報告主編序

AI 智能應用對日常生活之翻轉與創新」專題報告主編序

歡慶中技社成立六十周年主要活動之一

中技社於
2018222日與2019313日分別舉辦了「AI對科技經濟社會政治暨產業之挑戰及影響」以及「AI時代社科文教之變革與創新思維」研討會,獲得熱烈的參與以及回響;鑒於AI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正方興未艾,因而選定於2019823日舉辦第三次「AI研討會」作為歡慶中技社成立六十周年主要活動之一,而以「AI 智能應用對日常生活之翻轉與創新」為主題。從日常生活的經驗,延伸出與大眾生活相關的七個面向,本次會議很榮幸再度邀請到陳建仁副總統蒞臨以及多位中研院院士與各領域專家學者,於此研討會中分享論點,藉此展開AI與科技人文、文學、語音辨識、通訊、運動、學習,以及工程間之對話,讓民眾有個初步輪廓,在AI科技的輔助與影響下,如何翻轉與創新大家的日常生活。


陳建仁副總統在致詞時指出,AI是台灣未來重要的產業創新與邁向智慧國家的主要關鍵,如何將領先的AI技術應於實際活當中,打造未來的智慧城市,帶給我們更美好的未來,是⼀⾨重要的學問。政院也已啟動AI相關案,不僅努協助台灣產業AI化、培育AI才,政府也積極在法規鬆綁與建置相關實驗場域上努,來協助AI的推動。

中技社董事潘文炎表,中技社期以來,為台灣的科技創新、才培育、推動國家建設,引進科技新知、協助產業升級轉型、扮演政策智庫,有相當卓越的貢獻。今年適逢成立60周年,特規畫辦理AI研討會,作為社慶系列活動之

本人以協辦人身分致詞時表 AI正蓬勃發展,根據前陣紐約時報的報導指出,AILearning From PeopleA lot of People;意指AI發展是向許多學習並需大量人力協助。然AI發展成熟時也會取代大量人,所以從另⼀角度來看⼈類發展AI是幫⾃⼰挖墳墓,這是值得思索的課題。因此當美國主黨總統初選候選⼈之一的Andrew Yang 提出「AI時代應對於被剝奪作者所有救濟」,國內也有科技專欄作家質疑「AI是創意幫⼿還是殺⼿」,都引起廣泛討論,所以在AI發展下,對於創意與道關懷等議題特別值得深思

中研院廖俊智院長擔任早上三場演講主持人。首先是由李琳山院士講「機器會聽人類語言以後」;李院士從定義與介紹人工智慧,談到教機器聽人類語言的要點與經驗,分析機器聽華語與聽西方語言有何不同,在機器會聽人類語言以後,則可以期待語音版Google,促進人類文明發展;他對人工智慧的展望,「想不到一個領域用不到它」,「在可預見的未來都會很有用」,總言之「可大可久」,簡明而直指核心,發人深省。

張系國教授近年在「老年生活」議題方面有相當投入,主講「AI與老年生活」。依序談什麼是人工智慧、英國人怎麼死、什麼是慢智系統、為什麼需要慢智系統、抽象機器的模式、可調適醫療照顧系統以及天地人系統,除拉高到哲學層次思考,並兼顧實際面,闡揚「人機共同進步」的觀念,令人同感「收穫良多」。

中鼎公司葉啟信創研長與大家分享「AI 與工程:工程與建造的未來」。葉創研長說明由中技社投資成立的「中鼎工程公司」多年來在研發創新方面不遺餘力,談到工程建設對世界經濟的貢獻以及面對的問題,闡述創新的邊界,清楚說明現今的投入與成果,充分展現AI 在「營建工程」應用的多元化與潛力,展望智慧工程總承包,以及未來發展重點。

下午四場演講由徐爵民前部長主持。首先由杜經寧\院士主講「5G科技與AI應用」。杜院士在演講中,除闡述主題5G通訊及其技術、AI與其應用,並深入淺出的介紹「三維積體電路」 (3D-IC) 及其與AI發展相互為用,總結「AI是否成功應用,取決於基礎訓練」,確是金玉良言。

吳誠文副校長由於紐約機場流量管制,而無法及時搭上回台班機,改以視訊方式講「AI與運動」。吳副校長首先介紹運動產業,強調已是包含廣泛與產值巨大的產葉,以棒球、曲棍球為例,說明現今AI在運動方面的應用,很明顯對球員、觀眾、裁判與教練各面向,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另一方面,也以美國名校史丹佛大學為例,說明運動科技發展的情況與潛力,最後以「創造運動產業、提升文化價值」作結。

張國恩前校長主講「人工智慧與學習」,首先談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循環與實踐要素,介紹二十一世紀學習理論的發展以及教育新思維、科技在教育的應用以及營造有意義學習的環境;在AI在教育新思維的實踐方面,包括精準教育為教育科學思維的實踐,翻轉教育系統與營造有意義的學習環境為教育抽象思維的實踐,認為教育創新是化AI為助力與提升人類力量的最重要路徑,展望「教育自主、能力為本、課程減量、邁向教育4.0」。

最後由劉炯朗前校長講「科技與人文的平衡: AI靠哪邊站?」首先比較科學技術與人文藝術,說明科技人需要人文素養、人文人需要科技知識;除對人工智慧發展做精闢介紹,旁徵博引,認為科技中的美包括廣博、遠見、嚴謹、精確、分析、歸納、應用等,人文中的美則包括和諧、激盪、含蓄、鮮明、格律、不羈等,舉出許多文理互通範例,而以追求科技和人文的美為AI邊站的依據。

本研討會的順利舉辦以及論文集的編輯,要感謝王王釿鋊主任與許湘琴組長領導的工作團隊,在緊湊的時間壓力下,盡心盡力,克服各種挑戰。最後並要特別感謝蒞臨貴賓、主持人與主講人的全力支持,讓研討會得以圓滿完成。


陳力俊 謹序

20203月於新竹

2018年10月1日 星期一

「人工智慧對科技經濟社會政治產業領域的挑戰與影響研討會」論文集序

「人工智慧對科技經濟社會政治產業領域的挑戰與影響研討會」論文集序

人工智慧 (AI) 的蓬勃發展,被公認為是鞏固國家競爭力、推動經濟發展及改善社會環境的關鍵技術,其蓬勃發展亦將對政府管理、經濟就業、社會穩定與國際關係產生深遠影響。為此,各先進國家均積極探討AI將帶來之可能影響;但相對上,台灣仍多聚焦於AI的技術研發應用,較少觸及AI在經社政等領域對人類的影響。有鑑於此,中技社於107年2月22日舉辦「AI對科技經濟社會政治暨產業之挑戰及影響」研討會,除邀請剛協助成立「台灣人工智慧學校」的中研院廖俊智院長到場致詞外,由中技社潘文炎董事長邀集多位中研院院士與重量級學者,與會分享對於AI科技發展與影響的卓見。會中各位專家除了暢談AI科技發展趨勢外,更是國內首度探討AI將如何對產經社政等層面帶來影響。

本次研討會是國內首次透過重量級專家視角,全方位且深入探討AI可能影響,有助台灣產官學研界思考出更周延的政策,從而協助導引優先目標訂定和最大化AI發展潛力,帶動AI發展之正面效益,及減緩其負面衝擊;﹔由於各種考量,研討會日期定於本年農曆初七,較難掌握出席情況,幸得產官學研各界人士踴躍參與,當天會議得以在熱烈氣氛下,順利進行。

潘文炎董事長致詞強調人工智慧最近在全球都受到重視,也成為許多國家推動重要的發展方向,這種科技的使用到底對人類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需要多方考量。重要的是,用人工智慧配合人腦,對人類生活的精進,尤其在各個領域的技術的精進可以有很大的幫助。今天的而本研討會,是把AI對於政治、經濟、社會還有當然科技、產業方面的影響,作整體研討,。邀請了多位學者專家,談AI的未來的發展跟演進,以及對各方面的影響。也藉由他們敏銳的觀察力,將AI對台灣未來的影響,也一起做深入的分析。

廖俊智院長亦遠溯1940、1950年的時候AI就最先被首先提出,當之時還是一個很哲學性的概念,到了1980、1990左右,第二波的AI的大躍進,一些計算機科學的學者開始提出了一些運算法,能夠對AI作一些簡單運算,但由於計算能力的限制,所以主要在學界產生影響。一直到近年,在軟硬體皆大幅進步下,以AlphaGo、AlphaGo Zero為例,已可見機器能自行學習基本的範例。人工智慧需要很多的數據、人才,台灣有很多很成功的產業、累積了相當多的數據,但仍缺人工智慧所需要的人才。中央研究院過去幾個月來促成了台灣人工智慧學校的成立,這個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全部由企業界捐款,來訓練業界所需要的人才,來解決業界所面臨的問題。

本人則以協同主辦人身分說明本研討會的原始構想,是邀請國內外各專業領域,重量級專家學者,整理當代思潮並思考AI在各領域的影響與挑戰,將心得提出報告,並在會後將錄音逐字稿整理成論文集與大家分享﹔;AI目前雖然已是人人關心的議題,但特別希望讓目前從事發展AI的科技人員以及學生,能有較整體、全面而深刻的體認,在研發過程中,能多就發展選項有所思考,對負面效應能有所警惕,在與人分享成果時,抱謹慎態度,而不要在充分了解其風險前,廣泛散佈相關技術。

本研討會的第一場次由劉炯朗院士主持,並由首先孔祥重院士首先以「變革型技術﹕:人工智慧、區塊鏈與元件(Transformational Technologies:AI, Blockchains and Devices)」(Transformational Technologies:AI, Blockchains and Devices) 為題演講。內容分三個重點,第一個是元件功能變成得很強大,第二個是AI對於帶給產業的文藝復興(renaissance)的機會,尤其是對於製造的影響很大,而數據是最重要的,幸虧台灣製造業有很多數據,所以有相當機會。第三個是系統會因為AI的原因,有很多系統會變成非常多元而有用 (ambitious),比如說一個系統可以自動,越來越強大,對於整個社會,經濟、包括產業模式會有很深遠的影響。但是這種系統要怎麼設計,作得好,要做很多實驗,區塊鏈(Blockchain)就幫你做這個實驗。即AI跟blockchain把一些元件的功能,變得遠更為與人類需求息息相關。目前進步非常快的AI、,萬物互聯網 (Internet of things, ,IOT)、,區塊鏈blockchain三種變革型技術,在一起互動的時候就會產生不可思議的力量。

在「人工智慧對科技領域的挑戰與影響」演講中,本人強調演講重點在科學與技術發展,主要涵蓋大數據與大科學面向,不限於實驗自動化,而包括機器學習元素。在科學研究上,以AI輔助,而有明顯效益之例,包括在基本粒子研究上,尋找到又名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美國航太總署利用谷歌(Google)的AI發現了一顆遙遠的恆星周圍的第八顆行星﹔;谷歌使用最新的AI技術,從測序數據中構建出一幅更準確的人類基因組圖像﹔;生物學家和數據科學家使用利用整合知識工具系統來鑑定修飾p53P53的蛋白質。顯示能從文獻分析中,就已知的知識,推理、預測並導致新的發現。在材料科技方面, 美國所推動的「材料基因組計畫」五年有成,發布了一系列成就和技術成功, 在國內努力上,則有工研院材料化工所建立起國內領先團隊,已開始結合電腦模擬與AI機器學習加速產業創新研發。

有關AI對社會經濟影響的第二場次係AI對社會經濟的影響由詹火生教授主持,而林建甫教授在「AI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演講中,從經濟問題開始,談AI的新發展、經濟生活、經濟制度。近三十年來,世界經濟歷經資本主義大勝,全球化把世界推平,但2008年,金融海嘯又使人類對經濟學的思維重新改變,美國施行量化寬鬆,以鄰為壑,另一問題,是科技是否停滯,幸好有AI的新發展,展開數位科技革命、平台經濟的時代。最重要的是AI的應用到萬物相聯,亦即什麼東西都可以相聯。

在AI影響經濟生活方面,最重要的,要掌握大數據,能夠精準的行銷、生產,經濟學的理論已經沒有長期成本曲線的概念,同時可能發展成壟斷性競爭。共享經濟的風起雲湧,每個人可以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可以讓資源更有效應用,則讓共產主義以新型態重生。另一方面,很多問題不見得是AI有辦法解決的,但是AI可以幫助人們解決這些問題。

接著,薛承泰教授從社會學、消費者、世代的差異觀點來看「人工智慧對社會領域的挑戰與影響」。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現在家庭的智慧管理系統已相當進步,應多思考未來的問題,而對於缺少與人之間的互動的感覺跟默契的發展,相當存疑。

從人口角度,可以知道未來很精準,情況會很險峻﹔;AI應用很明顯有世代差異,而且知道AI到2020年在各個世代裡面都會有極大的影響力。可預見貧富擴大、人力短缺、未來勞動力需求變化,教育的方式跟品質、婚姻跟家庭,會有很大的衝擊。人要面臨價格跟價值的取捨,最終還是要追求人性跟靈性。夢想不在於有多偉大,而在於有沒有實踐的決心。

第三場次由本人主持;朱雲漢院士有系統的論述「AI在政治領域的的影響跟挑戰」。首先是已經產生的一些影響,包括民主政治運作以及國家職能、政府機器,它的運作的整個影響。

對於民主政治運作,就技術上來講,運用AI的技術的運用對於選舉,已經展現出其優越性,另一方面,社交媒體的風行,造成嚴重問題。AI的技術跟大數據也可以把政治過程、政治人物的言行更透明化。一方面國家的管理能力可以跳躍式的升級,人力可以大幅精簡,同時假設沒有隱私權保障的邊界,國家將來可以對社會做無死角全覆蓋性的動態管理。另外一方面,他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將來網路戰爭形勢會非常可怕,這些都是AI革命帶來國家職能裡面各種不同、可能的巨大影響。

AI技術跟潛能帶給我們人類社會非常大的政治難題。面對社會變遷,或社會制度變革的選擇難題,不僅是社會內部的貧富差距會變成極為可怕,富裕國家跟落後國家之間的差距也會成為比今天更大的鴻溝。反過來說,AI的積極面,如果能夠有新的社會契約跟新的國際規範,讓數位科技的生產力快速提升,以及我們講滴漏或普惠性的效益能夠全面釋放,有可能透過AI革命把人類社會帶向分享經濟跟社會主義的大餅。

其次是簡禎富教授,針對「AI對產業的影響跟挑戰」演講,分享對製造面的觀察,以及實際經驗,內容以作業面為重點。簡教授提出製造是台灣AI的機會之鑰,先進製程控制能夠智能化的提前去解決問題,如此就可以讓製造更精準。智慧工廠是讓機器也能夠智能化的互相協作,結合AI或是新的工具,隨時優化決策。動態整合製造數據調整、銷售配置,是應該注意的趨勢。例如,半導體的測試,擁有大數據,AI可以讓幾個重要的參數盡量留在良率高的點,做出來的結果可以隨時繼續學習,因為資料在累積,就知道將來應該怎麼去改變。 

他認為德國所提出的工業4.0,傳統的製造商,是希望掌握很多資料的傳統製造商變成是一個平台,掌握很多資料,然後集成或是整合很多資源,獲得比較高的利潤。工業4.0不是純粹的只是用機器人去取代人的問題,也是一種國家間競爭的關係。為製造要落地,製造要跟實體結合,它不是純粹的數位,台灣還有一些專門知識,現階段較適合發展介於工業4.0跟3.0之間工業3.5。根本目標在彈性決策,與領域專家合作,利用AI就近解決管理或生產上決策的問題。

在各主題演講之後,接下來安排所有主持人與主題演講人參與的圓桌論壇,一方面是給各與談人一個機會就之前的主題演講有所回應或補充,另一方面,基於主題演講內容面向較為廣博,為了讓此次圓桌論壇有所聚焦,希望與談人能自整體討論轉至檢視台灣的現況,探討人工智慧對台灣產業及政社經等各層面的轉型影響力,提出AI將對台灣相關面向帶來的衝擊與挑戰。在剩餘時間中,開放與到場嘉賓對話。

此次研討會,承蒙中技社相關同仁在籌畫與執行階段,盡心盡力,應邀的學者專家,全力支持,在此一併致謝,也感謝與會嘉賓熱烈參與。

國立清華大學特聘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前國立清華大學校長
陳力俊
2018年7月於新竹






2016年4月14日 星期四

「清華百人會」榮譽會長的話

「清華百人會」榮譽會長的話

清華百人會(百人會)成立起因於本人於2010年將接任校長前了解清華亟需擴增體育館,但以學校本身經費無力全額支應,乃於就職典禮中,提出成立「清華百人會」之構想,由會員集資協助母校興建「多功能體育館」。當初期待能有百位熱心「清華人」各捐助一百萬元,再配合學校經費,共襄盛舉。令人振奮的是立獲我「清華人」熱烈響應,不僅從一開始就氣勢如虹,迅速達陣,而且最後共募集一億七千兩百萬元,得以全額支應新體育館的興建。校方為感念(廣義的)校友們熱愛母校之情,決定將體育館命名為「校友體育館」,同時美奐美崙的「校友體育館」已於20121115日完工啟用,普遍為師生校友稱便愛用,為清華近年之盛事。

原為針對「校友體育館」籌募經費成立的「百人會」,是對清華最具向心力的菁英聚集體,因此,在其後因應清華需求,如「清華實驗室」、「永續基金」、「亞洲政策中心」等募款活動,慷慨捐助但原非「百人會」會員的「清華人」,也自然獲邀約成為新會員,近年更進一步盤點歷年來對母校有實質財務貢獻人士,納入 「百人會」,喜見陣容日益壯盛。

以往每年「百人會」聚會之時,本人均深感與熱愛清華菁英相聚之樂、溫馨之情,如今校方主動助成「百人會」以社團形式運作,未來聯繫必然更加頻繁,屆時樂見「百人會」活動頻頻、好戲連台,同時加強會員間聯誼、擴大協助母校發展之功可期,也預祝「百人會」與清華同時「欣欣向榮」。


陳力俊 謹識

20164 於清華園

2014年10月1日 星期三

清華數學系五十周年慶特刊序言

清華數學系五十周年慶特刊序言

去年本人有幸在校長任內與數學系師生同仁校友一起歡慶數學系成立五十周年;當天很高興看到許多數學系元老功臣,共襄盛舉如今則欣見數學系決定出版慶祝文集,永誌紀念
在慶祝會上致詞時,我曾歷數數學研究所是本校成立的第二個研究所,數學系則為本校最先兩個學系之一,是本校元老系所,對清華的發展有重大的意義與貢獻而清華大學在北京時期,早於1931年成立數學研究所,首屆碩士生包括陳省身、華羅庚等後來的數學大師;同時新竹清華徐賢修前校長可謂兩岸清華的橋樑;1945年政府選派六位青年科學家,到美國學習新興的原子能科技,徐賢修前校長在華羅庚先生推薦下是數學領域人選之一;徐賢修先生後在普渡大學應用數學系任教,屢次回校作短期講學,1970年被政府徵召擔任清華大學校長,在任內於1972年成立應用數學研究所有相當的傳承意義。
數學對文明的貢獻源遠流長歷久彌新;今年暑期適有希臘一行,首站到雅典,正是柏拉圖 (Plato) 創立的「學院」(Academy) 所在地;柏拉圖要求數學為「學院」先修學科,更曾說過「不懂幾何學者,不入我門。」而古希臘學者中,留名青史的數學家如群星璀璨,文藝復興大師拉斐爾在有名的「學院」(Academy) 畫作中人物,即包括歐幾里得、畢達哥拉斯與芝諾 (EuclidPythagoras and Zeno)等大數學家;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搖籃,西方世界在文藝復興,也就是對以希臘為代表的古典知識的重新學習以後,包括科技等文明才得以突飛猛進:社會學三大奠基人之一的Max Weber曾說:「西方科學是一個以數學為基礎的科學,它是由理性思維方式與技術實驗結合而成的合成物。」一般認為,物質科學的數學化,是科學史上最大的進步,對此有卓越貢獻的牛頓被認為千年來最偉大的天才,數學是「科學之母,」可謂已是常識。
數學的觸角則遍及各領域,有趣的是,清華大學數學系培育的孔祥重、梁賡義、蔡瑞胸三位中央研究院院士,目前都不是一般所謂的數學家;根據中研院院士資料,現在三位院士的專長領域分別為計算機科學、生物統計與流行病學、計量經濟與財務與統計學及風險管理,並且分屬數理、生物醫學以及人文社會組,充分顯現紮實的數學教育所賦予學子的發展彈性。
另一方面,台灣社會目前似存在著嚴重的數學落差:數學不好,自然影響邏輯思維,如果作跳躍式思考,完全不合邏輯,則無理性討論餘地;柏拉圖認為數學必須以客觀不計厲害的精神學習,他相信知識、邏輯以及論證技巧足以引導我們的世界;公職人員秉持客觀求真心態,進而成為有原則,理想、勇氣、熱誠的政治家,才有建立「理想國」的可能;在台灣民主化過程中,常見各種訴求,先假設己方意見代表公理正義,要求對方照單全收,否則抗爭到底,面對不同議題與對象,又常有「雙重標準」,難怪衝突不斷,而多數時候於解決問題無補;民主貴在「服從多數,尊重少數,」每個人都有權發表自己意見,但不能強求別人一定要同意自己意見,如果連「尊重多數」都做不到,有何民主可言?因此溯本清源,要能有基本的邏輯觀念,養成理性思維方式,這部份相信數學系的師生們可發揮很大的力量,不僅教育選民檢驗公職人員言行是否合於邏輯,也能讓政治人物有所警惕自重,影響將極為深遠。
清大數學系成立五十年來,培育了許多重量級學者以及各行各業傑出人士;數學系教師行列,素以陣容堅強著稱,中生代與年青同仁有相當卓越的表現,可謂後勢強勁,在此預祝未來能在良好的基礎上,「精益求精,更上層樓。」

陳力俊於清華園

民國一○三年九月三十日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101學年度校隊年刊序言

本校體育室於100學年度時,為了紀錄14支運動代表隊的練習與成績,第一次集結出版校隊年刊,作為百年紀念的一個里程碑,101學年欣見在此基石上,又大大地向前跨了一步,完成許多不可能的任務。在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拿下1639銅,締造了歷史紀錄,另外棒球隊睽違8年後再度拿到大專聯賽冠軍,足球隊更是18年來首度拿到二級冠軍,宛如小聯合國的足球隊,有來自各國的外籍學生,教練指導時多聲道傳播,英文、中文、粵語、馬來語此起彼落,且要瞭解不同國情文化,難度甚高。各團隊有此表現,實為學校大大增光!

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歷史跫音 文化饗宴

本校中文系楊儒賓與方聖平教授伉儷於2008113日,與校方正式簽訂「典藏文物合作協議備忘錄」,意將近二十年來持續收藏之東亞儒學相關珍貴文物,藉由捐贈以催生清華博物館,同時期並於清大藝術中心舉行「台灣在東亞:清大博物館催生展」,展開清華博物館發展上的重要一頁。

2013年9月5日 星期四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光源啟用二十週年回顧序文

「光」的科學與應用是近一百多年來科學研究的主流之一,多位科學家因此獲頒科學界的最高桂冠「諾貝爾獎」。十九世紀末,侖琴發現X光;進入二十世紀後,愛因斯坦開啟光電子發射研究,1950年代初期,華生與克里克兩人利用X光繞射發現DNA雙螺旋結構,促使生命科學蓬勃發展;到了二十一世紀,2003年與2009年各有科學家利用同步加速器X光揭開細胞與核醣體的奧秘而獲頒諾貝爾獎;「光」無疑在近代科學扮演關鍵的角色,而同步加速器光源是現今科技發展不可或缺的實驗利器。

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102年度新生手冊序言

首先,歡迎大家加入清華大學這個大家庭,未來這幾年你的課業學習、宿舍生活、社團活動,都會在這美麗的清華園發生及經歷。

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

科學工業同業公會三十周年專刊序言

今年欣逢科學園區科學工業同業公會成立三十周年,本人於九十七年五月起擔任國科會副主委,負責督導科學工業園區,承蒙謝其嘉理事長邀請為專刊作序,謹就本人與公會互動印象最深刻部份,略作發抒。

2013年5月26日 星期日

台灣的工程教育

一、     發展沿革
台灣在日據時代,由於日本的殖民政策,幾無大學程度工程教育;以台灣大學前身的台北帝國大學工學部而言,直至1943年才成立;次年,學生中日籍47人,台籍2人,也就是說台籍學子得受工程教育機會極少;而光復之後的台灣大學,始設置土木工程學、機械工程學、電機工程學、化學工程學等四學系。
位於台灣南部台南之成功大學,其前身為日治時期1931)創立於臺南市現址的「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創校之初設有機械工學科、電氣工學科和應用化學科。 1944改制為「台南工業專門學校」。機械工學科改稱機械科,電氣工學科改稱電氣科,應用化學科改稱化學工業科,電氣化學科依舊。增設土木科及建築科二科,總計有一院六系; 19462,國民政府接收後,改稱為「台灣省立台南工業專科學校」。同年10月再升格為「台灣省立工學院」,設有設有機械工程、電機工程、化學工程、電氣化學、土木工程、建築工程等六系。南北兩校共同奠定台灣工程高等教育之基石。

2013年5月22日 星期三

「陳守信中子科技與應用榮譽講座」手冊序言

「陳守信中子科技與應用榮譽講座」(Sow-Hsin Chen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on Neutr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本校傑出校友陳守信院士為表彰清華大學在台復校以原子科學為先發領域的重要意義,並持續推動我國中子科學之尖端研究,為國家社會培育高科技人才,慷慨捐贈本校,共同協力設置;陳守信院士是清華大學在台復校後最先設立的「原子科學所」第一屆畢業校友,麻省理工學院應用輻射物理榮譽教授,中子散射及軟物質研究的世界權威之一,也是中央研究院院士;陳院士於1956-58在清華短暫的二年學習期間,由梅貽琦校長親自擔任班上15位同學的導師,在物質條件艱苦的當時,師生情感密切,同學相互砥礪,形成院士日後對母校的深厚感念並具體轉化為積極回饋母校的驅動力;本榮譽講座的設立,適逢梅貽琦校長逝世五十週年紀念,除能感念梅校長在對清華大學的貢獻外,更具有傳承的精神,讓原子科學在清華大學永續發展。

2013年4月15日 星期一

「漢學與物質文化――從臺北「金萱會」到「新漢學」論壇」序言

百年清華,有源遠流長的「漢學」傳統。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本《漢學與物質文化――臺北「金萱會」到「新漢學」論壇》,是兩年前出版的《漢學與物質文化――國立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的芹獻》的續集,記錄2011年和2012年兩年間,本校的幾個大型研究計畫,在漢學和物質文化研究領域,所取得的國際化學術成果。本書的前集《漢學與物質文化――國立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的芹獻》的序言作者李亦園院士,是漢學領域内的專家,擔任過本校人文社會學院的創院院長和蔣經國基金會的理事長。作爲清華校長,我始終關心清華學術傳統中各個強項的發展,當然也包括漢學研究在内,所以現在本書的編者,送來出版社排出的樣稿,希望我為之寫序,便欣然同意。

2013年2月17日 星期日

新竹中學90周年紀念特刊感言

觀賢人之光耀 聞一言以自壯

大多數人的成長,都深受家庭、學校、社會甚至時代的影響,對我而言,高中時代是一個心智漸開,對知識學問探索以至世事人情充滿憧憬的時期,很幸運的,我是在辛志平校長一手擘建的新竹中學受教育,而且得以親炙一代教育家的風範。
我在民國九十五年七月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九十九年二月接任清華大學的校長,在致詞時都特別感謝辛志平校長是我生平的貴人,做人處事的導師,尤其個人在關鍵時刻所做的決定,雖然事前並沒有想辛校長會怎麼做?事後分析應都是他會認可的;受到他的耳提面命、潛移默化,在我的認知中,成年以後,個人理念大致與辛校長一致,言行受他的影響是很深刻的。
辛校長常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如果說,我在竹中時,印象最深刻的他,應是撿垃圾的身影;我在清華材料系辦公室,前有大廳與長廊,原來常見有樂利包上所附的小吸管等垃圾,感到很不舒服;常與人一起抱怨現今大學生甚至研究生,隨地丟垃圾,有一天,突然開悟,決定認養該區域為責任區,逢垃圾就撿,學生們知道後多幫忙撿,不久後,也很少有人再丟垃圾,二十多年來,變得幾無垃圾可撿;再則,我擔任校長後,覺得校園不夠乾淨,除以身作則,每天散步時順便撿垃圾外,並發動職工與學生「清親校園」運動,效果十分顯著,當年辛校長的身教,影響到約半世紀後的清華校園,身為教育界人士,能不凛然?
我在擔任清華大學工學院長時,院長室中掛了一位書法家朋友所題「誠慧健毅」字幅,也曾為研究生聯合會寫了一篇「誠慧健毅」短文,以激勵研究所的同學,顯示辛校長最常闡釋的校訓是個人服膺的箴言;
誠代表誠信、誠實,面臨困難抉擇時,講誠信才能心安理得,一時得失在物換星移之後,是得是失,尚未可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我個人經驗中則常有一時不知得失,終究得有福報的經驗;誠實是上策,其理甚明。很多竹中校友都會模仿辛校長以廣東腔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研究教學貴在自知,是追求卓越的根本。
慧代表智慧,慧字一解是上面的兩個“丰”字分別代表國事和天下事,中間的“彐”字代表家,心繫於事,思考規律、聯繫與作用,如中庸所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則慧生焉。竹中辦學強調「德智体群美五育並重」,一直到五十年代中期,仍然堅持不分組教學。造就了樸實中不失活潑的學風。是智慧的表現。
竹中每年「陸上運動會」要求所有學生參加五千公尺或六千公尺越野賽跑,「水上運動會」則要能游過二十五公尺才能過關。加上每天早操以及兩運動會之前一兩個月的熱身運動,不僅讓學生在校時充分鍛鍊體魄,也常因此養成經常運動的習慣,我個人在不同階段均持續運動,數十年如一日,深得其益。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人生事豈能盡如人意,如一遇挫折,即心灰意冷,讓親者痛仇者快;行百里者半九十,不畏挫折,以恆心毅力,有所堅持,才能擔重任行遠路。辛校長在竹中用心辦學,長達三十年;在「升學主義」盛行時期堅持健全教育理念,建立竹中優良傳統,是眾多學子的表率。
在竹中時,因學科成績表現優異,有不少次受到辛校長在頒獎時的勉勵,私下接觸並不多;倒是在畢業後,由於主編當屆畢業班的紀念冊,與辛校長有幾次面對面的談話;有一次他告訴我說用字要避免佶屈聱牙,另一次則是勉勵我未來要發揮文理會通的能力;這兩點耳提面命,讓我終生受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有言「觀賢人之光耀,聞一言以自壯」,庶幾近之。

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竹科三十而立

九十七年五月二十日本人有機緣開始到國科會服務,當天一早接到的第一通電話就是友達光電李焜耀董事長有關中科四期開發的來電,在國科會期間第一次公出則是當天下午到竹科主持新舊局長交接典禮,兩個第一天的第一次加起來正可作為本人在國科會主要工作-督導科學工業園區-的寫照。

我從小就住在新竹,約五十年前搬到緊鄰清華大學的光明新村,近三十年則在清華大學任教。竹科又正座落在清華大學之旁,竹科的設立與成長與清華大學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包括科學工業園區是在清大徐賢修前校長擔任國科會主委任內設立,清大教授李卓顯、瞿寧若先後擔任管理局局長、副局長,本人主要研究領域更屬竹科賴以揚名立萬的半導體科技領域,學生畢業後多在竹科各公司工作,同時我的兩個小孩也都自竹科實驗中學畢業,結緣可謂深厚。

在國科會期間,適逢金融海嘯,九十八年一、二月整個科學工業園區月產值自九十七年一、二月的一千七、八百億,直直落到七百億,放無薪假員工達十三多萬人。在拜訪竹科廠商時,有董事長直言,以往景氣循環低潮期,員工或對是否裁員惴惴不安,這一次許多產業面對訂單蒸發,老闆們都憂心忡忡,可謂一片愁雲慘霧。國科會擔負發展科學工業園區任務,在景氣急凍初期,秉持「速度要快,力道要夠」原則,在有限資源下,擬定管理費減半、規劃「固本精進」計畫,一方面協助廠商度過難關,搶救園區高科技廠商核心技術工程師免於無薪假或裁員,另一方面,激勵園區高科技廠商持續研發投入,固守既有的研發能量,並結合學研界之研發能量合作研究,以精進園區產業技術。「固本精進」計畫後更獲得行政院肯定,納入「振興經濟方案」中,擴大施行,頗獲好評。同時當初如自由落體的月產值自九十八年三月起,逐月上升,到九月達到黃金交叉,十一、二月又回到一千七百億月產值水準,欣欣向榮景象又再臨竹科。


經過金融海嘯的洗禮,科學工業園區在約一年期間,經歷「怵目驚心」、「春江水暖」、「黃金交叉」到「欣欣向榮」各種情況,可謂三十年未有之變局。一方面可看到科學工業園區廠商旺盛的活力,另一方面,也曝露出我國高科技廠商營運脆弱的一面。科學工業園區是我國的高科技搖籃,擔負引領轉型升級之責,淵源深厚的本人與清華大學自當積極參與科學工業園區再造,攜手共創光明的未來。

2011年5月2日 星期一

「通識清華」序


通識清華

世紀風華 清華新
廿年引領 通識行

  兩岸的清華大學有文理並重之優良傳統,前校長梅貽琦先生早在半世紀前(1941) 已指出:「通識為本,專識為末;社會所需者,通才為大,而專家次之」。台灣清華大學於1989年率全國之先成立通識教育中心 (Center for General Education),作為推行通識教育的專責單位,顯示本校對通識教育的前瞻與遠見,以及長期投入的決心。歷來清華通識教育中心秉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校訓,發揚清華大學之精神,人文科技對話的傳統,致力培育學養俱優、文理兼修的清華人。
  
  清華通識教育中心成立迄今2011年已逾二十寒暑,已有多項通識教育改革特色及成果,近年來的改革措施主要為:核心通識課程七大向度與進階選修通識制度之規劃與施行、核心通識師資與專業系所合聘制度、清華學院(住宿學院制)、助教三級制等等創新措施。

  長期以來,本校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師除了在各自的學術專業領域上研究積極且表現優異,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肯定等外,對通識課程之規劃施行、通識教育政策之研擬、落實均不遺餘力,扮演本校大學教育改革重要的推手。因而,本校通識教育在課程改革與大學教育改進上不斷有創新之舉,同時也成為國內高等教育學習之典範,引領著全國高教之發展。

  本人於2010年二月接任校長,不久即欣逢清華大學百歲校慶,又值通識教中心成立20週年之喜。適為對校務進行全盤地回顧、分析與理解契機,藉此深刻體認到清華大學要追求卓越、培育新時代的社會精英,除了學術研究之外,大學部教育再提昇與清華獨特校園文化的重塑更為當務之急。

  於參與本校「通識中心成立20週年論壇」時,本人曾表示,通識教育是大學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清華的教育希望透過多元、充實及豐富的校園生活,培養學生活出精彩人生的能力;專業教育固然重要,通識教育更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不容置疑的,通識教育的推動內涵事實上即為整體大學教育的事務,亦是本人任期內的重要的課題之一。

  未來的清華校園要發展出「以開授全校性通識課為教師之榮耀」的校園氛圍與共識,目前已有些院系所在這方面努力施行,更希望本校教師能以培養懷各自系所以外的他系學生之學習成長為己任,確實扮演傳道、授業、解惑的經師與人師;而學生上通識課有如同上專業課程般認真投入的敬業態度。此外,鼓勵教師在教學上善用資通科技與數位化教學資源,並且在教學軟硬體上持續改善,如提供設備良的好大型教室從事大班教學及滿足不同課程性質需求的特殊教學功能教室的空間等。

  通識教育中心楊主任響應清華百歲校慶,將通識教育中心成立20週年系列活動等成果彙總編撰成「通識清華:通識教育中心成立20週年暨百歲校慶」特輯,作為「國立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系列叢書」,邀請本人作序言。綜觀本書編排極為用心,精美且具特色,內容豐富,除回首來時路,並期許展佈於未來,以持續提昇本校通識教育之教學研究品質與效益,本人深感認同,欣然作序以推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