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6 聯合報/ 陳力俊
旅美史學家沉思 (GPT-4o 生成)
美國從英國移民建立十三州成形,其後二百餘年,美國的變化,經常會帶動世界各處的變化。尤其冷戰後長期為世界「唯一超強」,目前正領導世界意圖逆轉「全球化」,並抑制中國崛起,導致全球大格局的重組。因此瞭解美國,掌握美國的變化,是世界華人重中之重。
今年「唐獎」漢學獎得主、中研院院士許倬雲,旅居在美六十年後,於二○一九年出版《美國六十年滄桑:一個華人的見聞》。許倬雲分享了他在美國一甲子的重要親身經歷,將客居美國生涯中,印象最深刻也最值得回味的人、事、地、物神龍活現地呈現在眼前,更透過獨到且敏銳的歷史學與社會學視角,幫讀者還原其時代背景與歷史源流,並擺回它們所屬的文化、制度與社會脈絡之中。
正如他開宗明義即興嘆道:「六十年前,我滿懷興奮,進入新大陸,盼望理解這個人類第一次以崇高理想作為立國原則的新國家,究竟是否能夠落實人類的夢想。六十年後,卻目擊史學家、社會學家,正在宣告這個新的政體,卻是病入膏肓。」在結語時他又反覆自問:「回顧初來美國,曾經佩服這一國家立國理想如此崇高。在這裡客居六十年,經歷許多變化,常常感慨,如此好河山,如此多元人民,何以境況如此日漸敗壞?」
全書從對美國的印象開始,談到美國的開疆闢土、農業型態的變遷、工業化過程、多族群及其社會問題、經濟運作、城鄉分離、階層異化、政治制度、發展的文化脈絡、時代潮流的變化,而以未成的帝國和敗壞的資本主義作結。繼之以餘韻,從地理、文化、宗教、族群、產業、城鄉、階級、政治、軍事到帝國事業等各種角度,來試圖回答所有與他有類似經歷的幾代留美華人菁英們,心頭上的共同疑惑。
不幸已於去年過世的中研院院士朱雲漢,應邀以〈一位美國過客的惆悵回憶〉為本書作序,述及「美國既是他安身立命之所在,也是他觀察現代西方文明的窗口,更是他剖析一個帝國由盛而衰的根源之最大社會實驗室。這本書既是一部客居生涯的回憶錄,也是一本剖析美國社會病理的診斷報告,更是一篇充滿惆悵與悲憫之情的動人史詩,生動的述說著美國社會與政治體制為何一步步走向衰敗。」
許倬雲在另一本著作《現代文明的批判》中說:「經過中國百多年來顛簸的命運,中國人的心態,長期習慣於將西方視為先進的象徵,中國人的夢,在個人而說,是住在美國,集體而說,是學習美國,大家應該注意的是,以美國為代表的現代文明正在走入秋季,寒冬已經不遠。」朱雲漢則說:「美國的衰敗不僅意味者整個西方中心世界秩序將失去最重要的支柱,也可能觸動整個全球政治經濟秩序的動盪。正如同美國決策者總是懷疑中國是否能和平崛起,我們也需要擔心美國是否能和平衰落。」語重心長,台灣處於美中抗爭驚濤駭浪之中,務須掌穩船舵,繫好安全帶自保為要。(作者為中研院院士、清華大學特聘研究講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