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顯示具有 社會人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社會人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4月26日 星期日

「小清華」十年有成

「小清華」十年有成

「小清華」是清華大學李家維等多位教授在2009年八八風災動員救災時,認為「救災要治本,必須培養一群有故鄉光榮感的山海守護神」,從教育根本做起,而推動成立小清華原民專班,得到教育部、外界捐款支持和屏北高中協助,設立於屏北高中,招收八八水災嚴重受災的六縣市原住民國中畢業生,學雜費、食宿費一律全免,希望培育優秀原住民人才;2010年開始招生,十年來,在許多屏北高中老師、清大教授與志工努力下,辦理清況優異,同學們自始學習情況良好;尤其難得的是,注重原住民文化之傳承,又有許多熱心志工的參與,專班雖不強調升學,但升學成績斐然。大學入學學測與甄試,都有很好的成績,大多數同學都將順利就讀於國立大學;許多人的善意與努力,再加上同學自愛自重,把握機會,一起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清華的理念,讓弱勢但努力向上的學子有獲得良好教育的機會,以建構自己的未來。小清華的腳色是給予有心學習的原住民青少年適當的機會﹔喜見這是一項極為成功的教育實驗,對教育當局妥善分配資源將是很好的啟示,畢竟教育原本就是要幫助學子發現天賦。

2010年「宿舍大樓捐贈啟用典禮」

「小清華」的成立歸功於許多熱心人士

參加100周年校慶

大小清華交流

2020年3月21日 星期六

「AI 智能應用對日常生活之翻轉與創新」專題報告主編序

AI 智能應用對日常生活之翻轉與創新」專題報告主編序

歡慶中技社成立六十周年主要活動之一

中技社於
2018222日與2019313日分別舉辦了「AI對科技經濟社會政治暨產業之挑戰及影響」以及「AI時代社科文教之變革與創新思維」研討會,獲得熱烈的參與以及回響;鑒於AI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正方興未艾,因而選定於2019823日舉辦第三次「AI研討會」作為歡慶中技社成立六十周年主要活動之一,而以「AI 智能應用對日常生活之翻轉與創新」為主題。從日常生活的經驗,延伸出與大眾生活相關的七個面向,本次會議很榮幸再度邀請到陳建仁副總統蒞臨以及多位中研院院士與各領域專家學者,於此研討會中分享論點,藉此展開AI與科技人文、文學、語音辨識、通訊、運動、學習,以及工程間之對話,讓民眾有個初步輪廓,在AI科技的輔助與影響下,如何翻轉與創新大家的日常生活。


陳建仁副總統在致詞時指出,AI是台灣未來重要的產業創新與邁向智慧國家的主要關鍵,如何將領先的AI技術應於實際活當中,打造未來的智慧城市,帶給我們更美好的未來,是⼀⾨重要的學問。政院也已啟動AI相關案,不僅努協助台灣產業AI化、培育AI才,政府也積極在法規鬆綁與建置相關實驗場域上努,來協助AI的推動。

中技社董事潘文炎表,中技社期以來,為台灣的科技創新、才培育、推動國家建設,引進科技新知、協助產業升級轉型、扮演政策智庫,有相當卓越的貢獻。今年適逢成立60周年,特規畫辦理AI研討會,作為社慶系列活動之

本人以協辦人身分致詞時表 AI正蓬勃發展,根據前陣紐約時報的報導指出,AILearning From PeopleA lot of People;意指AI發展是向許多學習並需大量人力協助。然AI發展成熟時也會取代大量人,所以從另⼀角度來看⼈類發展AI是幫⾃⼰挖墳墓,這是值得思索的課題。因此當美國主黨總統初選候選⼈之一的Andrew Yang 提出「AI時代應對於被剝奪作者所有救濟」,國內也有科技專欄作家質疑「AI是創意幫⼿還是殺⼿」,都引起廣泛討論,所以在AI發展下,對於創意與道關懷等議題特別值得深思

中研院廖俊智院長擔任早上三場演講主持人。首先是由李琳山院士講「機器會聽人類語言以後」;李院士從定義與介紹人工智慧,談到教機器聽人類語言的要點與經驗,分析機器聽華語與聽西方語言有何不同,在機器會聽人類語言以後,則可以期待語音版Google,促進人類文明發展;他對人工智慧的展望,「想不到一個領域用不到它」,「在可預見的未來都會很有用」,總言之「可大可久」,簡明而直指核心,發人深省。

張系國教授近年在「老年生活」議題方面有相當投入,主講「AI與老年生活」。依序談什麼是人工智慧、英國人怎麼死、什麼是慢智系統、為什麼需要慢智系統、抽象機器的模式、可調適醫療照顧系統以及天地人系統,除拉高到哲學層次思考,並兼顧實際面,闡揚「人機共同進步」的觀念,令人同感「收穫良多」。

中鼎公司葉啟信創研長與大家分享「AI 與工程:工程與建造的未來」。葉創研長說明由中技社投資成立的「中鼎工程公司」多年來在研發創新方面不遺餘力,談到工程建設對世界經濟的貢獻以及面對的問題,闡述創新的邊界,清楚說明現今的投入與成果,充分展現AI 在「營建工程」應用的多元化與潛力,展望智慧工程總承包,以及未來發展重點。

下午四場演講由徐爵民前部長主持。首先由杜經寧\院士主講「5G科技與AI應用」。杜院士在演講中,除闡述主題5G通訊及其技術、AI與其應用,並深入淺出的介紹「三維積體電路」 (3D-IC) 及其與AI發展相互為用,總結「AI是否成功應用,取決於基礎訓練」,確是金玉良言。

吳誠文副校長由於紐約機場流量管制,而無法及時搭上回台班機,改以視訊方式講「AI與運動」。吳副校長首先介紹運動產業,強調已是包含廣泛與產值巨大的產葉,以棒球、曲棍球為例,說明現今AI在運動方面的應用,很明顯對球員、觀眾、裁判與教練各面向,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另一方面,也以美國名校史丹佛大學為例,說明運動科技發展的情況與潛力,最後以「創造運動產業、提升文化價值」作結。

張國恩前校長主講「人工智慧與學習」,首先談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循環與實踐要素,介紹二十一世紀學習理論的發展以及教育新思維、科技在教育的應用以及營造有意義學習的環境;在AI在教育新思維的實踐方面,包括精準教育為教育科學思維的實踐,翻轉教育系統與營造有意義的學習環境為教育抽象思維的實踐,認為教育創新是化AI為助力與提升人類力量的最重要路徑,展望「教育自主、能力為本、課程減量、邁向教育4.0」。

最後由劉炯朗前校長講「科技與人文的平衡: AI靠哪邊站?」首先比較科學技術與人文藝術,說明科技人需要人文素養、人文人需要科技知識;除對人工智慧發展做精闢介紹,旁徵博引,認為科技中的美包括廣博、遠見、嚴謹、精確、分析、歸納、應用等,人文中的美則包括和諧、激盪、含蓄、鮮明、格律、不羈等,舉出許多文理互通範例,而以追求科技和人文的美為AI邊站的依據。

本研討會的順利舉辦以及論文集的編輯,要感謝王王釿鋊主任與許湘琴組長領導的工作團隊,在緊湊的時間壓力下,盡心盡力,克服各種挑戰。最後並要特別感謝蒞臨貴賓、主持人與主講人的全力支持,讓研討會得以圓滿完成。


陳力俊 謹序

20203月於新竹

2019年11月24日 星期日

宮廟之旅 (一) -- 嘉義市南順宮

宮廟之旅 () -- 嘉義市南順宮

在早上活動中有個空檔,信步走到嘉義市南順宮到廟內外參觀一下以增進對台灣宮廟的了解

南順宮主祀神明為天上聖母

宮廟建立沿革: 南順宮天上聖母的信仰源由,是由中油公司員工嘉義溶濟廠陳清池先生,於民國43年由朴子配天宮所分靈而來,起先自奉於家中,民國47年發起籌建廟宇,由該廠工程師謝潤德負責,於同年36日動工,921日落成安座。民國51年成立管理委員會,附設金獅團、南順社及祖師仙童會等組織。民國79年道路拓寬計畫迫使原廟重建,於民國851月竣工。每年關聖帝君聖誕前會至苗栗玉清宮謁祖進香。

主祀神明為天上聖母但亦恭奉觀世音菩薩註生娘娘關聖帝君地藏王菩薩武財神文昌帝君福德正神等

天上聖母名林默娘別稱:媽祖、媽祖婆、娘媽、天后、夫人、妃、天妃、聖妃、通賢靈女、靈惠夫人等。媽祖最初是中國沿江、沿海一帶人民所信仰的航海女神。當台灣的先民由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移民而來時,祂也隨著信徒的腳步,踏上這塊土地,隨時隨地守護著虔誠的信眾們。

媽祖神像有粉面媽祖臉色十分紅潤,象徵祂成仙之前黑面媽祖面龐一片漆黑,象徵救苦救難的精神金面媽祖象徵成仙後的得道之身。南順宮恭奉的是黑面媽祖

南順宮恭奉的是黑面媽祖

媽祖侍者: 傳說祂曾在桃花山中,收服兩位擾亂地方、為害百姓的妖精,成為駕前的護駕將軍,並輔佐媽祖驅邪鎮惡,默佑眾生,於清同治八年 (公元 1869 ),封為【將軍】。哥哥是千里眼,弟弟是順風耳又稱金精將軍、水精將軍。南順宮中金精將軍紅臉合嘴;水精將軍青臉開嘴。北港地方傳說水精將軍有北港溪的水隨便祂喝;但金精將軍如果要開嘴吃金,則再多的金子也不夠祂吃,所以要合嘴。
  
金精將軍紅臉合嘴

水精將軍青臉開嘴

陪祀神明: 註生娘娘與土地公
註生娘娘,俗稱「註生媽」,又作「注生娘娘」,是閩南、台灣和潮汕一帶最受尊奉的生育女神,主管婦女的懷孕、生產,是許多不孕婦女或懷孕婦女的信仰寄託。註生娘娘的造像,多是左手執簿本,右手持筆,象徵其記錄家家戶戶子嗣之事。註生娘娘之從神為「婆姊」,又或作「婆者」、「婆姐」,亦作「婆祖」,又稱「鳥母」,輔佐註生娘娘保佑婦女護產安胎,或者區分所送子嗣之賢愚。

註生娘娘主管婦女的懷孕、生產

從遠古時代人們就有「土地神」的自然崇拜,道教則有玉皇大帝加封土地神為「福德正神」的信仰,因此民間對於「土地神」的自然崇拜信念也漸漸轉移至「福德正神」信仰。如要在兩者間做出區隔,福德正神是經過玉帝親自敕封的神明,而土地公則為鄉野間修得福果、死後成神,庇護鄉里的神明,但並未受玉帝敕封。南順宮三尊神像顯以居中者為「福德正神」兩旁為「土地神」

「土地神」屬於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是具有福德的善鬼神;是道教諸神中地位較低,也是與人民較親近的神祇。「土地神」也兼具財神的神格,持有物品主要是,左手拿金元寶或銀錠、右手拿拐杖或如意為主。官帽則是丞相帽或員外帽為主。

「土地神」是與人民較親近的神祇

左旁殿恭奉南斗星君﹔門口有「三太子」神像護衛。三太子原本為佛教護法神之一,原是佛教四大天王中北天王之第三子,故名三太子。傳入中國後三太子改變國籍也換掉爸爸,成為托塔天王李靖的三子。一般民眾對三太子的認知都是源於《西遊記》與《封神演義》小說中、「哪吒鬧東海」等故事。小說中的哪吒年僅七歲,因此台灣民間信仰三太子的形象都是以幼童造型呈現。由於哪吒是七歲小朋友,因此祭拜三太子的祭品是玩具、糖果,且嘴裡還含著奶嘴,象徵其兒童形象相當有趣

台灣三太子的形象都是以幼童造型呈現

南斗星君,與北斗星君並稱,是道教中重要的星君,掌管南斗六星。分別是:『司命星、司祿星、延壽星、益算星、度厄星、上生星』。另說南斗星君是司命星、司祿星等六星君的統一稱呼。兩側各有坐姿持扇童子一名,不知有何典故。媽祖故事中有跪求上蒼,情願減壽一紀,給父親添壽。蒙「南斗星君」將其父善行及女兒的孝行奏知玉帝,蒙玉帝恩准給其父加壽二紀。

南斗星君是道教中重要的星君



限於時間未再造訪其他神明但大門上的「門神」則很醒目三扇門上共有六位。一般門神為彩繪,南順宮則為彩色浮雕,較為講究。中門為武門神。秦叔寶外型為粉面、鳳眼,手持金鐧;尉遲恭則面黑、怒目,手持金鞭,因此又稱為「鞭鐧門神」。左右門(龍門、虎門)為文官門神,手中常捧有冠、鹿、牡丹、爵(酒器)意指「加冠進祿、富貴晉爵」。

中門為武門神。左右門(龍門、虎門)為文官門神

宮內金碧輝煌武松打虎」、「周處除三害青石浮雕並有彩繪民間故事唐明皇遊月宮」、「虎溪三笑」、「天賜銅符」、「比翼雙飛」等,紫白浮雕有二十四孝故事如「臥冰求鯉」、「天歲孝親」、「恣蚊飽血」等並有「孔子問禮」。

「虎溪三笑」講述了慧遠、陶淵明和陸修靜在廬山的虎溪大笑而別的故事。它表現了古代中國儒家、道家以及佛教理想的和諧關係。「天賜銅符」亦為媽祖故事在林默娘十六歲那年,園中的石井無緣無故的冒出濃濃的白煙似雲似霧的白霧中顯出一班仙人,當中一位仙人說:「我乃太白金星,奉玉帝旨意,特授爾銅符一副」。銅符長6公分寬4公分,上面鐫有咒文,黃中透亮得到銅符之後,林默娘法力無邊,救苦救難,當時的人尊稱她為神姑。

武松打虎

周處除三害

紫白浮雕有二十四孝故事

天賜銅符

唐明皇遊月宮

虎溪三笑

左右門各有一對門當,又叫抱鼓石。門礅的雕刻頗為講究,工藝精湛,雕刻物栩栩如生。圓石鼓的兩側圖案有轉角蓮,下雕飛鳥。上雕有雄獅,有吉祥、祈福、避邪之象徵,相當別緻。


門礅的雕刻頗為講究

有吉祥、祈福、避邪之象徵

此次有緣以約半小時的時間,匆匆巡禮前所未聞的「南順宮」,也算大開眼界。對台灣傳統宮廟祭祀神明的多元化,揉合道、儒、佛以及各式民間信仰、故事於一堂,善男信女,舉凡祈求平安、生育、護產安胎、財富、壽命等,皆可各取所需,深感有趣。雖可譏以大雜燴,但兼容並蓄,亦有所長,至於中心理念、取捨標準為何則值得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