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科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科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整合卓越提升: 「台灣聯合大學系統二十年」序

 整合卓越提升: 「台灣聯合大學系統二十年」序

斐然有成

蔚為典範

「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台灣聯大) 是國內第一個大學系統,開台灣高等教育之新猷,歷經參與學校師生同仁二十年的戮力經營,斐然有成,蔚為典範,特委請在系統內服務達十八年之久的陳正成教授主筆撰寫本書,以誌紀念。

有道是「沒有紀錄,就等於沒有發生」,許多事件發生時歷歷在目,但時過境遷,日久記憶逐漸模糊,甚至完全忘卻,非當事人更是無從知曉,所以對重要事件的記載極為重要。例如「台灣聯大」肇始於教育部在 2002年推動「研究型大學整合計畫」,以競爭性經費鼓勵研究型大學整合。中央、交通、清華以及陽明等四所頂尖大學,受加州大學系統運作成功的啟發,順勢共組「台灣聯大」(University of Taiwan, UST),期望能藉由大學系統的合作平台來整合四校的教學資源發揮互補性,以形成足夠的臨界質量,來共同追求學術卓越,朝世界一流大學麼目標邁進。

「台灣聯大」在2021年2 月,由於「陽明交通大學」的成立與「政治大學」的加入,成員仍為四校,但陣容更為壯大,目前生合計約 6.8萬人,教師約 3.3千人,達到同時兼備廣度與深度的規模,提供培育跨領域人才及追求學術卓越的能量,對於臺灣高等教育的整合與發展具有顯著的影響。

由本書可見「台灣聯大二十年」各方面的努力多已開花結果;要言之,包括:

一、教學資源整合:突破學制藩籬,四校如一校、推動跨校選課,共享特色課程,開辦跨校經典通識系列講座、辦理聯合招生,吸引更多優秀學子。

二、行政資源整合:圖書資源共享及整合,提升師生教學及研究資源、強化校園網路及資訊設施,提升跨校溝通與整合效率、以跨校校際專車加強聯繫、鼓勵跨校學生活動,促進四校學生的交流。

三、研究資源整合: 分享研究成果,目前設置有「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和「腦科學研究中心」、推行「榮台聯大整合型研究計畫」。

四、國際化資源整合: 成立跨校國際學位學程,培養跨領域國內、外人才,陸續成立4個跨校國際學位學程:「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跨領域神經科學博士學位學程」、「光電博士學位學程」及「環境科技博士學位學程」,推動華語教學整合,提升華語教學品質、推動各項國際合作計畫,辦理國際交換生計畫、國際實習和國際志工服務學習。

台灣頂尖高校近年來備受財務困窘以及法規限制困擾,深為學費凍漲及教育部細微管理所苦,在國際競爭力客觀指標上,不進反退,展望未來,面對嚴峻挑戰,「台灣聯大」允應聯合四校,通力合作。尋求突破,以成為高等教育標竿為己任,在現有基礎上,更上層樓,是所至盼。

最後要感謝歷年來熱心奉獻「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工作的各校師生同仁以及各項活動的支持機構或單位,「眾志成城,良有以也」。陳正成教授以約兩年半時間,全力撰寫本書,為「台灣聯大」留存寶貴紀錄,居功至偉,也是同仁們應深致謝意的。

2023年1月21日 星期六

南法之旅: 塞尚與梵谷畫風筆記 (二)

南法之旅: 塞尚與梵谷畫風筆記 (二)

塞尚與梵谷

塞尚與梵谷 (DALL-E 繪)

梵谷與女友

塞尚與女友

正式裝束的塞尚與女友

塞尚與愛因斯坦喝咖啡

塞尚與愛因斯坦喝紅酒

塞尚與牛頓喝咖啡

梵谷與牛頓喝咖啡

梵谷與牛頓喝啤酒

梵谷與愛因斯坦喝紅酒

梵谷與愛因斯坦喝咖啡

塞尚風格畫 一 (笑笑兔)

塞尚風格畫 二 (笑笑兔)

塞尚風格畫 三 (笑笑兔)

塞尚風格畫四 (笑笑兔)

塞尚風格畫五 (兔子與花)

塞尚風格畫六 (兔子與花)

梵谷風格畫一 (笑笑兔)

梵谷風格畫二 (笑笑兔)

梵谷風格畫三 (笑笑兔)

梵谷風格畫四 (笑笑兔)

[ 由於圖片全由AI 繪圖程式 Stable Diffusion 2.1 與 DALL-E 產出,故定名為筆記 ]

利用「兔年快樂」(happy year of rabbit) 提示,並指定塞尚或梵谷風格,得到的幾幅畫作,與從 ChatGPT 所列風格特點,確實相當符合。畫作中兔子表情祥和,或可代表內心愉悅,但並不見外顯的快樂表情,可能是 ChatGPT 對兔年的概念不清楚,所以改用「快樂兔」(happy rabbit) 提示,所得畫作均帶笑容,快樂度增加不少。另外以「兔子與花」(rabbit and flower) 提示,也得到各種情態畫作,相當有趣。

除 Stable Diffusion 2.1 外,網路上另有一名為 DALL-E 的 AI  繪圖程式,它也是由 OpenAI 推出,並同是一個可以通過文本描述中生成圖像的 AI 程式。它利用 GPT-3  生成器模型來理解自然語言輸入,並生成相應的圖片。既可以生成現實的對象,也可相當奇幻
它的名字是 2008 年動畫電影 WALL-E(瓦力)和20世紀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奇幻畫家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í)之混成詞。《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認為 OpenAI 的目標之一是「讓語言模型更好地掌握人類用來理解事物的日常概念」。DALL-E 模型最初於2021年1月5日由 OpenAI 發布。

DALL-E能夠生成各種風格的圖像,從照相寫實主義圖像到繪畫和表情符號。它還可以「操縱和重新排列」圖像中的對象。其創作者指出DALL-E的一項能力是在沒有明確指示的情況下將設計元素正確放置在新穎的作品中。[1]

雖然  DALL-E 基本上是免費使用的,不過還是有額度的上限,首次註冊即可獲得50點點數,之後每個月都會免費獲得15點可供使用,每1點可以生成4張圖片或進行一次圖片編輯。藉由 DALL-E 所生成的圖片,解析度可達1024×1024,只要在不違反 OpenAI 的政策下,是允許商業用途的。

比較一下 Stable Diffusion 2.1 與 DALL-E,以「塞尚與梵谷見面」為題,發現 DALL-E 產生圖像似教逼真。同時根據ChatGPT,塞尚為中等身材,有一頭濃密的捲發,經常蓬頭垢面。他通常穿著簡單、樸素的衣服,以嚴肅和內向的舉止著稱。塞尚有著與眾不同的外貌,大鼻子,濃密的鬍鬚,通常表情嚴肅。眾所周知,他的姿勢有點駝背。梵谷則是個身材瘦削的高個子男人,一頭亂蓬蓬的頭髮通常是紅色或橙色。他有著與眾不同的外貌,留著又大又尖的鬍子,一雙銳利而銳利的眼睛。梵高通常穿著簡單、實用的服裝,經常戴著一頂草帽和一雙靴子,他以熱情和古怪的個性聞名。

由於 Stable Diffusion 2.1也以此主題產生竟梵谷與一女士畫作,似對塞尚本人並不甚了解,索性請 Stable Diffusion 2.1 畫出「塞尚與女友」以及「正式裝束的塞尚與女友」圖片,竟又具塞尚風格,所以可能沒有弄懂提問原意「塞尚與女友」,才有失手,接著以「畫家與科學家共飲」為題,果然發現該程式傾向產生畫家風格的畫作,對愛因斯坦比牛頓熟悉。愛因斯坦有一頭亂糟糟的頭髮,留著小鬍子,牛頓長著一張瘦削的臉,長長的鼻子,一張薄薄的長嘴。他有一頭齊肩的黑髮,留著稀疏的小鬍子。他經常被描繪成戴著假髮的肖像畫,則是當時的一種流行時尚。

另一方面,畫作彈指之間,即告完成,仍讓人驚嘆不已。

[1] https://zh.wikipedia.org/zh-tw/DALL-E

2023年1月11日 星期三

試用線上 AI Stable Diffusion 2.1 (高清版) 軟體繪圖記

試用線上 AI Stable Diffusion 2.1 (高清版) 軟體繪圖記

雷諾瓦 (Renoir) 風格

莫內 (Monet) 風格

林布蘭 (Rembrandt) 風格

米勒 (Millet) 風格

馬內 (Manet) 風格

德拉克羅瓦 (Delacroix) 風格

塞尚 (Cezanne) 風格

土魯斯 (Toulouse-Lautrec) 風格

秀拉 (Seurat) 風格

莫莉索 (Morisot) 風格

梵谷 (Van Gogh) 風格 

高更 (Gauguin) 風格

馬諦斯 (Matisse) 風格

畢卡索 (Picasso) 風格

洛克威爾 (Rockwell) 風格

中國繪畫風格?

中國風人物畫?

前幾年閱讀一些關於AI 的科普書,看到有人發展軟體,可以產生各種畫派的畫作,很覺新奇,但認為是只有專業人士才有技術以及適當工具做得到,將其當作新知趣聞來看。

不久前看到報導,有一線上 AI Stable Diffusion 軟體,只要輸入主題,就可產生各種畫作,急忙上網一試,發現極為好用,同時根據其網站說明,Stable Diffusion 是一種潛在的文本到圖像擴散模型,能夠在給定任何文本輸入的情況下生成照片般逼真的圖像,培養自主自由以產生令人難以置信的圖像,使許多人能夠在幾秒鐘內創造出令人驚嘆的圖片。

同時網站上聲明不收集和使用任何個人信息,也不存儲使用者的文本或圖像,並對輸入的內容沒有限制。只需輸入提示,然後單擊生成按鈕,無需代碼即可生成圖像!經常問的問題以及解答可見附註 (
註一) 。

最近在歡送
將赴南部某大學擔任校長的清華多年同事時,有意送件薄禮誌念,剛好藉此名目試用 AI Stable Diffusion 軟體繪圖,就以「女教授就任大學校長」為提示,並指定以多位主要是「印象派」大師為主風格呈現,請 Stable Diffusion 繪圖,試用之下,興味盎然,做各種嘗試,其中包括莫內、馬內、雷諾瓦、塞尚、梵谷、畢卡索等多位名家風格,產生的作品,有些頗能表達意象,由於個人的參與僅限於出題,僅可供談助,仍是不好意思送出的禮物,但把玩之際,也有深一層的體會。

如以「女教授就任大學校長」為提示,但加註為國畫時,一般呈現的女性多為日本裝束,即使提示僅為「中國風人物畫」,人物也都似日本人,顯示其資料庫少有真正中國風圖像。另一方面,提示用中文也通。由於創建的圖像是完全開源的,所以相信不久後欠缺中文圖像問題應可改善。

根據維基百科 [註二] Stable Diffusion是2022年發布的深度學習文生圖模型(英語)。它主要用於根據文字的描述產生詳細圖像,儘管它也可以應用於其他任務,如內補繪製、外補繪製,以及在提示詞(英語)指導下產生圖生圖的翻譯。

Stable Diffusion的代碼和模型權重已公開發布,可以在大多數配備有適度GPU的電腦硬體上運行。而以前的專有文生圖模型(如 DALL-E 和 Midjourney)只能通過雲端運算服務存取。

Stable Diffusion模型是在由512 × 512解析度圖像組成的數據集上訓練出來的,這意味著txt2img生成圖像的最佳組態也是以 512× 512的解析度生成的,偏離這個大小會導致生成輸出品質差。Stable Diffusion 2.0 版本後來引入了以768 × 768 解析度圖像生成的能力。本文使用 
Stable Diffusion 2.1 版本圖像應至少有768 × 768 解析度

與 DALL-E 等模型不同,Stable Diffusion 提供其原始碼以及預訓練的權重。其許可證禁止某些使用案例,包括犯罪,誹謗,騷擾,人肉搜尋,「剝削…未成年人」,提供醫療建議,自動建立法律義務,偽造法律證據,以及「基於…社會行為或…個人或人格特徵…或受法律保護的特徵或類別而歧視或傷害個人或群體」。由於藝術風格和構圖不受著作權保護,因此通常認為使用Stable Diffusion生成藝術品圖像的使用者不應被視為侵犯視覺相似作品的著作權,使用者擁有其生成的圖像的權利,並可自由地將其用於商業用途。

[註一] 經常問的問題以及解答包括:
一、Stable Diffusion 模型是在什麼基礎上訓練的?
Stable Diffusion 的基礎數據集是 LAION 5b 的 2b 英語語言標籤子集 https://laion.ai/blog/laion-5b/,這是德國慈善機構 LAION 創建的互聯網通用爬梳程式。

二、使用 Stable Diffusion 生成的圖像的版權是什麼?
AI 生成的圖像和版權領域很複雜,並且因司法管轄區而異。

三、藝術家可以選擇加入或退出以將他們的作品包含在訓練數據中嗎?
LAION 5b 模型數據沒有選擇加入或選擇退出。它旨在成為 Internet 的語言圖像連接的一般表示。

四、我在哪裡可以訪問 Stable Diffusion Online 網站?
https://stablediffusionweb.com

五、通過 Stable Diffusion Online 創建的圖像的版權是什麼?
通過 Stable Diffusion Online 創建的圖像是完全開源的,明確屬於 CC0 1.0 Universal Public Domain Dedication。

六、什麼樣的 GPU 能夠運行 Stable Diffusion,在什麼設置下運行?
大多數 NVidia 和 AMD GPU 具有 6GB 或更多。

七、什麼是擴散模型?
生成模型是一類機器學習模型,可以根據訓練數據生成新數據。

八、我們可以期待更多功能嗎?
絕對地。我們正在努力。

九、如何寫出有創意的高質量提示?
請嘗試我們的提示數據庫。

[註二]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Stable_Diffusion

2022年12月31日 星期六

《清華行思與隨筆》(三) 與 (四) 封面與自序

《清華行思與隨筆》(三) 與 (四) 封面與自序


《清華行思與隨筆》(上)與(下)分別於 2019 年 10 月及 11 月出版,迄今約三年期間,登載在本人各部落格累積的文稿已約達成書的篇幅,本著「紀錄與紀念」的想法,決定付梓出版,承蒙黃鈴棋小姐在新婚後,同時亦忙於撰寫博士論文之際,仍願意擔負編校重責,因而得讓《清華行思與隨筆》(三)與(四)問世。

由於在 2010-2014 年擔任清華大學校長期間,養成撰寫在各種場合致詞或演講文稿習慣,到 2018 年中已累積相當數量,導致《一個校長的思考》(一)於同年 9 月出版,《一個校長的思考》(二)、(三)則分別於 2019 年 4 月與 5 月出版。

根據出版演講文集的經驗,體認最好的留存「紀錄與紀念」方式就是集結出書,因而也將歷年於不同場合及情境撰述的文稿整理出版,除
清華行思與隨筆系列外,另於 2020 年 6 月出版《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

本書內容包括「各項清華活動」、「清華校友活動」、「清華材料系各項活動」,「台灣聯大系統活動」為擔任「台灣聯大」系統校長以後活動紀言、「各項初、中等教育活動」、「科學與科技講座」、「各項紀念與緬懷」、「閱讀札記與心得」,「煮字集」為《工業材料》雜誌專欄、「科普知識」、「筆墨名人故居」、「地景旅遊與漫談」,而「新竹、清華花鳥逸趣」是在地賞花觀鳥的隨筆。其中也包括以往未出版,由 2019 年 10 月開始在各種場合致詞稿,作為迄今階段之文稿整理。

2020 年 1 月 20 日方自緬甸倦遊歸來,不料三天後即逢武漢封城,展開全球性的「百年大疫」序幕,迄今約有六億人確診,六百五十萬人死亡,仍看不到終點,讓人感嘆科學昌明時代仍不免受「黑暗騎士」肆虐。期間看到國內外的疫情發展,延續近年來養成習慣,針對疫情執筆來整理思緒、發抒感想,也擴展到其他議題:由於部分文章攸關公共事務,認為或值得與社會大眾分享,因而試投《聯合報》「民意論壇」,也蒙編者採用多篇,開始有了投稿經驗;在被採用文章中,大多是略加更動,僅少部分經編者大幅編修,另外則有多篇由編者改動標題,通常是大有改進,學習到在大眾媒體發表文章「下標題」的一些原則;同時因為有一千字篇幅限制,如撰文字數過多,投稿前會自行先加精簡,如壓縮較大,則會兩篇文稿並刊,以能較完整呈現原意。

這些公開發表的文章,基於「對事不對人」,提到人則針對其政策的原則,自始即以筆名「曾士宇」發表,以免少數讀者會為筆者身分模糊焦點。按「曾士宇」取自「語真事」諧音,謬仿《紅樓夢》中,「甄士隱」取「真事隱」以及「賈雨村」取「假語村言」之意。

最後仍要特別再次感謝黃鈴棋小姐的精心編輯與校對,才使本書得以順利出版。

2021年1月3日 星期日

化學元素中西文名稱溯源 (二) : 過渡族金屬元素

化學元素中西文名稱溯源 () : 過渡族金屬元素

過渡金屬:如鐵、鈷、鎳、錳、銀等,週期表第3族到第12族的元素不計 (La) 系與锕 (Ac) 38個。

21. (Scscandium)源於斯堪地那維亞 (Scandinavia)化學性質非常活潑,通常被密封在瓶子裡,用氬氣加以保護。“亢”(kàng)是“ 忼”(kāng)的簡寫,表示忼奮,不安定,兼表示字音。

22. (Ti, titanium): 源於希臘神話titan 抗腐蝕性強 (tai) 同泰,有安寧之義,兼表示字音。

23. (Vvanadium): Vanadium 取自北歐神話的女神 Vanadis地球上含量豐富,超過銅、錫、鋅、鎳,但分佈過於分散。凡 (fán)表示平凡,普通,兼表示字音。

24. (Crchromium): chromium)源於希臘語,chroma指顏色本意為用金屬刀具剃髮,去而難合,各自分離。

25. (Mnmanganese): 源於希臘地名 Magnesia 質地硬而脆。用作合金時可以大幅度增加鋼鐵的硬度和韌性。孟 (mèng)表示排行老大的男性,即強健有力,硬度高,兼表示字音。

26. (Fe,拉丁語: ferrumiron): 【唐韻】天結切,從 ” (zhì)表示兵器及鑽子等工具,表示堅硬。

異體字鉄: “”(shī)表示消失,即銹蝕掉,兼表示字音;

異體字銕: “”(yí)表示東夷人。

【說文】黑金也。【書·禹貢】厥貢璆鐵銀鏤砮磬。【史記·貨殖傳】邯鄲郭縱以冶鐵成業,蜀卓氏之先趙人也。用冶鐵富魯人,曹邴氏亦然。【江淹·銅劒讚序】古以銅爲兵,至於秦時,攻爭紛亂,兵革互興,銅旣不克給,故以鐵足之。

又書名。【前漢·藝文志】桓寬鹽鐵論六十篇。

27. (Cocobalt): 源自德國神話精靈 Kobold,因為鈷礦有毒ㄍㄨˇ 可以用來製作抗磨蝕合金。字源為金屬熨斗。能夠使用幾代人。“古”(gǔ)是“固”(gù)的簡寫,表示堅固,穩固,兼表示字音。

28. (Ninickel): 源自德國神話惡精靈 Nickel瑞典的礦物學家將鎳的礦石誤以為銅礦,怎麼樣都提煉不出銅,認為是惡魔的惡作劇,因此得名ㄋㄧㄝˋ銀白色,常溫下不氧化 臬”(niè)是 “暞”(jiǎo) 的簡寫,表示白色的陽光,兼表示字音。

29. (Cu拉丁語: cuprumcopper) : 羅馬人最先在Cyprus發現銅礦因以得名顏色與金子相同。

【說文】赤金也。從金同聲。【廣韻】金之一品。

30. (Znzinc): 源自德國字    Zinke (尖叉)具有隔離氣,防止氧化生銹的功能,古代稱為亞鉛。“辛”(xīn)是“辡”(biàn)的簡寫,表示分開,即隔離氧氣,兼表示字音。

39. (Yyttrium): 源自瑞典地名 Ytterby可以採用挖掘方式獲取存礦物。“乙”(yǐ)是“穵,挖”(wā) 的簡寫,表示挖掘,兼表示字音。

40. (Zrzirconium): 源於波斯語:Zargun‎指帶金色的地殼中鋯的含量居第19位,分佈範圍廣泛。“告”(gào)是“浩,澔”(hào)的簡寫,表示浩大,浩繁,兼表示字音。

41. (Nbniobium): ㄋㄧˊ,其命名來自希臘神話中的Niobe,即Tantalus之女。

玉篇與檷同。絡絲柎也。【說文解字】絡絲檷。從木爾聲,讀若柅。奴礼切

42. (Momolybdenum): 源於新拉丁字 molybdaenum由希臘神話鉛字轉來,因最初將鉛礦與鉬礦混淆;ㄇㄨˋ銀白色,在空氣中不易氧化,用於生產不銹鋼。“目”(mù)表示眼睛,即醒目,顯眼,兼表示字音。

43. (Tctechnetium): 是第一個主要由人工生產的元素,因此由得希臘語工藝或藝術”得名ㄉㄚ一種翻地的農具,形狀如同橛頭,鐵頭,木把,有三至六個鐵齒。“荅”(dā)表示連接,兼表示字音。

44. (Ruruthenium): ㄌㄧㄠˋliào源於   Ruthenia(指俄羅斯)

45. (Rhrhodium): 由德文玫瑰色而得名ㄌㄠˇ質地硬,不易氧化,能承受酸的侵蝕。“老,耂”(lǎo)表示時間長久,即經久耐用,兼表示字音。

46. (Pdpalladium): 以小行星帕拉斯(Pallas)命名,該行星本身以希臘女神雅典娜(Athena)的綽號命名,她是在她殺死 Pallas 時獲得的 ㄅㄚˇ字源為收攏雜草的有齒的農具。讀作。“巴”(bā)是“把”(bǎ)的簡寫,表示把握,抓握,兼表示字音。

47. (Ag,拉丁語: argentumsilver): 源自原始印歐語發亮白色;比金堅硬。古人以牙豤咬去辨識真偽。”(gèn)貇,豤”(kěn)的簡寫,表示用豤咬,兼表示字音。

48. (Cdcadmium): 源自希臘神話中人物 Cadmusㄍㄜˊ在核反應中用作吸收棒,起到隔離粒子作用。最早用作釉料,在陶瓷上起保護層作用。“鬲”(gé)是“隔”(gé)的簡寫,表示隔離,兼表示字音。

57. (Lalanthanum): 是硝酸鈰中的一種雜質,因此以希臘文隱藏命名ㄌㄢˊ在空氣中也易氧化,一般封存於固體石蠟或浸於煤油中,“闌,闌”(lán) 表示門上掛的阻擋牌,表示阻擋、阻攔,即不許接觸空氣,兼表示字音。

72. (HfhafniumHafnia: 拉丁語 Copenhagen): ㄏㄚ  

73. (Tatantalum): 以希臘神話人物   Tantalus 得名ㄊㄢˇtǎn化學性質極其穩定,具有極高的抗腐蝕性,無論冷熱,對鹽酸、濃硝酸及“王水”都不反應。“旦”(dàn)是“坦”(tǎn)的簡寫,表示坦然,即安穩,兼表示字音。

74. (W,礦石 wolframitetungsten): tungsten 是瑞典白鎢礦 (scheelite) 的舊名稱 tungsten是唯一名字來自於瑞典文的的元素,意思是「重」(tung)的「石頭」(stenㄨˊ; 呈現灰黑色“烏,烏”(wū)表示黑色,兼表示字音。

75. (Rerhenium): ㄌㄞˊlái ;其名稱(Rhenium)取自歐洲的萊茵河

76. (Ososmium): 由於揮發性四氧化鋨的煙熏味,以希臘語   osme  (煙熏味)  命名ㄜˊ硬而脆,是金屬中最重的金屬。可製造超高硬度的合金,充作鐘錶等儀器的軸承。“我”() 表示古代一種以重量擊殺敵人的兵器,表示重量大、比重大,兼表示字音。

77. (Iriridium): 因為其鹽類醒目而多樣以希臘女神Iris(彩虹的化身) 命名;一化學性質不活潑,常附著於其他金屬表面以提高耐磨性、抗腐蝕性。“衤,衣”(yī)是“依”(yī)的簡寫,表示依附,附著在其它金屬表面,兼表示字音。

78. (Ptplatinum): 源自西班牙語   platino,意為“小銀子”ㄅㄛˊ裝飾佛像等物品使用的,錦帛一樣的黃金薄膜。銀白色。“白”(báibó)是“帛”(bó)的簡寫,表示錦帛,也表示白色,兼表示字音。

79. (Au,拉丁語: aurumgold) : 

(會意。金文字形。從人(表示覆盖),從土,從二。從“土”,表示藏在地下;  從“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礦物。本意:金属)

金,五色金也。黃為之長。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輕,從革不違,西方之行,生於土,從土左右。注: 象金在土中形。——《說文》

西南之美者,有華山之金石焉。——《爾雅·釋地》。

80. (Hg,拉丁語  hydrargyrusmercury): 以羅馬神明   Mercury 命名 以前被稱為 quicksilver (水銀) ,即 hydrargyrum在常溫下呈銀白色液態,原叫水銀,因單字命名法而改為汞。

89. (Acactinium): 源於古希臘 aktisaktinos意為射束或射線

參考資料

[1] 徐壽《化學鑒原》: 是我國翻譯出版的第一本無機化學教材,也是中國第一本近代化學理論教科書,是根據 D.A. Wells 的《威爾斯化學原理及應用》(Well’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Chemistry)中的無機化學部分翻譯而來的,是當時最具代表性的化學翻譯著作之一1871年江南製造局出版發行

[] 徐壽(1818-1884),清末科學家,中國近代化學的啟蒙者。

《化學鑒原》由美國傳教士傅蘭雅口譯,徐壽筆述完成,1871年江南製造局出版發行,是中國第一本系統介紹西方無機化學的譯著。《江南製造局譯書提要》對它的描述是:“英國威爾斯撰,傅蘭雅口譯,金匿徐壽筆述,所以鑒別原質,無機化學為首務也”。

原著《威爾斯化學原理及應用》是由DA.威爾斯(David Ames Wells)在1858年編寫的。原著前後經歷了15次再版增訂,一直為當時美國流行的化學教科書。

[2] 化學元素: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化學元素

[3] 化學元素的中文命名法: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化學元素的中文命名法

[4] 漢典: https://www.zdic.net/: 收錄超過八萬個漢字,二十萬個詞語。

[5] 漢字567:  http://www.hanzi567.com/hanzichaxui.asp

網站包括漢語查詢,文字專刊,教學課件三個主要部分,同時通過新聞動態反映當代漢字研究、漢字教育的最新消息。

[6] 林震煌2019國際元素週期表年 IYPT):中文和日文在元素與化學名詞翻譯上的異同,臺灣化學教育, 29/201901 (2019)

[7] 李祐慈,2019國際元素週期表年 IYPT):鉻不叫Chromium,也是五彩繽紛!元素名稱字源趣談臺灣化學教育,第29/201901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