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998年12月1日 星期二

「材料科學學會」三十而立(代序)



「材料科學學會」三十而立(代序)*


「中國材料科學學會」於三十年前在陸志鴻、唐君鉑、李振民先生等許多材料界前輩積極推動之下成立。近年來國內材料科技蓬勃發展,「材料科學學會」功不可沒。個人多年來有幸與材料科學學會和材料科技一起進步,分享成長的喜悅,如今更於三十周年慶之時,因緣隨遇,擔任學會理事長重職,謹向諸先進將學會歷年重要工作與現況作一簡略報告。

一、 推介材料科學、闡揚材料社群觀點
材料科學在三十年前為新興科學,材料科學的「科際整合性」、「跨領域性」以及對科技發展的關鍵樞紐地位有待宣導。「材料科學學會」適時的不遺餘力推介材料科學、闡揚材料社群觀點。民國六十八年政府訂頒「科學技術發展方案」,特別選列能源、材料、資訊、自動化等四項,為重點科技。「材料科學學會」在當時理事長兼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執行秘書吳伯楨先生領導下,延請國外材料專家為顧問,先後舉行多次會議,檢討工業化過程全面有關材料問題,使政府早在二十年前即體認到材料科技推動後,可促進、帶動相關科技的成長,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嗣後多次透過「全國材料會議」,整合產官學研力量。目前國內材料科技蓬勃發展,學會的積極推動,功不可沒。

二、舉辦學術論文發表會與研討會
學會於每年年會期間舉辦學術論文發表會。近年來並與國科會研究計畫成果論文發表會同時舉行。民國五十八年舉行第一次學術論文發表會,僅有三篇論文發表,論文篇數至民國七十六年方首度超過一百篇。自此以後直線上升,最近幾年則維持每年發表論文約四百篇左右。由論文篇數變化可看出學會創辦期間之蓽路藍縷,以及目前之勃興狀況。
自八十五年年會起,論文發表改以「主題研討會」與「一般研討會」並行方式進行。一方面希望加強會員參與,分擔推動會務工作,促進研討會出席率,一方面希望擴大研討交流成效,在各主辦人的努力下,已漸見成效。
本會「破壞科學委員會」多年來積極推動破壞科學研究發展,每兩年成功的舉辦一系列「破壞科學研討會」,聚集有關學者專家,共同研商破壞科學重要課題。活動除專題演講、論文發表外,更包括技術討論。今年三月舉辦「第五屆破壞科學研討會」,與會人士逾三百五十人,盛況超過許多學會的年會,已成為學會光輝傳統之一。
充當產官學研的橋樑,加強聯繫,匯聚社群心聲是專業學會的一項重要功能。學會於八十一年二月與八十五年十一月分別接受「教育部」委託舉辦「材料科技人才培育研討會」與「產業材料科技人才培育研討會」。邀請產官學研有關學者專家,共商如何培訓人才,以作釐定教育政策之參考。

三、定期出版定期刊物
學會目前定期出版之刊物有國際期刊「材料化學與物理」,學術期刊「材料科學」與「材料會訊」。
「材料化學與物理」:材料科學學會國際期刊於民國七十九年在吳秉天理事長與前任理事長林垂宙先生、許樹恩先生及許多材料界先進倡議之下籌備,於民國八十一年七月正式出刊。本人受命負責籌備以及創辦初期編輯工作。經過冗長的聯繫接洽過程,終於與世界最大學術期刊出版公司荷蘭 Elsevier 公司於民國八十年十一月十九日簽訂一長達六年合約,合作出版國際期刊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材料化學與物理, MCP)。創辦國際期刊的主要目的是在提升我國在國際上的學術地位,協助提高我國研究水準。自接辦「材料化學與物理」以來承蒙各界在人力、物力上鼎力支援,學術界同仁不吝惠賜佳作、協助編輯審稿,在六年期間,已審理自五十九個國家投寄約兩千篇稿件,發行遍及全球各地,為國內工程與應用科學領域唯一列入「科學引用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期刊。獲國科會19941995199619971998年連續五次傑出期刊獎。去年學會與Elsevier續約五年,合作出版MCP至民國九十二年。
「材料科學」季刊:於民國五十八年三月正式問世,當時內容分五大類:(1)論著、(2)技術資料、(3)國外論文摘譯及書評、(4)問題解答、(5)國內材料方面消息。近年來則只刊載學術論文,且以中文為主。曾獲教育部評選為八十一年度優良刊物。
「材料會訊」季刊:於民國八十二年十月創刊,內容包括專論、產業專訪、專題報導、要聞集粹、會議預告、會務報導、會員動態、求才求職等,可讀性甚高。一方面適時提供會員材料科技與產業資訊,一方面充當學會與會員間聯繫互動的橋樑,成為學會服務會員工作中重要一環,甚獲好評。

四、出版中文教材及手冊
教材中文化可能是我國近年來在發展科技諸般努力中最弱的一環,但也可能是使科技生根深化最重要的一環。適當的中文教材及手冊不僅能大幅提高學習效率,而且經由大家熟悉的文字更能傳遞學理的邏輯概念、關連脈絡以及深層意義,勾畫出思路發展,學習的效果更不可以道里計。
「材料科學學會」體認到教材中文化的重要性,落實及擴大教學成效,透過歷次科技會議、研討會、學程改進方案討論,在材料社群中凝聚共識,並於八十三年六月完成接受「教育部」委託「基礎課程」、「電子材料」系列編著教科書規劃。規劃工作邀請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主持並成立規劃委員會,負責規劃系列教科書編著要點,包括教材的選定、編輯方針與策略、教材內容與大綱、可能召集與執筆人選等。目前「材料分析」、「工程材料實驗I」、「微電子材料與製程」即將出版,「材料科技與社會」、「工程材料實驗II」、「電子材料」、「薄膜工程」等書在積極撰寫中。預計以五年為期至少出版十本觀念正確、內容豐富的中文教科書。
「材料科學學會」早於民國七十二年一月出版「材料手冊一:鋼鐵材料」,並於同年九月,出版「材料手冊二:非鐵金屬材料」,希能對材料專業與相關人士提供完整的資訊,作為工作與學習時的參考。出版以後,甚受各界歡迎。由於材料科技的日新月異,本會於民國八十二年七月成立修編「材料手冊」委員會,由黃振賢教授主持。在黃教授精心策劃之下,秉持主編內容週詳、規格齊全而又深入淺出的材料參考手冊目標,邀集多位專家學者,在繁忙的專業工作時間以外,推陳出新,完成更新改版作業,即將出版。因初版「鋼鐵材料手冊」甚獲材料社群人士好評而在多年前已售罄,新版預料亦將普受歡迎。

五、建立與維持全球資訊網路站
由於資訊與通訊技術的飛速進步,網際網路 Internet)已達無遠弗屆的境地。全球資訊網 World-Wide-Web, WWW)的發展,更融合了多媒體的威力,對未來科技發展的影響將極為深遠。「材料科學學會」為因應新科技的衝擊,於八十四年十月建立全球資訊網路站首頁 (Home Page)。目前站址為 www.csms.nthu.edu.tw,內容包括學會簡介,會員資訊,會務報導,活動預告,材料獎項,材料會議資訊,求才求職資訊,材料科技出版品目錄,會員名錄,大專院校材料系所名錄,其他學會資訊,全球材料相關資訊等,希望對材料社群提供完整的資訊服務。值得一提的是在學會推出全球資訊網站時,在網路上還看不到國內其他學會的網站,目前則比比皆是,本會可謂「開風氣之先」。

六、推動課程教材上網路
課程教材上網路,有互通有無,讓全國師生隨時隨地共享網路站上各種生動教材大綱、圖表,由雙向互動,發揮平行處理 (Parallel Processing) ,集積智慧 (Integrated Intelligence) 的功能。本會在教育部補助下已有「材料電子顯微鏡學」、「電子材料」、「微電子材料與製程」、「冶金熱力學」、「材料科學導論」、「結晶學與晶體繞射」六門網路輔助教學課程上網。由於網路輔助教學為時勢所趨,本會將繼續推動。新年度已規劃「材料科技與日常生活」、「固態物理」、「材料分析」三門課程上網。

七、開辦教育訓練課程
由於時代的劇變,活到老學到老不僅是理想,而漸成現代人在先進社會安身立命所必需。延伸、推廣教育的需求將逐漸趨於殷切。本會「教育訓練與工業服務委員會」之目標為促進材料科學教育的推廣,協助公民營企業工程人員之訓練,專科及職業學校師資之在職訓練,接受委託辦理材料相關計技術之職業訓練等。自八十五年起陸續開辦的課程有:「半導體製程材料技術」(八十五年十月十一日至十二日)、「跨世紀半導體製程、構裝與材料」(八十六年四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微電子元件之先端薄膜技術(八十六年)」(八十六年五月五日至八日)、「電子材料技術」(八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至三十日)、「微電子元件之先端薄膜技術(八十七年)」(八十七年五月四日至八日)、「鋁合金與半固態製程」(八十七年九月一日至二日)、「液晶與高分子光電材料技術」(八十七年九月八日至九日)、「微機電系統材料技術」(八十七年九月十五日至十六日)、「超微結構材料」(八十七年九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三日)。

八、推動成立「材料科技聯合會」
「材料科技聯合會」經本會倡議,邀集國內十五個與材料科技相關專業學會、協會負責人為共同發起人,於今年五月正式成立。定位為非營利聯誼團體,並以人員、刊物、出版品與活動資訊交流,及學術活動合作為主。由參加專業學、協會負責人組成「委員會」,為最高權力機關。成立會中推選本人擔任第一任會長,負責聯繫事誼、建立聯合網頁、發佈訊息、召集會議及報告推動成果。目前已建立聯合網頁,定期發行「聯合會」專頁,與粉末冶金、鑄造學會於年會期間合辦學術論文發表會,將協助「國家高速電腦中心」推動材料資料庫整合應用並商議合作出版學術刊物之可能性。

九、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
本會為國際材料研究學會聯合會(IUMRS)創始會員。該會會員包括美、日、韓、中國大陸、我國、印度、歐盟二十五國、俄國、墨西哥、阿根廷、澳洲等材料研究學會組成之全球性學術團體。學會除曾於八十三年十二月主辦IUMRS系列國際電子材料會議(ICEM)與亞洲區國際會議(ICA),並積極參與歷年之IUMRS系列國際會議,包括ICEMICAM以及ICA。本會李立中與紀國鐘兩位先生曾分別擔任IUMRS財務長與秘書長。李立中先生頃又當選為IUMRS秘書長,將於明年就任,任期兩年。值得一提的是學會另曾先後於民國七十二年六月主辦第三屆亞太地區防蝕會議、民國七十五年五月主辦1986國際高級複合材料與結構研討會。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擬議召開美國與亞洲各國材料研究合作工作會議(US-Asia Materials Workshop),其目的為邀請亞洲各國代表共同討論美國與亞洲各國在跨領域材料研究的可能方案。 Workshop的具體結果將為對美國與亞洲各國政府主管補助材料研究機構提出資助美國與亞洲各國合作研究的具體建議。本會與國科會代表於本年21718日在美國夏威夷州檀香山市舉行規劃會議(planning meeting),並參與籌備於本年1124日在同地舉行之討論會。

十、表揚優秀材料科技人士
本會為獎勵優秀材料科技從業人員,特設置「材料科技傑出成就獎」。目前傑出成就獎分下列五種:「陸志鴻先生紀念獎」(六十九年起)獎勵從事材料科技工作有傑出成就者,為本會最高榮譽,「材料科技傑出貢獻獎」(八十五年起)獎勵從事材料科技工作,對材料產業或本會有卓越貢獻者,「傑出服務獎」(七十年起)獎勵熱心推展本會各項會務,或對產業服務績效卓著,或執行本會重大任務成果優異者,「材料科學論文獎」(六十九年起)獎勵在本會發行刊物發表傑出論文者,「學生論文獎」(六十九年起)在本會舉辦之學生論文競賽中,發表優秀論文者。歷年來達到獎勵賢能、提升績效、凝聚向心力的功能。

十一、結語
「中國材料科學學會」成立的最主要的宗旨在提升我國材料科技研究水準。學會的工作自然以提升材料科技研究水準與服務會眾為首要目標。專業學會工作可以發揮的地方很多。為使有限資源發揮最大功效,實有賴建立良好的取捨標準,經過討論思考,確定應循整合性、前瞻性、適時性、需要性的方向原則下盡力進行,在充分發揮效率與彈性情況下,結合產官學研各界力量,釐定前瞻性的政策,採取開創性的作法,更進一步提昇學術研究與人才培育水準與層次,而積極配合國家整體科技與經濟發展。相對於科技先進國家有規模與歷史的學術團體,我國專業學術團體有許多成長進步的空間。目前材料科學學會擁有經常保持聯繫會員一千六百餘人,包羅產官學研各界菁英,具有相當可觀的整合力量。在未來我國材料科技發展上,應可扮演更積極主動的角色,願與我學會諸先進與同仁共勉之。

十二、誌謝
「中國材料科學學會」在我材料界人士悉心經營之下,三十年來斐然有成,儼然成為目前國內最有活力與績效之學術團體之一。學會多年來承蒙材料界諸先進無私奉獻,全體會員鼎力支持,均在此一併致謝。

與粉末冶金、鑄造學會於年會期間合辦學術論文發表會
商議合作出版學術刊物之可能性
今年年會在各位支持下順利展開,籌備委員會在林鴻明主委精心擘劃,台灣大學王文雄與吳錫侃教授負責論文組工作,自半年以前開始運作,「處處皆見用心」籌辦一次成功的年會,在今天成果豐收日,本人要特別感謝各位的辛勞。同時也要藉此機會感謝各位會眾、贊助單位、參展以及刊登廣告單位的熱烈支持。明年年會預定在工研院材料所舉行,工研院材料所素有材料科技大本營美譽,相信明年年會一定更圓滿成功,在此要感謝明年年會主辦人士勇於「擔當重任」。最後祝大家健康快樂,希望明年大家在成功大學再共聚一堂,驗收慶祝「中國材料科學學會」為我國在材料科技發展努力的成果。

*原載材料學會三十週年慶特刊1-4中國材料科學學會 (1998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