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2年5月19日 星期六

漫談清華故事 - - 網路課程海嘯來了

最近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大衛布魯克(David Brooks)以「海嘯淹進校園」為題報導網路課程如海嘯般捲向美國大學校園。該文有感於日前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共同宣佈將投入約十八億台幣用以建構線上學習平台,於今年秋季起聯手提供免費的網路課程,而美國許多其他頂尖大學也大舉投入推波助瀾。新情勢讓史丹福大學校長在接受訪問時說出「網路課程海嘯來了」!
現在透過網路已可收視到許多免費而精緻的課程,尤其最近網路課程進展神速,修課學生可透過視訊上課、考試、交作業。美國史丹佛大學有些網路課程更有線上做習題與考試及評分的設計,通過了才能收視下一課。據說純從網路學習甚至比到課室上課效果好。以往理解網路課程有利於隨時隨地反覆學習,如今加上確保學習效果功能,如虎添翼。如此繼續發展,已不難想像以後大學至少基礎課程漸以網路課程為主流。

在資訊科技相當發達的台灣,學術界也早注意到網路課程發展情勢。清華大學本學年度共提供四十三門開放式課程,計自然科學學群十七門,人文社會學群十三門,工程學群十三門。內容可包括影音課程(線上播放、下載、行動載具),講義下載(課堂投影片、教學講義、電子教科書)以及作業與考題(測驗、作業)。影音課程是上線門檻,部份可講義下載,但所有課程都尚未有線上做習題及相應測驗及考試,因此還有改進空間,未來應儘速精緻化與普及化。另外將謀求與有意發展網路課程的大學與法人單位分工合作,開發共用平台以及課程,將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果。

2012年5月3日 星期四

漫談清華故事 -- 學術大師

今年適逢兩岸清華永久共同校長梅貽琦校長逝世五十周年。梅校長最為人傳誦的一句話是:「大學者,有大師之謂也」。大師是一流大學的靈魂,有了大師,才能提供一流教育,吸引優秀學生,適切爭取教研資源、發揮社會影響力。梅校長在擔任教務長期間,正是清華成立國學院,震動學術界之際;梅校長於1931年起擔任校長,更積極延攬大師級學者使清華迅速成為頂尖名校梅校長於56年前在台灣創建新竹清華,也積極延攬名師,中研院李遠哲前院長在很多場合提及,當年最優秀的師資都集中在清華,而這個優良的傳統也一直延續到現在。
北京清華名師後裔在去年底編輯出版了「清華名師風采」,包括文科卷、理科卷與工科卷三巨冊,收錄名師117人,長達兩千餘頁。「清華名師風采」採名家的看法,認為大師「中西會通、古今會通、文理會通」,「遊刃於自然、人文與社會諸學科之間,無不通用自如者」,「有科學家之瑩澈頭腦、文學家之深刻情緒」,「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凝合」。上週清華北京清華名師梁啟超、王國維、李濟、聞一多、夏鼐、周先庚及史國衡等先生後裔於日前專程從大陸來台參加校慶活動,再與現居台北王國維先生女兒,百歲人瑞王東明女士以及梁啟超曾孫女,本校客座教授梁帆女士會合,聚首清華,漫談先人風采,是一場豐盛的歷史饗宴。值得一提的是「清華名師風采」採錄原則,「生不立傳」,若名師仍在世則不收錄。新竹清華相對年輕,但已造就很多大師,未來出一本「新竹清華名師風采」是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