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6日 星期日

我的閱讀經驗 (一) - 106年奇景光電講座

我的閱讀經驗 () - 106年奇景光電講座

如果要問我這一輩子最大的喜好是甚麼?答案無疑是閱讀我從小喜歡閱讀但到底從多小開始則很難說由於我未讀過幼稚園記憶中是在讀小學前夕才由大人教導如何寫自己名字,所以之前應是文盲,開始喜歡閱讀,必然是在小學期間另外一個線索是,我在「竹師附小」小學一年級時,成績並不出色,第一次月考下來,在全班五十四人中,名列第二十八﹔但作文成績一直很好,通常都拿甲上,應與閱讀有關。至於為什麼會喜歡閱讀,則又說不上來。我三歲時,隨母來台,父親則身陷大陸,母親學歷僅及高中畢業,並沒有喜歡閱讀的習慣,小時候,家中接近「家徒四壁」,既無書架,亦無書桌,所以我並非出身「書香世家」。何以與書籍結了不解的終生緣,並不清楚。但可能與家裡長期訂閱「中央日報」,以及常看當時風行的少年雜誌,如「學友」、「良友」、「東方少年」,無意中養成愛讀的習慣有關。

同時小二時,即喜讀大姊自租書店借來的「基督山恩仇記上冊」,到興沖沖與大姊去借「基督山恩仇記下冊」時,竟被租書店老闆嘲笑是小孩假裝能看懂大人看的書。另外「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老殘遊記》都是在相當早期讓人愛不釋手的書籍。

再次就是三年上學期,一舉獲得全年級「默讀測驗」第一名,這是我第一次得到任何全年級競賽優勝,所以印象特別深刻。記憶中的考試方式,是讓大家看一段文字,再回答相關問題。我在比賽時,很快答完問題,迅速交卷,完全沒想到會得到全年級第一名,而此後在小學時的「默讀測驗」都成了我大顯身手的機會,顯示我在閱讀領會能力方面,可能有過人之處。同時我在作文方面,也漸嶄露頭角,五年級時,得到全年級作文比賽第二名,當時校方為準備參加「全省兒童作文比賽」,將各年級作文比賽前三名的學生組隊集訓評比,主要在一段時間內,每週寫一篇文章由老師們批閱,最後決定由我代表五年級學生出賽,而我也不負老師們「慧眼識英雄」,獲得「全省兒童作文比賽」第五名﹔當時競賽題目為「鏡子」,至於如何發揮,只記得引了一段故事,細節則不再能清楚回憶。另外在我「小有文名」後,家母常將我的作文簿在親友間傳閱,獲得不少鼓勵。

在初中一、二年級時作文很受授課的女國文老師讚賞,屢屢在課堂中誇獎,同學中間甚至有國文老師是我的乾媽玩笑話。當時所讀的小說包括王藍 「藍與黑」、徐速「星星、月亮、太陽」。

到高中進入新竹中學就讀,一年上學期時,即在以梁啟超先生文章啟發的「讀書的趣味」為題的全年級作文比賽中,獲得第一名,一部分可能是當時我已深諳「讀書的趣味」,但具體內容已不復記憶,只記得獎品之一正是梁啟超先生的「飲冰室文集也讓我從此很注意梁先生作品有緣的是梁啟超先生是清華當年名震一時的「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民國一百年十二月,在我擔任清華大學校長任內,曾舉辦「梁任公(啟超先生)來台百周年紀念會」,我也因而有機會提到我高一時參加以「讀書的趣味」為題的作文比賽的因緣。

另外我在高三時再次獲得全年級作文比賽第一名這次是以一九六三年底被日本遣返要求政治庇護大陸考察人員周鴻慶的「周鴻慶事件」為背景命題。只記得首句為「微風起於萍末一葉落而知秋」,文中細數當時日本在大陸與台灣之間,諸般不友好的舉動,加以譴責與自勵。這也反應出,我從小喜歡閱讀報章雜誌,注意時事,而在高二時,代表新竹中學參加「新竹縣高中時事測驗競賽」(當時新竹縣市尚未分治),獲得全縣第一名,也許可以做為我關心時事,廣為閱讀的註腳。

高中期間大約是個人心智漸趨成熟之時期﹔當時國文課必選「中國文化基本教材」,也就是「四書讀本」,對儒家思想,有了基本的認識。在此期間,印象最深刻的是對於閱讀到的詩詞美文,會沉吟不已,而且對其中的意境,多所琢磨﹔如蘇軾的「前赤壁賦」、「後赤壁賦」、諸葛亮的「前出師表」、「後出師表」、韓愈「師說」、「祭十二郎文」、李密「陳情表」、陶淵明「桃花源記」、「歸去來辭」、范仲淹「岳陽樓記」、王勃「滕王閣序」、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王羲之「蘭亭集序」、以及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詩文﹔高一國文課中一次作文課曾仿作白居易「憶江南」詞﹕「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頗有一番琢磨,而樂在其中﹔可惜以後再無機會與時間,作進一步的學習。另一方面近代散文如朱志清、徐志摩等作品,也很能深深打動少年時的心懷。接觸到的翻譯小說則有珍·奧斯汀《傲慢與偏見》,夏綠蒂·勃朗特《簡愛》,艾蜜莉·勃朗特《咆哮山莊》,瑪格莉特·密契爾《飄》、海明威《老人與海》、《戰地春夢》、《太陽照常升起》、《戰地鐘聲》等。

高中畢業後,因獲得保送大學的機會,在畢業考完畢到成為大學新鮮人的暑假,有數月的空閒時間,暢讀的書有「古文觀止」、「唐詩三百首」、「紅樓夢」與「人間詞話」等。在大學前,家中並沒有「零用錢」制度,所得的獎學金,通常是全數「上繳」,所以書籍除與課業有關參考書外,大多是從圖書館借閱。

大學時期大一上下國文讀本各為「史記」與「左傳」選文此後比較有系統的閱讀的為胡適文集」、「陳之藩文集」、蔣夢麟《西潮》、羅家倫《新人生觀》、沈宗翰《克難苦學記》另外也看了不少李敖、柏楊與何凡散文。


服役期間看的書包括翻譯小說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巴斯德奈克《齊瓦哥醫生》,福樓拜《包法利夫人》,威廉·薩克萊《浮華世界》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