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20年4月26日 星期日

「小清華」十年有成

「小清華」十年有成

「小清華」是清華大學李家維等多位教授在2009年八八風災動員救災時,認為「救災要治本,必須培養一群有故鄉光榮感的山海守護神」,從教育根本做起,而推動成立小清華原民專班,得到教育部、外界捐款支持和屏北高中協助,設立於屏北高中,招收八八水災嚴重受災的六縣市原住民國中畢業生,學雜費、食宿費一律全免,希望培育優秀原住民人才;2010年開始招生,十年來,在許多屏北高中老師、清大教授與志工努力下,辦理清況優異,同學們自始學習情況良好;尤其難得的是,注重原住民文化之傳承,又有許多熱心志工的參與,專班雖不強調升學,但升學成績斐然。大學入學學測與甄試,都有很好的成績,大多數同學都將順利就讀於國立大學;許多人的善意與努力,再加上同學自愛自重,把握機會,一起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清華的理念,讓弱勢但努力向上的學子有獲得良好教育的機會,以建構自己的未來。小清華的腳色是給予有心學習的原住民青少年適當的機會﹔喜見這是一項極為成功的教育實驗,對教育當局妥善分配資源將是很好的啟示,畢竟教育原本就是要幫助學子發現天賦。

2010年「宿舍大樓捐贈啟用典禮」

「小清華」的成立歸功於許多熱心人士

參加100周年校慶

大小清華交流

2020年4月10日 星期五

「瘟疫與人」纏鬥鑑往知來

「瘟疫與人」纏鬥鑑往知來

審視傳染病在歷史所扮演角色

近年頗受注目的新銳歷史學者哈拉瑞在所著《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 (Homo Deus, 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一書中,[1] 以「先見之明」的姿態,預示了人類未來的命運受到高度重視,佳評如潮﹔他認為,幾千年來,人類都面臨著同樣的三大問題:饑荒、瘟疫、戰爭。但是在過去幾十年間,這些問題已經從過去「不可理解、無法控制的自然力量」轉化為「可應付的挑戰」了。該書出版於2015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之今日,顯示哈拉瑞「言之過早」,人類瘟疫的夢魘並未過去,甚至饑荒、戰爭也不無可能。而這三大問題的再現以世人能力而言本是可避免的。人類的愚蠢令人浩歎。

 在瘟疫肆虐之際,有關著作自然受到格外注目美國史學家麥克尼爾   (William H. McNeill)   早在1976年所著《瘟疫與人》(Plagues and Peoples) 是其中佼佼者。[2] 誠如本書副標題「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所表明,麥克尼爾將傳染病放到歷史的詮釋領域裡,引領讀者重新審視傳染病在歷史所扮演的角色,並追蹤人類與寄生病菌交鋒的來龍去脈。

 全書以編年的手法,從史前時代進入歷史的年代,再進入耶穌紀元、乃至二十世紀前半,詳實探討鼠疫、天花、霍亂、傷寒、瘧疾、流行感冒等病在中國、印度、地中海、美洲等地的肆虐情形,為讀者揭示一幕幕條分縷析、巨細靡遺的傳染病史。道出傳染病在人類歷史與文明發展所扮演的角色,讓讀者以全新的角度及視野去認識人類的歷史。

 作者企圖討論從史前時代到現代,傳染病史如何影響人類的歷史;它建立於簡單的免疫學與疾病地理學觀念,敘述人群接觸到來自不同環境新病原時,常會因為缺乏免疫力而導致嚴重疫情與大量死亡,存活者產生一定的免疫力,讓病原與免疫力達成平衡而減緩疫情。中南美洲、印度等地歷史上都有外人入侵,本地人大量死於疫病之悲慘狀況即是顯例。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更進一步,試圖以生態因素解釋許多難解的歷史現象,相對於中國入世儒教,印度的佛教與印度教提倡出世,貶低物質是由於資源缺乏,疫病讓人感到生命無常推測種性制度是征服者避免染上被征服者身上的寄生蟲病而發展出的接觸禁忌。

 賈德·戴蒙在1997年所著《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中 [3] ,也與麥克尼爾抱持同樣論點,認為西班牙人柯帝茲只帶了六百多名隨從,就征服了統轄數百萬人的阿茲提克王國。過後不久,在南美洲皮扎若也以極少數人征服龐大的印加王國,最可能的解釋是西班牙人帶來土著毫無免疫力的瘟疫,而使龐大帝國於短期內覆滅。麥克尼爾更進一步推論,墨西哥及秘魯的古老宗教徹底消失,村民不再虔誠,要考量對於一場「只殺死印地安人,卻對西班牙人無傷的流行病」心理方面的暗示,那一方更受天神庇護也是毫無疑問的。環繞著古老印地安神祇所築起的宗教、祭師以及生活方式,在西班牙人所信奉的神展示了超能力之後,再也無法存活下去,論點引人入勝。

 另一方面,作者除細菌與病毒這些微型寄生物外,提出巨型寄生物的觀點,像是統治者、征服者與殖民者,榨取人們的勞動果實,與微型寄生物一樣戕害人群,同時以吞食消化來比喻族群與文明的征服、消長與滅絕,而人類歷史就是微型寄生物、巨型寄生物及被寄生者之間的互動與結果,頗具新意而發人深思。

 作者的宏觀視野、大膽綜述的啟發性受到讚賞,但充滿驚奇之論也遭致不少批評,認為頗多臆測不夠嚴謹,提出許多質疑。尤其中古時期科學尚未昌明時代,世人對疫病了解不足,要談原由、影響與銓釋,自然難有定論,但仍不掩歷史經典開啟思路之可貴。

「瘟疫與人」纏鬥了幾千年,以新冠病毒在二十一世紀仍能肆虐來看,這場人對看不到的敵人奮戰,將永不止息:新冠病毒迄今已證明非常刁鑽古怪,從中國。以迄歐美,可能再向印度、中南美、非洲擴散,走向與時程均不明朗;一說在其他地方延燒後,又會撲向現今防疫成果良好,但免疫力相對較弱的中國與東亞,重演「同樣疫病在缺乏免疫力的族群中蔓延」,相當令人擔心,唯有期待疫苗早日開發成功,才有可能告一段落;誠如麥克尼爾所說「影響人類世界的疾病循環模式是多麼地變化多端,在古代如此,現代也如此」。同時未來是否會有更可怕的病毒出現?也是世人應提防並開始深入探究的關鍵問題,以免像對付新冠病毒措手不及以致應對荒腔走板的悲劇重現。

麥克尼爾在書末「鑑往知來」一節中,論及「科技與知識,從來沒有將人類的從古老位置,即介於「微型寄生物攻擊」與「某些人對其他同類進行的巨型寄生」之間,解放出來」,「也從來沒有任何長久、穩定模式,能夠確保這個世界對抗地方性 (假使不是全球性) 的毀滅性巨型寄生擴張,如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或革命都可能再次造成世界眾多人口的饑饉與死亡」,「未來可能發生意想不到的突破,擴張到目前無法想像的範圍,出現的不會是穩定性,而會是一系列的劇烈變遷和突兀的震盪」,撫今思昔,其預言令人驚慄。

[1] 哈拉瑞 (Yuval Noah Harari),《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 (Homo Deus, 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林俊宏譯,天下文化,台北 (2017)

[2] 麥克尼爾 (William H. McNeill) ,「瘟疫與人」(Plagues and Peoples) ,楊玉齡譯,天下文化,台北 (1976)

[3] 賈德·戴蒙 (Jared Diamond),《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週年典藏紀念版〕,王道還、廖月娟譯,時報出版,台北 (2019)

2020年4月7日 星期二

「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後記

「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後記

在新冠肺炎正在全球延燒之際,將「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完稿送印,聯想著前面幾個庚子年對中國帶來的災難,包括1840年鴉片戰爭,1900年八國聯軍,1960年人民公社引致大飢荒,都對中國造成重創,橫在眼前的則是深不可測世界性危機,史蹟斑斑,秉持「為後人講可信的故事」想法,使命感更為加重。


在疫情緊張期間,絕大部分的公眾活動都叫停,空出了許多時間來積極為本書作最後整理,原定趕本年校慶前出版,適逢學校配合政府防疫措施,取消校慶大會,所以時程上較不匆促,抱持「出版早不如盡力而為」的態度,也就較無急迫感。


完稿期間,想起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作家喬萬尼·薄伽丘在1348年殘酷的「黑死病」瘟疫隔年寫的短篇寫實小說集《十日談》(Decameron),其次是牛頓為躲避1665年席捲英國的大瘟疫,回到鄉下兩年,構築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科學成就。推想出萬有引力定律、發展了三大運動定律,也發明了微積分,同時完成了一系列有關光學的實驗。雖然無意妄與前賢成就相比,本書在大疫未歇中完成境況則一,歷史的臨場感,仍然非常深刻。白雲千載空悠悠,疫情總會過去,撥雲見日的一天應在不遠。


本書不敢稱歷史,作者嘗試的是寫「可信的故事」,其中不免主觀成分。同時內容之選擇,也礙於本人之體驗有限。書中所用引號「」,乃依台灣用法,主要作為標示之用。而並無大陸用法代表可討論之意。另一方面,本書多有取材於許多為清華寫故事的同道或同好書文,其中受益最多者,特輯於書後主要參考書籍中,在此一併致謝。至於圖片選擇,則盡量經授權或自拍,少數版權不明者,還望知者指正。

由於本書疏漏之處必多,希望將來有機會加以增補,更盼望未來識者能「繼往開來」,續寫清華之華美篇章。

2020年4月3日 星期五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時看全球化的未來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時看全球化的未來
讀朱雲漢教授新書「全球化的裂解與再融合:中國模式與西方模式誰將勝出?」有感

截至4/2止,全球新冠肺炎確診者已破百萬人,死亡人數則已超過五萬,世界產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全球主要國家幾已全面封國,在塵埃落定之時,過去數十年的超級全球化必然一去不復返,全球化的未來在哪裡?

 中央研究院朱雲漢教授在今年一月底所出的新書「全球化的裂解與再融合:中國模式與西方模式誰將勝出?」(The Future of GlobalizationFission vs. Fusion,天下文化) ,雖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出版,但其對全球化的深刻精闢分析、理性基本判斷,真知灼見,躍然紙上,仍是探討全球化的未來必讀,不僅開卷有益,而且領悟良多。

 全球化在二戰後由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中,是推動國際經濟整合的主要力量,同時也讓世界經濟達到前所未有的繁榮。但近年來,反全球化政治浪潮全面來襲,尤其美國在享盡全球化的好處以後,由於中國製造業的崛起,發現不能盡如人意,又片面採取許多措施,掀起中美貿易大戰,一時之間,全球化似有倒退之勢;全球化何去何從,對未來世界發展必有深遠的影響。

 朱雲漢教授在本書中除了剖析全球化現況,特別是1980年代歐美新自由主義革命導致超級全球化的由來以及所遭遇的反彈;當前的全球政治經濟格局,正處於新舊秩序交替的黎明破曉時分。舊的觀念、規範與體制,正出現運作失靈與不勝負荷的疲乏凋零跡象;新的思維、秩序與模式正處於激盪、探索與醞釀階段,尚未破繭而出。

 國際秩序由於中國的崛起,讓歐美各國感受到威脅,由美國帶頭採取圍堵打壓政策,有機會挑起強權間的熱戰,也就是落入學者所稱修昔底德陷阱,或者以經濟戰為主的金德伯格陷阱;因此世界面對的是全球化的裂解;但朱教授認為全球化對以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仍然有其重大意義與價值,動力仍極充沛,因此有相當大的韌性;尤其中國再興,揚棄西方殖民主義巧取豪奪路線,宏觀的協助亞、非、拉丁美洲發轉中國家的開發,以「天下為公」的精神,促進世界大同,已斐然有成,但與歐美國家的衝突必會加劇,世界動盪將會持續相當時間。

 作者列舉全球經濟與人類社會正面臨五個巨大的不確定性:一、全球化的前景,二、二戰後西方主導的國際經濟秩序之前景,三、中美關係前景,四、中國在建構後西方世界秩序中的角色與擔當,五、對於人類社會如何駕馭科技革命的巨大潛力。均有精闢的分析,並探討全球化的下一步是邁向滅亡,還是能進化成不同樣貌?曾經輝煌的西方模式,面對強勢崛起的中國模式,究竟該如何應對?他提醒讀者:全球化的裂解危在旦夕,國際秩序與人類命運將岌岌可危,唯有徹底理解美中關係與中國的發展道路,方能為全球趨勢的未來走向,理出清晰視野。

 針對這些問題,朱教授有五個基本判斷:一、全球政治經濟大格局的變化,中國的角色最為關鍵,二、全球化的動力仍十分豐沛,全球化的融合能量仍遠大於裂解能量,將會演化而非退化三、中國模式與美國模式有機會進行一場良性競爭,四、美國放棄多邊主義與戰略收縮,正好給全球政治經濟秩序轉型帶來契機,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對於中美關係,朱教授說明美國菁英幾乎一致的看法,是必須壓抑中國的崛起,在這個背景下,煽動對抗易,理性處理難,可能不容樂觀。

 本書的出版,是在武漢封城之前,而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引發「百年未見的變局」,可謂是橫空飛來的黑天鵝,對全球化的發展亦必有深遠的影響。在各國封城、封境、封國之際,去全球化變得益發真實。可以預見的是,在全球經濟大衰退趨緩之際,迄今受創最深的美國與西歐各國,除經濟因素外,必會在維安的考慮下,加速去全球化,譬如防護器材與設備、藥物原料等以及重要產業供應鏈等都要求分散或自給自足,保護主義更加抬頭;各國對於跨國行動及旅遊管制的升級可能長期化,走向「去全球化」的回頭路。

另一方面,以中國為首的其他地區,則會加強各種經貿關係,未來全球有可能大體上割裂成兩個板塊,直到美國與西歐各國體會到得不償失,而重加檢討,但也有機會行險,乾脆掀起熱戰,兩敗俱傷,後者雖然機會不大,也不能完全排除,殺機重重,可能導致文明社會的滅絕,極為凶險。有專家認為: 「美中實質上已經進入了大戰,而疫情的全球大擴散,配以油價戰和併發的金融危機、經濟生產斷鏈危機,整個世界都連帶捲入了美中戰局。雖然形式不是熱戰,但它已經具備了「世界大戰」的大部分條件」:而這本來是可以避免的,美國菁英們是否有此智慧與能力,力挽狂瀾,目前看來,有高度的不確定性,是很需要世人全神關注努力拆除衝突引信,以免萬劫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