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字集: 數字年談中文數字根源
2025是神奇數字 (GPT-4o生成)
二零二五是數學年 (GPT-4o生成)
漢字從 1 到 10 的寫法源於甲骨文,
1: 一橫「一」,象徵「起始」或「整體」(如「一生一世」),
2: 兩橫「二」,代表並列的兩件事物,
3: 三橫「三」,表示「多數」(如「三思而行」),
4: 最初寫作四橫「亖」,後借用「四」(象鼻孔呼氣形),小篆後固定為「四」,
5: 像交叉的兩線「╳」),可能源自算籌或手掌五指的抽象,是「五行」(金木水火土)的核心數字,
6: 像房屋形「宀」,後演變為「六」,原因不明,古人認為「六」是「屋宇」的象徵,代表安定(如「六六大順」),
7: 像切物的一橫一豎「十」,後加彎曲避免與「十」混淆,「七」在傳統文化中與「週期」相關(如「七夕」「頭七」),
8: 兩筆分開「八」,象徵「分開」之意(如「分」字從「八」),因諧音「發」,現代成為幸運數字,
9: 像手肘彎曲形「𠃌」,後抽象為「九」,古代「九」是陽數之極(如「九五至尊」),
10: 一豎「丨」,代表完整結算,後加點成「十」,「十全十美」象徵圓滿,
100: 從「白」(明亮)+「一」,表示「眾多」。「百姓」原指「百官家族」,後泛指民眾,
1,000: 從「人」+「一」(小篆),表示「人活一世(千年)」,「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10,000: 像蠍子形(萬),後假借為數字(因發音相近),「萬」代表「極多」(如「萬壽無疆」),
0: 零本義是「雨滴」(從「雨」),後借用表示「空缺」,
半: 從「八」(分開)+「牛」,表示「將牛分為兩半」,
雙: 從「隹」(短尾鳥)+「又」(手),表示「兩手抓兩鳥」,
「廿」=「二十」的合寫,「卅」=「三十」的合寫,「皕」是二百。
大寫數字是漢字特有的防偽寫法,這些字大多源自古代假借、同音字或複雜化書寫,
壹: 源自「壺」(酒器),假借表示「專一」,
貳 : 從「貝」(財物)+「式」(防偽變體),
參 : 原為「星宿名」(參宿),後借用,
肆 : 本義是「陳列」,假借為數字,
伍: 從「人」+「五」,古代軍隊編制單位,
陸: 本義是「高平地」,假借為數字,
柒 : 從「木」+「七」,原指漆樹汁液,
捌 : 從「手」+「別」,農具「耙」的變體,
玖: 從「玉」+「久」,黑色美玉名,
拾: 從「手」+「合」,表示「撿起」,
佰 : 從「人」+「百」,軍隊百人長,
仟: 從「人」+「千」,軍隊千人長,
萬 : 與小寫同形,但書寫更工整,
零 : 與小寫同形,但會刻意寫複雜。
下一個數字年是 3015年,要等一千年,所以是千載難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