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白色捷豹
簡訊通知
準時上車
平穩上路
面板顯示路況
即將到達
抵達目的地
十字路口
準備停車
無人駕駛計程車試乘記九月中有美國北加州一行,因而有機會試乘無人駕駛計程車。一段十來分鐘的短程車程,不僅是一次嶄新的交通體驗,更像是一場與未來社會相遇的預演。
當天是在舊金山南端的 Burlingame City 一家 Mints and Honey 咖啡店前乘車,到約定時間前八分鐘,所訂 Waymo計程車以簡訊告知正在讓前一位乘客下車,將準時到達約定地點,並告知車號,以及提醒限載四人。屆時果有一輛彩繪的白色捷豹 (Jaguar) 車在路邊停妥,等待乘客上車。
由於是試乘,所以將目的地訂在約十分鐘車程的街邊。當車輛停妥後,用應用程式解鎖車門,車上仍設有駕駛座,以備不時之需,上車繫好安全帶即可開始行程。行車 Waymo Driver 系統利用多種感測器和 AI 軟體來偵測、分析周遭環境,並規劃最安全的路線與行動。大型面板上則一面顯示估計到達目的地時間,一面則展示光達或雷射雷達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 感測器所偵測的路況,包括行車、路人、交通號誌等,按 LiDAR是一種遠距感測技術,透過發射雷射光並測量其反射時間來偵測物體的距離、形狀與位置,進而產生周遭環境的3D點雲圖像。 它能提供精確的空間資訊,被廣泛應用於自動駕駛、擴增實境 (AR) 等領域。
行車頗為平穩而舒適,由於是在市區街道行駛,最高時速未超過六十公里。有趣的是,到達目的地,車停路邊後,因與原約定再乘時間還差五分鐘,計程車在確定眾人已下車後,即揚長而去,五分鐘後原車再返回接客,讓人感受到自動駕駛系統的「冷靜智慧」與「人性化設計」,並好奇 AI 演算法如何決定它在空檔期間的逛街路線。
總結此次試乘經驗頗為讓人驚艷,全程收費21美元,以美國現今高昂物價而言,應在可接受範圍,同時據統計,無人駕駛要較真人駕駛安全,在高齡化社會,普及化應是未來趨勢,也不啻高齡長者福音。
據報導, Waymo 源於 2009 年 Google 內部的一項自動駕駛汽車計畫,於 2016 年 12 月獨立出來,成為 Alphabet 公司(Google 母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專門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猶憶 2015年參訪 Google 總部時,即有緣見到其開發中的展示車,基於安全考量,技術須更精進,以及法規限制。幾經周折,終於 2020 年 10 月開始推向市場,並在 2023年獲准在加州等地行駛。使人意識到,今日能搭乘無人計程車,不只是偶然,而是產業持續投入與制度漸進調整的結果。
目前在美國多個地點提供名為 Waymo One 的自動駕駛叫車服務。 該服務允許使用者透過 Waymo 或Uber 應用程式叫車,利用其 Waymo Driver 自動駕駛系統,透過感測器和人工智能規劃並執行安全行車。
無人駕駛計程車無疑將會逐漸普及。據《經濟學人》報導,初步數據顯示, Waymo 於 2023 年在舊金山推出,現在擁有該市五分之一以上的拼車市場(其中包括 Uber,但不包括傳統出租車)。最近,仍有備用駕駛的 Tesla的機器人出租車也加入了它們的行列。不久之後,Amazon 旗下的無人駕駛汽車公司 Zoox 將在該市免費提供出租車服務。
無人計程車熱潮可能造成的問題是,當科技使職業自動化時,對人類工作會有甚麼影響? 事實上,到目前為止,自主駕駛車的興起已經以兩種不同的方式發揮作用。首先,它提高了舊金山對計程車的整體需求,限制了失業。其次,它迎合了高端市場,而非大眾消費。
根據官方數據,2024年舊金山在「出租車和豪華轎車服務」公司工作的人數同比增長了7%。該行業的總薪酬增長了 14%。該市的數據顯示,老式出租車出行的數量與去年大致相同。在高峰時段仍然很難找到黃色出租車。人力叫車公司 Lyft 的首席執行官最近表示「隨著自動駕駛汽車進入市場,它們實際上將擴大市場。」這樣的觀察有助於釐清「自動化必然奪走工作」的單一敘事。
額外的乘客來自不同的地方。Waymo 聲稱,有些人前往舊金山是為了試乘無人出租車,這純粹代表著額外的需求。更有可能的是居民使用私家車的頻率降低。在無人駕駛出租車中,乘客可不受打擾,享受寧靜。有跡象表明舊金山人正在改變他們的行為。與其他城市居民相比,出租車支出似乎增長得特別快。自 Waymo 推出以來,根據人口調整後的私家車數量有所下降。
儘管如此,自動駕駛出租車距離成為大眾市場產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Waymos 很舒適,而且總體上很乾淨。但它們可能比 Lyft 或 Uber 貴 20-40%。它們也很慢。與人類駕駛的計程車不同,自動駕駛計程車很少違反交通規則。舊金山的人類司機現在知道,如果他們欺負機器人出租車,它就會讓路,這意味著 Waymos 通常是移動速度最慢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機器人出租車公司可能會通過降低價格等方式消除其中一些缺點。但不要指望自動駕駛出租車很快就會在舊金山或其他地方主導市場。「如果你有時間,一定要坐在機器人出租車裡;如果你趕時間,還是傳統黃色出租車最快。」這種對照本身,就是科技進步初期最真實的縮影 - - 它並非一夕之間取代舊事物,而是在共存與競逐中逐步推進。
體驗無人計程車的深層意義,在於映照一個更廣泛的社會課題:當科技走入公共空間時,我們如何適應它?無人計程車的安全性、舒適性與市場拓展潛力,無疑將在高齡化社會中成為一項福音;然而,它也逼使城市治理、勞動市場與法規制定不斷調整。
從文化角度來看,汽車長久以來象徵「人類掌控駕馭世界」的意志,如今卻把方向盤交給演算法。當人從駕駛者轉變為純粹的乘客,我們是否會因此失落某種自主感?還是會發現,這樣的「放手」反而帶來新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