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9年10月8日 星期二

「名聲賽局」筆記與讀後感

「名聲賽局」筆記與讀後感

談名聲常流於二分法謬誤

每個人都有外界通過認知形成的名聲,談名聲常流於二分法謬誤,將人分為好人、壞人﹔君子、小人﹔賢人、愚人等,實際上,人有各種面向,因時、因地、因事而舉措不同,難以一概論斷﹔同時也有「實至名歸」、「功成名遂」、「名不虛傳」「名過其實」、「浪得虛名」、「暴得大名」、「名噪一時」、「惡名昭彰」各種情境,不一而足。

去年底出版的「名聲賽局」一書,系統地整理「個人、企業、國家如何創造與經營自己的名聲」 [註],在傳統「內聖外王」,自我修為之外,將名聲創造與經營,視為一場賽局,從理解、影響而改變名聲。其中關於個人強調「當世名」部分頗有可觀之處。不管我們知不知道,每個人都在參與一場「名聲賽局」。本書就是這場賽局的遊戲規則,以及致勝的秘訣。「名聲賽局」贏家享有多好處,但人並不能完全掌控自己名聲,能做的就是運用策略,試著影響對自己的觀感。如果行為良好,符合期待,自然能維持名聲高點。書中提出許多具體做法,告訴我們如何經營或修復自己的名聲。

「名聲賽局」的關鍵是行為、人脈、宣傳論述。別人會根據你的行為來決定對你的期望。「名實不符」會發生,常是因為「名聲反映的是別人眼中的你」,如果沒有正確人脈,做甚麼都很難獲得肯定﹔同時如何善用宣傳論述,更會深刻影響名聲。每個人都同時擁有各種不同名聲,不同立場的人會有不同觀感。但美德 (「性格名聲」) 如誠信、公平,則不會因人而異。

首先將名聲區分為「能力名聲」(功與言) 以及「性格名聲」(德),名聲會大幅決定是否能達成目標。在社會中,有良好名聲者不僅可以獲得尊重,還可獲得經濟效益。尤其在網路時代,名聲對甚麼事情都很重要。「能力名聲」是來自於做某件事後的評價,「性格名聲」反映的則是道德和社會特質。性格與能力常息息相關,努力不懈、虛心學習、持之以恆都是培養能力的途徑,能力強,個性好,才德兼備的人最受人歡迎。成功機會大增﹔但能力與德行不一定相關﹔漢高祖劉邦揚言用陳平因其能而非德,是兩者脫鉤之一例。曹操《求賢令》,求不忠不孝的能人為另一顯例。「能力名聲」很難磨滅,「性格名聲」則非常容易改變。善良親切與誠實正直同是好的性格,但做公正評斷時,兩者不一定能兼具。

人類所以能成為地球之主宰,是因為能相互合作,值得信任就是關鍵名聲﹕信任不等於名聲,但兩者不斷相互影響,名聲是判斷是否能信任的間接證據﹔若要在專業關係建立信任,必須同時兼顧「能力名聲」與「性格名聲」。另一方面,合法不等於名聲,美國總統川普不肯公開其繳稅紀錄,應可推斷是合法但不光彩,並沒有影響其勝選。

行為是訊息,人脈是傳遞訊息途徑﹔人際網路有幾個重要參數: 人數、是否彼此認識、影響力、連結強度,是一種社會資本。成功的人往往是能力強、頭腦好、表達能力佳、專業或更有魅力,同時社會資本以及由而建立的「地位」是關鍵要素。「開放型」社交網路,有聯繫的人各自網路並沒有串聯起來,名聲成為推動新想法傳播、進化的力量,「封閉型」社交網路,名聲則能提升傳播效率。

數千年來,名人一直存在於人類社會,但有名不一定有好的名聲﹔自消費文化興起,擁有某種特質或過著某些生活的人更有機會成名。「能力名聲」一旦建立就難以動搖,「性格名聲」會隨著大家的討論而起伏。

人脈網是讓人在對的時間幫你向對的人宣傳,讓自己和地位高或名聲好的人建立聯繫,可「水漲船高」,李白曾說﹕「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一登龍門,則聲譽十倍,」「使白能脫穎而出,即其人焉。」英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文人之一塞繆爾·強森 (Samuel Johnson) 曾對切斯特菲爾德爵士 (Lord Chesterfield) 遲來的「錦上添花」譏為在最不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是「多此一舉」,所以名人加持時機也很重要。

另一方面,宣傳論述要可信可憑,只有真誠可憑的論述,反映本質與根據局勢調整,才能創造真正的、長遠的價值。

書中重點包括:
  ●名聲如何共享、轉移?負面標籤如何去除?
  ●在不同的人眼裡,我們的名聲也不同。我們應該把心力投資在對我們有助益的名聲,不必浪費時間打造沒用的招牌。
  ●在名聲賽局裡,只要在少數幾個重要項目得分就好,不需要逼自己什麼名聲都要顧。

各界讚譽則有:
  ★在這個惡名亦名的年代,愛惜羽毛的人,更顯珍貴。楊斯棓/醫師
  ★在虛擬社群的時代,名聲就是發揮影響的根源。讀完本書,您將可以了解經營與維持個人聲譽的重要性與方法,累積珍貴且無可替代的影響力資產。李全興/資深數位工作者
  ★名聲的重要性無法形容。本書極為有趣,更是公共領域的高層首長以及民間企業的領導人物不可錯過的作品。彭定康勳爵(Lord Patten),牛津大學校長
  ★書中用具體案例說明名聲毀損會產生什麼影響,也告訴我們如何逐步修復名聲。這本書太寶貴了。羅傑・卡爾爵士(Sir Roger Carr),英國航太系統公司總裁
  ★任何人或團體,若想為自己營造出一個長期、表裏如一的信任感,這本書是聖經。比茲・史東(Biz Stone), 推特共同創辦人
  ★作者以犀利獨到的眼光剖析這個議題:名聲的創造和管理。如果想更了解我們身處的媒體世代,本書絕不容錯過。湯姆.布萊德比(Tom Bradby),ITV 十點新聞主持人
  ★閱讀本書就像上一堂高階課程。這本書會告訴你,無論你從事什麼行業,名聲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史蒂夫.斯托特(Steve Stoute),Translation LLC執行長
  ★這本書應該改名叫做「如何讓每個人都知道你的好,正如你自己知道的這麼清楚」。馬丁.索瑞爾爵士(Sir Martin Sorrell),WPP集團執行長

[註] 大衛‧瓦勒
魯柏‧楊格 (David Waller and Rupert Younger),「名聲賽局」(The Reputation Game:the Art of Changing How People See You),陳佳瑜譯,遠流出版社 (20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