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淡水半日記遊 (三) : 滬尾礮臺與小白宮
北門鎖鑰
礮臺呈現「回」字形平面配置
東側與北側兵房
兵房與中央廣場
甬道有多種用途
牆厚1.2公尺
半圓形弧形拱頂部
12吋克魯伯砲全像投影
人行通道
砲座說明
8吋阿姆斯脫朗後膛砲
中央廣場
滬尾礮臺是清代軍事遺址,同時也是淡水現存最完整和最大規模的古砲臺,建造於 1886年,佔地約 8公頃。該砲台為台灣第一位巡撫劉銘傳所主導建造,其建造目的是為了防衛淡水港。
因長期屬軍事要塞,該設施大致完整,門額上仍留存劉銘傳親筆題之「北門鎖鑰」石碑,也保留了砲台旁兩道城牆及砲陣地數座;但砲台使用主炮均已遭日本人拆離,現已佚失。目前為中華民國文化部所管轄的國定古蹟。全園區由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負責營運。
滬尾礮臺本體仍然保持著清代的形制,該設施平面呈現矩形狀,其結構採用石頭和厚實混凝土構成,礮臺範圍由頂寬約 10.97公尺的泥土築堤伴隨底寬約 9.14公尺的壕溝,營房上有圓形木造的掩體,建築本體環繞出天井於礮臺中央,建築本體外圍以泥土築堤,利用隧道口出入,故俯視礮臺呈現「回」字形平面配置。
自外而內依次,礮臺共有城垣、壕溝、營門、子牆、砲座、被覆、甬道和廣場。礮臺的占地面積為 26,711平方公尺,最初的設計包括一座 12吋阿姆斯脫朗後膛砲、一座 10吋砲和兩座 8吋砲,共計四門。
營門為滬尾礮臺的主要入口,於砲臺東南側的拱門,其上刻有「北門鎖鑰」的字樣,橫額上下款「光緒十二年季春中浣之吉」以及「合肥劉銘傳題」。中央兵署是屬於滬尾礮臺的主要指揮所區域,目前遺址僅存下其地坪基礎。在遺址的山牆部分,現仍然保留著一面殘牆,採用了石條的構造,整體區域則作為內埕廣場使用。
甬道是環繞在子牆內圈的半圓形隧道,被用於多種用途,包括士兵寢室、儲藏室、彈藥庫以及日常生活空間。這些甬道相互連通,為士兵的作戰調度提供了靈活性和便捷性。
甬道的建造材料主要使用石條作為基底,在甬道頂部,由紅磚砌成半圓形的弧形拱,這些磚拱之間間隔一段距離並鑿有圓孔,這些孔洞連接著甬道內部和戶外,確保空氣流通。
彈藥庫是一座半圓形的穹窿建築,主要用於專門存放各類彈藥。其內部結構包括一道牆,這道牆不僅分隔出走道,也提供了保護彈藥的空間。此外,彈藥庫內部還配備兩扇門:一個是供人員進出的小門,另一個是專為運送礮彈而設的大門。
(二) 小白宮
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別稱小白宮,建於 1870年,是位於淡水區埔頂的清朝淡水關稅務司的官邸,因之又名「埔頂洋樓」,1997年經中華民國內政部評定為三級古蹟,現為新北市市定古蹟。
前清淡水海關稅務司官邸以英國殖民風格設計,因有著白色牆體而被當地居民暱稱為「小白宮」,周邊環境優雅,面向淡水河,遠眺觀音山,有大面積的涼台、外觀有數個拱圈及落地門窗、使建築採光性及通風性良好,地基用紅磚及石材砌成基座,屋頂則是四坡式斜屋頂的基本形式兼具排水功能,內部空間則分有設置主臥室、書房兼辦公室、宴客廳等西式格局匯聚而成。
在周圍遺跡方面,則有官邸創建時留下之黑磚斗子砌圍牆,幾段圍牆採用不同之材質,分別為「黑磚斗子清砌」、「砂岩塊石砌」和「水磚砌」,園區內原存三座官邸界石,其中一座於1997年取走成為海關博物館展示品,現展示的兩座界石則在小白宮旁典藏,此外花園附近尚有處凹陷土坑,據為滬尾之役留下的彈坑遺跡。另外,小白宮庭園中的雞蛋花歷史悠久,生命力旺盛,公告列管為「珍貴樹木」,在開花期的夏秋間也吸引許多遊客賞花。[3]
自外而內依次,礮臺共有城垣、壕溝、營門、子牆、砲座、被覆、甬道和廣場。礮臺的占地面積為 26,711平方公尺,最初的設計包括一座 12吋阿姆斯脫朗後膛砲、一座 10吋砲和兩座 8吋砲,共計四門。
營門為滬尾礮臺的主要入口,於砲臺東南側的拱門,其上刻有「北門鎖鑰」的字樣,橫額上下款「光緒十二年季春中浣之吉」以及「合肥劉銘傳題」。中央兵署是屬於滬尾礮臺的主要指揮所區域,目前遺址僅存下其地坪基礎。在遺址的山牆部分,現仍然保留著一面殘牆,採用了石條的構造,整體區域則作為內埕廣場使用。
甬道是環繞在子牆內圈的半圓形隧道,被用於多種用途,包括士兵寢室、儲藏室、彈藥庫以及日常生活空間。這些甬道相互連通,為士兵的作戰調度提供了靈活性和便捷性。
甬道的建造材料主要使用石條作為基底,在甬道頂部,由紅磚砌成半圓形的弧形拱,這些磚拱之間間隔一段距離並鑿有圓孔,這些孔洞連接著甬道內部和戶外,確保空氣流通。
彈藥庫是一座半圓形的穹窿建築,主要用於專門存放各類彈藥。其內部結構包括一道牆,這道牆不僅分隔出走道,也提供了保護彈藥的空間。此外,彈藥庫內部還配備兩扇門:一個是供人員進出的小門,另一個是專為運送礮彈而設的大門。
(二) 小白宮
在紅毛城附近
鳥瞰圖
以英國殖民風格設計
外觀有數個拱圈
官邸布置模型
書房兼辦公室
風華年代
大事紀
昔日淡水港
揚帆出海
美術展覽
環境清幽
前清淡水海關稅務司官邸以英國殖民風格設計,因有著白色牆體而被當地居民暱稱為「小白宮」,周邊環境優雅,面向淡水河,遠眺觀音山,有大面積的涼台、外觀有數個拱圈及落地門窗、使建築採光性及通風性良好,地基用紅磚及石材砌成基座,屋頂則是四坡式斜屋頂的基本形式兼具排水功能,內部空間則分有設置主臥室、書房兼辦公室、宴客廳等西式格局匯聚而成。
在周圍遺跡方面,則有官邸創建時留下之黑磚斗子砌圍牆,幾段圍牆採用不同之材質,分別為「黑磚斗子清砌」、「砂岩塊石砌」和「水磚砌」,園區內原存三座官邸界石,其中一座於1997年取走成為海關博物館展示品,現展示的兩座界石則在小白宮旁典藏,此外花園附近尚有處凹陷土坑,據為滬尾之役留下的彈坑遺跡。另外,小白宮庭園中的雞蛋花歷史悠久,生命力旺盛,公告列管為「珍貴樹木」,在開花期的夏秋間也吸引許多遊客賞花。[3]
參考資料
[1] https://zh.wikipedia.org/zh-tw/滬尾礮臺
1885年,劉銘傳深知臺灣海防的脆弱性以及其重要性,因此他決定強化臺灣海防建設,並自1886年開始各個海口增建現代化砲臺以提高防禦能力。並聘請德國籍技師巴恩士(Lieut. Max E. Hecht)負責監造西式砲臺,並選定在澎湖、基隆、滬尾、安平和旗後等五個海口,建造了總計十座新式砲臺。其中滬尾則擇地另造兩座新砲臺,一座名為「北門鎖鑰」,即今日的滬尾礮臺,另一座則是位於水雷營,名為「保固東瀛」的小型砲台,不過其遺跡已不復存在。
1895年9月,臺灣進入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透過〈淡水礮臺概況報告〉對滬尾礮臺進行概況調查,1916年,總督府委派杉山靖憲進行臺灣名勝舊蹟的調查,並編纂了《臺灣名勝舊蹟誌》。滬尾礮臺以「清國舊礮臺址」之名登載其中。1917年,日軍撤除了滬尾礮臺的四門砲塔,將該地改建為日軍砲兵練習場。1918年,礮臺東側的操兵場被改建為淡水高爾夫球場。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將滬尾礮臺的巨礮當廢鐵拆除。
國民政府來台後,礮臺改由國軍駐防。1985年,中華民國內政部核定滬尾砲台為二級古蹟,隨後於1991年12月,對該古蹟進行了全面的修復規劃,並在1996年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修復工程。並開放供民眾參觀。淡水高爾夫球場的第六號與第七號球道後為臺北縣政府回收,開闢成滬尾礮臺公園,其占地有八公頃。
2005年,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成立,並將滬尾礮臺公園納入管理系統,並結合淡水自然生態,並將其經營成具特色的生態園區。在2007年第二階段修復工程後,再度開放參觀,並提供給藝文團體舉辦相關活動使用。2019年,淡水古蹟博物館爭取到文化部同意,將一比一在西北砲座回復一門8吋阿姆斯脫朗後膛砲,經費約330萬元。
[2] https://www.tshs.ntpc.gov.tw/xcmapguide/cont?xsmsid=0I232583746428540053&sid=0I233367861044719700&viewmode=viewpoint
[1] https://zh.wikipedia.org/zh-tw/滬尾礮臺
1885年,劉銘傳深知臺灣海防的脆弱性以及其重要性,因此他決定強化臺灣海防建設,並自1886年開始各個海口增建現代化砲臺以提高防禦能力。並聘請德國籍技師巴恩士(Lieut. Max E. Hecht)負責監造西式砲臺,並選定在澎湖、基隆、滬尾、安平和旗後等五個海口,建造了總計十座新式砲臺。其中滬尾則擇地另造兩座新砲臺,一座名為「北門鎖鑰」,即今日的滬尾礮臺,另一座則是位於水雷營,名為「保固東瀛」的小型砲台,不過其遺跡已不復存在。
1895年9月,臺灣進入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透過〈淡水礮臺概況報告〉對滬尾礮臺進行概況調查,1916年,總督府委派杉山靖憲進行臺灣名勝舊蹟的調查,並編纂了《臺灣名勝舊蹟誌》。滬尾礮臺以「清國舊礮臺址」之名登載其中。1917年,日軍撤除了滬尾礮臺的四門砲塔,將該地改建為日軍砲兵練習場。1918年,礮臺東側的操兵場被改建為淡水高爾夫球場。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將滬尾礮臺的巨礮當廢鐵拆除。
國民政府來台後,礮臺改由國軍駐防。1985年,中華民國內政部核定滬尾砲台為二級古蹟,隨後於1991年12月,對該古蹟進行了全面的修復規劃,並在1996年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修復工程。並開放供民眾參觀。淡水高爾夫球場的第六號與第七號球道後為臺北縣政府回收,開闢成滬尾礮臺公園,其占地有八公頃。
2005年,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成立,並將滬尾礮臺公園納入管理系統,並結合淡水自然生態,並將其經營成具特色的生態園區。在2007年第二階段修復工程後,再度開放參觀,並提供給藝文團體舉辦相關活動使用。2019年,淡水古蹟博物館爭取到文化部同意,將一比一在西北砲座回復一門8吋阿姆斯脫朗後膛砲,經費約330萬元。
[2] https://www.tshs.ntpc.gov.tw/xcmapguide/cont?xsmsid=0I232583746428540053&sid=0I233367861044719700&viewmode=viewpoint
淡水港開港後,於1862年(同治元年)6月22日開關徵稅。1863年,福州海關稅務司美理登(Eugène-Herman (baron) de Méritens)提議在台灣也聘用外國人為稅務司。經五口通商大臣李鴻章認可後,首位到任的稅務司為英國人麥士威(W. Maxwell),後來由美國人斯甄克接任,在稅務司的管理下,淡水港面目一新。本棟殖民地式白堊迴廊的建築則於同治末年(1870年)完工。本地人稱「埔頂三塊厝」,為當時稅務司公署之官邸。
台灣日治時期後,1896年台灣總督府舉辦「台灣始政周年紀念」,時任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來台,當時即在小白宮住宿。 後來,淡水稅關因關務大減而廢除,因此日本稅關長在此成立「五十會俱樂部」,成為關員休憩、聯誼、打球、進食的場所,直到二次大戰末期不再作為行寮後,建物閒置而被附近淡江中學學生稱為「化物敷屋」(鬼屋)。二戰後,司長官邸經整修後成為當時總稅務司長官李度的官邸。
1996年,財政部關稅總局曾決定將司長官邸報廢、改建員工住宅,引起所謂「搶救小白宮」的行動;在淡水仕紳及專家學者的強力奔走下,臺北縣淡水鎮公所認為小白宮具有歷史意義及保存價值,因之檢送古蹟調查表,要求將小白宮列入古蹟,才保住這棟具有歷史意涵的白色建築,永久維護;1996年11月,臺北縣淡水鎮民代表會決議將小白宮列入古蹟保存,並呈請內政部審核同意。1997年2月,內政部臺閩地區古蹟評鑑審議會議評定小白宮為三級古蹟,2004年重新整建為現今的樣貌,並開放遊客參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