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24年9月3日 星期二

董瓊《變化世界中的中國治國之道》筆記

董瓊《變化世界中的中國治國之道》筆記


澳洲華裔學者董瓊 (Jean Dong) 在《變化世界中的中國治國方略》一書中討論了中國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歷史對於塑造其優先事項以及與世界的互動的重要性。董強調了解中國的歷史背景的重要性,包括其對內部統一的關注以及 15 世紀放棄遠洋艦隊的情況,以便在當今的全球背景下與中國有效接觸。她也強調了儒家思想和和諧理念等中國傳統意識形態在塑造中國治國方略中的作用。董強調需要採取多管齊下的方法來應對中國崛起的力量,以及在當前多極世界中相互學習和競爭但不對抗的重要性。她也討論了世界正在經歷的重大變化,從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向多極秩序的轉變,以及管理這一轉變和建立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所需的領導力和勇氣。

董女士見證並參與了中國境內外的發展。她強調了解中國悠久的歷史和文明視野對於在當今全球背景下準確看待中國並與中國互動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在國際關係、戰爭與和平、氣候變遷和經濟發展等領域。

她討論了中國獨特的地理環境對於塑造中國領導人對世界的理解及其與世界互動的重要性。董表示,中國獨特的地理位置,包括易受自然災害影響和漫長而複雜的邊界,歷來影響中國的核心利益和治國理政的優先事項。這些優先事項包括維護國內穩定、追求經濟成長和加強國防軍事能力。董強調,這些歷史地理條件仍然適用於今天的中國,中國仍然面臨頻繁的自然災害和邊境安全挑戰。了解這些地理因素對於西方領導人有效與中國接觸至關重要。

中國是一個人口稠密的大國,歷史上一直注重內部統一,而不是透過海上航行或海外征服來擴張領土。其獨特的地理特徵,西依山脈,東臨海洋,南臨熱帶雨林,北接高原和草原,既保護了中國免受外來侵略,又使其容易受到自然災害和糧食需求的影響。者強調了中國的地理環境如何決定其優先事項並迫使其做出權衡,例如在明朝時期將陸地安全置於海軍遠征之上。此外,中國陸地邊界的脆弱性限制了其海上野心,並迫使其對同時捲入多個衝突持謹慎態度。

由於北方地區游牧民族入侵的威脅,明廷在15世紀解散了其遠洋艦隊,將海洋留給了歐洲幾個世紀。今天,中國在努力平衡大陸力量和海洋力量時面臨類似的挑戰。中國貿易總額的 95% 和國內生產毛額 (GDP) 總額的近 45% 來自海上貿易,中國經濟在糧食供應、能源和國際參與方面嚴重依賴海上通道。因此,中國從經濟和地緣政治角度關注其海上安全,特別是石油運輸,這是國家的生命線。這些擔憂並不是出於侵略意圖,而是出於防禦意圖,因為中國在面對潛在的瓶頸和外部威脅時尋求保護自己的利益。

董解釋說,台灣位於第一島鏈的中點是中國的一個主要擔憂,因為一旦發生戰爭,台灣可能會阻礙中國的運輸線和國際貿易。為了減少這種恐懼,中國正在對台灣採取更積極的行動,並在南太平洋投射力量,以壓制第一島鏈並保護其在第二或第三島鏈以外的利益。此外,中國在南海不斷加強軍力,也是為了保障其海洋戰略並威懾潛在對手。董強調,重要的是要了解中國行為背後動機的複雜相互作用,而不是僅僅將其視為侵略性或帝國主義。她還指出,她已故同事羅伯特·傑維斯(Robert Jervis)提出的安全困境概念在這裡是相關的,因為一個國家看似侵略性的舉動實際上可能是另一個國家的防禦性舉動。

她探討了地理和思想如何塑造中國。討論了中國的歷史背景以及採取多方面方法應對其崛起大國的重要性。董認為,中國的軍事建設是對感知到的威脅的防禦性反應,因為中國在其2000年的歷史中從未有過海外帝國。她警告不要僅依靠軍事威懾和經濟手段,強調需要機構參與和其他手段來確保應對挑戰的安全性和韌性。

她討論了中國傳統意識形態(如儒家思想和和諧理念)在塑造中國治國方略方面的重要作用。董解釋說,當代中國是一個混合模式,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作為一種國家認同,但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包括儒家美德和法家思想,對治國之術產生了重大影響。她強調了和諧作為中國文化中一個關鍵思想的重要性,特別是在漢代,當時需要創新的制度手段和價值觀來統治大量人口。董也表達了她對美國對中國的無知和負面聯想的擔憂,她重點關注中國共產黨,她認為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務實的政黨,統一了現代中國並創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但並非嚴格意義上的意識形態。

她強調了中國政治文化的根深蒂固,與漢朝和晉朝等古代王朝相似。她認為中國是一個中央集權的行政國家,有著複雜的官僚機構,延續了2000年。董也強調了中國務實、謹慎的改革態度,用「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一步一腳印過河」等說法。董總結說,我們正處於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不僅是在中美關係方面,而且在全球力量和技術的更大背景下也是如此。她認為,我們正在從第三次工業革命過渡到第四次工業革命,其標誌是人工智慧、量子運算和再生能源的進步。董警告不要簡化標籤和意識形態衝突,而是鼓勵承認不斷變化的條件和真正衝突的歷史視角。

她討論了世界正在經歷的重大變化,從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向多極世界秩序的轉變。這種轉變帶來了多重危機的時代,世界必須應對氣候變遷、人工智慧社會轉型和已知未知時代等相互關聯的挑戰。世界也正在經歷一個令人驚訝的時代,發生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等不可預見的事件。這個以有限的經濟成長和巨大的不確定性為特徵的過渡時期可能會導致危險的短期思維和對世界的忽視理解。大國競爭和帝國對資源的野心取代了看似理性的全球經濟環境,導致國家之間複雜的系統性競爭。董強調需要領導力和勇氣來進行改革並激發新的全球治理模式來管理這一轉變並建立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她建議中國和美國應該在這方面進行競爭,並鼓勵建立富有成效的合作關係。董也指出,美國無與倫比的領導地位已經結束,標誌著長達 75 年和 200 年的盎格魯撒克遜統治時期的結束。

她討論了歐洲和亞洲之間的權力動態變化,其中中國正在成為全球舞台上的主要參與者。董強調了東西方之間創新和學習的歷史交流,中國在宋代為歐洲的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然而,在西元1500年之後,技術和智力的流動發生了逆轉,歐洲超越了中國。董表示,相信在現今多極化的世界中,中國有許多值得美國學習的地方,雙方互相學習,不對抗競爭,才能共同進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