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相爭 勝負漸分曉
2025-10-28 聯合報/ 曾士宇/大學教師(新竹市)二○一八年,美國總統川普展開對中國大陸的貿易戰,橫柴入灶加關稅。繼任的拜登總統不僅維持高額關稅,更以「小院高牆」政策增加貿易限制。川普第二任,從今年四月起大打針對全球的「對等關稅戰」,主要對象還是中國;半年下來,這場牽動世界經濟格局的對抗,其勝負已逐漸浮現。
十月廿三日出版的「經濟學人」封面故事,標題即為「中國正在贏得貿易戰」。文中分析,中國已學會了像美國一樣有效地升級報復,它正在嘗試建立自己的域外貿易規則,從而改變世界經濟的路徑。川普對中國貿易的立場很明確,加大從他第一任期內開始的施壓運動。這意味著更多的關稅、對高科技貿易的更多控制及積極制裁;目的是阻礙中國的製造業巨頭,強索金融和商業讓步,並減緩中國的技術發展。
六個月後,中國很明顯占了上風,原因有三。首先,事實證明它能夠抵禦美國的脅迫,並巧妙地進行報復。川普四月對中國徵收的「解放日」關稅,在華爾街暴跌後被撤銷。最近中國針對用於高科技製造業的稀土出口實施限制,川普威脅徵收百分之百關稅,卻又再次讓步。那些斷言中國陷入危機的人應該注意到,今年中國股市以美元計算上漲了三成四,是標準普爾五百指數漲幅的兩倍。
中國已學會巧妙的報復,一直努力消除中國供應鏈裡的外國成分,同時使中國成為其他國家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理論上講,川普可以透過切斷中國進入美元銀行體系來加大賭注,但他可能不會這麼做,因為由此產生的金融市場動盪將嚴重傷害美國。
在所有針鋒相對的鬥爭中,中國正透過反覆試驗制訂一套新的全球貿易規範,它希望在舊的自由貿易秩序廢墟上,建立一個由中國領導的體系,該體系將與川普的關稅帝國相媲美。中國已經改變了貿易地域。截至九月,一年來其商品出口增長了百分之八以上,對美國的出口卻下降了二成七。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的威脅引發了恐懼,因為它主導了市場,並可能削弱西方製造業供應鏈,這比美國用來控制半導體產業的劇本更激烈。
中國可能獲勝的最後一個原因是,貿易戰反而使習近平和共產黨變得更強大,而不是更弱。局外人指出中國存在巨大的問題;然而對許多中國人來說,川普的霸凌行為,反而證明了習近平長達十二年的計畫是正確的—使中國成為科技工業超級大國,以便為面對充滿敵意的世界做好準備。
川普仰賴美國超強地位,提出違反經濟學原理、霸凌全球的「對等關稅」後,唯一選擇「不跪」的中國,深信只有施加壓力能讓川普讓步,而非奉承和退讓。最後還是靠著七年前因窮於應付川普貿易戰的教訓,進行長遠規畫部署而獲得的底氣,如今不致任人宰割。正如孫子兵法所云:「多算勝,少算不勝。」
如果川普和習近平真的於十月卅日會面,雙方可能會進行緩和局勢的表演。然前景不是兩個國家克服分歧,而是好戰的巨頭將其經濟實力武器化。即使中國「正在贏得」貿易戰,當中美都以防衛代替互信、以封閉取代開放時,則輸家不僅是彼此,而是整個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