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2年7月28日 星期六

漫談清華故事 - - 父子雙傑掌清大 傳承奉獻

清華大學出版社日前舉辦徐賢修、徐遐生校長「父子雙傑 清華傳承」新書發表會。古今中外「父子雙傑」,可想到一些先例,如「唐宋八大家,一門三學士」的蘇洵、蘇軾、蘇轍,法國文豪大、小仲馬,美國老布希與小布希總統,但是父子皆為同一所知名大學校長即使不是空前,也應該是極為少見的機遇。
徐賢修校長於1970 年應蔣經國總統之邀,返回清華母校擔任校長。他認為臺灣未來經濟發展「應選擇科技工業,集中發展」。為落實這些想法, 1972 年即在清華設立工學院,如今清華工學院四系都是居台灣學界龍頭地位的系所,奈微工程與系統研究所更有「亞洲第一」之譽,無論在學術界或產業界,影響力有目共睹。
徐校長在四十年前即看出化石能源短缺終究會威脅文明的進展,而積極推動電動車研究。1973-1981年間,他擔任國科會主任委員,促成新竹科學園區成立,使得台灣經濟發展邁向另一階段。
徐遐生校長在書中回憶昆明出生、移民美國初時的清苦生活,乃至成年後在學術研究的層層突破,在美國學術界成為巨擘,這是個大時代華人遷徙生根的故事。他於2002年到原來並不熟悉的清華擔任校長,當然受到老徐校長的經歷影響,而懷著滿腔抱負。是位令人敬重,正直而認真的學者。不僅致力於清華校務整體提升,而且積極協助臺灣教育宏觀規劃,居功厥偉。
清華很感謝他任校長四年中始終如一,無怨無悔的奉獻。徐校長卸任後,回到科學研究領域,開始新的研究方向。徐氏父子對於清華、對於台灣科技界的貢獻,都值得我們尊敬與佩服。

2012年7月19日 星期四

「EMBA校友會eNEWS年度會訊首刊號」序言


EMBA校友會eNEWS年度會訊首刊號」序言

    本人很欣慰,也很榮幸地為EMBA校友會eNEWS年度會訊首刊號撰文。
    
    相信閱讀這本會訊的清華校友,可以從中感受到當年來母校清華大學上課學習的同學師生情誼,回想起許多美好的回憶。對於還在清華求學的同學,可以從師長專訪的故事中,感受清華大學的人文價值;同時能從歷屆校友專訪的故事中,領略清華企業家精神的正面意義,對事業及生活的規劃更有助益。
    
    在此我願以一則小故事作為分享:曾經有位賢明的人說過一段饒富意味的話:人生最困難的事有兩件,其一是把鈔票從別人的口袋放入自己的口袋,其二是把想法從自己的腦袋裝進別人的腦袋。
    
    迎華校友把最困難的事「把想法從自己的腦袋裝進別人的腦袋」完成了。一年以來,自「窩心、向心、發心」展開的各項校內外活動及校友關懷,帶動起各屆校友的反應及迴響。這是一種良性的互動,也證明了清華人擁有濃厚的人文氣息,各屆EMBA校友也願意呼應支持自己的校友會長的會務願景,這在長久以來以理工及製造見長的園區生活圈來說,是一個值得關注及長期培養的人文氛圍。對此,我對迎華校友的領導能力及校友們的高度向心力有著一定的肯定及嘉勉。

    2012年,可以說是清華EMBA的大好年,不僅會務蒸蒸日上,迎華校友伉儷也成為了母校「百人會」的年度新成員,除此之外,迎華校友也成為今年度母校表彰的傑出校友,三喜臨門,可喜可賀。這不僅是迎華校友個人的成就及榮耀,也是EMBA校友們的成就及榮耀。
    
    常強調:EMBAMBA專班同學們比較成熟,事業上也有成就,如果組織起來對學校的助力肯定很大,母校非常歡迎。這次適逢EMBA校友會發行eNEWS年度會訊,本人期勉本刊之出版能鼓勵更多EMBA校友向心發心,做個新世代全方位高階經理人。

2012年7月14日 星期六

漫談清華故事 - - 猶太人的成就與精神

今年五、六月諾貝爾大師雲集清華,雖因不同的機緣,巧合的是五位都屬猶太裔。猶太人在學術界大放異彩不是新聞,但以全世界約僅有一千五百萬猶太人,不到世界人口的千分之三,產生了約四分之一的諾貝爾獎得主,仍然是非常驚人的。如果再進一步分析,1901-19501951-2000年,猶太裔物理、化學、醫學、文學諾貝爾獎得主分別由1512224百分點上升到32223215百分點,同時在此四領域整體而言由17進步到29百分點,則更令人震驚。有學者研究,猶太人在歐美獲得自由發展的公民權,是十九世紀末期的事,二十世紀前半段,歐洲又掀起強大反猶風暴,二十世紀後半段起才是猶太人比較不受拘束的發展期,因此後勢更為看好。
如果看二十世紀猶太裔世界級偉人,包括愛因斯坦、佛洛伊德、畢卡索、季辛基,可謂群星璀璨。猶太人是如何做到的?我們能見賢思齊嗎?
猶太人從小培養孩子讀書的好習慣,使他們知道書中能賦予他們無窮的智慧。在精明的猶太人眼中,任何有價的東西都能失而復得,只有智慧才是人生無價的財富。前以色列駐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齊普立(Menashe Zipori)曾說,猶太人經由教育獲取知識的重要性;社會責任;致力慈善與積極的社會參與;在本行中力求專業;擁有自信、鼓勵創意;有追求成功的決心,是猶太人的成功密訣。華人也以注重教育著稱,但過份強調「學以致用」,少有為知識而知識情懷,另一方面,拙於質疑權威,不主動發掘問題是普遍的缺憾。要能從善如流,才有希望迎頭趕上。


2012年7月6日 星期五

漫談清華故事 - - 諾貝爾大師風範

清華大學在五、六月邀請到五位諾貝爾獎得主到校演講,學校因而趁機辦理「諾貝爾大師月」活動。諾貝爾大師蒞校以往每年平均約有兩、三次。在一個多月內,有五位密集到訪,則屬空前,是清華師生以及鄰近學子難得的知識饗宴。
諾貝爾獎是學術桂冠,如所有難得獎項一樣,有運氣成份,而常有遺珠之憾,但得獎人往往實至名歸。諾貝爾獎大師一般都平易近人,思路清晰,善於溝通,知識淵博,精於表達,是學者最佳典範。
2011化學獎得主Dan Shechtman 勉勵學子對自我要有信心,並有排除眾議的勇氣,要挑選自己有興趣的領域,成為這個領域的翹楚;1997年物理獎得主 Claude Cohen-Tannoudji歸因獲得非凡成就,主要受父親與猶太傳統價值、良師益友的啟發與法國學院使他拓展知識範圍、觸類旁通經驗的影響;2008年化學獎得主 Martin Chalfie受益於猶太家庭重視教育、學習的傳統,以及他能在挫折中獲取教訓,學會向人請教以及與人合作,在一連串機遇下,由貴人指引,把握學習機會,在適當研究環境中茁壯,同時能不隨流俗,專心執意,按步就班,終於登上學術最高殿堂;20042009化學獎得主Aaron Ciechanover Ada Yonath 在同一天演講,是名符其實「滿漢全席」級的盛筵。他們都從小就具有好奇心與冒險精神,受到好老師影響,貴人相助,有境外學習經驗,保持與其他國際團隊合作,長期投入並不畏挫折。值得注意的是五位大師不約而同的指出基礎科學研究的重要,由觀念革命開始,進而改變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可能發展出意想不到的應用,成為推動創新的引擎,影響人類生活。


2012年7月2日 星期一

「父子雙傑 清華傳承」

「父子雙傑 清華傳承」

兩位徐校長值得我們尊敬與佩服


  1966年(民國55年),我就讀臺灣大學物理系大二,清華開設暑期研習班,邀請許多國外華裔學者來臺灣短期講課。那年暑假授課的學者,包括應用數學方面的徐賢修教授、普渡大學物理系教授范緒筠院士,及當時任職於美國貝爾實驗室的施敏博士。我家住在光明新村,與清華校園僅一牆之隔,暑假上課很方便,記得上課地點就在現在化工系館位置的舊物理館。
  整個暑假我都在清華暑期研習班聽課,課程結束以後,我代表臺大物理系學生訪問徐賢修教授,為物理系刊《時空雜誌》寫稿。採訪是在一個晚上,我與物理系四位同學一起前往,那時他住在清華大學新南院教授宿舍,就是現在的第一綜合大樓原址。訪談之後,我寫了一篇訪問稿。對他的印象是口才很好,講話很能振奮人心,對年輕人也有一番訓勉。
  仕琦幫我找出45年前在《時空雜誌》寫的〈徐賢修博士訪問摘記〉,文中他談到政府對於科學發展應朝何種方向努力,徐教授認為「應從基本科學做起。『基本』二字或嫌空洞,也許說『實用科學』要明白些,如Solid State Physics(固態物理)的應用、電子工業等,由於人才、設備等客觀因素所限,只有選擇與工業發展有關的科學,以已有之研究設備及工業,集中作線型的發展。」
  徐教授的這些想法,後來於1970年(民國59年)他擔任清華校長時,逐漸開始實現。他為清華設立了工學院,陸續成立動力機械工程、工業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及工業工程等科系。在當年的時空下,政府不希望每所大學重複設系,因此清華工學院各系當年的系所名稱都很特別。例如「化學工程系」初創時名為「工業化學系」,「電機系」1976年設立時的名稱是「電機電力工程系」,但「動力機械工程系」維持原名,至今臺灣只有清華大學設此科系。
  「材料系」的成立尤為特別。世界上的第一個材料科學系,是美國西北大學在1960年(民國49年)設立的,清華大學在1972年(民國61年)就有材料系,也是臺灣的第一個,這就算放在世界材料科學領域,都是很早的研究機構。應用數學背景的徐校長,預見了材料科學的重要性,在清華設系,我的了解是他接受當時康乃爾大學工學院院長的建議,而有此規劃。經過了四十年的發展,「清華材料系」現在是臺灣龍頭地位的系所,無論在產業界或學術界,影響力有目共睹。
  徐校長當年規劃的工學院系所都極具遠見,為清華大學後續的長遠發展奠定扎實基礎,之後他擔任國科會主任委員,推動新竹科學園區成立,使得臺灣經濟發展邁向另一階段,這層影響力就不只嘉惠清華校友而已了。由於他的卓越貢獻,清華在2001年(民國90年)由工學院提名頒予徐校長榮譽博士學位。
  徐校長也以樂觀出名,據沈君山校長在自傳中述及,當年徐校長勸沈校長回國服務時,曾大談在臺灣海峽開採石油的遠景,當沈校長表示不以為然時,徐校長說:「也許會成功也不一定。」讓人印象深刻。
  本書中,徐遐生校長回憶昆明出生、移民美國初時的清苦生活,及至成年後在學術的層層突破,在美國學術界成為巨擘,這是個大時代華人遷徙生根的故事。他到原來並不熟悉的清華擔任校長,當然受到徐老校長的經歷影響,而懷著滿腔抱負。
  我對徐遐生校長的最初印象是,他是位傑出的科學家。直到2001年(民國90年),我擔任清華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副召集人後,才與他初次見面。後來他來清華擔任校長時,我是工學院院長,與他在公務上有長期合作關係。整體印象是他是位令人敬重、正直而認真的學者。清華很感謝他擔任校長四年中,始終如一,無怨無悔的奉獻。
  徐遐生校長缷任後,回到科學研究領域,開始新的研究方向。回想四十多年前拜訪他父親徐賢修校長時,徐老校長侃侃而談,徐氏父子對於清華、對於臺灣科學界的貢獻,都值得我們尊敬與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