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9年5月5日 星期日

五四運動100周年

五四運動100周年

一百年前的54因為抗議北京政府在「巴黎和會」上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以北京市大學生為首的各界青年走上街頭,掀起後人所謂的五四運動對後來中國政治社會情勢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也衍生了今日兩岸的政經格局。

當時的北京,可謂早已「山雨欲來風滿樓」﹔自清朝中葉以來,國家積弱不振,受盡列強欺凌,滿清政府雖於1911年被推翻,北京仍飽受軍閥顢頇但又專制統治,前途晦暗,而清末至民初,先知先覺的知識分子受到西方影響,鼓吹被認為具普世進步價值的「自由、民主、科學」革新理念,新思潮已逐漸在民眾心中萌芽,在「巴黎和議」的消息傳回國內後,認為政府喪權辱國,群情激憤,成了最直接的導火線,在帶頭的大學青年號召下,紛紛走上街頭。

「五四事件」街頭運動雖然不久後即告平息但由內除國賊外抗強權」的救亡圖存,追求德先生與賽先生」的啟蒙口號的啟發在往後數十年間,對整個中國產生了巨大影響。就台灣而言,可謂至今仍餘波盪漾如今對整起事件與後續相關發展統稱「五四運動」

與「五四運動」相連最引人注目的有胡適傅斯年羅家倫諸人。胡適雖然當時回國不久,但他以個人風采,聯合志同道合的學者,不遺餘力的提倡白話文學,主張「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我手寫我口」,以及民主、科學的「新文化運動」,已經儼然成為知識界導師,帶動風潮,傅斯年與羅家倫則是帶頭上街的學生領袖,羅家倫是「北京學界全體宣言」起草人(中有「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國亡了!同胞起來呀!」等句)[1],傅斯年則是遊行隊伍掌旗人。胡適、傅斯年與羅家倫等人透過文章、辦雜誌以及著書,在社會上得到很大的迴響﹔三人後來分別擔任北京大學、台灣大學以及中央大學校長,不僅在學術界,而且在政府以及民間社會,均有極大的影響力。值得一提的是,「五四運動」重要人物李大釗與陳獨秀,都是兩年後成立的「中國共產黨」要角。

「內除國賊,外抗強權」的基調可謂自始即為全民共識1928年,國民黨軍隊擊敗割據軍閥,北伐成功,為全國統一創造了契機﹔蔣介石「安內攘外」政策未能貫徹,不敵共產黨成功宣傳「統一陣線抗日」,在蘆溝橋事變後,對日宣戰,在準備不足情況下,面對軍力強大甚多的日本,八年抗戰仍能慘勝,都是在此「救亡圖存」凝聚民心的大思維下實現。

「德先生」由英文democracy而來,追求的是自由與民主。一般認為,真正的民主是由人民自由選舉而來。國民政府在抗戰後,百廢待舉且內戰風聲鶴唳之時,推動行憲,於1947年由選舉產生的國大代表成立「行憲國民大會」,並在1948年選舉總統﹔由於戰事不利,蔣介石於1949121日,正式宣布引退,李宗仁代總統於11月經香港出走美國,國民政府播遷台灣後,蔣於195031日在臺北復行視事。

國民政府在台灣,自始即推動地方自治,地方首長與民意代表由人民直接選舉,中央則以「維持法統」之名,立法院與國民大會皆不改選,到後來老成凋零,以及民意高漲,開始辦理增額補選,在李登輝繼蔣經國擔任總統後,推動修憲,於1996年進行第一次總統直選,雖然民主品質上遭到強烈質疑,至少達到形式上的民主化。

在中國大陸方面,一向主張「共產黨專政」,歷經各項整肅、整風運動,僅餘民主外殼,導致「文化大革命」浩劫,民窮財盡,但期間發展出核彈、導彈甚至人造衛星,保障國家安全,「外抗強權」在軍事武力上,做得相當成功﹔1979年,在鄧小平主政下,改革開放,由政府主導,讓民間活力得以充分釋放,四十年間,國力突飛猛進,GDP已與美國相去不遠,人均GDP也超過一萬美元,是世界有史以來,經濟發展的奇蹟。對比之下,世界先進國家,包括美國、西歐與日本,經濟成長減緩,世界霸主美國更是2008年世界金融海嘯的罪魁禍首,2016年甚至選出政治狂人川普為總統,在世界各地橫行霸道,推動「美國第一」,讓人對以美國為代表的民主制度的優劣,產生極大的疑問,而對中國大陸國家資本主義產生憧憬。所以在五四百周年後,政治制度並沒有歸於一元,而受到各國的嚴密檢視中。

對庶民來說,中國大陸脫貧迅速,中產階級人口大增,物質生活大為改善,經濟上有相當自由,出國旅遊成風,有相當的自由﹔同時在基礎建設方面,已成世界稱羨對象,甚至廣泛輸出國外﹔在國內政治上,如不碰觸「一黨專政」禁忌,也不會感到多大不便,與解嚴前的台灣相似,而經濟則相對發達﹔對居住在中國大陸以外的人來說,政府治理似乎相當有效率,對於民眾的需求也能適當的回應,加上科技的進步,對民眾的行動監控能力與強度俱增。問題是,此種政治制度是否可長可久? 經濟是否能持續發展?人民福祉增進是否能夠維持?在面對歷史新局,仍難以預測未來發展。

另一方面,賽先生只science,即科學,在台灣經濟起飛後,從1980年代開始,有長足的進步,但近年來有停滯之虞。中國大陸在民窮財盡,政治掛帥時期,相當落後﹔1980年代起,有大批留學生到歐美國家學習,在2000年左右,有相當學歷與成就的留學生大批歸國,在國力增強後,對教育的挹注不遺餘力,科技水準迅速提升,後勢看好,受到舉世注目。但由於起步較晚,少有創新基礎理論的突破,在應用方面,則已成為世界強國之一。

因此在五四百周年之際當年揭櫫的救亡圖存部分,可謂達到階段性目標追求「德先生與賽先生」啟蒙部分,「賽先生」部分有相當進展,而起後勢看好,「德先生」部分在中國大陸並未被認可,在台灣發展也並不樂觀,受到相當質疑﹔所以「五四運動」可視為對中國未來發展的一次大規模的反思,而不見得建立了共同追求的目標,因此並無「克竟全功」可言。

近人分析五四諸君提倡的民主,是西方浪漫式民主,而非先賢鼓吹的理性民主。浪漫式民主精髓在「一人一票,票票等值」,但易受操控,尤其魅力型狂人一旦當選,可能遺禍無窮﹔歷史上最大屠夫之一的希特勒,即由民選產生,近例則是美國總統川普,品格極為低下,當選後任所欲為,造成世界政治經濟動盪不安﹔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川普團隊即僱用業者根據大數據分析辨識個人心理、變數定位,進行量身訂做政治行銷與動員,操弄情緒與恐懼,可能因此贏得大選,讓人對西方浪漫式民主的未來擔憂,民主根基較脆弱的台灣恐怕也難免成為災區。

至於「賽先生」,有人認為五四諸君皆非自然科學家,對科學盲目地崇拜,相信科學萬能,科學為現代價值的全部,提倡的是「科學主義」,將科學過度地應用到無法由科學方法驗證的事物,造成社會唯科學是尚的偏頗心理,重理輕文,導致人文社會領域人才之不振,並無助於科學本身的發展。同時中國文化中根深蒂固的重應用輕學理導致迄今仍「重技術、輕科學」,持續是科學發展的一大障礙

另外值得反思並顯弔詭的是,五四雖將「賽先生」作為追求目標,對中國科學的發展影響仍是值得深刻探究的問題。回溯其前約半世紀的清代「洋務運動」,即揭櫫 「師夷長技以制夷」,期使中國走上「工業發展」和「現代化」之路,至少也能如西方列強「船堅炮利」,與五四所提出的「賽先生」思維本質相似﹔「洋務運動」引入西方科技,促進思想開放,「工業發展」對民生經濟的促進,其理甚明,似乎不必靠五四的鼓吹才能讓民眾了解﹔例如1909(約在五四前十年)清廷利用美國退還多索的「庚子賠款」,派遣留美生 (後稱「清華直接留美生」) 的辦法,規定以十分之八習農工商礦等科;以十分之二習法政理財師範諸學。其中身為第二屆「清華直接留美生」的胡適先生,即為原本到美國康乃爾大學修習農學之一例。所以在技術追求上,五四並非先驅,在基礎科學理論以及實驗發展的貢獻而言,似乎也不大。將「賽先生」與「德先生」並列,顯得有些失衡。

五四運動100周年兩岸政府態度迥異中研院學者黃克武認為「蔣介石將丟失大陸的因素歸咎于五四學生運動,共產黨就是因五四而誕生。」雖然國民黨不滿中共解釋的五四,卻對於爭取五四的話語權並沒有太大興趣。從過去曾短暫地將青年節訂在54日,但來年就立刻將青年節改為329日,可見國民黨對於五四的猶疑。

近年民進黨政府忙於去中國化對紀念活動採取「靜悄悄」「視而不見」態度﹔只有中研院舉辦了一個為期三天的「傳承五四精神」研討會為了感念五四代表人物、也是中央大學前校長羅家倫,中央大學特地舉辦了一場論壇。「聯經出版」邀集51位學者,從文學、思想、文體、人物等角度,重看五四及其影響,出版了「五四@100:文化,思想,歷史」新書,[2] 旨在回顧文化史、文學史和思想史上的「五四」。這三者息息相關,構成「五四」論述和想像的基礎,以此觸動種種社會實踐,乃至革命。「遠流」則出版了將已故歷史學者唐德剛二十四篇有關五四文章集為一編之「五四新文化」,[3] 分為「五四概論」、「胡適定位」、「文學轉型」、「戲曲世界」四部份,概論五四新文化運動,為一代宗師胡適定位,檢討新文學的發展和困境,談述在傳統和現代之間的戲曲。為五四百年來的評價留下記錄。這些活動共同特色,或說「美中不足」的是對「賽先生」著墨甚少甚或闕如。

與台灣相對應的,「五四」於1949年後成為中國大陸的固定青年節節,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爆發100周年紀念大會」會上發表講話,中共中央政治局全體常委出席大會。定調五四精神為「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其核心是愛國主義。

民進黨政府則對五四的評價與冷熱明顯與大陸不同。黃克武認為﹔「一般人並不是那麼關心五四,也很難擴張其社會影響力。」黃克武分析,「五四所提出的要求─民主,在台灣已經實現,科學更不用說;而愛國,在台灣政治操弄下已經是個政治議題。近年,台灣主體意識興起,五四自然也無法引起台灣人的熱情與關注」頗能道出現況。


[1] 「北京學界全體宣言」: 現在日本在萬國和會上要求并吞青島,管理山東一切權利,就要成功了!他們的外交大勝利了!我們的外交大失敗了!山東大勢一去,就是破壞中國的領土!中國的領土破壞,中國就亡了!所以我們學界今天排隊遊行,到各公使館去,要求各國出來維持公理。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舉了!今與全國同胞立兩條信條道: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不可以低頭!國亡了,同胞起來呀!

[2] 五四@100:文化,思想,歷史,王德威,宋明煒編,「聯經出版公司」,20194月。

[3] 五四新文化,唐德剛,遠流出版社,20194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