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4日 星期六

關中: 《美國霸權的衰退和墮落》筆記 (三) 美國如何面對中國的崛起 (2)

關中: 《美國霸權的衰退和墮落》筆記 (三) 美國如何面對中國的崛起 (2)


(五)為什麼戰爭並非不可避免

美國多位重量級學者均認為,中國在使用武力上,十分理性和務實。列舉了中國在對抗戰略的五點假設和可能:
一、絕對的現實政治性,極大的彈性,
二、宏觀戰略的世界觀,重「勢
,懂得審度時勢
三、心理戰和政治戰重於軍事戰,以夷制夷,各個擊破,
四、積小勝為大勝,美國在下西洋棋,中國在下圍棋,以鄉村包圍城市,
五、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

1950年代中國介入韓戰和 1969年對蘇聯發動的制先攻擊,說明了中國採取的是「積極防衛」主義,表達的意義就是中國永遠不會被嚇到,即使敵人寶中國從地球上消滅,也不會退卻。

美中發生戰爭勢不可想像的,因為結果與任何一方想要得到的利益不成比例。

和平的十二線索 (clues) :
一、需要一個更高權威,
二、在一個較大的經濟、政治與安全體系中,有約束作用,
三、有德行的政治家,
四、時間是關鍵,
五、文化上的共同性可以避免衝突,
六、除了核武,天下沒有新鮮事,記取歷史教訓
七、「相互保證毀滅」使全面戰爭成為瘋狂,
八、核武強權之間的熱戰,不再是有正當性的選擇,
九、核武強權的領導人必須要準備冒險打一場不能贏的戰爭。
十、經濟互賴將提高戰爭的成本,也會降低戰爭的可能性

十一、同盟可能是致命的吸引力,
十二、國家內部表現才是決定性因素
,包括經濟動員能力和士氣

三個關鍵問題:
一、美中競爭像甚麼? 不同和相似是同樣的重要,
二、在為什麼美國認為現在「中國威脅」令人擔憂? 放在長遠視野中,才能發現其中的複雜,必須向前看去尋找答案,要怎麼做?
三、美國也要了解,其他國家的看法如何?

美國期望中國會成為戰後的德國和日本,至少也要像南韓和台灣。冷戰結束後,美國沉醉於「歷史的終結」和「單一霸權地位」,忽略了中國的崛起。

美國後冷戰時期對華政策是「交往與預防」(engage but hedge),他的缺點是同意所有事情,阻止不了任何事情。

李光耀曾說,美國「交往與預防」戰略不會成功,因為:
一、中國不會變成民主國家,否則它會瓦解,
二、不能把中國和德國和日本相比,中國既未被美國打敗,也未被美國佔領
,更不受美國保護。

檢討所有的戰略選擇,包括最可怕的:
一、調適 (accommodate) : 採取新的權力平衡,不以戰爭的方式來改變不利的趨勢,
二、破壞 (undermine) :可支持中國的分離運動,製造中國內部矛盾,以人民要求自由對抗中國的高壓統治等,只要中國內外難以兼顧,美國便可防止,或至少延緩,中國對美國霸權的挑戰,
三、交涉長期和平 (negotiate a long peace) : 前提是雙方都要做出一些讓步,雙方都可在次要利益上各取所需,但宣稱獲得巨大讓步,
四、重新界定關係 (redefine the relationship) : 美國歐巴馬不同意習近平提出的「新型大國關係」,但可提出自己版本。

美中雙方共同利益:
一、防止核武戰爭,
二、防止核武擴散,
三、因應恐怖主義,
四、因應全球暖化。

釐清甚麼是重大利益? 難道防衛西太平洋、南海、台灣,會比防止核子戰爭重要?

美國不應從鏡子中看中國 (因為看到的是自己)。在重大利害關係中,可預測性和穩定性比友誼還重要。美國不應老是「假裝」 (不敢面對事實)。

重視國內問題
今日對美國國家安全和世界地位最大的危險是美國政治制度的失衡—政府管理的失敗。美國的民住已經失能,加上社會分裂,不力挽狂瀾,將走向衰敗。中國也同樣面對一些內部的問題,如缺乏法治,中央控制過大,社會缺乏想像和創造力。如果雙方領導能集中力量優先處理國內問題,它們會發現尋找「分享二十一世紀的亞洲」,將不是最重要的工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