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清華退聯會「北市一日兩地遊」(一) : 監察院

 清華退聯會「北市一日兩地遊」(一) : 監察院

歡樂時光

監察院大門

出發前合影

簡報介紹

監察院大樓模型

于右任院長雕像

于右任院長墨寶

古蹟建築沿革

古蹟之美


建築師森山松之助

八柱式門廊

衛塔

破縫山牆

銅製圓頂

圓頂天花

馬薩式屋頂

勳章壁飾

圓窗

挑高一樓大廳

M式樓梯

圓頂天花板

彩繪玻璃

居高臨下

二樓一角

搖曳樹影

中庭花園

清華退聯會自成立以來,大致每月舉辦一次「樂活」活動;早早排定於八月十五日辦理「北市一日兩地遊」,早上參觀監察院,下午則到附近的「台灣博物館」參觀,讓人充滿期待。

有會友好奇說監察院給人績效不彰的印象,為何會選擇參觀監察院;事實上,退聯會動念是因為監察院建築深具特色,而如團體登記參觀,該院會先安排簡報,讓大家順便了解一下監察院的前世今生,也更豐富參觀經驗,算是加值。[1]

當天約九時許到達監察院,先由接待人員作約十五分鐘簡報,接著參觀「監察院文史資料陳列室」,包括監察制度沿革、監察院職權之演進、國際監察事務、古蹟建築實物、監察院名人文物、人權保障及促進以及監察院今昔風貌各區,最有可觀,也是此次旅遊主題為「監察院今昔風貌」以及「古蹟建築實物」。

監察院國定古蹟興建,第一期於1913年完成,第二期於1915年4月24日落成,目前作為辦公廳舍使用,乃臺灣現存西洋歷史式樣建築中,保存最完整之一座。設計者為日本建築師森山松之助 (Moriyama Matsunosuke),當時許多公共建築設計,多出自其手筆。[2-4]

此棟2樓建築面對十字路口,正向立面為大門入口,乃一座凸出3層樓高之扁平銅製圓頂,四周開12個半圓型的「老虎窗」,具通風、採光和裝飾效果。左右兩旁各有衛塔,四周採「破山頭」,使細節較豐富化。中央正門上端,有3個半圓形長立窗,窗與窗之牆上方有形狀如勳章的浮雕壁飾,周圍繞以花草紋飾。窗之上端,則有拱心石,為巴洛克風格特徵之一,強調且集中焦點在中央入口處。在兩翼廳舍外牆上,復有巴洛克時期常見之圓窗,窗旁以花草、蔬果、綵帶點綴裝飾。

一樓大廳挑高約15公尺,廳內環立18根4公尺高之托次坎 (Toscan order) 柱子,柱頂橫梁雕塑及圓頂天花板之彩繪玻璃,巧奪天工。大廳內輝煌壯麗之M型樓梯通往2樓,牽引左右兩翼,氣勢磅礡。踩著灑滿光影的M型樓梯階梯拾級而上,在樓梯轉角處歇歇腿,欣賞窗外隨風搖曳的樹影,繼續前行,抵達挑高設計的2樓,抬頭就是巍峨的圓頂天花及居中的彩繪玻璃,華麗而不失威嚴。[2]

參考資料

[1] https://www.cy.gov.tw/cp.aspx?n=188 根據監察院官網: 「開放監察院院區供民眾參觀,以彰顯本院國定古蹟建築特色,及增進民眾對本院職權行使之瞭解」,「開放區域:以本院入口前廣場、敞廳、陳情受理中心、監察文史資料陳列室、議事廳及中庭花園為範圍。但遇特定節日時,得擴大開放區域」。
[2] https://www.cy.gov.tw/News_Photo.aspx?n=695&sms=9138&_CSN=216
[3] https://zh.wikipedia.org/zh-tw/森山松之助
森山松之助(1869年7月15日—1949年4月2日),日本大阪市出身的建築師,活躍於日本時代的台灣,師承辰野金吾。1907年,森山松之助來臺灣。在臺灣期間,他除了總督府營繕課的工作之外,不願擔任行政職務,全心進行設計業務。任內設計監造許多官廳建築,其中包括臺灣總督府 (現總統府)、臺灣總督府專賣局 (現臺灣菸酒公司總部)、臺南州廳 (現國立臺灣文學館)、臺中州廳 (現台中市辦公處)、臺北州廳 (現監察院) 等。臺灣總督府竣工後,已在臺灣設計大量作品的森山表示,「臺灣已經沒有什麼可做的了」,遂於1921年辭官返日,在東京開設建築師事務所。
[4] https://building.cy.gov.tw/cp.aspx?n=279
森山松之助也師承英籍教授康德(Josiah Conder),學得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式樣的技術,在臺灣的設計概以此式樣為依歸。他是臺灣在日治時期設計建築物最多者,約有二十餘座。在此諸多建築物中,可看出其所引進之豐富的建築形式,屋頂偏愛馬薩式(Mansard roof,屋頂甚陡),在柱式、山牆、翼塔、門廳及拱廊等部份,或材料的處理上,特別具有成熟圓融的經驗及豐富的創造力,是臺灣歷史上眾多的建築師中極具影響力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