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清華退聯會「北市一日兩地遊」(二): 台灣博物館

清華退聯會「北市一日兩地遊」(二): 台灣博物館

新古典主義風格

多立克柱式支撐

羅馬建築穹頂

三角山牆

挑高大廳

複合式柱

鑲嵌玻璃天花

離地板18公尺

兩翼對稱

中庭藻飾

門上徽章

精緻燈飾

兩翼樓梯

大理石壁面腰板與踢腳

華麗護欄

柱頭紋飾

大理石馬賽克拼貼

兒玉源太郎雕像

後藤新平雕像

新奇別緻

單眼皮東側赤銅牛

雙眼皮西側青銅牛

古生物館

中午在監察院附近之台大會館「蘇揚餐廳」用餐,餐後前往台灣博物館 (台博館)參觀,距離均在步行範圍。

台博館位於台北新公園 (現228公園) 內;新公園地處台北鬧區,附近又有總統府、臺大醫院、張榮發基金會等,近年來有不少次因約定
在附近地點聚會時間尚有餘裕,進公園欣賞花木或是順道經過,倒是一直沒有進台博館參觀,記憶所及,上次進台博館還是小學時期隨「竹師附小」全年級旅行到此一遊。「竹師附小」現為「清華竹師附小」,如今個人以清華退休人員身分「舊地重遊」,也是一種奇妙的巧合。[1,2]

由於到本館時間比預定團體參觀時刻還有約一小時,得空先到咫尺之隔的分館「古生物館」(原台灣土地銀行總行) 參觀與享用咖啡。[3]

紀念館初建時總建坪510坪,採用歐洲博物館常見之新古典主義風格,兼具仿希臘神殿多立克柱式支撐的三角山牆與羅馬建築穹頂,整體建築平面配置座南朝北呈左右對稱「一」字形,南面面向新公園,使博物館可收攬園內自然景觀。

台博館目前常設展,包括三部曲,一為「發現臺灣」,回顧臺灣自然世界是如何被近代博物學所「發現」的展覽。故展名為「發現臺灣」。內容主要分為三大主題單元:發現之道、臺灣新象、過去的未來。

第二部曲是「臺灣.我的家-兒童探索展」,分為六大展示單元:「石頭會說話」、「森林遊樂園」、「候鳥的小島旅行」、「小島的從前從前」、「海島的輪廓」、以及「生生不息」,藉由故事性的敘事、標本文物及互動裝置等多層次的感官展示,引導兒童體驗、思索臺灣自然與人文,加深孩子們對這塊土地的瞭解,也能涵養對多元文化的欣賞與尊重。

第三部曲為《博物臺灣》,是以臺博館各學門特有蒐藏或具代表性的標本為重心,展現臺灣的在地特殊性與歷史新定位,並強調人文與自然交融的新時代觀點,提供觀眾認識臺灣的平臺。分為以自然為主題的「自然臺灣」及以人文為主題的「浮生臺灣」兩間展廳,介紹臺灣的環境樣態與歷史文化。[3]

台博館雖面積不大,但展示頗有可觀,且具歷史意義,值得一再流連,細思慢嚼,可惜當天只有時間走馬看花,重點反而放在欣賞名聞遐邇的建築之美。

同時因台博館乃因日本官方希望紀念兒玉源太郎總督和後藤新平民政長官離任,發動由臺灣本島仕紳捐款而建。因而有兩人塑像,算是殖民時期令人啼笑皆非的遺跡。

專為儀式性紀念目的而設計的大廳,環繞著挑高的32根複合式柱(Composite Order),每根高約10.7公尺,直徑90公分。採光穹頂下的鑲嵌玻璃天花離地板18公尺,圖案包含兒玉家及後藤家紋「指揮扇與五竹葉」與「藤花」,也可見於柱身壁燈座兩側浮雕,兒玉、後藤兩座銅像則矗立於兩側壁龕。展示空間被分配在一樓二樓左右兩翼延伸的長廳,落成時館原就已經「覺得狹窄,為此連地下室的準備室也充當陳列室」。

中央棟全棟為鋼筋混凝土構造,左右翼為磚及鋼筋混凝土混構,屋頂為木造鋪銅板瓦。地下室地板鋪設混凝土與瀝青覆水泥粉刷為防白蟻防水、室內裝修材包括:左右翼樓一、二層為鋼筋混凝土樓板上鋪設木地板,木地板上鋪亞麻油毯,陽臺鋪設日本製地磚。中央棟一樓廣間鋪設黑大理石及白寒水石,中央為大理石馬賽克拼貼,玄關、通道等鋪設德國產地磚;二樓迴廊為臺灣產白大理石及黑板岩,休憩室為木地板上鋪亞麻油毯。壁面腰板、踢腳採用更紗大理石,扶手格子為黃銅,休憩室踢腳板、腰企口板使用櫸木。外部裝修基礎石及正面、背面中央樓梯使用安山岩,腰板以上為洗石子。

台博館之旅有兩個難忘的插曲,頗值一提;一是大夥聽指揮在鑲嵌玻璃天花下,對著地板幾何點自拍合影,相當新鮮別緻。另外則是博物館前兩隻銅年,原來大有來頭,也讓大家有機會摸摸鼻頭或牛角,祈個好運。[4]

[1] https://www.ntm.gov.tw/cp.aspx?n=5432
台博館成立於1908年,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以自然史蒐藏為主要特色。臺博館前身「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原來只為慶祝縱貫鐵路通車典禮的臨時展覽會,變成了永久性的博物館陳列展示。「博物館」的名稱、概念、空間和體制,就這樣在有些預料之外地在臺北誕生。

臺博館 1908年開館時的陳列品主要分為地質鑛物、植物、動物、人類器用、歷史及教育資料、農業材料、林業資料、水產物、鑛業資料、工藝品、貿易類等,加上其他共十二類。這些項目大致分屬於三個範疇:自然史、工藝產業和歷史文物。

當時報導特別稱讚:「此博物館實可視為科學大博物館之進階,場地雖不免狹小,但能蒐集各種材料,備極陳列之巧,也可見經營之用心。」不過,顯然仍局限在制式的產品陳列方式,因此也有這樣的批評:「有關自然科學,如要以純正科學的方式展示,以當時而言還是非常困難的。結果成為產業館式的展示樣式,實屬不得已的事情,但相信已充分表達了本島的自然情形。」

[2] https://www.ntm.gov.tw/cp.aspx?n=5437
據日本宣傳: 1906年兒玉源太郎總督和後藤新平民政長官離任,官方籌畫大興土木紀念兩人治臺功績。另一方面,雖是由總督府啟動紀念前總督和民政長官的建設,但也認為不宜使用公款,因此舖陳由臺灣本島仕紳發起捐款的輿論形勢。「島民間推林本源家及辜顯榮諸氏為副委員長」。1913年資金尚未募齊,紀念館已選擇新公園,並於1915年完成,4月18日舉行落成式,1915年5月《臺灣時報》提到當時的情形:「到會者,蹌蹌濟濟,官紳約六百餘名。」代表臺灣本島人的辜顯榮也以祝辭歌頌兒玉、後藤之功績。

戰後隸屬於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改制為臺灣省博物館;再隸屬於臺灣省政府,更名為臺灣省立博物館,因展示空間不足,取消南側可欣賞公園景致的陽臺,外推為可作為展覽使用的室內廊道空間。1991年至1996年,臺博館由省住都局建築處主辦修復工程,漢寶德主持的漢光建築師事務所承接調查研究及設計監造、慶仁營造承作,將日本時代木桁架屋頂拆除改為鋼構屋頂,增加第三樓層三百多坪。

[3] https://www.ntm.gov.tw/cp.aspx?n=5438
古生物館前身為日本勸業銀行臺北支店。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勸業銀行在臺五處支店,1946年9月1日改組為公營臺灣土地銀行,以此地為總行,並在土地改革中扮演重要角色。1991年內政部指定為三級古蹟,1997年變更為臺北市市定古蹟,2005年臺灣博物館系統計畫成案,土地銀行與臺灣博物館合作,由臺博館負責古蹟修復及後續營運管理,定位為自然史及金融史博物館。

[4] https://ntmedu.blogspot.com/2011/06/blog-post_07.html
博物館本館前方的館前廣場入口處,左右兩側各矗立一隻銅牛;這兩座銅牛,在日治時期是被放置在圓山的臺灣神社(原址為現今圓山大飯店),在臺灣神社原址被改建為圓山大飯店後,即於1949年被轉贈臺博館,而放置在公園裡至今。它們頭上閃閃發亮的牛角,也曾經被川流不息的人潮摸到斷掉而更新。

廣場東側的銅牛,其材質是紅銅,兩隻牛角之間的距離較寬,眼珠子上緣是單眼皮。在廣場西邊的那隻銅牛,其材質是青銅,兩隻牛角之間的距離較短,眼珠子上緣是雙眼皮。而兩隻銅牛一開始擺放在廣場的方位是面向臺博館建築,後來才轉變為彼此對看的方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