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3年3月31日 星期日

「快思慢想」筆記

快思慢想筆記

人是理性動物嗎?2002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康納曼在近作「快思慢想」 (Thinking, Fast and Slow) 中告訴我們,由於人的思維方式,常不自覺的產生許多謬誤許多決策被「衝動和直覺」所主導!直接影響我們思考與決策的優劣;康納曼讓我們明白,我們並沒有自己想像中那麼理性,是「人類自我認識的轉捩點」,發人深省,而值得深讀。

2013年3月30日 星期六

漫談清華故事 - - 見故人而思故人

1925年清華國學院成立時,延攬四大導師,震動學術界,並使清華從留美預備學校,一躍而為國內學術研究重鎮,而陳寅恪先生在四大導師中與清華淵源最深,是兩岸清華永久的驕傲。
去年校慶時,邀請北京清華名師後裔來訪,四大導師梁啟超與王國維等先生後裔都專程從大陸來台參加校慶活動,美中不足的是未能請到陳先生後裔共襄盛舉,最近陳先生三位女公子等七位家屬連袂來訪,是一個美麗的註腳。
陳先生學問博大精深,同時代人對陳先生的評價,遠高乎對其他人的評價,如胡適先生稱:「寅恪治史學,當然是今日最淵博、最有識見、最能用材料的人。」 傅斯年先生說:「陳先生的學問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在「文人相輕」的文史學界,極為罕見。

從陳先生三位女公子同著的「也同歡樂也同愁——憶父親陳寅恪母親唐篔」書中,了解陳先生與唐篔女士的媒人,竟是我唸的「竹師附小」校長高梓女士高校長是台灣第一位國小女校長,以「健康快樂」為願景,注重學生體育、健康與品德,讓「竹師附小」成為全台國小之典範,亦為台灣教育史上的一則傳奇。鑒於「竹師附小」的辦學成功,1955年教育部以「利一校不如利全體學校」概念,打動高校長出任「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主任,達十四年之久,所以高校長有「老師的老師」之稱,與陳先生為「教授的教授」遙相呼應;高校長在1997年以96高齡辭世,令人懷念不已;今在書中看到故人年青時的行誼,倍感親切;三位女公子在清華園長大,也是清華的故人,見故人而思故人,也是有緣。

2013年3月16日 星期六

「百年追憶--王國維之女王東明回憶錄」序言

王國維先生是一位傳奇人物,不幸在八十五年前以英年早逝,而他的長女王東明女士,正以百歲人瑞,撰寫傳奇,而這本「百年追憶」正是兩個傳奇的交會。

2013年3月15日 星期五

漫談清華故事 - - 沒竹演唱會

梅竹賽是清華、交通兩校每年初春時節共同的盛事,可惜有時會因有爭議而停辦,不幸今年就是暫停年;清華「梅竹工作會」的同學,在正式「梅竹賽」破局情況下,而不捨,仍努力辦理各項相關活動;傳統上賽前辦的「梅竹演唱會」則改名為「清清紫荊」演唱會;有同學說今年的替代方案「清華台大友誼賽」沒有竹,所以還是可以叫「沒竹音樂會」,只是把梅花的梅改成沒有的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