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竹賽是清華、交通兩校每年初春時節共同的盛事,可惜有時會因有爭議而停辦,不幸今年就是暫停年;清華「梅竹工作會」的同學,在正式「梅竹賽」破局情況下,鍥而不捨,仍努力辦理各項相關活動;傳統上賽前辦的「梅竹演唱會」則改名為「清清紫荊」演唱會;有同學說今年的替代方案「清華台大友誼賽」沒有竹,所以還是可以叫「沒竹音樂會」,只是把梅花的梅改成沒有的沒。
清華與交大為緊鄰,幾乎在同時建校,兩校師生、校友間有深厚的情誼與密切的合作關係;根據去年十月的一份統計資料,最近五年間,清華與交大師生合作所出版的研究論文均比與其他機構合作的論文為多,同時兩校師生長年來共享教學、研究資源,校友在友校服務並「位居要津」,所在多有,兩校校友在外創業、事業與工作上互相扶持,不勝枚舉;行之有年的「梅竹賽」,在激烈競爭中,同時增進與深化兩校的情誼,是需要維護的光榮傳統。
「梅竹賽」的決策單位近年來演變為兩校各五位同學組成的「諮議委員會」,兩校校方則居於輔導協助地位,往年偶然由於出賽雙方各有堅持在最後一刻而破局,但本屆在去年十二月中即宣佈停賽,實有可檢討之處。
大家都知道,清代表清華,紫是清華校色,所以「清清紫荊」演唱會很「清華」,取自詩經鄭風子衿篇「青青子衿」諧音;如果兩校主辦同學都體會子衿篇「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縱我不往,子寧不來?」「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心境與友校同學協議,以後「梅竹賽」沒有辦不成的理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