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8日 星期日

哈金作《通天之路:李白》讀後 (三): 知名文友

哈金作《通天之路:李白》讀後 (): 知名文友

二、知名文友

李白交遊廣闊,和尚、道士以迄三教九流,知名文友包括:

 ()、孟浩然 (689-740)
孟浩然長李白 (701-762) 十二歲,是李白的老師、兄長、朋友;開元十六年 (728),孟浩然來到黃鶴樓,巧遇李白,他準備到長安考進士前,李白前來送行,心中無限惆悵,寫下了一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千古名詩。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孟浩然也頗有入仕之心,但因一直沒有得到機會,只好隱居山林,寫下不少山水詩,史稱「田園詩人」。

李白在《贈孟浩然》的詩中寫道: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 杜甫   (712-770)
杜甫比李白小十一歲,李白於745年敗走京城 (自云攀龍忽墜天),雲遊首至洛陽,杜甫正住於此。當時李白已名滿天下,而杜甫仍沒沒無聞,但李白很看重杜甫,並稱讚其「會當凌絕頂,一覽群山小」詩句,兩人互相欣賞,但詩歌風格極為不同。

聞一多將兩人相會比喻為日月相會,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唯有傳說中的孔子見老子可與之媲美;「譬如說,青天裡太陽和月亮走碰了頭,那麼,塵世上不知要焚起多少香案,不知有多少人要望天遙拜,說是皇天的祥瑞。如今李白和杜甫——詩中的兩曜,劈面走來了,我們看去,不比那天空的異端一樣神氣,一樣的有重大的意義嗎?」

在接下六個月中,兩人道路再次交叉又分離。雖然總共只見過三次,由於志趣相投,成就了終身的友誼,杜甫並作詩「余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紀念。

杜甫堅信,李白將擁有「千秋萬歲名」,讚美李白詩歌藝術「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李白在《戲贈杜甫》中道出「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爲從前作詩苦。」道盡杜甫作詩苦吟推敲之狀。杜甫曾在《春日憶》「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詩中表達思念之情,令人神往。李白晚年參與「永王之亂」獲罪,杜甫是少數對他保持友情與支持的朋友,寫詩悲嘆「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三。王昌齡 (698756)
740年,李白在巴陵,遇到王昌齡,甚為相得。王昌齡由科舉中了進士,入仕十多年,他為李白剖析涉身官場的不可取,但並沒有說服李白。

王昌齡名作包括: 《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以及《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 賀知章(659744年)
賀知章晚年在長安紫極宮遇到少年時期的李白,在讀了李白作品《蜀道難》、《烏棲曲》等詩後,感嘆地說道,「子,謫仙人也。」,從此後人稱李白為詩仙,兩人成為好友,並留下「金龜換酒」的佳話。
李白《對酒憶賀監並序》:
太子賓客賀公。於長安紫極宮一見余。呼余爲謫仙人。因解金龜換酒爲樂。歿後對酒。悵然有懷而作是詩。
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 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 昔好杯中物,今爲松下塵。 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賀知章《回鄉偶書》一詩可謂家喻戶曉: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 高適(704765年)
745年夏,高適與李白、杜甫在開封會面,同遊梁宋,在夏秋之際三人又一同到單父(山東單縣),於孟渚澤縱獵。到了第二年 (746),李、杜、高三人又在齊地相聚。那時候的高適寫有《宋中別周梁里三子》,他在詩中形容李白:「李侯懷英雄,骯髒乃天資,方寸且無間,衣冠當在斯。」杜甫晚年在《遣懷詩》里也回憶了當年的盛事,「憶與高李輩,論交入酒壚。兩公壯藻思,得我色敷腴。」

李白入獄期間,高適正在唐肅宗朝任要職,李白曾託人帶了一首詩給高適,《送張秀才謁高中丞》:「高公鎮淮海,談笑卻妖氛。 采爾幕中畫,戡難光殊勛。我無燕霜感,玉石俱燒焚。 但灑一行淚,臨歧竟何云。」言語之中,顯然是希望高適念及舊情相救然而音信如石沉大海,交情從此中斷。

高適有傳頌一時的著名詩歌《别董大》: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