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20年6月29日 星期一

哈金作《通天之路:李白》讀後 (五): 生前身後事

哈金作《通天之路:李白》讀後 (): 生前身後事


四、生前身後事

公元759年秋,杜甫流寓秦州,聞李白流放,日夜為李白憂慮,不時夢中思念,寫成《杜甫夢李白》詩。其中名句是「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而李白晚景相當淒涼。

李白在757年底遭流放夜郎,根據唐律,須在一年內抵達夜郎,但可有例外,讓李白得以自己節奏前行,於759年早春抵達四川奉節 (白帝城),突然因朝廷大赦,喜出望外,立返江陵。留下《早發白帝城》千古名詩: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因戰亂,李白於761年春,才與妻子宗氏團聚,在伴送宗氏到廬山修道後,再度踏上旅程:輾轉前往由其親戚李陽冰擔任縣令的當塗,受到熱心款待,而安頓下來。但年底李陽冰任滿,要回京城覆命,先將李白兒子伯禽接來,在附近鹽場找了份差事,將家裡所有現銀都留給了李白,竭盡所能安排,才悵然告別。

李白於次年去世,在最後的日子裡,曾作《臨終歌》絕筆詩: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左袂。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自比為大鵬,振起雙翼意欲飛向遙遠的天邊。然而,尚未抵達最後的終點,就遭遇重大的挫折而氣力不濟。雖然被摧折,但他鼓起的餘風仍可激揚萬世,可惜壯志未酬。聖人孔仲尼已死,誰還會為我哭泣呢?

去世確切時間不詳,由伯禽草草埋葬。764年,朝廷接受推薦,徵召李白為左拾遺,但李白已去世一年多了。

799年,29歲的白居易在河邊的雜草與荊棘中找到了李白的墓地,並寫下《李白墓》詩

採石江邊李白墳,繞田無限草連雲。
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
渚蘋溪藻猶堪薦,大雅遺風已不聞。

五十多年後,宣歙觀察使范傳正找到李白約三十多歲的兩位孫女,「衣服村落,形容樸野,而進退閒雅,應對詳諦,且祖德如在,儒風宛然」,據告知伯禽已於二十年前去世,她們有一位兄弟,離家後已十二年沒有音訊。二女已出嫁,似不識字,不願接受安排改嫁士族,只希望將祖父改葬於李白生前曾希望被埋葬在的青山,「志在青山」的遺願:青山也叫「謝公山」,是李白的文學偶像謝脁曾經住過的地方。

范傳正尊重了她們的意願,當地縣衙決定給予她們家庭免除賦稅與雜役。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范傳正為其遷葬至當塗青山,並作墓誌銘《贈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這篇碑文也是李白生平一個重要資料。

李白在李陽冰告別時,將自己所有詩歌手稿都給了他,似乎感到自己大限將至,跟李陽冰敘述自己一生;李陽冰答應為李白出版手稿,並將李白自敘作為此書序言一部分。李陽冰撰寫了一篇序言,得到李白認可。李陽冰說李白才華「千載獨步,唯公一人」,自己以能遇見李白為榮,兩人揮淚告別。

李陽冰在李白身後不負所托出版了李白詩集《草堂集》,在前言中寫道:「當時著述,十喪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焉。」李白另一崇拜者魏顥於763年也履行了對李白的承諾,將李白的詩歌結集出版,題名《李翰林文集》,這兩本詩集構成後代所見李白作品的基礎,總共大約一千首詩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