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海嘯 難免自傷
2025-04-07聯合報/ 曾士宇/大學教師(新竹市)
美股崩跌 (GPT-4o 生成)
有專家發現,所謂對等關稅,實際上是名不副實,而是利用一個簡單公式,反映川普認為對美出超即是占美國便宜,相當無理與粗暴。
川普此舉相當無厘頭,貿易本是互利行為,在二戰以後美國主導的經濟體系中,貿易全球化讓世界普遍改善經濟,而美國更是嘗盡甜頭,長期享用來自各地廉宜的產品,但製造業漸被掏空,獨尊服務業,是美國商人的趨利行為,到發現影響到製造業工作機會流失,造成民怨,不亟思改善國內環境,罔顧美國往往保持大量順差的服務業並不計算在貿易差額內,反而一味責怪對美貿易出超國家,是本末倒置。
台灣被課以三成二的重稅,聲稱有參與國安會議的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早前預估關稅僅一成,顯示其誤判相當大。對川普上任後自動奉上大增軍費,由台積電對美投資一千億美元,百般討好美國的賴政府,除了沒有獲得口頭承諾協助保台外,如今還遭高額關稅重擊,宛如青天霹靂,情何以堪。
川普的任性與恣意妄為,以及重商主義喜好交易的本質,在他第一任期時已表露無遺。賴政府卻一廂情願,自動奉上寶貴籌碼,焉知對方只會加碼,是「真心換絕情」,如今喊「不公平、不合理」,倉皇推出補貼,為時已晚,同時拖累全民共嘗苦果。為今之計,應首先停止內耗,即刻終止大開民主倒車、製造分裂、勞民傷財的「大罷免」,凝聚朝野共識,速謀妥善對策,全力應對川普高關稅的「大海嘯」,以降低傷害。
另一方面,川普的如意算盤是要製造業回流美國,全面打擊自然遭到全面反彈,如中國即率先祭出對等關稅,後座力即使強大如美國恐也難以承受。曾任美國國務院首席經濟學家布朗與同儕在《外交事務》雜誌分析稱是「改變貿易平衡的無效方式」。英國《經濟學人》認為:「川普造成的破壞是無法避免的,但這並不意味著他的愚蠢注定要勝利。」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則直斥川普作為是「違背經濟學原理」、「在賭博但是會輸」。
《經濟學人》並指出:「美國在進口的最終需求中所占的份額僅為一成五,因此它並不像在全球金融或軍事開支方面那樣主導全球貿易。」「全球貿易警報」(Global Trade Alert)智庫計算,即使它完全停止進口,按照目前的趨勢,其一百個貿易夥伴也可以在短短五年內收回所有損失的出口,也就是「世界減美國」也並非滅頂之災,問題是各個國家在期間的承受經濟受損能力。
對於美國,可預見的立即後果是通貨膨脹,而讓製造業回流牽涉廣泛,即使有部分牽動,也非短期內能夠見效,與世界各國大打貿易戰,也難免自傷,甚至導致經濟蕭條,可從美股連日崩跌見到端倪,而川普必須在一年多後的期中選舉前交出起眼的成績單,恐凶多吉少,後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