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伊《活在美國世紀》筆記 (六) : 甘迺迪政府學院院長
第七章: 柯林頓時期甘迺迪政府學院院長
我從 1995年聖誕假期研讀的一系列讀物中,發現學院狀況良好,但我們可能忘記了過往的使命,亦即培訓公共領袖以及進行研究來解決公共問題。我們需要在學術卓越和政策相關性之間走鋼索,我會優先考慮對公共政策有重大的短期和長期影響的研究。
我與哈佛董事會的七名校董共進午餐。席間告訴他們,表示自己打算關注三大問題: 一是我們的產品市場不斷變化;二是我們內部分裂;三是我們黨派過色彩過於鮮明。我很快發現我們還有第四個問題,而且是一個大問題,那就是經費。
最終籌募到大約三億美元,因此學院的師資人數增加了一倍,也設立了經濟發展的新學位,並且成立了五個關於經濟發展、人權、非營利組織、公共領導和民主創新的新研究中心。
我於 1996年 7月初,參與一次旋風式訪問臺灣,警告李登輝總統不可宣布獨立。幾位重量級政府代表和我在臺北的總統府與李登輝會面了一個半小時。我發現李非常聰明,他向我們保證沒有宣布獨立的計畫。
我協助國防部制訂了一項為期兩周的執行計畫,打算讓中國高級上校於美國軍官聚在一起。我籌集了資金來支持這個在香港執行的計畫,最終私下完成政府層級無法辦到的事情。這項計畫多年來執行順利,可惜的是在一名參與者叛逃並尋求庇護后戛然而止。
我同時嘗試了其他創新手段,例如設立非終身職公共服務教授。這些人在政府中表現傑出,但學術研究背景不足,或者他們是資深講師,對學校貢獻卓越,但研究成績低於終身教職要求。我還引進了一年一度的校友頒獎典禮。另一項創新是增加高階主管教育計畫。
中國也占據了我大量的時間。我們在某次國防政策委員會的會議上,討論為何不完全了解中國,但正如分析師指出,中國也沒有真正了解我們。我在北京福特基金會任職多年的同事說,中國正在緩慢發展公民社會,但它仍將是一黨制國家,並且將在鄧小平2月去世後繼續執行溫和的外交政策。對中國的政策美國人的意見嚴重分歧。
我在1999年初訪問北京,在中南海國防部長遲浩田提出了臺灣問題,並說穩定必須先於開放。一位傾向自由派的退休大使告訴我,民主正在緩慢普及於中國,但所有選舉都必須限於地方,因為中國人口太多,且文盲眾多,無法實現真正的民主。
我著眼於研究全球化,將願景計畫的重點放在全球化對治理的影響,著重於貿易、移民、創新、健康和不平等。當南方的貧困工人獲得幫助時,西方某些工人卻付出了代價,而受到傷害。
有些人認為,國際組織應該更關注貿易的生態標準。但有些人則認為,這是前帝國主義列強進行干涉,而正是這些列強率先造成了問題。
2000 年 4月在三邊委員會中,發現許多人對中國抱持樂觀的態度。隨著經濟逐漸成長,中國出現了些許社會自由行化的跡象。江澤民主政的時候時期與後來習近平的專制壓迫形成對比。人們對中國能夠持續成長抱持樂觀的態度。一位與會的表示,中國不可能在10年內成為民主國家,但幾10年后有可能實施民主制度。地方選舉是邁出的第一步。有些人甚至提到中國可能會更早地遵循「新加坡模式」。還有關於全球化反彈的討論。
5月初訪問北京時,我證實了人們的確對中國經濟很樂觀,但安全問題依舊存在。我與兩位中國官員會晤,除了臺灣問題,他們還提出了有關國家及地區彈道飛彈防禦的問題。1999年時美國轟炸了中國在貝爾格勒的大使館,這兩位中國官員表示雖然中國可將我們口中的這起誤炸事件擺在一旁,但他們認為並未得到令人滿意的解釋。另一方面,他們都對甘迺迪政府學院的高級上校計畫表示滿意,而這是在一名參與者於年底叛逃之前的事!
我在回國途中短暫停留香港,進一步增強了我對中國適應能力持樂觀態度的看法。
2000年 9月是新學期的開始,也是評估我們現狀的時刻;哈佛大學在5月時慶祝 26億美元的募資活動順利完成。甘迺迪政府學院籌集了2.08億美元,所有的籌款之旅都有所回報! 新學年開始時我們獲得的捐款高達4.27億美元,年度預算為 1億美元。
柯林頓從未闡明冷戰後世界的完整願景,但他最終接受的戰略與老布希擬定的戰略非常相似。柯林頓用「交往與擴大」這樣的描述。為自己貼上標籤。他的意思是要與過去的敵人建立聯繫,並且更大程度地透過市場力量而非軍事力量,來拓展自由市場民主的範疇。柯林頓警告: 「我們無法監管整個世界」。在後冷戰的美國世紀中,真正的傲慢出現在柯林頓之後。
柯林頓並未試圖擬訂遏制中國崛起的冷戰政策 (這在我所描述的其他國家的態度下,幾乎不可能成功),而是希望將中國融入國際自由秩序。柯林頓過於樂觀,誤以為中國發展貿易和成長之後,將會變得更為自由,但他的政策並沒有像表面那樣簡單。
在柯林頓任期結束之際,美國及全球的經濟持續成長,與歐洲和日本加強了聯盟關係,與俄羅斯和中國等主要大國的關係相對穩定,國際機構也變的更為強大。此外。應對氣候變化和導彈擴散問題的努力也已經展開。
歷史學家日後可能將柯林頓評價為 B + 總統,如果他更能自我克制,本來可以成為得分 A 的總統。
清華行思與隨筆
本人於2010-2014年擔任清華大學校長,期間將在各種場合致詞或演講全文,載於清華官網,凡370餘篇。卸任後,逐步將其轉載於部落格中;其後在許多場合致詞也一併轉載於部落格,以與同儕友朋共享。2018年起,陸續將講稿整理出書,「一個校長的思考」(全三冊) 已分別出版。 同時也逐步將歷年於不同場合及情境撰述的文稿上載於部落格,幾年陸續上載下來,「文章彙集」已有一百七十餘篇。 由於內容因幾乎全部於個人在清華任教時期所撰,且多與清華直接關連,故以「清華行思與隨筆」命名﹔值得一提的是,最早一篇是本人大二暑假為台大物理學系刊撰文「徐賢修教授訪談摘記」,訪談在「清華園」進行,對象剛好是後來擔任清華校長的徐賢修先生,是「無巧不成書」的寫照。「清華行思與隨筆」(上)、(下) 與 ( 三)、(四) 冊 (全四冊 ) 紙本分別於2019年11月以及2023年2月出版。
標籤
- 人才 (6)
- 人文社會 (83)
- 大學 (1)
- 工業材料 (15)
- 中共 (4)
- 中西 (10)
- 中技社 (6)
- 中研院 (1)
- 中美 (16)
- 中國; 中美 (1)
- 中基會 (1)
- 文化 (1)
- 文集 (12)
- 台灣聯大 (2)
- 司法 (2)
- 民意論壇 (1)
- 交流 (11)
- 名人堂 (9)
- 名家綜論 (1)
- 百人會 (5)
- 竹中 (7)
- 序言 (59)
- 材料系 (24)
- 材料科學學會 (38)
- 兩岸 (22)
- 社會 (1)
- 社會人士 (16)
- 花木 (140)
- 政治 (22)
- 政論 (5)
- 科技 (61)
- 科學月刊 (4)
- 美國 (29)
- 美國; 西方 (1)
- 展覽會 (1)
- 旅 (1)
- 旅遊 (183)
- 校友 (43)
- 校長 (37)
- 框架 (1)
- 追思 (10)
- 參訪 (3)
- 國際關係 (8)
- 專文 (25)
- 專刊 (32)
- 專書 (43)
- 推薦 (17)
- 教育 清華 附小 (2)
- 教職員工 (22)
- 清華 (220)
- 清華; 人才 (1)
- 清華; 人才; 中基會 (1)
- 產業 (5)
- 報告 (26)
- 報導 (14)
- 煮字集 (11)
- 筆記 (76)
- 經濟 (1)
- 漫談清華故事 (30)
- 論文集 (3)
- 論壇 (1)
- 學生 (35)
- 學術團體 (8)
- 隨筆 (34)
- 聯合報 (5)
- 藝文 (16)
- 攝影 (13)
- AI (20)
- AI; ChatGPT (20)
- ChatGPT (4)
- ChatGTP (8)
- COVID-19 (11)
- Stable Diffusion (4)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奈伊《活在美國世紀》筆記 (五) : 五角大廈
奈伊《活在美國世紀》筆記 (五) : 五角大廈
第六章: 柯林頓時期五角大廈
1994 年 4月初國防部長培里延攬我成為負責國際安全事務的助理部長, 同年9月15日參議員一致通過我的任命。
例行公事甚多,包括與來訪的外國人會面、監督管理對外軍售的辦公室、參加部門間會議、前往國會作證、為國際軍事教育和培訓尋求資金以及與國內外媒體合作。在上呈給國防部長的文件中,百分之80來自國際安全事務部。
我處理的工作,大致可歸類在「維繫盟友」的標題下。我還必須與副手合作,以滿足培里對於6個地區各自防禦戰略的要求。
我們在北京會見外交部長錢其琛以及劉副部長,雙方討論了北韓問題,劉副部長表達了中國隊平壤的不滿,但他表示中國和北韓彼此都不滿對方,還說中國的影響力有限。
我們會見江澤民主席,當我們談到人權時,江澤民的態度丕變。他轉而論到: 「東西方文化就像武漢古鐘敲出的音樂。」江主席對文化差異的看法是對的!
由於台美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我陪同培里與臺灣的國防部長進行了一次非正式會議。會議在喬治市我家附近的「四季酒店」的一個房間裡舉行。
日本的一個委員會提議日本在安全方面依賴聯合國而非美國。然而,中國正在崛起,北韓問題又尚未解決,我認為此舉是錯誤的。我判斷先修復於日本的關係,就能更順利地與中國接觸。個中邏輯非常簡單,在三國均勢的情況下,與其單打獨鬥,不如與另一個國家結合。
我之所以轉換跑道,主因眾多,其中之一就是能夠調整美國的東亞政策。我在日本向所有人表示,冷戰之後,美日同盟是穩定東亞的核心,而中國、北韓和俄羅斯有可能破壞這種穩定的局勢。
日本官員問: 他們可以多信任我們? 中國市場越來越大,美國會不會放棄日本,從而轉向中國? 我的回答是: 「不會」,因為日本是民主國家,不會威脅美國。這樣說似乎有效。
1995 年臺灣總統李登輝宣布將往美國康乃爾大學進行私人訪問,震驚了東亞地區,引發了第3次臺海危機。中國認為此舉違反一個中國政策,並強烈抗議。最終朝臺灣沿岸發射了飛彈。美國於1996年初做出回應,向當地派遣一艘航空母艦。我在第一階段接待了上門抗議的中國武官。這些中國人表示將中斷與美方的軍事聯繫。
1995 年11月,我在北京與情報相關的戰略智庫「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會談。我重申美國對台政策的簡化版本: 「不支持臺北法理獨立;北京不可動用武力。」他們問我,如果中國真的使用武力,美國會怎麼做。我說沒人能回答這個問題,因為這得視情況而定。例如,我若說美國不會使用武力,他們不應該相信我。因為在1950年年初,更高級別的國務卿宣布韓國不在美國的防禦範圍之內;然而,到了年底,中美兩軍卻在那裡交戰。由這點可知,千萬「不要輕易涉險」。
1995 年1月23日,我辭去了在哈佛任職30年的終身教授職務。哈佛對於休假有嚴格的兩年規定,而我的兩年期限已到,卻還沒完成我在政府中的目標。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我在年底又回到了哈佛擔任甘迺迪政府學院的院長。
回到哈佛前國防部為我舉辦了四十人的晚宴,在場人士餐後紛紛向我祝酒,我盛情難卻。說道: 「這就像一場葬禮,但是聽到悼詞之後,還可以繼續活下去。」
第六章: 柯林頓時期五角大廈
1994 年 4月初國防部長培里延攬我成為負責國際安全事務的助理部長, 同年9月15日參議員一致通過我的任命。
例行公事甚多,包括與來訪的外國人會面、監督管理對外軍售的辦公室、參加部門間會議、前往國會作證、為國際軍事教育和培訓尋求資金以及與國內外媒體合作。在上呈給國防部長的文件中,百分之80來自國際安全事務部。
我處理的工作,大致可歸類在「維繫盟友」的標題下。我還必須與副手合作,以滿足培里對於6個地區各自防禦戰略的要求。
我們在北京會見外交部長錢其琛以及劉副部長,雙方討論了北韓問題,劉副部長表達了中國隊平壤的不滿,但他表示中國和北韓彼此都不滿對方,還說中國的影響力有限。
我們會見江澤民主席,當我們談到人權時,江澤民的態度丕變。他轉而論到: 「東西方文化就像武漢古鐘敲出的音樂。」江主席對文化差異的看法是對的!
由於台美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我陪同培里與臺灣的國防部長進行了一次非正式會議。會議在喬治市我家附近的「四季酒店」的一個房間裡舉行。
日本的一個委員會提議日本在安全方面依賴聯合國而非美國。然而,中國正在崛起,北韓問題又尚未解決,我認為此舉是錯誤的。我判斷先修復於日本的關係,就能更順利地與中國接觸。個中邏輯非常簡單,在三國均勢的情況下,與其單打獨鬥,不如與另一個國家結合。
我之所以轉換跑道,主因眾多,其中之一就是能夠調整美國的東亞政策。我在日本向所有人表示,冷戰之後,美日同盟是穩定東亞的核心,而中國、北韓和俄羅斯有可能破壞這種穩定的局勢。
日本官員問: 他們可以多信任我們? 中國市場越來越大,美國會不會放棄日本,從而轉向中國? 我的回答是: 「不會」,因為日本是民主國家,不會威脅美國。這樣說似乎有效。
1995 年臺灣總統李登輝宣布將往美國康乃爾大學進行私人訪問,震驚了東亞地區,引發了第3次臺海危機。中國認為此舉違反一個中國政策,並強烈抗議。最終朝臺灣沿岸發射了飛彈。美國於1996年初做出回應,向當地派遣一艘航空母艦。我在第一階段接待了上門抗議的中國武官。這些中國人表示將中斷與美方的軍事聯繫。
1995 年11月,我在北京與情報相關的戰略智庫「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會談。我重申美國對台政策的簡化版本: 「不支持臺北法理獨立;北京不可動用武力。」他們問我,如果中國真的使用武力,美國會怎麼做。我說沒人能回答這個問題,因為這得視情況而定。例如,我若說美國不會使用武力,他們不應該相信我。因為在1950年年初,更高級別的國務卿宣布韓國不在美國的防禦範圍之內;然而,到了年底,中美兩軍卻在那裡交戰。由這點可知,千萬「不要輕易涉險」。
1995 年1月23日,我辭去了在哈佛任職30年的終身教授職務。哈佛對於休假有嚴格的兩年規定,而我的兩年期限已到,卻還沒完成我在政府中的目標。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我在年底又回到了哈佛擔任甘迺迪政府學院的院長。
回到哈佛前國防部為我舉辦了四十人的晚宴,在場人士餐後紛紛向我祝酒,我盛情難卻。說道: 「這就像一場葬禮,但是聽到悼詞之後,還可以繼續活下去。」
中技社「AI跨域教師培育示範與教學資源共享之實踐」研討專題報告緒言
中技社「AI跨域教師培育示範與教學資源共享之實踐」研討專題報告緒言
第一章: 緒言
由於人工智慧 (AI) 發展迅猛,漸漸深入生活各個層面,中技社從 2017年開始針對各種 AI相關主題研討, 每年舉辦多次座談會與一次大型研討會,並出版專題報告,同時自2019年起,每年舉辦「AI 創意競賽」,發揮科技智庫建言與推廣認知的功能。
為集思廣益,中技社於 2021年 2月 26日舉辦「建構AI產業應用治理框架論壇」專家諮詢座談會,邀請多位專家提供想法與討論,藉以擬定未來研討領域方向、策略。會後中技社在參酌與會專家的寶貴意見後,把握台灣關聯性強、容易著力、迫切性高以及未來影響性高等四項原則,由而擬議分為「AI應用發展方向探討」與「AI治理準則探討」兩個區塊研討。「AI應用發展方向」聚焦於教育與產業 (製造與服務) 兩個領域,進行AI科技、教育與產經專家跨域深入對話,以探求AI科技發展在可見未來對台灣至關重要,宜即早投入之領域。「AI治理準則探討」則針對上述發展方向,透過科技與社科人文對話,以及參酌各國作法與典範轉移,探究適合台灣之AI治理模式的可能樣貌與機制,研討成果也同時回饋到AI應用發展方向之探討。
其中「AI應用發展方向」在2022、2023、2024年分別舉行「AI在教育領域應用」、「AI 智慧製造與數位轉型」與「AI 在服務領域應用」研討的大型期末研討會,並彙整專家學者專文,出版專題報告。
在「AI治理準則探討」區塊,計畫團隊在2023年12月1日在台灣大學社科院舉行的「科技創新與韌性社會論壇」發表研究成果,並由主持人張佑宗教授於「AI 在服務領域應用」期末研討會中以「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的社會成本及因應之道」報告,並撰寫專文刊載於專題報告中。另一方面,「AI科技的社會成本與治理準則」報告於2024年11月出版。
在教育議題方面,教育部從 107年啟動「AI技術及應用人才培育計畫」,針對各教育階段制定課程標準,並於 108年6月進一步公布AI及新興科技教育策略,同時於 110年公布大學AI課程地圖,提出 6種AI專業與應用人才學習路徑,透過微學程、問題導向式教學、實習和競賽等創新教學模式,培育具多元科技整合能力的人才。
中技社在2022年執行「AI在教育領域應用」議題研究結果:發現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應用,多停留於教學數位化階段,對於支援教師教學及促進學生學習成效相當有限,認為教師應具備審視與思考有效運用 AI之能力,因此須強化學校教師的AI教學能力,因而於2023年進行「AI教師培育及教材教法之探討」。在國民教育方面,協助國中資訊教師AI增能,8月在「新北」、「彰化」、「南投」等三個縣市,舉辦 3場AI教師培訓營,在大學教育方面,邀請具有從事跨域AI課程經驗教授,分享推動經驗 (包含金融科技、智慧機械、健康照護、智慧製造、智慧農業、智慧醫療等應用領域) ,透過座談會以及分享教案方式,探討如何更有效地推動跨領域AI課程的規劃與實施,於2023年11月29日舉行期末工作會議,彙整成果則於 2023年 12月出版專題報告。
我國教育部同時也推動各式AI輔助教學相關計畫,如教學科技數位種子教師計畫、生成式AI協助數位學習實驗方案等,但從錄取教師名單及研發課堂示例中,皆可發現國中數學及自然科學等考科投入教師明顯少於其他科目。透過專家訪談瞭解,因計畫多採徵件模式,不會強制要求各科教師都要參與,數理考科受考試及課程進度之壓力,教師較難應用AI輔助教學。同時由112年「AI教師培育及教材教法之探討」議題研究,也發現國中跨領域 (含AI) 教學多受限於教師知識不足、教務及行政工作繁重,及升學導向等因素而不易推動,並且AI具有一定技術門檻,也可能造成教師有沉重之認知負荷。
本期計畫「AI跨域教師培育示範與教學資源共享之實踐」 研究目標為提供政府與學校,具實證基礎的AI輔助教學教師培育建議,並作為教師教學之參考。同時也參觀多所大學展示平台設施,並請各該負責人參與研討,並撰文介紹,提供政府與學校具體建議。
執行方式:
一、邀請從事AI應用研究及培育教師經驗之專家學者,研析AI輔助教學發展趨勢、培育作法及數位倫理並撰稿。
二、設計示範教案(材)/實作:邀請兼具數學/自然科學專業知識及AI應用技能之第一線教師,設計教案(材)並現場教學,與本社同仁共同探討利用AI輔助教學對於師生教學及學習成效之影響並撰稿。
三、座談會:透過邀集第一線教師與官學界之專家座談,研議有效推動AI輔助教學之建議。
AI 輔助教學 (GPT-4o 生成)
AI 教學 (GPT-4o 生成)
AI 展示平台 (GPT-4o 生成)
由於人工智慧 (AI) 發展迅猛,漸漸深入生活各個層面,中技社從 2017年開始針對各種 AI相關主題研討, 每年舉辦多次座談會與一次大型研討會,並出版專題報告,同時自2019年起,每年舉辦「AI 創意競賽」,發揮科技智庫建言與推廣認知的功能。
為集思廣益,中技社於 2021年 2月 26日舉辦「建構AI產業應用治理框架論壇」專家諮詢座談會,邀請多位專家提供想法與討論,藉以擬定未來研討領域方向、策略。會後中技社在參酌與會專家的寶貴意見後,把握台灣關聯性強、容易著力、迫切性高以及未來影響性高等四項原則,由而擬議分為「AI應用發展方向探討」與「AI治理準則探討」兩個區塊研討。「AI應用發展方向」聚焦於教育與產業 (製造與服務) 兩個領域,進行AI科技、教育與產經專家跨域深入對話,以探求AI科技發展在可見未來對台灣至關重要,宜即早投入之領域。「AI治理準則探討」則針對上述發展方向,透過科技與社科人文對話,以及參酌各國作法與典範轉移,探究適合台灣之AI治理模式的可能樣貌與機制,研討成果也同時回饋到AI應用發展方向之探討。
其中「AI應用發展方向」在2022、2023、2024年分別舉行「AI在教育領域應用」、「AI 智慧製造與數位轉型」與「AI 在服務領域應用」研討的大型期末研討會,並彙整專家學者專文,出版專題報告。
在「AI治理準則探討」區塊,計畫團隊在2023年12月1日在台灣大學社科院舉行的「科技創新與韌性社會論壇」發表研究成果,並由主持人張佑宗教授於「AI 在服務領域應用」期末研討會中以「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的社會成本及因應之道」報告,並撰寫專文刊載於專題報告中。另一方面,「AI科技的社會成本與治理準則」報告於2024年11月出版。
在教育議題方面,教育部從 107年啟動「AI技術及應用人才培育計畫」,針對各教育階段制定課程標準,並於 108年6月進一步公布AI及新興科技教育策略,同時於 110年公布大學AI課程地圖,提出 6種AI專業與應用人才學習路徑,透過微學程、問題導向式教學、實習和競賽等創新教學模式,培育具多元科技整合能力的人才。
中技社在2022年執行「AI在教育領域應用」議題研究結果:發現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應用,多停留於教學數位化階段,對於支援教師教學及促進學生學習成效相當有限,認為教師應具備審視與思考有效運用 AI之能力,因此須強化學校教師的AI教學能力,因而於2023年進行「AI教師培育及教材教法之探討」。在國民教育方面,協助國中資訊教師AI增能,8月在「新北」、「彰化」、「南投」等三個縣市,舉辦 3場AI教師培訓營,在大學教育方面,邀請具有從事跨域AI課程經驗教授,分享推動經驗 (包含金融科技、智慧機械、健康照護、智慧製造、智慧農業、智慧醫療等應用領域) ,透過座談會以及分享教案方式,探討如何更有效地推動跨領域AI課程的規劃與實施,於2023年11月29日舉行期末工作會議,彙整成果則於 2023年 12月出版專題報告。
我國教育部同時也推動各式AI輔助教學相關計畫,如教學科技數位種子教師計畫、生成式AI協助數位學習實驗方案等,但從錄取教師名單及研發課堂示例中,皆可發現國中數學及自然科學等考科投入教師明顯少於其他科目。透過專家訪談瞭解,因計畫多採徵件模式,不會強制要求各科教師都要參與,數理考科受考試及課程進度之壓力,教師較難應用AI輔助教學。同時由112年「AI教師培育及教材教法之探討」議題研究,也發現國中跨領域 (含AI) 教學多受限於教師知識不足、教務及行政工作繁重,及升學導向等因素而不易推動,並且AI具有一定技術門檻,也可能造成教師有沉重之認知負荷。
本期計畫「AI跨域教師培育示範與教學資源共享之實踐」 研究目標為提供政府與學校,具實證基礎的AI輔助教學教師培育建議,並作為教師教學之參考。同時也參觀多所大學展示平台設施,並請各該負責人參與研討,並撰文介紹,提供政府與學校具體建議。
執行方式:
一、邀請從事AI應用研究及培育教師經驗之專家學者,研析AI輔助教學發展趨勢、培育作法及數位倫理並撰稿。
二、設計示範教案(材)/實作:邀請兼具數學/自然科學專業知識及AI應用技能之第一線教師,設計教案(材)並現場教學,與本社同仁共同探討利用AI輔助教學對於師生教學及學習成效之影響並撰稿。
三、座談會:透過邀集第一線教師與官學界之專家座談,研議有效推動AI輔助教學之建議。
四、參訪推動AI教育具特色大學。
五、出版專題報告。
在執行過程中,舉行多次工作會議與座談會,依序為:
5月21日: 第一次工作會議,以視訊舉行: 說明會議目的、本年度議題規劃、期程規劃,進行意見交流,討論議題與報告章節規劃。
7月29日: 第二次工作會議 (中小學端) ,亦以視訊舉行: 彙集各章節執行進度及專家交流建議。
8月26日: 期中工作會議,以視訊舉行: 了解各章節執行進度及專家交流建議,考量本議題報告之讀者背景多元,請各專家以淺顯易懂之方式撰寫,並對專有名詞加以解釋。另於文首增列摘要,以利讀者快速掌握文章主旨。
10月7日: 召開「中小學教學之AI賦能」專家座談會,邀請相關領域專家與會,分享彼此之經驗與洞見,共同探討以 AI 豐富教學之實務推動策略建議,作為政府推動參考。
11月6日: 期末工作實體會議,由各章節撰稿專家說明更新進度與結論建議,綜合討論以確認研究報告之「結論與建議」,並討論11月25日綜合座談會(官學界)之相關議題。
11月14日: 大專院校 AI教學資源共享平台專家座談會議,討論推動策略與建議。
5月21日: 第一次工作會議,以視訊舉行: 說明會議目的、本年度議題規劃、期程規劃,進行意見交流,討論議題與報告章節規劃。
7月29日: 第二次工作會議 (中小學端) ,亦以視訊舉行: 彙集各章節執行進度及專家交流建議。
8月26日: 期中工作會議,以視訊舉行: 了解各章節執行進度及專家交流建議,考量本議題報告之讀者背景多元,請各專家以淺顯易懂之方式撰寫,並對專有名詞加以解釋。另於文首增列摘要,以利讀者快速掌握文章主旨。
10月7日: 召開「中小學教學之AI賦能」專家座談會,邀請相關領域專家與會,分享彼此之經驗與洞見,共同探討以 AI 豐富教學之實務推動策略建議,作為政府推動參考。
11月6日: 期末工作實體會議,由各章節撰稿專家說明更新進度與結論建議,綜合討論以確認研究報告之「結論與建議」,並討論11月25日綜合座談會(官學界)之相關議題。
11月14日: 大專院校 AI教學資源共享平台專家座談會議,討論推動策略與建議。
11月25日: 綜合座談會(官學界),邀請教育部及學界先進們與會,報告初步研究成果,由專家學者分享彼此經驗與洞見,共同提出政策推動之建議。
在大學AI教育推動作法方面,由於大學在AI教學資源分配上存在落差,應建立資源共享機制,以促進AI教學均衡發展。期間工作團隊曾分別參訪多所推動AI教育具特色大學、包括敏實科技大學、中華科技大學、亞洲大學、東海大學、逢甲大學、師範大學、清華大學、政治大學以及台北科技大學,了解各校的推動AI教育模式、資源投入及布局與成效,並邀請專家論述。同時參訪多所大學AI 中心、包括3月14日參訪敏實科技大學、中華科技大學,3月21日參訪亞洲大學、東海大學、10月24日參訪東海大學、逢甲大學,另於11月14日「舉行大專院校 AI教學資源共享平台」專家座談會議。
本專題報告,第二至第六章,分由專家學者執筆,第七章則為工作團隊所整理的具體「結論與建議」。
第二章 ⟨AI教育及教育AI發展趨勢及推動政策⟩,由郭伯臣校長與李政軒教授執筆,摘要為: 「在全球數位轉型的背景下,AI教育與教育AI的發展已成為國際教育政策的關鍵趨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強調,AI技術能顯著提升學習成效,減輕教師負擔,並促進個性化學習與差異化教學。各國如美國、韓國和歐盟等已在K-12教育中廣泛引入AI課程,並推動跨學科應用。同時,UNESCO的「AI學生能力框架」和「AI教師能力框架」也強調了AI技術在提升學生創新力、促進教育公平性方面的重要性。這些國際趨勢為臺灣推動AI教育和教育AI提供了參考方向。
臺灣政府在AI教育與教育AI的推動上採取雙軌策略,從中小學到大學階段全面展開。在中小學階段,政府推行如「和AI做朋友」等計畫,讓學生學習運算思維、資料分析和演算法等基礎AI技術,並強調AI倫理的教育。大學階段則重點推動人工智慧專業課程及跨學科應用研究,促進產學合作,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AI專業人才。
教育AI方面,臺灣政府積極透過多項政策與平臺如「數位教學指引」、「家長指引」和「校長指引」,幫助教師、家長與校長掌握AI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並協助校長制定策略性規劃以引導學校有效運用AI技術。此外,政府推出數位學習平臺如「因材網」與「Cool English」,利用AI技術進行個性化學習推薦,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並加強語言學習的互動性。
展望未來,政府應進一步推動幾個關鍵方向的發展,包括擴大「生生有平板」政策,確保學生不受硬體限制地學習AI技術;將生成式AI的原理、應用與倫理納入小學課程,從基礎教育階段強化學生的AI素養;將數位學習列為核心素養,推動AI教科書的研發與認證;發展教師支持系統及校長AI教學領導,提升教育工作者的專業能力;並創建符合臺灣需求的本地大型語言模型(LLM),以確保AI技術的本地化應用。通過推動這些措施,臺灣不僅將在全球AI教育浪潮中保持競爭力,還能為下一代提供更加完善的教育環境,確保學生和教師在未來科技驅動的教育體系中擁有充分的資源與能力來應對各種挑戰。」
第三章 ⟨大學 AI教育及教育 AI之推動作法⟩ 由林志隆組長撰稿,摘要為: 「為加速大學 AI教育及教育 AI之推動,本研究先蒐研政府推動大學 AI教育相關計畫及策略,以及調查大學開設AI相關系(所)、學程及專班數量,並蒐研大學開設AI相關課程之現況。另外,透過實地參訪5所大學瞭解AI教育推動情形及投入資源,同時蒐研9所公私立大學之AI教育及教育AI推動實例,最後藉由辦理「大專院校AI教學資源共享平台」座談會,探討AI教學資源共享之實務推動建議,作為各界推動之參考。
行政院及教育部陸續推動大學AI教育相關計畫及策略,引導大學落實AI人才培育。經本研究統計各大學開設人工智慧相關系(所)、學程及專班數量,在2019年為61個,過去五年內持續增長,至2023年已增長超過3倍,顯示大學相當積極投入培育AI人才。另外本研究盤點12所大學的AI課程,並與教育部AI課程地圖2.0及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課程進行比對分析,可瞭解各校在「先修課程」及「核心課程」普遍都有開課,然而在「進階課程」及「應用課程」之開課情形,則依各校自身學術發展與特色,而有所不同,提供各校未來在課程授課及教材合作之參考。
本研究安排實地參訪敏實科大、中華大學、亞洲大學、東海大學及逢甲大學等5所大學AI教育推動情形,透過大學間的交流來促進AI教育推動,並邀請臺北科技大學、臺中教育大學、臺灣師範大學、清華大學、政治大學、亞洲大學、東海大學、中華大學、敏實科大等9所公私立大學,從「校」的層面來分享AI教育推動實例,包括組織合作、AI教育推動、教育AI推動及未來布局等四個面向進行說明,期提供有志推動AI教育的學校借鏡其成功經驗,落實推動AI教育。另外綜整前述9所大學AI教育推動之反饋經驗,並匯聚專家座談意見,展望未來大學在AI教育推動的幾點建議:(1)建立學校AI推動專責單位,以及制訂更明確的專業發展指引;(2)消弭數位科技落差,逐步調整學校AI發展藍圖規劃與資源投入,並建立常態化的教師AI培訓計畫;(3)提升學生的AI素養,設計分層次的教學計畫及開設不同難度的課程,並通過競賽和活動提升實踐能力;(4)支持新教育資源佈局與資源優化,積極盤點資源並將有限資源集中在關鍵領域,並跨校教學資源合作。
本社112年研討「「AI 教師培育與教材教法之探討」議題,研究結果建議可由政府機構建立AI教學資源共享平台,並以需求為導向整合各方資源,同時鼓勵民間企業、學術界及非營利組織等單位協助。本研究今(113)年11月辦理「大專院校AI教學資源共享平台」座談會,邀請10所大學之校長、副校長層級與會,共同研議AI教學資源共享之實務推動建議,包括可參考CIC(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模式建立,並成立推動委員會,透過分層(區)、分類、分階段準備,做更有效的整合資源及佈局;以「學習百工百業AI應用」及「研發前瞻技術與創新應用」做為平台目標,並含括課程教材、開發模型、產業資源、數據公開及人才資料等功能;國網中心及高速電腦中心應支援提供各校AI學術研究之算力資源,而學校應配置基本AI算力資源,以因應產學研發合作。」
第四章 ⟨教師的未來圖像:數位科技素養與AI專業識能的發展⟩,由陳珮瑛教授執筆,摘要為: 「本研究旨在探討人工智慧(AI)對教師專業角色和教學方法的影響,以及臺灣教師培訓體系應如何應對AI帶來的挑戰。研究採用混合方法,包括問卷調查和訪談。問卷調查以67所高中數位前導學校的760位教師為對象,使用SELFIEforTEACHERS問卷量測教師的數位素養。訪談則以39位接受過數位AI培訓的在職教師為對象,深入了解他們對AI融入教學的經驗和看法。研究發現,臺灣教師的數位素養仍有待提升,尤其在運用數位科技增能學習者和促進學習者的數位能力方面。教師普遍認為,AI的發展對教師專業角色帶來挑戰,同時也創造了新的發展契機。教師需要提升AI素養和數位教學能力,才能有效應用AI促進學生的學習。研究也發現,現行的教師培訓體系尚未充分準備好應對AI帶來的挑戰。基於研究發現,本研究提出強化教師AI素養培訓、建立教師AI學習社群、發展AI教學示範案例等政策建議,以協助臺灣教師更好地應對AI時代的教育挑戰。」
第五章⟨從數位技能到高階思維:AI賦能學習環境中的多重鷹架設計與實踐⟩,由蘇佩菁老師等執筆,摘要為:「本研究旨在探討如何運用AI技術和多重鷹架建構課堂,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和高階思維能力發展。以三個七年級教學案例:自然科「酵素」單元(CER論證模式)、數學科「正數與負數」單元(歸納建模式教學)和「相似形」單元(STEAM教學),採用行動研究法,收集學生學習歷程資料、學科能力前後測問卷、AI應用與高階思維能力前後測問卷及訪談資料,探究AI賦能學習的成效與挑戰。
研究結果顯示,AI賦能學習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科知識理解、學習動機及參與度,並促進高階思維能力發展,例如批判性思考、創造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
本研究提出五個鷹架設計策略:學科知識節點鷹架、數位軟硬體使用鷹架、AI使用鷹架、人機互動模式鷹架和高階思考思維培養鷹架,並強調教師需具備相關數位教學能力和班級經營策略。最後,本研究建議強化師資培育、發展系統性變革,以促進AI賦能學習的有效實施和永續發展。」
第六章⟨AI教與學的倫理:科技與社會研究的觀點⟩,由林文源教授撰文,摘要為: 「本文探討AI技術在教育領域應用的倫理挑戰與反思,並提供思考原則與教案線索。首先,本文以國外機構的教學倫理守則發展經驗為例,強調教學倫理隨著時代、科技、教育體系及社會價值的變遷而演變。
其次,本文以科技與社會研究(STS)觀點提示探討AI教學倫理的方向。尤其以對稱式思考原則,強調協作、基礎設施及公眾參與面向,避免將倫理問題簡化為技術挑戰,並主張科技協作中的基礎設施和公眾參與是AI發展中的關鍵要素,且應注重多方參與者的貢獻,藉此看見AI在教育中的落地與倫理實踐。
藉此,本文進一步強調打開科技的「黑盒子」,尤其是常見的個體化AI科技和技術能力思維。並以教育部彙集的「和AI做朋友-人工智慧中小學教學示範例」,提示從小學、中學到高等教育的技術教學中的倫理意涵與教案,藉此啟發同學的多元、思考協作。最後本文並針對主事者與教育者的倫理要求,提出體制面建議,希望對於AI教育的倫理落地有所幫助。」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由高宛愉博士與林志龍組長執筆,經蒐研國內外AI教育與教育AI發展趨勢及相關政策、大學AI教育推動與資源共享機制、聚焦探討中小學之AI賦能教學,並匯聚專家座談意見,獲致結論與提出具體建議:
「一、結論
(一) AI教育應結合國家戰略培養所需AI人才,推動教育AI教師應具備AI基本概念及數據分析能力
第二章 ⟨AI教育及教育AI發展趨勢及推動政策⟩,由郭伯臣校長與李政軒教授執筆,摘要為: 「在全球數位轉型的背景下,AI教育與教育AI的發展已成為國際教育政策的關鍵趨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強調,AI技術能顯著提升學習成效,減輕教師負擔,並促進個性化學習與差異化教學。各國如美國、韓國和歐盟等已在K-12教育中廣泛引入AI課程,並推動跨學科應用。同時,UNESCO的「AI學生能力框架」和「AI教師能力框架」也強調了AI技術在提升學生創新力、促進教育公平性方面的重要性。這些國際趨勢為臺灣推動AI教育和教育AI提供了參考方向。
臺灣政府在AI教育與教育AI的推動上採取雙軌策略,從中小學到大學階段全面展開。在中小學階段,政府推行如「和AI做朋友」等計畫,讓學生學習運算思維、資料分析和演算法等基礎AI技術,並強調AI倫理的教育。大學階段則重點推動人工智慧專業課程及跨學科應用研究,促進產學合作,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AI專業人才。
教育AI方面,臺灣政府積極透過多項政策與平臺如「數位教學指引」、「家長指引」和「校長指引」,幫助教師、家長與校長掌握AI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並協助校長制定策略性規劃以引導學校有效運用AI技術。此外,政府推出數位學習平臺如「因材網」與「Cool English」,利用AI技術進行個性化學習推薦,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並加強語言學習的互動性。
展望未來,政府應進一步推動幾個關鍵方向的發展,包括擴大「生生有平板」政策,確保學生不受硬體限制地學習AI技術;將生成式AI的原理、應用與倫理納入小學課程,從基礎教育階段強化學生的AI素養;將數位學習列為核心素養,推動AI教科書的研發與認證;發展教師支持系統及校長AI教學領導,提升教育工作者的專業能力;並創建符合臺灣需求的本地大型語言模型(LLM),以確保AI技術的本地化應用。通過推動這些措施,臺灣不僅將在全球AI教育浪潮中保持競爭力,還能為下一代提供更加完善的教育環境,確保學生和教師在未來科技驅動的教育體系中擁有充分的資源與能力來應對各種挑戰。」
第三章 ⟨大學 AI教育及教育 AI之推動作法⟩ 由林志隆組長撰稿,摘要為: 「為加速大學 AI教育及教育 AI之推動,本研究先蒐研政府推動大學 AI教育相關計畫及策略,以及調查大學開設AI相關系(所)、學程及專班數量,並蒐研大學開設AI相關課程之現況。另外,透過實地參訪5所大學瞭解AI教育推動情形及投入資源,同時蒐研9所公私立大學之AI教育及教育AI推動實例,最後藉由辦理「大專院校AI教學資源共享平台」座談會,探討AI教學資源共享之實務推動建議,作為各界推動之參考。
行政院及教育部陸續推動大學AI教育相關計畫及策略,引導大學落實AI人才培育。經本研究統計各大學開設人工智慧相關系(所)、學程及專班數量,在2019年為61個,過去五年內持續增長,至2023年已增長超過3倍,顯示大學相當積極投入培育AI人才。另外本研究盤點12所大學的AI課程,並與教育部AI課程地圖2.0及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課程進行比對分析,可瞭解各校在「先修課程」及「核心課程」普遍都有開課,然而在「進階課程」及「應用課程」之開課情形,則依各校自身學術發展與特色,而有所不同,提供各校未來在課程授課及教材合作之參考。
本研究安排實地參訪敏實科大、中華大學、亞洲大學、東海大學及逢甲大學等5所大學AI教育推動情形,透過大學間的交流來促進AI教育推動,並邀請臺北科技大學、臺中教育大學、臺灣師範大學、清華大學、政治大學、亞洲大學、東海大學、中華大學、敏實科大等9所公私立大學,從「校」的層面來分享AI教育推動實例,包括組織合作、AI教育推動、教育AI推動及未來布局等四個面向進行說明,期提供有志推動AI教育的學校借鏡其成功經驗,落實推動AI教育。另外綜整前述9所大學AI教育推動之反饋經驗,並匯聚專家座談意見,展望未來大學在AI教育推動的幾點建議:(1)建立學校AI推動專責單位,以及制訂更明確的專業發展指引;(2)消弭數位科技落差,逐步調整學校AI發展藍圖規劃與資源投入,並建立常態化的教師AI培訓計畫;(3)提升學生的AI素養,設計分層次的教學計畫及開設不同難度的課程,並通過競賽和活動提升實踐能力;(4)支持新教育資源佈局與資源優化,積極盤點資源並將有限資源集中在關鍵領域,並跨校教學資源合作。
本社112年研討「「AI 教師培育與教材教法之探討」議題,研究結果建議可由政府機構建立AI教學資源共享平台,並以需求為導向整合各方資源,同時鼓勵民間企業、學術界及非營利組織等單位協助。本研究今(113)年11月辦理「大專院校AI教學資源共享平台」座談會,邀請10所大學之校長、副校長層級與會,共同研議AI教學資源共享之實務推動建議,包括可參考CIC(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模式建立,並成立推動委員會,透過分層(區)、分類、分階段準備,做更有效的整合資源及佈局;以「學習百工百業AI應用」及「研發前瞻技術與創新應用」做為平台目標,並含括課程教材、開發模型、產業資源、數據公開及人才資料等功能;國網中心及高速電腦中心應支援提供各校AI學術研究之算力資源,而學校應配置基本AI算力資源,以因應產學研發合作。」
第四章 ⟨教師的未來圖像:數位科技素養與AI專業識能的發展⟩,由陳珮瑛教授執筆,摘要為: 「本研究旨在探討人工智慧(AI)對教師專業角色和教學方法的影響,以及臺灣教師培訓體系應如何應對AI帶來的挑戰。研究採用混合方法,包括問卷調查和訪談。問卷調查以67所高中數位前導學校的760位教師為對象,使用SELFIEforTEACHERS問卷量測教師的數位素養。訪談則以39位接受過數位AI培訓的在職教師為對象,深入了解他們對AI融入教學的經驗和看法。研究發現,臺灣教師的數位素養仍有待提升,尤其在運用數位科技增能學習者和促進學習者的數位能力方面。教師普遍認為,AI的發展對教師專業角色帶來挑戰,同時也創造了新的發展契機。教師需要提升AI素養和數位教學能力,才能有效應用AI促進學生的學習。研究也發現,現行的教師培訓體系尚未充分準備好應對AI帶來的挑戰。基於研究發現,本研究提出強化教師AI素養培訓、建立教師AI學習社群、發展AI教學示範案例等政策建議,以協助臺灣教師更好地應對AI時代的教育挑戰。」
第五章⟨從數位技能到高階思維:AI賦能學習環境中的多重鷹架設計與實踐⟩,由蘇佩菁老師等執筆,摘要為:「本研究旨在探討如何運用AI技術和多重鷹架建構課堂,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和高階思維能力發展。以三個七年級教學案例:自然科「酵素」單元(CER論證模式)、數學科「正數與負數」單元(歸納建模式教學)和「相似形」單元(STEAM教學),採用行動研究法,收集學生學習歷程資料、學科能力前後測問卷、AI應用與高階思維能力前後測問卷及訪談資料,探究AI賦能學習的成效與挑戰。
研究結果顯示,AI賦能學習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科知識理解、學習動機及參與度,並促進高階思維能力發展,例如批判性思考、創造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
本研究提出五個鷹架設計策略:學科知識節點鷹架、數位軟硬體使用鷹架、AI使用鷹架、人機互動模式鷹架和高階思考思維培養鷹架,並強調教師需具備相關數位教學能力和班級經營策略。最後,本研究建議強化師資培育、發展系統性變革,以促進AI賦能學習的有效實施和永續發展。」
第六章⟨AI教與學的倫理:科技與社會研究的觀點⟩,由林文源教授撰文,摘要為: 「本文探討AI技術在教育領域應用的倫理挑戰與反思,並提供思考原則與教案線索。首先,本文以國外機構的教學倫理守則發展經驗為例,強調教學倫理隨著時代、科技、教育體系及社會價值的變遷而演變。
其次,本文以科技與社會研究(STS)觀點提示探討AI教學倫理的方向。尤其以對稱式思考原則,強調協作、基礎設施及公眾參與面向,避免將倫理問題簡化為技術挑戰,並主張科技協作中的基礎設施和公眾參與是AI發展中的關鍵要素,且應注重多方參與者的貢獻,藉此看見AI在教育中的落地與倫理實踐。
藉此,本文進一步強調打開科技的「黑盒子」,尤其是常見的個體化AI科技和技術能力思維。並以教育部彙集的「和AI做朋友-人工智慧中小學教學示範例」,提示從小學、中學到高等教育的技術教學中的倫理意涵與教案,藉此啟發同學的多元、思考協作。最後本文並針對主事者與教育者的倫理要求,提出體制面建議,希望對於AI教育的倫理落地有所幫助。」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由高宛愉博士與林志龍組長執筆,經蒐研國內外AI教育與教育AI發展趨勢及相關政策、大學AI教育推動與資源共享機制、聚焦探討中小學之AI賦能教學,並匯聚專家座談意見,獲致結論與提出具體建議:
「一、結論
(一) AI教育應結合國家戰略培養所需AI人才,推動教育AI教師應具備AI基本概念及數據分析能力
(二) 面對生成式AI影響,各大學正積極推動AI教育及教育AI,且推動模式已趨於成形
(三) 推動中小學AI賦能教學需持續透過政策支持,強化教師專業能力與教學信心
(四) 負責任的AI教育應融入倫理思維
二、建議
(一) 大學AI教育推動
1.短期
(1) 建立專責單位推動AI教育布局─【學校】
(2) 推動AI使用普及化─【學校】
(3) 優化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教育部】、【學校】
(4) 學校配置基本AI算力─【教育部】、【學校】
2.中長期
(1) 建立大學AI教學資源共享平台─【教育部】、【國科會】、【法人單位】、【企業】、【學校】
二、建議
(一) 大學AI教育推動
1.短期
(1) 建立專責單位推動AI教育布局─【學校】
(2) 推動AI使用普及化─【學校】
(3) 優化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教育部】、【學校】
(4) 學校配置基本AI算力─【教育部】、【學校】
2.中長期
(1) 建立大學AI教學資源共享平台─【教育部】、【國科會】、【法人單位】、【企業】、【學校】
(2) 提供大專院校算力支持─【國科會】、【法人單位】、【學校】
(二)中小學AI賦能教學
1.短期
(1) 提出明確規範與持續完善學習資源與環境─【教育部】
(2) 發展教師AI賦能教學的支持系統─【教育部】、【學校】、【教師】
(3) 促進家校溝通,分級推動AI倫理─【教育部】、【學校】、【教師】
(4) 集結民間資源,辦理AI科技競賽─【教育部】、【法人單位】、【企業】
2.中長期
(1) 研發與認證AI教科書─【教育部】
(2) 發展本國教育的AI大語言模型─【教育部】」
本次議題研討承蒙許多專家學者協助,熱心參與座談研討、多次工作會議以及熱誠接待工作團隊參訪,精心整理並撰寫文稿,在此深深致謝。同時由陳綠蔚執行長領導的中技社團隊,包括人才培育中心陳潔儀主任、林志龍組長、高宛愉博士等,不僅從規劃到執行全程發揮高度專業精神,費心費力,讓多次座談會與工作會議順利進行,完成豐富充實並有深度的專題報告,明證功不唐捐,值得大家特別感謝。
1.短期
(1) 提出明確規範與持續完善學習資源與環境─【教育部】
(2) 發展教師AI賦能教學的支持系統─【教育部】、【學校】、【教師】
(3) 促進家校溝通,分級推動AI倫理─【教育部】、【學校】、【教師】
(4) 集結民間資源,辦理AI科技競賽─【教育部】、【法人單位】、【企業】
2.中長期
(1) 研發與認證AI教科書─【教育部】
(2) 發展本國教育的AI大語言模型─【教育部】」
本次議題研討承蒙許多專家學者協助,熱心參與座談研討、多次工作會議以及熱誠接待工作團隊參訪,精心整理並撰寫文稿,在此深深致謝。同時由陳綠蔚執行長領導的中技社團隊,包括人才培育中心陳潔儀主任、林志龍組長、高宛愉博士等,不僅從規劃到執行全程發揮高度專業精神,費心費力,讓多次座談會與工作會議順利進行,完成豐富充實並有深度的專題報告,明證功不唐捐,值得大家特別感謝。
奈伊《活在美國世紀》筆記 (四) : 國家情報委員會
奈伊《活在美國世紀》筆記 (四) : 國家情報委員會
第五章: 柯林頓時期國家情報委員會
柯林頓和卡特一樣,也是南方州長,缺乏處理華盛頓 (美國) 和世界政治的經驗,但他卻比卡特更為老練。柯林頓很聰明,他會從事「在職學習」。
選擇國防和情報,就像從全能和全知的誘惑之間挑選一個。參與了政策,手便可摸到槓桿,但沒時間看到廣闊的前景;參與了情報,雖可看到一切,卻不該觸碰政策槓桿。
不同的部門呼應競選口號,討論日本時,打算擬定經濟懲罰措施,絲毫不考慮朝鮮威脅和中國崛起等危害國安的問題。有人說: 「這屆政府在日本問題上比上屆政府更加團結」,我覺得他講得太真切,但這也太糟糕了。
1992年 6月,我講述了2000年東亞均勢未來的四種可能情況: 一是中國獨攬霸權;二是中日經濟合作,排除美國;三是沒有美國介入,該地區達成衝突平衡;四是美國維持平衡 (我估計這最有可能) 。然而美國對日政策似乎走在一條不太可能與日本合作發揮影響力的軌道上。
情報官認為俄羅斯有可能朝四種方向發展: 多元化、停滯、解體或獨裁。經過一段時期以後,第四種情況發生了。
前雷根時期的官員推測,中國在經濟規模上可能會於二十年後超越俄羅斯。
1993 年我們於吉隆坡與馬來西亞年輕的財政部長安華見面。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是,他不擔心中國的軍事擴張,並認為最好的應對措施是經濟整合。馬來西亞顯然不想孤立中國,冷戰時期的圍堵政策行不通。
新加坡讓我想起柏拉圖的共和國,國家由監護人統治,雖然限制政治自由,卻保障國家和人民的安全,而且政府較為正派,也營造了繁榮的環境。我擔心的是,從長遠來看,他們也可能限制人民發揮創意。
李光耀希望美國能夠制衡中國,他也希望美國世紀能夠包容而非排除中國。後來有人批評克林頓沒有孤立中國,但這些人似乎忘了,如果我們這樣做,會幾乎找不到盟友。
印尼軍事領導人不認為中國足以構成軍事威脅,但擔心他們的影響力會日增。泰國總理似乎比較不在意中國。
在北京,精通中國問題的專家大使指出,中國的集體領導層意見分歧,但希望隨著經濟益發繁榮,他們能在不抱持過多大國沙文主義的情況下處理美中衝突。他預料中國將進入一個快速增長、權力下放、腐敗橫行和溫和外交政策的時期,但懷疑中國能否仿效臺灣或韓國模式,因為中國與這兩個地方規模差異甚大,而且治理這樣一個擁有許多落後農村地區的大國非常困難。
美國政府內部推估中國於2000年的情況,並且在白宮的會議上與國家安全顧問討論。結果出乎意料的是,專家們非常樂觀,預測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的可能性為95%,分裂的可能性為10%,威權主義加劇的可能性為20%,實行非侵略性外交政策的可能性為90%。
第五章: 柯林頓時期國家情報委員會
柯林頓和卡特一樣,也是南方州長,缺乏處理華盛頓 (美國) 和世界政治的經驗,但他卻比卡特更為老練。柯林頓很聰明,他會從事「在職學習」。
選擇國防和情報,就像從全能和全知的誘惑之間挑選一個。參與了政策,手便可摸到槓桿,但沒時間看到廣闊的前景;參與了情報,雖可看到一切,卻不該觸碰政策槓桿。
不同的部門呼應競選口號,討論日本時,打算擬定經濟懲罰措施,絲毫不考慮朝鮮威脅和中國崛起等危害國安的問題。有人說: 「這屆政府在日本問題上比上屆政府更加團結」,我覺得他講得太真切,但這也太糟糕了。
1992年 6月,我講述了2000年東亞均勢未來的四種可能情況: 一是中國獨攬霸權;二是中日經濟合作,排除美國;三是沒有美國介入,該地區達成衝突平衡;四是美國維持平衡 (我估計這最有可能) 。然而美國對日政策似乎走在一條不太可能與日本合作發揮影響力的軌道上。
情報官認為俄羅斯有可能朝四種方向發展: 多元化、停滯、解體或獨裁。經過一段時期以後,第四種情況發生了。
前雷根時期的官員推測,中國在經濟規模上可能會於二十年後超越俄羅斯。
1993 年我們於吉隆坡與馬來西亞年輕的財政部長安華見面。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是,他不擔心中國的軍事擴張,並認為最好的應對措施是經濟整合。馬來西亞顯然不想孤立中國,冷戰時期的圍堵政策行不通。
新加坡讓我想起柏拉圖的共和國,國家由監護人統治,雖然限制政治自由,卻保障國家和人民的安全,而且政府較為正派,也營造了繁榮的環境。我擔心的是,從長遠來看,他們也可能限制人民發揮創意。
李光耀希望美國能夠制衡中國,他也希望美國世紀能夠包容而非排除中國。後來有人批評克林頓沒有孤立中國,但這些人似乎忘了,如果我們這樣做,會幾乎找不到盟友。
印尼軍事領導人不認為中國足以構成軍事威脅,但擔心他們的影響力會日增。泰國總理似乎比較不在意中國。
在北京,精通中國問題的專家大使指出,中國的集體領導層意見分歧,但希望隨著經濟益發繁榮,他們能在不抱持過多大國沙文主義的情況下處理美中衝突。他預料中國將進入一個快速增長、權力下放、腐敗橫行和溫和外交政策的時期,但懷疑中國能否仿效臺灣或韓國模式,因為中國與這兩個地方規模差異甚大,而且治理這樣一個擁有許多落後農村地區的大國非常困難。
美國政府內部推估中國於2000年的情況,並且在白宮的會議上與國家安全顧問討論。結果出乎意料的是,專家們非常樂觀,預測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的可能性為95%,分裂的可能性為10%,威權主義加劇的可能性為20%,實行非侵略性外交政策的可能性為90%。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奈伊《活在美國世紀》筆記 (三) : 一九八零年代
奈伊《活在美國世紀》筆記 (三) : 一九八零年代
美國軟實力 (GPT-4o生成)
第四章: 一九八零年代
1980 年代如同 1960 年代一樣、從開端到結尾展現出截然不同的對比、彷彿是一個分裂且矛盾重重的十年。人們早些年十分擔憂美國會爆發核戰。到了 1980年代末期,冷戰結束,蘇聯即將解體,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強權。
從政府外部提出政策構想,就像往深井投幣一樣,有時會聽到撲通的一聲,有時你以為聽到了聲響,但其實只是自欺欺人。
我在 1982年首度訪問中國,於7月飛到上海,我被載往復旦大學進行正式拜訪和會談,對方提出的問題很好,我感到很滿意。我在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針對核子問題發表演講,在那裡感受到當地的討論中既有充滿宣傳色彩的言辭,又有與現實狀況相符的務實觀點。當時,河對岸的浦東地區幾乎是空的。當我在1993年以美國政府官員的身份回到這裡時,浦東已經滿是摩天大樓。
由於民主黨敗選,我必須透過下列方式去從旁影響政策。仰賴我的學生,只要他們後來成了領袖;讓我的學術著作產生「涓滴」效應;為各種期刊和論文集撰寫的觀點文章;參與非政府府組織;上各種電視評論節目。誰都不知道這些舉動會產生什麼影響。與此同時,我試圖在影響政策辯論和維持自身學術工作之間取得平衡。
政府與學術界的不同之處在於,擔任公職必須面臨巨大的時間壓力,以及要能夠做決策。公職強度很高,但範圍很窄。在大學教書時,步調不緊湊,也不會直接牽扯權力,可以更加發揮好奇心,也能去探索更深層的問題。
2012 年的一項民調將我列為「過去五年中做過最有趣工作的學者」第二名。與此同時,我被評選為外交政策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學者。但若暗示在作為學者和試圖直接影響政策辯論的角色之間不存在許多倫理問題,那將是誤導。在學術研究和參與公共事務之間存在著權衡。
另一個問題是追求「知識正直性」。政策涉及落實想法的權力,但學術研究必須將真理置於權力之上。玩權力遊戲時,總是不免為了權力而調整構想,但必須盡量去抵抗這種誘惑。
有趣的是,到了1989年初,關於美國衰退的信念已經相當普遍,但就在當年年底,柏林圍牆被推倒;到了1991年,蘇聯解體,美國成為唯一的全球超級大國。
權力若被定義為影響他人來獲得想要之物的能力,便可透過以下三種方式來達到目標: 脅迫、報償和吸引力。根據其文化,美國在說服他人 (雖然不是所有人) 去追求與美國相同的目標、利益和價值這件事情上,處於獨特的地位。
在 2021年我寫到: 「軟實力之類的概念就像孩童。學者和公共知識分子可以在它們年輕時愛護和管教它們,但它們逐漸長大時,就會離開並結識新夥伴,而這些夥伴有好有壞。即使你是看著它們誕生的,你也無能為力。」
戈巴契夫推動改革,原本是打算拯救蘇聯,最終卻加速了它的滅亡。然而,如同我 1990年書中所描述的那樣,我對美國能長久保持實力並不感到驚訝,我們如何使用 (和濫用) 這種力量,則是後續二十年讓我持續感興趣的主題。
關於波灣戰爭,老布希巧妙的將合法性的軟實力與軍事的硬實力結合起來。我後來將這套做法稱為「巧實力」。
到了 1980年代末期,我開始寫小說,這同樣讓我心滿意足。我發現撰寫學術論文時,我會嘗試概括並盡可能融入廣泛的觀點,但寫小說幾乎是背道而馳。小說是為了揭示一般性而特別化,就像是反向使用望遠鏡。在散文中,我會利用望遠鏡來觀察整個草地;而在小說中,我可能會通過聚焦一顆陽光下的葉面露珠,來表達整片草地。
1980 年代如同 1960 年代一樣、從開端到結尾展現出截然不同的對比、彷彿是一個分裂且矛盾重重的十年。人們早些年十分擔憂美國會爆發核戰。到了 1980年代末期,冷戰結束,蘇聯即將解體,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強權。
從政府外部提出政策構想,就像往深井投幣一樣,有時會聽到撲通的一聲,有時你以為聽到了聲響,但其實只是自欺欺人。
我在 1982年首度訪問中國,於7月飛到上海,我被載往復旦大學進行正式拜訪和會談,對方提出的問題很好,我感到很滿意。我在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針對核子問題發表演講,在那裡感受到當地的討論中既有充滿宣傳色彩的言辭,又有與現實狀況相符的務實觀點。當時,河對岸的浦東地區幾乎是空的。當我在1993年以美國政府官員的身份回到這裡時,浦東已經滿是摩天大樓。
由於民主黨敗選,我必須透過下列方式去從旁影響政策。仰賴我的學生,只要他們後來成了領袖;讓我的學術著作產生「涓滴」效應;為各種期刊和論文集撰寫的觀點文章;參與非政府府組織;上各種電視評論節目。誰都不知道這些舉動會產生什麼影響。與此同時,我試圖在影響政策辯論和維持自身學術工作之間取得平衡。
政府與學術界的不同之處在於,擔任公職必須面臨巨大的時間壓力,以及要能夠做決策。公職強度很高,但範圍很窄。在大學教書時,步調不緊湊,也不會直接牽扯權力,可以更加發揮好奇心,也能去探索更深層的問題。
2012 年的一項民調將我列為「過去五年中做過最有趣工作的學者」第二名。與此同時,我被評選為外交政策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學者。但若暗示在作為學者和試圖直接影響政策辯論的角色之間不存在許多倫理問題,那將是誤導。在學術研究和參與公共事務之間存在著權衡。
另一個問題是追求「知識正直性」。政策涉及落實想法的權力,但學術研究必須將真理置於權力之上。玩權力遊戲時,總是不免為了權力而調整構想,但必須盡量去抵抗這種誘惑。
有趣的是,到了1989年初,關於美國衰退的信念已經相當普遍,但就在當年年底,柏林圍牆被推倒;到了1991年,蘇聯解體,美國成為唯一的全球超級大國。
權力若被定義為影響他人來獲得想要之物的能力,便可透過以下三種方式來達到目標: 脅迫、報償和吸引力。根據其文化,美國在說服他人 (雖然不是所有人) 去追求與美國相同的目標、利益和價值這件事情上,處於獨特的地位。
在 2021年我寫到: 「軟實力之類的概念就像孩童。學者和公共知識分子可以在它們年輕時愛護和管教它們,但它們逐漸長大時,就會離開並結識新夥伴,而這些夥伴有好有壞。即使你是看著它們誕生的,你也無能為力。」
戈巴契夫推動改革,原本是打算拯救蘇聯,最終卻加速了它的滅亡。然而,如同我 1990年書中所描述的那樣,我對美國能長久保持實力並不感到驚訝,我們如何使用 (和濫用) 這種力量,則是後續二十年讓我持續感興趣的主題。
關於波灣戰爭,老布希巧妙的將合法性的軟實力與軍事的硬實力結合起來。我後來將這套做法稱為「巧實力」。
到了 1980年代末期,我開始寫小說,這同樣讓我心滿意足。我發現撰寫學術論文時,我會嘗試概括並盡可能融入廣泛的觀點,但寫小說幾乎是背道而馳。小說是為了揭示一般性而特別化,就像是反向使用望遠鏡。在散文中,我會利用望遠鏡來觀察整個草地;而在小說中,我可能會通過聚焦一顆陽光下的葉面露珠,來表達整片草地。
奈伊《活在美國世紀》筆記 (二) : 越南與卡特時期
奈伊《活在美國世紀》筆記 (二) : 越南與卡特時期
第二章: 越南時期
數十年光陰並非依照時序排列。1960 年代的上半業和下半業差異甚大,上半業接續了1950 年代,下半葉則延伸至 1970 年代。舉例來說,1960 年代初期,3/4 的美國人告訴民意調查員,表示他們對政府充滿信心。1970年代末期,在越戰和水門事件之後,這個比例陡降至 1/4,此後再也沒有恢復到 1960 年代初期的水平。
我曾受邀去其他大學任教,其中的某些邀約非常誘人。我知道哈佛晉升的初級教師不到20%,這一切的背後潛藏著一個問題,我是否真的有「獨創性」,能否為這個領域做出別人心目中的「重大貢獻」,我當然沒有信心。
我相信「大學是一處根據思想本身的優點進行分析的場所,它是思想的自由市場,社會上的這種地方為數不多,大學是其中之一,因此學者應該避免去扮演壓力團體的角色,當然大學的這種價值是有限制的。」
從歐洲的角度來看,美國世紀是福禍參半、利弊並存之事。歐洲人擔憂美國的經濟統治地位,但希望美國透過北約提供軍事保護。然而,他們卻大肆批評美國在越南的行動。他們很難和我們相處,卻又離不開我們。
1976年,我與同事完成了《權利和相互依賴》,這本書在首次出版四十年之後仍被使用於國際關係研究生的課程中。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新自由主義,而我們想表達的是,除了將經濟相互依賴視為和平工具的傳統自由主義觀點之外,經濟互賴還可當作權力鬥爭的工具和武器。
在我們所謂「複雜相互依賴」的某些條件下。政治進程變化會非常大,結果會與現實主義假設相反,導致國家並非唯一的重要行為者,武力不是最有用的工具,軍事安全也不是最重要的目標。
第三章: 卡特時期
卡特不了解華盛頓,他對世界政治缺乏經驗,而且他是一名工程師,經常著眼於細節,而不是戰略。他想改變美國在全球扮演的角色,他在巴拿馬運河以及中東和平問題上,做出了大膽的重要外交決策,同時努力促進人權並減緩核武擴散。
大學是培養獨立思考的場所 (GPT-4o生成)
大學是思想的自由市場 (GPT-4o生成)
歐洲與美國互相依賴 (GPT-4o生成)
數十年光陰並非依照時序排列。1960 年代的上半業和下半業差異甚大,上半業接續了1950 年代,下半葉則延伸至 1970 年代。舉例來說,1960 年代初期,3/4 的美國人告訴民意調查員,表示他們對政府充滿信心。1970年代末期,在越戰和水門事件之後,這個比例陡降至 1/4,此後再也沒有恢復到 1960 年代初期的水平。
我曾受邀去其他大學任教,其中的某些邀約非常誘人。我知道哈佛晉升的初級教師不到20%,這一切的背後潛藏著一個問題,我是否真的有「獨創性」,能否為這個領域做出別人心目中的「重大貢獻」,我當然沒有信心。
我相信「大學是一處根據思想本身的優點進行分析的場所,它是思想的自由市場,社會上的這種地方為數不多,大學是其中之一,因此學者應該避免去扮演壓力團體的角色,當然大學的這種價值是有限制的。」
從歐洲的角度來看,美國世紀是福禍參半、利弊並存之事。歐洲人擔憂美國的經濟統治地位,但希望美國透過北約提供軍事保護。然而,他們卻大肆批評美國在越南的行動。他們很難和我們相處,卻又離不開我們。
1976年,我與同事完成了《權利和相互依賴》,這本書在首次出版四十年之後仍被使用於國際關係研究生的課程中。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新自由主義,而我們想表達的是,除了將經濟相互依賴視為和平工具的傳統自由主義觀點之外,經濟互賴還可當作權力鬥爭的工具和武器。
在我們所謂「複雜相互依賴」的某些條件下。政治進程變化會非常大,結果會與現實主義假設相反,導致國家並非唯一的重要行為者,武力不是最有用的工具,軍事安全也不是最重要的目標。
第三章: 卡特時期
卡特不了解華盛頓,他對世界政治缺乏經驗,而且他是一名工程師,經常著眼於細節,而不是戰略。他想改變美國在全球扮演的角色,他在巴拿馬運河以及中東和平問題上,做出了大膽的重要外交決策,同時努力促進人權並減緩核武擴散。
1973 年石油危機後,一般人認為世界上的石油即將耗盡,需要改用核能。諷刺的是,如今使用核能,是因為石油太多而非太少,讓地球氣候無法承受。
1970 年代人們也普遍相信全球的鈾即將耗盡,因此必須使用核反應器燃燒鈾而產生的再處理鈽。
華盛頓不乏渴望接替我職位的官僚和敵對的政治任命者,或者他們既要保留我的頭銜,又要架空我的權力。我發現,政治和官僚機構不同於學術界,要團隊通力合作才行。若想在政壇混的風生水起,便得吸引別人來為我效勞。
我在學術界工作多年,卻只花了四個小時便落實我的建議。由此可知,過渡時期會有變通的情況,而且在正確的時間擔任正確的職務非常重要。
當我們針對核子出口規則修訂草案討價還價時,蘇聯人卻幫助我們,告訴我只要移動一個逗號,並將其改為分號,立刻便可改變某個句子的意思,讓我得以達成協議。
1977年,臺灣看到華盛頓和北京之間恢復友好關係而擔憂,打算恢復核武計畫,包括美國早些時候勸說臺灣停止的雷射同位素濃縮。我們再次透過外交管道,發出強烈的訊息,警告臺灣不可採取此類行動,結果收效良好。
韋伯曾經寫道: 「政治是一個艱難、緩慢而又需要持久耐力」的過程。外交也是如此。
1970 年代人們也普遍相信全球的鈾即將耗盡,因此必須使用核反應器燃燒鈾而產生的再處理鈽。
華盛頓不乏渴望接替我職位的官僚和敵對的政治任命者,或者他們既要保留我的頭銜,又要架空我的權力。我發現,政治和官僚機構不同於學術界,要團隊通力合作才行。若想在政壇混的風生水起,便得吸引別人來為我效勞。
我在學術界工作多年,卻只花了四個小時便落實我的建議。由此可知,過渡時期會有變通的情況,而且在正確的時間擔任正確的職務非常重要。
當我們針對核子出口規則修訂草案討價還價時,蘇聯人卻幫助我們,告訴我只要移動一個逗號,並將其改為分號,立刻便可改變某個句子的意思,讓我得以達成協議。
1977年,臺灣看到華盛頓和北京之間恢復友好關係而擔憂,打算恢復核武計畫,包括美國早些時候勸說臺灣停止的雷射同位素濃縮。我們再次透過外交管道,發出強烈的訊息,警告臺灣不可採取此類行動,結果收效良好。
韋伯曾經寫道: 「政治是一個艱難、緩慢而又需要持久耐力」的過程。外交也是如此。
奈伊《活在美國世紀》筆記 (一)
奈伊《活在美國世紀》筆記 (一)
國際關係大師奈伊 [1] 回憶錄
序言與早年時期
1995 年中美總統高峰會,聽到柯林頓告訴江澤民說,美國更擔心中國混亂,而非中國崛起。
美國例外論可能會蒙蔽我們的雙眼,但它有著深厚的根源。
我們的價值觀和實力如今都在改變。每一代的現代人都見證了自認為前所未有的技術和社會變革,但並非每一代人都曾經歷一個國家崛起後成為全球強權,並且不時擔憂國家即將衰落。
「美國世紀」是二戰之後的時期,在此期間無論好與壞,美國一直是主導全球事務的強權。
我因為擔任哈佛大學教授和院長,對美國在世界歷史中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力量甚覺好奇,於是窮盡一生去理解和解釋它。
軟實力的概念,就是能夠發揮吸引力,不用強迫威逼或支付金錢來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現在已經成為大國競爭和交流對話時的重要部分。
歷史學家有時將美國世紀分為四個重疊的階段: 一是戰後一直延續到 1970年代的自由秩序;二是 1980年代雷根展開的新自由主義市場秩序;三是 1991年蘇聯解體後到伊拉克戰爭,以及 2008 年到 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唯一的超級強權時代;四是眼下的第四階段,這是現在進行式,特徵是民粹主義對全球化和中國崛起的反應。
自從 2010年代以來,中國幾乎已經和美國並駕齊驅,成為我們的經濟競爭對手,而我國多數地區,卻以負面的角度去看待全球化造成的破壞。
我在 2015年出版了名為《美國世紀結束了嗎?》的書籍,那本書記載了許多事實和列出諸多數據,本書則是我個人的故事,講述了我生活在這個美國世界的感受。
今天的美國區分為城市文化和鄉村文化,雖然人口趨勢有利於城市,但我們的聯邦憲法賦予農村地區持久不衰的政治權力。
18 世紀的德國哲學家康德曾說,有兩件事情讓他充滿敬畏: 一是頭頂的星空,二是內心的道德法則。當我研究道德法則後感到沮喪,並對人類對待彼此的諸多可怕方式感到失望時,我總能仰望星空尋找到慰藉。
艾森豪分析局勢時不受情緒影響,遂能避免踏進日後讓詹森無法自拔的陷阱。詹森不像艾森豪一樣能夠控制情緒,也無法跟他一樣足以洞觀世局,艾森豪行事謹慎,讓美國享受了八年的和平與繁榮。
在普林斯頓大學,我曾經短暫接觸心理學,試著理解人類為何會那樣思考。之後,我決定主修經濟學、歷史和政治學,從中更加了解人類所做的事情。
作為畢業典禮講者,我記得告訴同學說,我們雖然無法獨自拯救世界,但人人都能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去改善世界。
每當我感覺自己狂妄自大時,都會記得人生賭球會落在生命輪盤的何處,通常不是我們能夠掌控的。
在牛津大學,哲學導師教會了我精確定義的重要性;政治學老師會耐心解釋,說在議會制度中權力是透過文明手段,而非透過美國人實施的制衡原則來抑制。他還指出,英國將最優秀的學生送入政府,而美國則將這些聰明之士送入商界。國際老師解釋了兩次大戰期間,英國在外交方面的弱點和愚蠢舉措。
國際關係大師奈伊 [1] 回憶錄
序言與早年時期
1995 年中美總統高峰會,聽到柯林頓告訴江澤民說,美國更擔心中國混亂,而非中國崛起。
美國例外論可能會蒙蔽我們的雙眼,但它有著深厚的根源。
我們的價值觀和實力如今都在改變。每一代的現代人都見證了自認為前所未有的技術和社會變革,但並非每一代人都曾經歷一個國家崛起後成為全球強權,並且不時擔憂國家即將衰落。
「美國世紀」是二戰之後的時期,在此期間無論好與壞,美國一直是主導全球事務的強權。
我因為擔任哈佛大學教授和院長,對美國在世界歷史中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力量甚覺好奇,於是窮盡一生去理解和解釋它。
軟實力的概念,就是能夠發揮吸引力,不用強迫威逼或支付金錢來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現在已經成為大國競爭和交流對話時的重要部分。
歷史學家有時將美國世紀分為四個重疊的階段: 一是戰後一直延續到 1970年代的自由秩序;二是 1980年代雷根展開的新自由主義市場秩序;三是 1991年蘇聯解體後到伊拉克戰爭,以及 2008 年到 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唯一的超級強權時代;四是眼下的第四階段,這是現在進行式,特徵是民粹主義對全球化和中國崛起的反應。
自從 2010年代以來,中國幾乎已經和美國並駕齊驅,成為我們的經濟競爭對手,而我國多數地區,卻以負面的角度去看待全球化造成的破壞。
我在 2015年出版了名為《美國世紀結束了嗎?》的書籍,那本書記載了許多事實和列出諸多數據,本書則是我個人的故事,講述了我生活在這個美國世界的感受。
今天的美國區分為城市文化和鄉村文化,雖然人口趨勢有利於城市,但我們的聯邦憲法賦予農村地區持久不衰的政治權力。
18 世紀的德國哲學家康德曾說,有兩件事情讓他充滿敬畏: 一是頭頂的星空,二是內心的道德法則。當我研究道德法則後感到沮喪,並對人類對待彼此的諸多可怕方式感到失望時,我總能仰望星空尋找到慰藉。
艾森豪分析局勢時不受情緒影響,遂能避免踏進日後讓詹森無法自拔的陷阱。詹森不像艾森豪一樣能夠控制情緒,也無法跟他一樣足以洞觀世局,艾森豪行事謹慎,讓美國享受了八年的和平與繁榮。
在普林斯頓大學,我曾經短暫接觸心理學,試著理解人類為何會那樣思考。之後,我決定主修經濟學、歷史和政治學,從中更加了解人類所做的事情。
作為畢業典禮講者,我記得告訴同學說,我們雖然無法獨自拯救世界,但人人都能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去改善世界。
每當我感覺自己狂妄自大時,都會記得人生賭球會落在生命輪盤的何處,通常不是我們能夠掌控的。
在牛津大學,哲學導師教會了我精確定義的重要性;政治學老師會耐心解釋,說在議會制度中權力是透過文明手段,而非透過美國人實施的制衡原則來抑制。他還指出,英國將最優秀的學生送入政府,而美國則將這些聰明之士送入商界。國際老師解釋了兩次大戰期間,英國在外交方面的弱點和愚蠢舉措。
[1] 約瑟夫.奈伊 (Joseph S. Nye Jr.) 為大學傑出服務榮譽教授,曾任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院長。他也擔任過負責國際安全事務的助理部長、國家情報委員會主席和副國務次卿,曾經獲頒這三個部門的傑出服務獎。奈伊是研究現代美國實力的世界知名權威,其著作影響了好幾代的學者和政策制訂者。
他筆耕不輟,出版了諸多廣受好評的著作,譬如《軟實力》(Soft Power)、《權力大未來》(The Future of Power)、《領導力》(The Powers to Lead)、《美國世紀的終結?》(Is the American Century Over?)和《強權者的道德:從小羅斯福到川普,十四位美國總統如何影響世界》(Do Morals Matter? Presidents and Foreign Policy from FDR to Trump)。
奈伊的文章曾刊登於《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和其他政治刊物。《外交政策》在二零一一年將奈伊評選為「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
此外,在最近對國際關係學者的一項調查中,他被評為對美國外交政策最具影響力的學者。奈伊繼續定期為《Project Syndicate》撰寫專欄,同時與妻子莫莉在新罕布夏州的農場享受人生。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