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話術治國 自欺欺人的政府
2025-11-14 聯合報/ 曾士宇/大學教師 ( 新竹市)光復節與國父誕辰紀念日,在賴政府刻意低調處理下靜悄悄度過,但其間發生多起事件引人熱議。首先是十一月六日立法院「通殺」行政院提名的四名NCC委員,卓揆表示「甚為沉痛」,指責在野陣營不顧大局,說「已把整個橄欖園的一半都遞出來了」,結果卻沒得到任何善意回應,似乎將逾期提名當作「善意」;實際上,如果民進黨因應新國會與新民意,就該進行朝野協商。
其次是十月廿八日中國大陸發布「警情通報」,指立委沈伯洋透過「黑熊學院」從事「分裂國家犯罪活動」,對其立案偵查,在台灣引起政治攻防。卓榮泰嗆立法院長韓國瑜沈默吞忍;賴總統更向韓國瑜喊話應聲援、站出來維護國會尊嚴。韓國瑜回應,要他聲援沈伯洋,是「自己生病了卻要別人吃藥」,賴緊抱台獨神主牌,卻指望對方不採相應措施,是自欺欺人。
再者,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出席馬場町「白色恐怖秋祭」,引發綠營猛批祭拜共諜。主辦單位「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聲明,秋祭追思歷史悲劇不應成為攻擊個人的工具,應追求社會和解與民族共榮。
民進黨多年來將「白色恐怖」當選舉提款機,明知受難者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中共「烈士」,此時卻又扭曲鄭麗文。
又如,賴清德於頒發「總統科學獎」時,期望未來卅年內能增加三名台灣的諾貝爾科學獎得主。正如中研院前院長、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最近說「科學研究需要肥沃土地才能開花結果」,現在台灣科研環境卻是一片貧瘠,可謂處於飢餓邊緣。多年前兩岸科研尚能平起平坐,如今落得幾乎在所有科學領域都看不見對岸車尾燈,源於資源投入的差異與錯置。
資源錯置主要是國防軍費大幅增加,賴總統在國慶日發表談話時指出,明年國防預算預計達九五○○億元,比今年增加約三千億元,與對岸今年軍事預算約二五○○億美元相較差異巨大。國防部報告更坦承,我方向美國軍購已付六六○○億元卻逾期仍未交貨。
種種跡象顯示兩岸不能戰、不可戰,賴政府若有智慧降低兩岸緊張情勢,則不必讓美國予取予求,只需每年在撙節的軍費中挪出少部分發展科研,期待得諾貝爾獎的宣言才不致淪為空話。賴政府在大罷免失敗後仍欲專斷治國,再以話術遮掩無能與失職。既然俟河之清無日,只有在未來選舉討回公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