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6日 星期三

G2成局 台應知小事大以智

G2成局 台應知小事大以智
2025-11-26 聯合報/ 曾士宇/大學教師 ( 新竹市)

蘇聯解體後,美國獨享全球霸權近卅年,卻也在此期間先後遭遇中東與阿富汗戰爭以及金融危機的重創。尤其二○一○年後,中國經濟高速成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促使華府從川普第一任開始啟動對中強硬政策,意圖延緩中國崛起。川普於二○一八年發動關稅戰,此後美中關係一路下滑,迄今仍是全球政治經濟的主軸焦點。

日前《紐約時報》刊出前白宮中國和台灣事務高官杜如松(Rush Doshi)的文章,以釜山川習會為例,指出兩國在最新一輪貿易與外交交鋒中呈現某種「平起平坐」的局面。這一觀察值得重視。

兩國領導人在會中同意暫停川普今年發起的貿易戰。中國承受了經濟壓力,但成功以更大的壓力進行反擊,將其對美國賴以生存的全球供應鏈(尤其是稀土礦物和磁鐵)的主導地位武器化。經過數十年的去工業化,準備不足的美國既無法也無力回應。

今年二月,川普重啟了在第一任期內發起的貿易戰,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但他卻未能先評估美國自身的脆弱性,也未能加強其供應鏈。相較之下,自二○一八年川普首次加徵關稅以來,北京一直在為這一刻做準備。

被逼到牆角後,習近平祭出「殺手鐧」。今年四月,他停止向美國出口稀土礦物和磁鐵,這一舉措比拜登執政時期他所威脅的任何行動都要激進。習近平賭的是川普會屈服,而在五月,川普大幅降低了關稅,並尋求緩和局勢。

受到鼓舞的中國在十月再次利用稀土問題,並大幅提高了賭注。北京以美國新的出口管制措施為藉口,推出了一項範圍廣泛的許可制度,要求世界各地的公司要購買中國的稀土,而且要銷售任何含有哪怕微量稀土的產品,都需要獲得中國的批准。

川普團隊準備了一系列嚴厲的反制措施,但川普卻退縮了,擱置這些選項,轉而依賴他熟悉的關稅手段。塵埃落定之後,川普不僅向其最大的對手暴露了美國決心的局限性,而且讓美國處境比他發起這場鬥爭時更加糟糕。

川普對華處理不當的影響將遠遠超出貿易範疇。美國的盟友現在或許有理由懷疑,當美國連自身都無法維護時,它是否有能力與他們站在一起。北京可能會因此更加大膽地在台灣和其他問題上試探美國的決心。畢竟,中國還有其他可以利用的限制因素,例如其對數十種關鍵藥物(包括抗生素)原料生產的控制權。

在消除自身弱點之前,與關鍵進口商品的主要供應國發動貿易戰是不明智的。中國在自身較弱的時候就明白這一點;經過幾十年的穩定發展,避免過早進行實力測試。而美國到如今才開始吸取這一教訓,只好硬吞與對手平起平坐的苦果。

川普自詡擅長「交易的藝術」、在美中台之間,很明顯有「捨小就大」的傾向。台灣處在大國競爭交會點,應高度關注川普預計明年四月訪陸,雙方可能就台灣問題達成交易,必須更加務實地提升己身韌性,未雨綢繆,緩和兩岸關係必為重中之重,將自己從大國競逐的「風險來源」轉變為「戰略資產」。兩岸之間,並不是只有「倚美謀獨」與「委曲求和」的選項,不知「小事大以智」,是愚不可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