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9日 星期日

2019年臺南之旅 (六) – 臺灣府城隍廟

2019年臺南之旅 () – 臺灣府城隍廟

()臺灣府城隍廟

臺灣府城隍廟

是臺灣最早的官建城隍廟

臺南市的臺灣府城隍廟,是奉祀臺灣府城隍威靈公的道教廟宇 [註一],位於臺南市中西區青年路。是國定古蹟,也是臺灣知名的城隍廟。明鄭永曆二十三年(1669年)廟建於東安坊右,當時稱為承天府城隍廟。此廟是臺灣最早的官建城隍廟,是為省級城隍的「威靈公」。

1891年清廷光緒帝升格新竹城隍廟為「都城隍,威靈公」,亦為省級城隍。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臺北市為中華民國政府行在,臺北民眾建臺灣省城隍廟奉祀「臺灣省城隍」,同為省級城隍。有趣的是,三廟信徒各以其歷史為榮,亦認定其所奉之城隍爺位階最高。

[註一] 城隍,又稱城隍爺、城隍爺公、城隍老爺,原意是「城牆」與「護城河」的意思,後來演變為民間信仰中的城池的守護神,亦為陰間司法體系的職司。明太祖朱元璋將省級城隍封為「威靈公」。各級城隍是超自然長官,以神道設教、綜理陰陽,主管人間善惡果報、禍福降臨,其廟貌一定陰森威赫。城隍廟獨具陰陽廟格,尤顯傳統兩元治理的特色。

本廟主祀臺灣府城隍威靈公。配祀有城隍夫人、觀音菩薩、地藏菩薩、註生娘娘、天上聖母、福德正神、月下老人、十八羅漢、文武判官、范謝將軍、甘柳將軍、二十四司、門神等神佛。

一進大門,即見高懸「爾來了」匾額,為「臺南三大名匾」之一,讓人有「舉頭三尺有神明」場景感,強烈傳達恩威並濟的氣氛。這三個大字的意思是對行善者說:你也來這裡參拜行善了,表示歡迎。對作惡者說:你也有這一天來這裡懺悔接受審判了。門內兩旁分為城隍下轄謝、范將軍木刻像,[註二] 謝、范將軍旁各有甘、柳將軍木刻像 [註三]。

爾來了匾額為「臺南三大名匾」之一

[註二] 謝、范將軍,臺灣稱七爺八爺,屬於黑白無常中的一種,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對神祇。此二尊神手執腳鐐手銬,專職緝拿鬼魂、協助賞善罰惡,也常為城隍爺等具有司法神職能之神祇的部將。根據傳說,謝將軍名為謝必安,身材高瘦,面白,手持火籤(長條形的令牌),又稱火籤爺;范將軍名為范無救(或無赦,少數人寫作無咎),體態短胖,面黑,尊曰矮爺,手持榜牌(正方形的令牌),又稱榜牌爺。據說是謝、范將軍在清代臺灣的陣頭中往往排在甘、柳、春、夏、秋、冬等六位家將之後,是為押陣之神,故臺灣人尊之曰七爺、八爺。

[註三] 甘、柳將軍,八家將中的兩位神祇,八家將為王爺、城隍等神的護衛部隊。有人認為甘柳將軍是「日夜遊神」。甘、柳將軍一般居於八家將隊伍之首,所以別稱「班頭」、「頭排」,負責捉拿鬼魂,也負責刑罰,又稱「撐刑」。俗謂甘將軍諱鵬飛,柳將軍諱鈺。

將軍將軍

范將軍將軍

正殿供奉城隍爺,兩旁有文、武判官 [註四],兩側則有二十四司 [註五] ,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儼然人間行政的反映。

[註四] 民間傳說中,各地城隍下設有文武判官二職。判官是地方長官的幕僚,輔助長官處理政事。城隍爺的左從祀中「文判官」的職務相當等於衙門裡的左典史,即今日法院的推事,審理案件做成判決書;手握有生死簿,調查或記錄百姓的善功、過,執行各司判文或記錄檢閱;警惕世人諸惡莫作。「武判官」的職務相當等於衙門裡的右典史,左手則舉〈鐧或錘〉執行各司的判決及惡性重大者,執以刑罰處置;嚇阻世人諸惡莫作。

正殿供奉城隍爺

各地城隍下設有文武判官二職

巡行城隍爺與文、武判官

[註五] 二十四司,是城隍爺的屬官。包括陰陽司、速報司、稽查司、賞善司、罰惡司、註福司、註壽司、功曹司、良願司、提刑司、地獄司、驅疫司、感應司、文書司、檢簿司、掌案司、考功司、保安司、查過司、學政司、典籍司、督糧司、巡政司、儀禮司。分工很細,民俗最少有另外三種二十四司。

臺南俗說,二十四司中的「考功司」考核官吏成績,「學政司」則是管理人類的教育與考運。故每逢考季,以「學政司」、「考功司」最為熱門,廟方也順應民情,以鮮明紅字表示「『學政司』、『考功司』祝您金榜題名」,並貼心地在前方設立格位供考生放置個人資料表,以提醒執掌各司。

二十四司是城隍爺的屬官

民俗最少有另外三種二十四司

後殿兩側為「十八尊者」,各有其名。[註六]

[註六] 「十八尊者」即「十八羅漢」,民間所謂之十八羅漢尊者有不同版本。本廟供奉降龍尊者、進獅尊者、淨耳尊者、布袋尊者、慈姿尊者、目蓮尊者、長眉尊者、誌公尊者、不求尊者、觀經尊者、老僧尊者、飛鈸尊者、梁武帝尊者、如恩尊者、開心尊者、大覺尊者、達摩尊者、伏虎尊者。


「十八尊者」即「十八羅漢」

十八羅漢尊者有不同版本

後殿供奉配祀的城隍夫人、觀音菩薩、註生娘娘、天上聖母、臨水夫人 [註七]、福德正神、月下老人、地藏菩薩 [註八]等。

府城隍與城隍夫人

觀音菩薩

[註七] 臨水夫人相傳名喚陳靖姑,是閭山派的女道士,生前有德於民,歿後被奉為神靈,其信仰非常昌盛,以其能護佑孕婦、順產保胎聞名。臺灣有主祀臨水夫人的廟宇一百三十幾座。

註生娘娘、天上聖母、臨水夫人

月下老人福德正神

[註八] 地藏菩薩,常稱幽冥教主。因其「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為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觀音、文殊、普賢一起,深受世人敬仰。以其「久遠劫來屢發弘願」,即在於『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故被尊稱為大願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

正殿掛有大算盤,左右刻聯「善惡權由人自作,是非算定法難容」,這些字句,象徵城隍爺以算盤計算世人功過,有戒惡揚善的意味。

城隍爺以算盤計算世人功過

門神彩繪是彩繪大師潘麗水遺作。中門為武門神。秦叔寶外型為粉面、鳳眼,手持金鐧;尉遲恭則面黑、怒目,手持金鞭,因此又稱為「鞭鐧門神」。兩旁為文門神,分持冠、鹿、爵、牡丹等物,代表「加官晉祿、晉爵富貴」;又四人各持一件如意,更代表事事如意的生活理念。這些門神彩繪風格在於人物鬍鬚與手勢動感,以及面部豐富表情,更講究戰甲工筆細緻。

「鞭鐧門神」

左文門神

右文門神
建築特色

本廟簷飾剪黏素雅,正脊飾以「福、祿、壽」三仙,似將喜稅直接拋向人間,傳達道教世俗的理念。垂脊飾以托塔天王李靖、二郎神楊戩,宛如居高坐鎮、守衛廟宇,表現傳統神話的風格。

廟宇內外木雕、石雕都甚為精緻,不愧為「省」級宮廟。木雕有「水淹金山寺」、「八仙過海」、「國泰」、「民安」場景以及盤龍柱、八仙戲偶等,石雕有虎堵、龍堵、石獅,「招財進寶」、「天官賜福」浮雕等,多彩多姿。


[後記] 城隍雖為道教神扺,臺灣府城隍廟則供奉佛、道諸神,適合多元需求,充分顯示華人「兼容並蓄」的宗教觀,加以對神佛各有歸屬,也不難理解許多信眾「逢廟必拜」的心理,善男信女,各取所需,皆大歡喜,搭配民俗傳說故事,相當庶民化,而能深入民間。這種信仰模式與基督教、伊斯蘭教等「一神教」有很大的歧異,「一神教」往往缺乏包容性,基本教義派更視他教為異端,歷史上屢有「宗教戰爭」,近世則有「聖戰」,為「多神教」所少見,但「多神教」常被認為缺乏中心信仰,信念不夠堅定。另一方面,西方主流思想認為無法與崛起的東方「和平共存」,恐與「一神教」思維有關,應是「文明的衝突」主因之一。

同時,佛教雖以「我佛慈悲」出名,第大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退出當時的印度殖民地,主要信奉與佛教相互消融的「印度教」(Hinduism) 之印度與信奉「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分治時,衝突造成傷亡以百萬人計﹔最近主要信奉「佛教」的緬甸大舉迫害信奉「伊斯蘭教」的「羅興亞人」,顯示人類的愚蠢是不限宗教的。

2019年12月28日 星期六

2019年臺南之旅 (五) – 鄭成功文物館與「台南孔廟御匾特展」

2019年臺南之旅 (五) – 鄭成功文物館與「台南孔廟御匾特展」

(四)、鄭成功文物館

鄭成功文物館座落於「延平郡王祠」祠廟的本體東南側,一般說法是位於「延平郡王祠」內。

「鄭成功文物館」前身為「臺灣史料館」,昭和7年(西元1932年)創建於安平臺灣城內;其後遷移,改稱「臺南市歷史館」。民國34年(西元1945年)於赤崁樓重新設立,民國53年(西元1964年)「延平郡王祠」暨新館建成,乃移赤崁樓舊址於新館,並易名為「臺南市民族文物館」。

民國92年(西元2003年)文物館重新整理完成,更名為「鄭成功文物館」,用以紀念鄭成功與「明延平郡王祠」並立同輝,珍貴的文物與史料伴隨著名勝與先賢,相互輝映。

「鄭成功文物館」為一座二層樓之建築物,正面為白色的花窗型式牆面,根據文化部資料,原「臺南市歷史館」營運目的為「保存臺南歷史文化記憶」。現今宗旨為認識鄭成功在臺灣文化資產中的重要性,並宣揚臺南市文化資產的價值,在館藏中認識臺灣文化的樣貌。一樓部份規劃有2個展場,二樓部分規劃有1處主展場及1處小展場。

與「明延平郡王祠」並立同輝

珍貴的文物與史料伴隨名勝與先賢

一樓常設展場首先介紹「大臺南發展歷史背景與典藏文物關係」,展覽包括「鄭成功相關文物」,「鄭成功與台灣文化資產」,「台灣府城歷史文物」各部分。

發展歷史背景與典藏文物

鄭成功與台南關係密切

成功物語與歷史古蹟

台灣府城歷史文物
典藏瑰寶

鄭成功文物館館藏豐富,是台南市歷史寶庫,館內典藏文物有七件由「文化資產保護法」公告為「一般古物」,[註一] 包括《清代吏治箴言匾》[註二]、《鄭成功草書》[註三]、《鄭成功畫像》[註四]、《清代林朝英書法木刻》[註五]、《玉板》[註六] 、《台灣縣蘇孝銘佾生執照》[註七]、《葫蘆埤湖中島石碑及石座》」,呈現台南重要歷史文化特色和具代表性人物。

[註一] 所謂的「古物」,是指「各時代、各族群經人為加工具有文化意義之藝術作品、生活及儀禮器物及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等」各種文物。「古物」依其珍貴稀有價值,分為國寶、重要古物及一般古物。

[註二] 《清代吏治箴言匾》是清同治8年(西元1869年)臺灣縣知縣白鸞卿敬錄聖訓,刻成匾額而懸掛於縣署之中的《戒石銘》,文曰:「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以為自鍼。《戒石銘》是中國古代戒飭官吏的令箴,源自五代後蜀二世君主孟昶的《頒令箴》,共有4言24句合計96字,用來勸誡官吏應時常感念百姓衣食父母之恩,為官處政務必清正廉潔。宋高宗「頒黃庭堅所書太宗御制《戒石銘》於郡縣,命長吏刻之庭石,置之座右,以為晨夕之戒」;自此,由黃庭堅書寫的《戒石銘》就遍布各州縣大衙,此後歷代沿襲,直至清代中葉都未曾有變,官員每升堂入座,即抬頭可見,以提醒其秉公辦事,若徇私枉法,天理不容。

孟昶在位三十一年,早年力圖精治,後期則昏庸無道,終至亡於宋太宗,令人唏噓。寫出孟昶「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悲憤詩句的花蕊夫人是孟昶的寵妃。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註三] 鄭成功親筆草書「禮樂衣冠第,文章孔孟家;南山開壽域,東海釀流霞」。原由出自日本人川口長孺編撰《台灣鄭氏紀事》。本件文物是目前少數研究後被確認,具有鄭成功典型書風之重要文物。

禮樂衣冠第,文章孔孟家

[註四] 典藏「鄭成功彩繪圖像」,原件繪製於1898年,但狀態已不佳,日本人那須豐慶1910、1911年間臨摹原件,得以保留原作面貌至今,更名為「鄭成功畫像那須豐慶摹本」,有畫家簽名與年份落款,足以標示摹本真實性。

有畫家簽名與年份落款

[註五] 林朝英(1739-1816),臺南人。1767年入郡庠,次年喪父,讀書之餘繼承家族海運事業,往來臺灣大陸之間。1778年築宅園,有「一峰亭」及「蓬台書室」書齋。1789年為貢生,1802年以資授中書銜。嘉慶初,修臺灣縣學文廟,熱心公益,於繪畫、書法、雕刻無不精通,嘉慶18年(1813年),林朝英獲清廷旌表,受頒「重道崇文」匾,並准建坊。

林朝英別署一峯亭

「重道崇文」坊

於繪畫、書法、雕刻無不精通

[註六] 「古『玉笏』在對相關傳說進行歷史真實性考究後,更名為「玉板(傳寧靖王『玉笏』)。

傳寧靖王『玉笏』

[註七] 原為「清代祭孔佾生執照」更名為「台灣縣蘇孝銘佾生執照」,表明執照持有者,並與全台多件佾生執照作區別。

表明祭孔佾生執照持有者

一般典藏文物

一般典藏文物包括化石、石器、陶器、木雕、石刻、印契、錢幣、家具、服飾、碑銘、匾額與對聯等民俗器物與史料文獻數千件。內容涵蓋史前生物、先民遺跡、漢民族文明以及晚近生活器物,台灣歷史的發展、文化的演進與文物的今古風貌盡在其中。分九部分展出: 史前文物,書畫、安平陶器、碑銘、木刻文物、契約、錢幣、軍械以及戲偶文物。

文物今古風貌盡在其中

史前文物

木刻文物

碑銘

戲偶文物

「台南孔廟御匾特展」

334年來第一次特展

難得的是,自2018年9月29日至今年12月,正進行「台南孔廟御匾特展」﹕懸掛在臺南孔廟大成殿的清代八方御匾配合大成殿整修工程,移師到鄭成功文物館展覽。它們平常高掛在孔廟內,隔著遠遠的距離才能見到它們,如今在334年來特展中,第一次得以近距離欣賞御匾。是全球華人足跡所遍各國中最完整、保存最良好的清朝歷代御匾。

「八方御匾」依據清帝年號順序分別為康熙的「萬世師表」、雍正的「生民未有」、乾隆的「與天地參」、嘉慶的「聖集大成」、道光的「聖協時中」、咸豐的「德齊幬載」、同治的「聖神天縱」以及光緒的「斯文在茲」。

參觀者可清楚端詳皇帝印璽:從康熙漢滿文並列的廣運之寶,到雍、乾以降的御筆之寶,小篆雕刻都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可以說,不管從書法、工藝、歷史等各面向切入,皆可窺見御匾深蘊的歷史文化價值,以及承載淵長的歷史發展背後的文化意義,彌足珍貴。

康熙御匾「萬世師表」,不僅年代最早、體積也最大,長約4.78公尺,立起則有1.73公尺高。歷朝清帝御賜予孔廟匾額之規制由來,始於清康熙23年(西元1684年),康熙帝親臨曲阜孔廟祭祀,御書「萬世師表」匾額,御匾並送各地孔子廟,開啟皇帝頒予孔廟御匾傳統,康熙原稿則存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孔子被稱為「萬世師表」即自康熙皇帝的御筆賜書而來。

趁著這次難得展出,文資處也趁機委託團隊進行檢修作業,研究團隊透過「穿透式X光攝影」(X-Ray topography) 技術,赫然發現道光御匾「聖協時中」下方,居然另藏有「天衡保軸」四字,堪稱近年臺南文史最大發現。

孔子被稱為「萬世師表」即自康熙皇帝的御筆賜書而來

生民未有盛於孔子也

赞天地之化育

把古聖先賢的美德集於一身

發現御匾下方,居然另藏有「天衡保軸」四字

學術思想和個人品德完美無缺

品德學識高超的神靈

人文化成之典範

據王浩一先生在一場座談會中提到,上次八方御匾離開孔廟是太平洋戰爭時期。當時由於擔心美軍轟炸孔廟,市民搶救文物用牛車將御匾運往郊區,其中牛車還曾被機槍掃射翻車;日軍戰敗回日本時,原本也有意將八方御匾運往日本,但在市民搶救文物送往郊區的陰錯陽差下沒能達成,不然或許這幾塊御匾只能在日本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