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9年12月24日 星期二

2019年臺南之旅 (四) – 延平郡王祠

2019年臺南之旅 () – 延平郡王祠

()延平郡王祠

為清治時期最早的官祀鄭成功紀念祠

曾是日人在臺最早設置的神社

現今樣貌為1963年動工改建的結果

為臺南市第九座歷史建築

延平郡王祠,又名開山王廟、開臺聖王廟或鄭成功廟,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為清治時期最早的官祀鄭成功紀念祠,其前身為民間所建的開山王廟,臺灣日治時期曾改名為開山神社,是日人在臺最早設置的神社,也是二次大戰前日本海外神社中唯一是從廟宇改為神社的特例。但現今樣貌實為民國五十二年 1963年)動工改建的結果,所以該廟長久以來未被列為古蹟,直至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將延平郡王祠(含鄭成功文物館)登錄為臺南市第九座歷史建築。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因牡丹社事件,清廷派福建船政欽差大臣沈葆楨來臺。沈葆楨來臺後,接受仕紳稟請,與其他官員一同上疏追諡鄭成功、建立專祠與編入祀典中。光緒元年(1875年)正月初十,朝廷准奏 [註一]

[註一] 下詔曰:前明故藩朱成功,曾於康熙年間,奉旨准在南安地方建祠。該故藩仗節守義,忠烈昭然。遇有水旱,祈禱輒應,尤屬有功臺郡。著照所請,於臺灣府城建立專祠並與追謚,以順輿情。欽此。」用語頗足斟酌顯示明鄭與清廷糾葛已經泯除

朝廷批准後,工程在同年三月動工,秋八月完工。聘請福州師傅前來營造,材料也全來自福州,而成為一福州風格的建築。

在日治時期時,鄭成功因具有日本人血統亦受到日人敬重,並將之作為臺灣與日本間的「導引線」。明治廿九年(1896年)725日,臺南縣知事磯貝靜藏上書臺灣總督桂太郎,建議以鄭成功之忠烈與開臺事蹟與其母田川氏的貞烈事蹟為由,將鄭成功廟(延平郡王祠)改為「開臺神社」之社號並列為國幣社,隔年(1897年)113日日本拓殖大臣表示將清朝的延平郡王祠改為「開山神社」。之後並增建了日式的拜殿與鳥居,但大致建築仍維持原本的福州風格,前殿供奉鄭成功,後殿供奉其母田川氏。改建後的開山神社正殿與偏殿仍為中國傳統建築,拜殿則改為日本具有唐風的形制。

祠廟的山門前有一座牌坊,原是日治時期臺南神社的石製鳥居,被拆掉的最頂端橫樑已挖掘出來放於鄭成功文物館。上方「忠肝義膽」為白崇禧題字,並加上國民黨黨徽。

鳥居上方「忠肝義膽」為白崇禧題字

二次大戰結束進入民國時期後,該廟曾於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重建,並於六年後由臺灣省政府指定為臺灣史蹟。在民國五十二年(1963年重建,將該廟從原先的福州建築形式,改建為鋼筋水泥的中國北方式建築、並鋪上當時被認為最具代表中國宮殿形式的琉璃瓦。民國99年(2010年)7月21日,延平郡王祠被指定為臺南市第九座歷史建築,但非古蹟。

祠廟的本體是三進合院類型,棕紅色的矮牆,配以綠色的琉璃瓦,座西朝東,由山門、正殿、後殿與兩側廂房組成。山門 (自內往外) 之左有過廊接到「甘輝將軍祠」,[註二] 祠前有一門通往北邊的庭園,而自祠前往西則為東廡,供有明鄭殉難文武諸臣牌位,此外祭器所亦設於此。而山門之右為「張萬禮將軍祠」,[註二] 同樣在祠前有一門通往南邊的庭園,且從祠前往西為西廡,除供有諸臣牌位外,儀仗所也設於此處。

[註二] 甘輝為鄭成功「崇明伯」,北伐時先鋒,因造型持印,被稱為「印官」,張萬禮為「建安伯」,造型持劍,被稱為「劍官」。兩人同於「南京之役」殉難,為鄭成功廟陪祀將軍。


東廡供有明鄭殉難文武諸臣牌位

正殿是供奉鄭成功之處,最外圍有迴廊,裏頭正中央為洗石子神龕,上有鄭成功塑像,是雕塑家楊英風作品。此外在塑像之前為昔日廟裏的神像金身,該神像一度在民間輪祀,直至近年才迎回安座。

正殿是供奉鄭成功之處

蔣中正題字振興中華

神像一度在民間輪祀,直至近年才迎回安座

鄭成功塑像是雕塑家楊英風作品

後殿中央則為依祀典廟宇的慣例所設的太妃祠,供奉鄭成功之母翁太妃田川氏。而在太妃祠之左,則為供奉寧靖王朱術桂與其五妃的寧靖王祠,右邊則為供奉鄭成功長孫鄭克𡒉及其夫人陳氏的監國祠。此外在太妃祠前的庭院內有古梅一株,據說乃鄭成功親自種植。

供奉鄭成功之母翁太妃田川氏

介紹田川氏左為鄭成功母子像

在祠廟之外,另有沈葆楨銅雕像,以紀念其「開山撫番,革除積弊,並多所建置」,「對台灣有其卓絕偉大的貢獻」「其愛台灣之心受人欽佩景仰,尤以為創革完人鄭成功奏請建祠入祀,深得人心。」祠廟前有泉州人民所贈送之鄭成功騎馬石雕像,雄姿英發。

沈葆楨深得人心

鄭成功騎馬石雕像雄姿英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