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數單位進化史」筆記 (五) 中國古代的單位:重量與時間
第2章 形形色色的古代單位 [1]2.1 中國古代的單位
2.1.4 重量
重量單位是中國古人難得碰見一組不是十進制的單位,成語「半斤八兩」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半斤等於八兩,即一斤是十六兩。
衡器單位的實物是天秤所用的砝碼,砝碼對半分比較容易操作,如一斤、二分之一斤、四分之一斤、八分之一斤、十六分之一斤等。中國傳統重量單位最常用的是「斤」和「兩」。「斤」的漢字指斧頭,這大概是指一把斧子的重量;「兩」本是古代兵車上的一種成對的器具,用作重量單位也是衍生而來。比「斤」大的有「鈞」和「石」,比「兩」小的有「錙」、「銖」和「錢」,在成語「雷霆萬鈞」、「千鈞一髮」、「錙銖必較」等中,便可見到這些單位。這些單位換算基本上是2或3的倍數,如 1石= 4鈞, 1鈞= 30斤, 1斤= 16兩, 1兩= 4錙, 1錙= 6銖等。
重量單位的跨度非常大。在長度單位中,短的「尺寸」和長的「里」發展成了兩套不同系統,對應的是完全不同的測量手段,它們中間的換算純屬為了方便而設。另一方面,需要稱重的物體,從細小的錢幣、藥材到龐大的兵器、建築材料,所做的基本是同一件事-平衡。中國古人測量重量的範圍從1克的量級 (藥材、谷粒的重量),到一個人能搬動的重量 (30千克的重量)。超過這個範圍,大概只能使用間接的方式進行測量,如傳說中的「曹沖稱象」方式。不過,從 1克到 30千克,類比長度,相當於從一根頭髮的寬度到整個人體的長度,跨度驚人。
2.1.5 時間
對古人來說,兩次太陽最高 (日影最短) 時刻之間的時間是恆定的,這一段時間 - 一「天 」- 就是一個天然的統一基準。古代中國將這段時間等分為十二份,每一份稱作「時」或「時辰」,並按古代占星學的十二地支命名。古人最早的計時工具 - 日晷,測量的就是按一天時間十二等分的時辰。
清華大學日晷
同時,中國古代還將一晝夜的時間劃分為 100份,每一份稱為「刻」。「刻」的計時方式是以流體計時,即俗稱的「水鐘」。因為中國古代的長度、容積單位都是十進制,這自然同樣是十進制的時間單位「刻」高度貼合,因而計時可以直接通過計量容器中的液面的高度來實現。
十二「時辰」制與百「刻」制這兩套基於不同儀器的方案,在中國古代長期並行。後來到了清朝,隨著西方鐘錶的傳入,為了使「時」與「刻」更好地吻合,「刻」被修改成了一天的1/96,即我們現在所用的「 1刻= 15分鐘」。另外,西方的 24時制也隨著鐘錶一併在中國流傳下來,於是人們將中國傳統「時」稱為「大時」,西方「時」稱為「小時」,「1小時= 4刻」的換算也正式確立。
此外,中國古代對於計時引進了另外一個單位 - 「更」,通常將一夜分為五「更」,每「更」對成一「時」,所以「三更」就是「半夜」。每一更又分成五點,每點折合24分鐘。
由於日晷計時僅適用於日間,夜間計時則靠水鐘、沙漏等,一般民眾得聽更夫報時。
[1] 宋寧世,《計量單位進化史:從度量身體到度量宇宙》,人民郵電出版社,北京 (202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