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 星期二

大罷免 鋪排賴政府獨裁之路

大罷免 鋪排賴政府獨裁之路
2025-07-22 聯合報/ 曾士宇/大學教師(新竹市)

舉世僅見的「大罷免」投票即將於周六進行,讓台灣空耗近半年的鬧劇終於接近落幕,由於結果將是決定台灣未來的分水嶺,讓人屏息以待。

賴政府以「雙少數」執政,無視民意基礎薄弱,一意孤行,導致與占多數的在野陣營在立法院正面對撞,不再有「沒有通不過的人事與法案」,連續使出「覆議」、「釋憲」招數,仍不得順風順水後,竟推動背離民主選舉原意的「大罷免」,鑽現行「選罷法」的漏洞,企圖團滅或至少成功罷免足夠席次的國民黨立委,不需要等到下一次選舉,就能再享蔡英文政府八年「一黨獨大」的風光而得以橫行霸道。

「大罷免」很明顯是綠營「選輸翻桌」而發動的赤裸裸的政治鬥爭,且過程已到無所不用其極地步;柯文哲被「押人取供」羈押長達十個月後,交保仍遙遙無期;在國民黨反罷連署時,出動檢調大舉搜索各地黨部及罷團據點,以造假罪名傳訊、起訴或羈押各地縣市黨工與義工,而同樣被具名檢舉的綠營罷團則輕輕放下,最後取得成功通過罷免門檻國民黨立委達卅一人、民進黨立委則掛零的「不光榮戰績」,司法之不公,昭昭在目。

另一方面,又策動綠媒、側翼與網軍對國民黨立委極盡詆毀之能事,仇恨動員,化異己為敵人。在各地遍布而醒目的綠營罷團看板上,無的放矢指控國民黨立委「舔共、賣台」,這是嚴重的汙衊詆毀,但檢調反而視若無睹,讓人慨嘆台灣自詡民主法治,司法卻墮落至此。

賴政府執政至今已超過十四個月,拿不出任何像樣的政績,最賣力的是進行「大罷免」。中選會剛敲定大罷免投票日,總統府次日即宣布,賴將展開「團結十講」,應非巧合,而是為大罷免加柴火。「團結十講」開始幾講即謬論百出,賴總統妄言:「去除雜質」、「不反共的不是真正中華民國派」,「不是表決多數贏就可以」等等,幾已可定性為「分裂十講」,更讓人聯想到賴過去說「立院通過的爭議法案,要用更大的民主解決」,恐是以民主之名壓制異議,是獨裁的前奏。

在重中之重的對美關係上,賴政府面對川普徵收對等關稅威脅,在主動送上多項「貢禮」後,談判仍一路黑箱,遲遲未見美方正式回應,社會普遍籠罩在「在劫難逃」陰影下。而在兩岸關係,賴政府口口聲聲「備戰止戰」,無視重點應在「止戰」,而以各種手法製造「寒蟬效應」,實質阻斷兩岸交流,似乎認定不須用累積善意來避免兵凶戰危;同時在一廂情願的「倚美謀獨」策略下,忽略川普對協防台灣從不給予正面承諾,反而有與大陸完成「大交易」之勢,兩大之間一味暴虎憑河,愚不可及。

民進黨在國會雖居少數,但賴政府在人事及法案上,從不願做任何協商、寸步不讓,以及賴從政以來顯見的偏執個性,再加上對柯文哲以及國民黨黨工與義工痛下狠手等事例看,完全不講公理正義。可以想見,一旦大罷免如其所願,讓民進黨再度掌握國會多數,賴的專斷獨行只會變本加厲,可能會通過許多打擊異己法案,把大法官以及各中立機關納為囊中物,在集權專制後,往「獨裁之路」再無障礙與阻力。國人在「大罷免」之役中,必須要全力反制,才能阻止民主大倒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