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成局 台應知小事大以智
2025-11-26 聯合報/ 曾士宇/大學教師 ( 新竹市)
蘇聯解體後,美國獨享全球霸權近卅年,卻也在此期間先後遭遇中東與阿富汗戰爭以及金融危機的重創。尤其二○一○年後,中國經濟高速成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促使華府從川普第一任開始啟動對中強硬政策,意圖延緩中國崛起。川普於二○一八年發動關稅戰,此後美中關係一路下滑,迄今仍是全球政治經濟的主軸焦點。
日前《紐約時報》刊出前白宮中國和台灣事務高官杜如松(Rush Doshi)的文章,以釜山川習會為例,指出兩國在最新一輪貿易與外交交鋒中呈現某種「平起平坐」的局面。這一觀察值得重視。
兩國領導人在會中同意暫停川普今年發起的貿易戰。中國承受了經濟壓力,但成功以更大的壓力進行反擊,將其對美國賴以生存的全球供應鏈(尤其是稀土礦物和磁鐵)的主導地位武器化。經過數十年的去工業化,準備不足的美國既無法也無力回應。
今年二月,川普重啟了在第一任期內發起的貿易戰,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但他卻未能先評估美國自身的脆弱性,也未能加強其供應鏈。相較之下,自二○一八年川普首次加徵關稅以來,北京一直在為這一刻做準備。
被逼到牆角後,習近平祭出「殺手鐧」。今年四月,他停止向美國出口稀土礦物和磁鐵,這一舉措比拜登執政時期他所威脅的任何行動都要激進。習近平賭的是川普會屈服,而在五月,川普大幅降低了關稅,並尋求緩和局勢。
受到鼓舞的中國在十月再次利用稀土問題,並大幅提高了賭注。北京以美國新的出口管制措施為藉口,推出了一項範圍廣泛的許可制度,要求世界各地的公司要購買中國的稀土,而且要銷售任何含有哪怕微量稀土的產品,都需要獲得中國的批准。
川普團隊準備了一系列嚴厲的反制措施,但川普卻退縮了,擱置這些選項,轉而依賴他熟悉的關稅手段。塵埃落定之後,川普不僅向其最大的對手暴露了美國決心的局限性,而且讓美國處境比他發起這場鬥爭時更加糟糕。
川普對華處理不當的影響將遠遠超出貿易範疇。美國的盟友現在或許有理由懷疑,當美國連自身都無法維護時,它是否有能力與他們站在一起。北京可能會因此更加大膽地在台灣和其他問題上試探美國的決心。畢竟,中國還有其他可以利用的限制因素,例如其對數十種關鍵藥物(包括抗生素)原料生產的控制權。
在消除自身弱點之前,與關鍵進口商品的主要供應國發動貿易戰是不明智的。中國在自身較弱的時候就明白這一點;經過幾十年的穩定發展,避免過早進行實力測試。而美國到如今才開始吸取這一教訓,只好硬吞與對手平起平坐的苦果。
川普自詡擅長「交易的藝術」、在美中台之間,很明顯有「捨小就大」的傾向。台灣處在大國競爭交會點,應高度關注川普預計明年四月訪陸,雙方可能就台灣問題達成交易,必須更加務實地提升己身韌性,未雨綢繆,緩和兩岸關係必為重中之重,將自己從大國競逐的「風險來源」轉變為「戰略資產」。兩岸之間,並不是只有「倚美謀獨」與「委曲求和」的選項,不知「小事大以智」,是愚不可及。
本人於2010-2014年擔任清華大學校長,期間將在各種場合致詞或演講全文,載於清華官網,凡370餘篇。卸任後,逐步將其轉載於部落格中;其後在許多場合致詞也一併轉載於部落格,以與同儕友朋共享。2018年起,陸續將講稿整理出書,「一個校長的思考」(全三冊) 已分別出版。 同時也逐步將歷年於不同場合及情境撰述的文稿上載於部落格。由於內容因幾乎全部於個人在清華任教時期所撰,且多與清華直接關連,故以「清華行思與隨筆」命名﹔值得一提的是,最早一篇是本人大二暑假為台大物理學系刊撰文「徐賢修教授訪談摘記」,訪談在「清華園」進行,對象剛好是後來擔任清華校長的徐賢修先生,是「無巧不成書」的寫照。「清華行思與隨筆」(上)、(下) 與 ( 三)、(四) 冊以及(五) 冊 (全五冊 ) 紙本分別於2019年11月與2023年2月以及2024年11月出版。另「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 (增訂版)」與「地景旅遊與漫談 (2023-2024)」則分別於2022年9月與2025年1月出版。
標籤
- 人才 (8)
- 人文社會 (83)
- 大學 (1)
- 工業材料 (15)
- 中共 (4)
- 中西 (10)
- 中技社 (6)
- 中研院 (1)
- 中美 (16)
- 中國; 中美 (1)
- 中基會 (1)
- 文化 (1)
- 文集 (12)
- 台灣聯大 (3)
- 司法 (2)
- 民意論壇 (3)
- 交流 (11)
- 名人堂 (32)
- 名家綜論 (1)
- 百人會 (5)
- 竹中 (7)
- 序言 (59)
- 材料系 (24)
- 材料科學學會 (38)
- 兩岸 (22)
- 社會 (1)
- 社會人士 (16)
- 花木 (140)
- 政治 (27)
- 政論 (5)
- 科技 (61)
- 科學月刊 (4)
- 美國 (32)
- 美國; 西方 (1)
- 展覽會 (2)
- 旅 (1)
- 旅遊 (198)
- 校友 (43)
- 校長 (37)
- 框架 (1)
- 追思 (11)
- 退聯會 (14)
- 參訪 (3)
- 國際關係 (10)
- 專文 (25)
- 專刊 (32)
- 專書 (43)
- 推薦 (17)
- 教育 清華 (3)
- 教育 清華 附小 (2)
- 教職員工 (22)
- 清華 (231)
- 清華; 人才 (1)
- 清華; 人才; 中基會 (1)
- 清華; Deepseek (1)
- 清華; GPT-4o (1)
- 產業 (5)
- 報告 (26)
- 報導 (14)
- 煮字集 (13)
- 筆記 (82)
- 經濟 (1)
- 漫談清華故事 (30)
- 論文集 (3)
- 論壇 (1)
- 學生 (35)
- 學術團體 (8)
- 隨筆 (35)
- 聯合報 (21)
- 藝文 (16)
- 攝影 (13)
- AI (22)
- AI Agent (3)
- AI; ChatGPT (26)
- ChatGPT (4)
- ChatGTP (8)
- COVID-19 (11)
- DeepSeek; AI (4)
- Stable Diffusion (4)
2025年11月26日 星期三
2025年11月24日 星期一
聯合報名人堂/美國防止民主倒退的底線
聯合報名人堂/美國防止民主倒退的底線
2025-11-24 聯合報/ 陳力俊自從川普再任總統以來,一連串的措施讓人懷疑一項被目為民主燈塔的美國正發生質變,滑向專制政體。「紐約時報」編輯委員會於十月卅一日編製了一份包含十二項民主衰退指標的清單。令人警醒的現實是,美國在這些指標上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倒退。
該文稱美國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專制國家還很遠。但一旦一個國家開始偏離民主軌道,這種趨勢往往會持續下去。
一、獨裁者會壓制異議和言論自由,川普已經開始這樣做了。在美國,各種形式的言論和異議依然活躍;但川普卻試圖壓制它們,顯然是想讓美國民眾擔心:批評他、他的盟友或他的政策將會付出代價。
二、獨裁者會迫害政治對手。川普就是如此。真正的獨裁者比川普走得更遠,但他已經利用法律迫害來打擊他的反對者。
三、獨裁者會繞過立法機構。川普已經開始這麼做了。川普踐踏國會的財政權,公然違憲。在完全專制的國家,立法機構通常會正式將部分權力移交給行政機構,一些國會共和黨人也曾提出類似的改革方案。
四、獨裁者會利用軍隊來控制國內局勢,川普已經開始這麼做了。儘管他動用軍隊控制國內事務的程度有限,但他如此輕易地動用軍隊,並威脅要透過援引「叛亂法」和調動國民警衛隊以外的部隊來擴大軍隊的使用範圍,令人極度擔憂。
五、獨裁者藐視法庭,川普也已經開始這麼做了。令人欣慰的是,最高法院或許仍會阻止他明目張膽的權力攫取;然而,最高法院不願約束他的態度似乎助長了他的膽量,讓他得以繞過他不喜歡的下級法院裁決。
六、獨裁者以虛假藉口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川普就曾這樣做過。川普不經正當程序便炸毀委內瑞拉船隻,導致民眾喪命,而美國本可以對這些船隻進行攔截搜查,這代表了他濫用權力最極端的行徑之一。這令人擔憂他可能會將緊急權力的使用範圍擴大到其他領域,包括國內執法部門。
七、獨裁者會詆毀弱勢,川普就是這樣的人。川普效法獨裁者的伎倆,暗示某些公民是合法公民,而有些公民則是二等公民。
八、獨裁者控制資訊和新聞媒體,川普已經開始這樣做了。川普顯然希望建立一個影子生態系統,以取代獨立自由的媒體,從而維護他的利益和宣傳他的觀點。
九、獨裁者試圖接管大學,川普已經開始這麼做了。由於聯邦政府資助了大量學術研究,因此對大學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但有些大學仍選擇「不跪」。
十、獨裁者會建立個人崇拜,川普就是這樣做的,他試圖將自己等同於聯邦政府。
十一、獨裁者利用權力謀取私利,川普就是這樣的人。他的腐敗文化接近外國獨裁者的行為,正利用民主政府的權力和資源來中飽私囊。
十二、獨裁者會操縱法律來維持權力,川普已經開始這麼做了。川普試圖使選舉形勢向共和黨傾斜的做法是反民主的,並且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內扭曲美國的選舉。
美國的經驗說明:民主的崩解不是瞬間發生,而是由一連串「合理化的越界」積累而成。美國的「底線」仍在發揮作用。對任何社會而言,真正的底線不在憲法條文,而在公民的警覺、媒體的堅守與司法的獨立。
若以此為鏡,台灣更應理解民主不是「擁有」的狀態,而是一場「持續防衛的過程」。只有當社會能對權力的濫用保持敏感,並願意為制度原則辯護,民主才不致在習慣與冷漠中悄然倒退。(作者為中研院院士、清大特聘研究講座教授)
2025年11月16日 星期日
清華退聯會 2025金門三日遊 (六) :浯江書院與總兵署
清華退聯會 2025金門三日遊 (六) :浯江書院與總兵署
前身是金沙書院
原址重建
講堂居中
兩側學舍
忠臣出於孝子之門
理學名賢
博文約禮
表揚有功同仁
優質領隊與導遊
朱子祠明朗端莊
以禮導民
理學大儒
三級古蹟
平面配置圖
往昔總兵署模型
中間正堂
頗有氣勢
一旁將軍第
戶外演奏會
不同凡響
根據師範大學李宗翰教授研究團隊研究: 書院的歷史大抵可區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三十九年(1735-1774)的義學階段。第二、乾隆四十年至嘉慶二十五年(1775-1820)的學田階段,改為民辦官督,浯江書院正式成立。第三、道光元年至光緒三十年(1821-1904)的收入商業化階段,書院收入改以貸款與店租為主,此後直到光緒三十年(1904)改制為止,都能維持穩定的運作。
按照條規的規劃,浯江書院的日常營運主要由地方鄉紳所組成的董事自行負責。地方鄉紳亦遵循清代書院之常例,尊重官府之管理與監督權,讓官府在某些重要層面亦能參與書院之運作。但實際上地方官員對浯江書院所提供的幫助相對有限,主要是名義上的支持。
總之,浯江書院在道光元年(1821)後獲得較穩定的收入方式,使書院得以長期維持穩定運作。其中的關鍵,可能在於放棄原有的購田收租的營運方式,改採貸款予商人以及收取店租的商業經營模式。浯江書院的經營策略,也在此一脈絡下,轉型為以商業經營作為手段,獲致穩定發展。浯江書院之所以能夠成功維持百年之久,應從此歷史脈絡下思考。[2]
院內有金門朱子祠,是為了紀念朱子而建的祠宇。朱子任同安縣主簿時,曾過化金門,創設金門最早的燕南書院,教育士子。為感念恩澤,鄉人乃在浯江書院設祠供奉。[3] 現存的朱子祠為三開間的歇山重簷建築,室內採疊斗式大木結構。祠宇四周設出簷廊廡,但不立簷柱。祠前有月臺伸出,供昔時祭祀之用。整體說來,色澤明朗,外觀端莊。[4]
在講堂歇息之時,有機會表揚此次金門行貢獻最大的多位義工同仁,不僅長期投入,而且盡心盡力,力求盡善盡美,同時感謝長汎旅行社兩位領隊,以及在地兩位導遊,秉持專業精神,服務周到親切, 安排妥適,都是此次愉快假期的大功臣。
其後往約一百公尺外之金門鎮總兵署與清華藝術學院師生會師,原來藝術學院師生與金門中學樂團將在此舉行戶外演奏會。
清金門鎮總兵署前身是民家的「叢青軒」,後來被改建為金門鎮總兵的辦公處所。其後建築物曾被金門縣政府等機關使用,目前建物則作為文物展示館。該建築在 1991年 11月 23日被指定為三級古蹟,《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後改為金門縣縣定古蹟。
康熙十九年(1680年)首任金門鎮總兵就職,同治七年(1868年),總兵署改為協鎮署。民國三年(1914年)金門設縣後,次年該建築改為金門縣公署。民國 38年(1949年)後,建築先後為多個機構所使用。
民國 80年(1991年)建築被指定為古蹟後,於民國 85年(1996年)4月進行整修。經多方討論後,民國 91年(2002年)中,始將該建築定位為「清金門鎮總兵署史料館」,往回復歷史場景及相關文物展示的方向規劃。民國 93年(2004年),內部展示布置完成。
總兵署是四進兩廊式的四合院建築,中間有正堂,東西夾兩室,西室存放文書,東室則是貯餉庫。旁有將裨官廳,兩廊有吏、戶、禮、兵、刑、工及本稿等房。總兵署儀門外設有土地祠和材官廳,大門外設有旗廳,左右蓋鼓吹亭。南邊有轅門,設有木柵環繞,東邊有右營防汛廳。在暖閣後有穿堂及內署,中有嘯月軒,東邊是東花廳。[5]
在總兵署,除參觀正堂以及兩旁展示廳外,先是觀賞藝術學院師生在正門一側演奏。待戶外演奏會在大堂前開始時,因要趕下午 4:30 飛機,必須先行離開。隨即步行經老街到大巴士接應處,踏上歸途。
返台班機約於晚上六時順利抵達松山機場,團員們互道珍重再見,分乘巴士回新竹或自行返家,為三天的愉快假期畫上完美句點。
[1] https://zh.wikipedia.org/zh-tw/浯江書院
[2] https://rh.acad.ntnu.edu.tw/tw/article/content/63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20210526000002
[3] 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4/38134/
[4]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20210526000002
[5] https://zh.wikipedia.org/zh-tw/金門鎮總兵署
清華退聯會 2025金門三日遊 (五) : 翟山坑道與金門酒廠
清華退聯會 2025金門三日遊 (五) : 翟山坑道與金門酒廠
曾為軍事重地
地下碼頭
坑道盡頭
轉型為觀光坑道
遙想當年勇
坑道出口兵舍
坑道規模驚人
重逢故舊
金門原生特有豆科植物
百年老店
具有療效
望聞問切
脈象順暢
呷百二
壽比南山
研擬藥方
牛肉餐頗具風味
縣營事業機構
金酒鳥瞰模型
好酒存甕底
酒不醉人人自醉
喝金酒、顧金門
酒質居冠
清香白酒代表
翟山坑道過去為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因戰略因素興建,專供游擊戰艇停泊使用的地下碼頭。
1958年第二次台海危機後,因戰略因素考量,金門防衛指揮部在1963年開鑿小艇坑道設施,共耗時五年才完成,並提供登陸小艇搶灘運送補給用,作為往來大、小金門運補小艇的主要通道及基地。 後因泥沙淤積且戰備功能減退,翟山坑道至 1986年時廢棄;後於 1997年,金門防衛司令部撥交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後重新整建、清理,自 1998年 7月正式開放參觀,重新轉型為觀光坑道。並成立翟山坑道管理站。
翟山坑道為一A字型戰備水道,整個坑道由水道與坑道兩系統組成,總長度約357公尺,寬11.5公尺,高8公尺。步道全長101公尺、寬約6公尺、高約3.5公尺。坑道出口設有兵舍七間,為人員掩蔽部,坑內設有停靠碼頭,可停靠42艘小艇。[1]
坑道的規模驚人,可見當年備戰之苦心孤詣,幸好如今情勢發展,金門再成戰地的機會甚微,也讓金門人可不再承受兵災之重。
在坑道附近展示美製戰車與 40公厘防空機槍。由於當年在服預官役時,兵種是防空砲兵,主力武器正是 90公厘防空機砲與 40公厘防空機槍,見之頗有老友重逢之感。
在午餐前,先往一由校友經營的「王大夫一條根」保健產品店一停。該店創始於西元 1855年,是百年老店。一條根是金門原生特有的豆科植物,被發現具有活絡筋血、治療跌打損傷等功能。該店現專營相關保健產品。現場有按摩、拔罐等示範服務,似乎頗能打動不少團友購買保健產品之興趣。[2]
中午在喬安牧場用牛肉餐,頗具風味。在離去上巴士前,發現隔鄰即為昨日品嘗貢糖的聖祖食品觀光工廠,街對面則是昨晚用餐的湶民水果創意料理餐廳,活動範圍在方圓一百公尺內。
午餐後,首先是參觀金門酒廠,是金門一家以生產、銷售金門高粱酒為主的公司,為金門縣政府所經營之縣營事業機構。
1951年,金門防衛司令官胡璉上將,在飲用葉華成開設之金城酒廠所製之高粱酒後,覺得甚為美味,又為了解決當時金門的財政問題,遂興起興辦公營酒廠之構想,再三請求葉華成出任酒廠技術人員,到1952年指派葉華成擔任金門經濟管制組附設酒廠技術課課長,暫以金城酒廠作為廠房,並籌建新酒廠廠房,另鑿深井作為釀酒之水源。1998年,金門酒廠公司化,金門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3]
在臺灣眾多酒類品牌之中,金門高粱酒可說是最具辨識度與文化地位的國民酒。它既是戰地政務年代的歷史產物,也是金門地方財政與認同的重要象徵,更因獨特的風土、工藝與香氣,成為兩岸皆知的清香白酒代表。
金門特殊的氣候、水質與高粱原料,使酒質遠超當時台灣本島的白酒,不僅迅速在軍中打出名聲,也奠定今日的品牌基礎。金門酒廠此後成為軍民共同的精神象徵,甚至被視為金門最重要的經濟命脈。時至今日,酒廠盈餘仍是金門公共建設、醫療教育與社福支出的主要支柱,「喝金酒、顧金門」成為當地人家喻戶曉的口號。
在產品線上,金門高粱以 58 度與 38 度最為人熟知。58 度被視為原典風味,香氣強烈、尾韻甜,是蘭姆酒、伏特加等洋酒少見的烈度與甜潤結合;38 度則口感較柔和,適合一般飲宴。
1951年,金門防衛司令官胡璉上將,在飲用葉華成開設之金城酒廠所製之高粱酒後,覺得甚為美味,又為了解決當時金門的財政問題,遂興起興辦公營酒廠之構想,再三請求葉華成出任酒廠技術人員,到1952年指派葉華成擔任金門經濟管制組附設酒廠技術課課長,暫以金城酒廠作為廠房,並籌建新酒廠廠房,另鑿深井作為釀酒之水源。1998年,金門酒廠公司化,金門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3]
在臺灣眾多酒類品牌之中,金門高粱酒可說是最具辨識度與文化地位的國民酒。它既是戰地政務年代的歷史產物,也是金門地方財政與認同的重要象徵,更因獨特的風土、工藝與香氣,成為兩岸皆知的清香白酒代表。
金門特殊的氣候、水質與高粱原料,使酒質遠超當時台灣本島的白酒,不僅迅速在軍中打出名聲,也奠定今日的品牌基礎。金門酒廠此後成為軍民共同的精神象徵,甚至被視為金門最重要的經濟命脈。時至今日,酒廠盈餘仍是金門公共建設、醫療教育與社福支出的主要支柱,「喝金酒、顧金門」成為當地人家喻戶曉的口號。
在產品線上,金門高粱以 58 度與 38 度最為人熟知。58 度被視為原典風味,香氣強烈、尾韻甜,是蘭姆酒、伏特加等洋酒少見的烈度與甜潤結合;38 度則口感較柔和,適合一般飲宴。
[1] https://zh.wikipedia.org/zh-tw/翟山坑道
[2] https://www.drwang1855.com.tw/zh-TW/pages/brandstory-drwang-gth
[2] https://www.drwang1855.com.tw/zh-TW/pages/brandstory-drwang-gth
[3] https://zh.wikipedia.org/zh-tw/金門酒廠
訂閱:
意見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