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1日 星期日

自強不息

自強不息

在同學們辛勤耕耘之下,「清華材工」又屆出刊之期,謹藉此向諸君報告幾件過去一年有關材工所系發展的大事:
一、延攬師資:
  本學年度新聘教師三人,專長分別為腐蝕防制與表面處理,差排理論應力計算與半導體元件特性模擬;金屬間化合物及機械性質。下學年度為配合所系在陶瓷及電子材料方面師資的需要,擬另新聘教師三人,屆時材料所系專任師資將包括教授、副教授十九人,講師四人。
二、招收新生:
  研究所招生方面,今年博士班十人報考,錄取五名;碩士班一百二十三人報考,錄取二十五名,報考人數均較往年有顯著增加。下學年度配合師資之增強及儀器設備之增加,擬將碩士班招收新生人數增加為三十人。
  大學部今年招收五十人,在大學聯考甲組居第十四名,在本校甲組九學系中居第三名,均較去年略有進步。新生中並包括本校甲組榜首。
三、課程:
  本年度配合教育部修訂大學部課程,減少大學部必修課,而以「建議學程」方式使同學的選修課程除較富彈性之外,不失其方向與目標。在選修課程方面,增開陶瓷材料及材料工程方面課程。另外在四年級增開兩學分的材料實驗三選修課,以單元重點式教學,下學年度並計劃增開材料實驗四課程。
四、儀器設備:
   材料所系近年來購置不少貴重儀器,因所系經費未相對增加,儀器使用維護造成很大的困擾。本年度除由國科會支持購置掃瞄式表面分析儀(SAM/ESCA)外,並獲准將掃瞄穿透式顯微鏡(STEM),電子微採儀(EPMA),原子光譜成份分析儀(AES),及X光螢光分析儀(XRF)納入國科會貴重儀器中心。由國科會聘請STEM/EPMA,AES/XRF操作員各一人,補助維護使用經費,而以部份時間對外服務。今年經過積極的爭取,已蒙國科會同意將X光繞射儀(XRD)亦納入貴重儀器中心,並得增聘SAM/ESCA操作員一人,總計國科會每年補助所系儀器維護使用經費,已與教育部所撥所系經費總額相等,對本所系研究教學之幫助甚鉅。
五、遷入新館:
  工程四館第一期工程已於去年九月中旬大致完工。材料所系因貴重儀器設備較多,搬遷頗費周章,經同仁數週之努力,並蒙校方惠撥搬遷及添購傢俱設備專款近兩百萬元,於十月間完成遷移工作。目前規劃大致為工字形建築前部甲區為教授研究室,後半部乙區一樓為材料鑑定分析中心;二樓為所系辦公室、會議室、會客室及電子材料研究室;三樓為金屬材料及腐蝕防制研究室;四樓為閱覽室及陶瓷材料研究室;五樓為梯形及一般教室,大學部實驗則暫留置於工程一館。四館二期工程經費目前已有著落,本年七月即可發包興工。
六、研習班:
  本所系經多年經營,無論在材料鑑定分析人材或在設備方面,在國內均屬首屈一指。鑒於材料鑑定分析在材料科技發展上的重要性,經教育部核定補助與全體同仁的協力策劃,於七月上旬至八月中旬的暑假期間,舉辦了一系列材料鑑定分析研習班,計包括:
1.      電子顯微鏡研習班
2.      X光繞射及螢光分析研習班
各分兩週研習,第一週課堂講習,第二週實習。
3.      原子光譜成份分析研習班,講習三天,實習兩天。
4.      表面分析研習班,講習一週。
  結果盛況空前,正式報名學員達一百七十三人,其中電子顯微鏡及X光繞射與螢光分析研習班,均因報名人數過多,各分三期研習。另學員中包括博士教授二人,碩士程度學員逾百人,來自國內公民營研究發展單位及大專院校。不僅達到原定目標,並增強本所與公民營企業研究單位的聯繫。由各班問卷調查中,絕大多數學員均表示對研習成果甚為滿意,認為值得向友朋推薦前來參加研習。
  由於上年度舉辦熱處理訓練班甚獲好評,本年度蒙教育部、內政部職技司、國科會工程處支援,由本所在暑假期間續辦熱處理訓練班一期,為時六週,招訓學員三十餘人,亦於八月中旬圓滿結束。
七、研討會:
  為配合我國加強與南非共和國科技合作之政策,本校接受國科會委託在九月上旬主辦第一屆中斐合金、陶瓷及矽烷研討會,與會人士有國內及南非共和國學者專家近百人,交換各項材料研究及技術心得,並達成合作研究協議多項。
八、籌設材料研究中心:
  為提高我國材料科學水準,行政院科技顧問組計劃設立材料重點研究所,在校方積極爭取下,已指定由工技院工業材料研究所支援,在本校設立材料研究中心,至要目標為提高研究水準,加強培育人才,協助解決長程性材料問題,動員海外高級科技人才以為國用,並負有支援國內其他大學及研究機構之責。目前籌設計劃已經科技顧問組通過,正式呈報教育部核定,可望於下一年度正式成立。
  材料所系在過去一年中有相當大的變易。成為一流的材料教育研究重鎮,相信是大家所共同期許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願與諸君共勉之。

[清華材工第九集 pp.6-7]


1983年3月11日 星期五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材料所系到今年已步入第十一個年頭,如果以人生二十年為一代,本所系已經過半代的經營,目前應是一適當時機來報告本所系發展概況:
一、成立經過與目標:本所系大學部與研究所碩士班成立於民國六十一年八月。研究所博士班於民國七十八年八月設立,成立目標為:
(1) 為國家培育從事工業材料生產與研究發展的專業人員。
(2) 材料科技研究發展。
(3) 協助工業界解決有關材料問題,研究改進工業界所需要的材料。
二、師資:本所系現聘有專任教授、副教授十三人,分在美、德、日各國著名大學獲有博士學位。另有講師四人,均持有材料所碩士學位。
三、學生:材料科學工程學系每年大專聯考招收學生四十五人,加上僑生與轉學生,目前大學部共有學生一百九十七人。材料科學工程研究所現有碩士班研究生四十五人,博士班研究生七人,均須通過競爭性極高之嚴格入學考試。
四、教學方針:本所系在今年配合教育部修訂課程,規劃「課程改進方案」,全面實施後,將能達到由淺入深,由涉獵而專精,一貫系統化教學目標,主要特色為:
(1) 加強實驗課程,將大學部材料實驗自兩學期擴展到三至四學期。
(2) 自三年級起將專修課程分為金屬材料、電子材料及陶瓷材料三個學程。學生可依性向選定主修學程。
(3) 在選修課程中強調材料工程課程,以配合國內材料工業發展。
(4) 鼓勵學生選修工學院其他科系輔系課程。
(5) 輔導學生暑期工廠實習,並經常舉辦工廠參觀活動。
五、主要設備:本所系歷年來承清華基金、國科會、教育部及國防基金等撥款,,購置價值約臺幣壹億元之材料研究試驗設備,主要研究室及設備有:
(1) 電子顯微鏡研究室(SEM,TEM,STEM及EPMA)。
(2) X光研究室(X光繞射及螢光分析儀)。
(3) 原子光譜分析研究室(不子光譜儀)。
(4) 表面分析研究室(Auger-ESCA顯微鏡)。
(5) 光學金相研究室(光學顯微鏡)。
(6) 機械性質研究室(Instron,衝擊,硬度及疲勞試驗機)。
(7) 粉末冶金研究(真空熱壓機)。
(8) 腐蝕研究室(Power supply,電位計,恒定電位儀,PH Meter, O2 meter ,自動記錄器)。
(9) 電子材料研究室(電子槍蒸鍍器、真空及擴散爐、橢圓測厚儀)。
(10) 熱處理研究室(滲碳、滲氮、高、中、低溫爐)。
(11) 材料加工研究室(1/4噸煅打機,50匹馬力滾壓機)。
(12) 熔解與鑄造研究室(100公斤真空冶煉爐)。
(13) 大學實驗室。
六、研究:本所系教師研究方向分為材料鑑定、金屬材料、電子材料及陶瓷材料四主要領域。七十一年在國外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約四十篇,在國內期刊、彙刊上發表論文約三十篇。歷年來完成專案研究計劃約五十項。其中百分之五十由國科會支持,餘為國防科技單位及建教合作計劃。七十二年元月份正在進行中之研究計劃及提供經費單位為:
(1) SKD-11模具工具鋼回收(工材所)。
(2) 鎂鋁氧粉末(工材所)。
(3) 鑄造鋁合金A 356分析(電子所)。
(4) 雙相鋼成型性(中鋼)。
(5) 氧化鐵品管及應用(中鋼)。
(6) 高強度鋁合金鑄造(台鋁)。
(7) 加熱器管材腐蝕防制(台電)。
(8) 鋁錳不锈鋼(國科會)。
(9) 高成形性高強度低合金鋼(國科會)。
(10) 鋁鎂合金熱加工(國科會)。
(11) 鐵氧磁鐵(國科會)。
(12) 矽烷應用(國科會)。
(13) 金屬矽化物氧化(國科會)。
(14) 高溫金屬矽化物(國科會)。
七、延伸教育與訓練:本所系歷年來主辦或協辦多項材料科技研討會。主編「材料科學」期刊。舉辦各種訓練班,如電子顯微鏡訓練班,熱處理訓練班,並與經濟部專業人員訓練中心合作舉辦金屬材料、耐蝕材料及腐蝕與防腐訓練班。七十二年暑期擬擴大舉辦單元密集式材料分析及技術研習會,包括:
(1) X光繞射與螢光研習會。
(2) 電子顯微鏡研習會。
(3) 原子光譜成份分析研習會。
(4) 表面分析研習會。
(5) 光學金相與機械性質研習會。
(6) 熱處理研習會。
每項研習會以一至二週為期,均包括實習課程。
八、中心目標及長程大型計劃:成立「材料研究中心」,整體推動本校材料教學研究發展工作,長程大型計劃包括:
(1) 材料分析中心之建立。
(2) 電子材料中心之建立。
(3) 塑性加工模具試製及分析。
(4) 工具及模具鋼回收。
(5) 零件精密鑄造。
(6) 超合金鑄造加工。
(7) 高成形性高強度低合金鋼開發。
(8) 高強度鋁合金開會。
(9) 核能材料輻射損傷及腐蝕防制。
  另外本所系於七十二年暑期,將有喬遷之喜。工程四館第一期工程,為二進五層樓建築,佔地約一千六百坪,預定於七十二年六月完工,主要將由材料所系使用。屆時目前本所系教學研究空間之限制,將可大為紓解。
  材料所系十年多來,在師生同仁共同努力之下,可謂小有規模,但值得努力的地方仍然很多。正如本校最新五年發展計劃所示,我們的目標是從國內翹楚的地位,臻於世界一流的水準,培育有志氣、有抱負的材料界尖兵。謹以「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與我所系師生同仁共勉之。


原載 [清華材工] 第八期,10-11頁 (清華大學材工學會,民國七十二年三月十日)

1980年1月2日 星期三

「台灣區電子顯微鏡使用情況報告」前言

「台灣區電子顯微鏡使用情況報告」前言
  
  中國材料科學學會鑒於電子顯微鏡在科技研究發展上日趨重要,於民國六十八年三月十七日成立電子顯微鏡委員會,以推動國內電子顯微鏡研究與應用為主要任務。並將瞭解目前國內電子顯微鏡使用情況列為起步工作之一。經發出物理及生物科學方面問卷,陸續獲得二十九個單位,三十九部電子顯微鏡之資料,約佔國內現有此項儀器四分之三之數。現整理輯印,以供國內電子顯微鏡使用人士參考,尤盼能由瞭解而促進交流,增進使用效率。
  根據問卷及向儀器代理廠商訪詢結果,目前國內各公私學校機關已裝有各式電子顯微鏡五十餘部,而且此數目有快速增加之勢。近年來主管推動國家科技發展大計的國科會,常有人以國內電子顯微鏡數目太多為例而備加責難。然而目前國內所有此類儀器僅及日本現有總數八十分之一,比例上型號亦較陳舊,數目及投資均不為多,自電子顯微鏡能顯微放大,作晶體結構,微細組織及化學成份分析等廣泛用途而言,幾乎所有單位都可找出適當理由申購,問題主要在使用效率上。無可諱言的,多年來,我們使用電子顯微鏡的成效不彰,目前仍常有不用及誤用的現象,究其原因主要為:
(一)                 受過適當訓練的研究及維護人員嚴重缺乏。
(二)                 製造廠商及其代理商售後服務不理想。
(三)                 一般研究環境不能配合;如研究人員不能專心工作,技術較精熟的技術員不得安其位。各位雖籌措鉅款購買昂貴儀器,但缺少常年維護預算等。
  其他尚有許多相關問題,主要癥結仍在人才短缺。延攬及訓練人才,乃為當務之急。我們呼龥現有儀器單位,在人才缺乏的情況下,與現有適當人才之有關學校、機關,以合作研究方式,匡正誤用及不用的現象,並積極延攬人才及給予現有人員適當訓練的機會。今後各單位在申購電子顯微鏡時,亦必順把握“先有人才,後買儀器”之原則,否則徒增數目,“暴殄天物”。一部老舊的電子顯微鏡有專人妥加利用要比空放著的最新式儀器有力的多。
  在儀器保養及維護上,目前國內電子顯微鏡廠牌百分之八十以上屬日本電子及日立兩家。而此兩家廠商在歐美所以具有高度競爭性,主要是能在售後提供一流服務。但在省內服務的情況,則恐離“差強人意”尚有一段距離。以台、日毗鄰及此兩家在台所售出的儀器數目,每三、四個月派服務工程師來台廵廻服務一、二週,實不為過。另外各廠商在台總代理,在省內儀器型號紛雜情況下,專門負責修護服務人員的陣容,協助客戶迅速補充損換零件,採購消耗品等,均亟待加強。我們希望代理商能與有關單位積極合作,早日促成“契約維護”制度之建立。即由客戶與廠商簽約,仿歐、美、日現行制度,在簽約有效期間,以儀器售價一定百分數之價格,除定期(如每六個月)保養外,並負責檢修故障,人工、零件不另收費。如此使用單位可在一定預算範圍,確保儀器正常運作。廠家們亦因儀器保養維護得法,反而減少檢修次數,並能賺取合理利潤,造成良性循環
  在使用單位方面,為發揮儀器效力,合理的常年維護預算必不可缺。至於研究及技術人員的研究環境以及待遇、職等,升遷機會等,主管人員在職限範圍內有責任儘量改善。我們更深盼政府在積極發展科技政策下,能早日大刀濶斧突破人事瓶頸。不僅能延攬人才,而且要使人才安其位,才能真正發揮力量。
  材料科學學會電子顯微鏡委員會成立之初,即以推動成立中華民國電子顯微鏡學會為主要任務。近年來國內在學術研討方面活動漸趨頻繁,尤其電子顯微鏡為物理及生物科學通用利器,在科際統合聲中,正為互通聲氣的大好場合。學會之成立,似有水到渠成之勢。然而環顧今日國內許多學會徒具形式,“外行領導內行”,反而阻礙應有的進步,則不免令人擔憂一個新學會的成立,是否會分散各學會原已嫌薄弱的人力、物力而又未能發揮學會的正常功用。這些都是值得熱心的從業人士好好商榷的。
  本報告承蒙各單位人員費心填寫問卷,供給資料。台灣大學林良平教授,三光、永康、百通、益弘、洽泰各公司負責人校正國內電子顯微鏡裝設情況一覽表,清華大學講師吳才偉君協助編排及校對,一併在此致謝。

[ 中國材料科學學會電子顯微鏡委員會「台灣區電子顯微鏡使用情況報告pp. 4-6 ]

1970年1月1日 星期四

徐賢修教授訪問摘記*


徐賢修教授訪問摘記*

  「尊德性,道問學」是一箇人為學做人應持的態度,尤其對一箇初進物理系像剛墜入「五里霧裏」的學生而言「迷津指渡」的意義更為確切。

  美國伊利諾州理工學院 (IIT) 教授徐賢修先生是一位蜚聲國際的應用數學專家對國內科學教育素極熱心。近幾年每年都在百忙中抽空回國作短期教學,今年復應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之邀回國,在清華大學暑期研討會主講「The mathematical Foundation of Mechanics of Media(介質力學的數學基礎)台大物理系幾位在清華聽課的同學躬逢其會,共議找一個機會向徐教授請教,並將訪問內容做成摘記發表於「時空」上,使系內同學們得以同受教益,於是在一箇夏日的中午,黃麗珍、王唯工、劉樂凱、邱守桐和筆者五人會齊與徐教授在其住所訪談。

  徐教授的客居住所座落於清華新南院,與教授同住的王九達博士原本笑嘻嘻的招呼著我們,在知道我們是要與徐教授訪談後,忙不迭地進入內房去了,於是我們和徐教授便在輕鬆的氣氛中開始了今天的談話。

  首先,我們重申了來意,並請徐教授對我們現階段讀書的態度和方法,提供一些先進的寶貴經驗,徐教授第一句話是「為學要實」,強調說尤其在初學階段,最忌好高騖遠,「隔空架橋」,「浮沙聚塔」是成不了事的在大學裏首先一定要把初等和中級的一般物理課程細細的唸過,有了適當的基礎,才能去唸需要高深數學,難以想像或超過直覺範圍以外的課程,所以學理論物理、量子力學都是三、四年級以後的事,相對論大可在進研究所後再修,至於今日美國有些著名的大學漸把   Classical Course (古典課程) 自課表中剔除,一上來就講Relativity, Quantum Theory (相對論、量子力學)譬如大家都知道的「Feynman’s Lecture on Physics(費曼物理學講義)幾乎講的就是近代物理這套書是由一個最傑出的物理學家(most brilliant physicist) 的眼光對物理做通盤的描述,期使學生建立物理的整體概念,固是二十世紀的傑作,但他的要求是讓一箇人在二十二歲以前完成訓練,二十四、五歲就是要有創造發明,這就非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了,程度好的同學當然不妨試試。徐教授的意思是就台灣目前環境而言,設備人才不足與之配合,不如求一點一滴,腳踏實地的收穫來得篤實些。

  論及當前物理學界的動向,徐教授說:「十幾年前,楊振寧曾跟我說「目前」物理學的兩大問題在核子 (nucleus)與低溫物理 (low temperature physics) 的探究上,到今天這種情況大致不變,物理學家,大都致力於固態高能與低溫物理 (solid state, high energy and low temperature physics) 方面

  按著徐教授跟我們談到了今天訪問的主題之一 「如何使科學在中國生根」上徐教授說:「要科學在中國生根,基本上並沒有什麼問題,1919年羅素   (Bertrand Russell)  到中國是一件盛事,當時他想到科學較落後的東方來,就東西文化作一比較,探究為什麼大戰的禍源偏是基督教影響很深,科學最發達的德國的原因他的結論是「東方人雖小胸襟大,西方則是人大胸襟小」他從中國人欣賞自然的人生觀裏,悟到中國只是沒有「機械化」而已,中國人的心性反與自然較契合,所以說中國人對科學就好像小孩子沒有玩過玩具一樣,一上路了,沒有理由會落在人後,現在我們的困難在政府的規畫社會風氣和工業是否能與科學發展相配合。」

  徐教授語重心長的說:「固然今日我們格於環境,不能像美國由國家對科學研究發展俾予很大的補助,但政府必須負起培植的責任,工業界也應放大眼光,盡自己應盡的一分力量,一方面工業是科學發展的後盾,一方面也基於科學與工業配合的「相得益彰」,大企業撥出大量研究發展費用,社會的用人唯才,及鼓勵私人捐資無寧能收到推動奮勵的效果。」

  談到我國目前對科學發展應朝何種方向而努力,徐教授的卓見是:「應從基本科學做起,基本二字或嫌空洞,也許說實驗科學要明白些,如固態物理 (solid state physics) 的應用,電子工業等,由於人才,設備等客觀因素所限只有選擇與工業發展有關的科學,以已有之研究設備及工業集中作線性的發展」。

  接著話題回到了讀書的態度方面,徐教授說:「大學是做基本訓練的場所,不容太偏。應在「博中求精」才最紮實切忌囫圇吞棗,讀研究院以後才能走專業的路。」博士頓了頓說:「中國學生大都走裡問物理 (theoretical physics) 的路,並不是動起手來不比人伶俐,美國很小的小孩都有機會接觸到有科學教育意義玩具,長大了做實驗,有儀器、設備配合,有機會才能動手、發生興趣,國內學生在這方面當然要吃虧些。」

  關於讀物理的學生應如何研讀身為「科學之母」的數學,徐教授說「無論何種學問,必須要把他的動機 (motivation) 弄明白,學物理的學生因精力所限,對數學的了解很難每一門都與數學家一樣清楚。解物理問題主要抓住主題,求得結論,中間過程運作 (operation) 原非問題重心,所以學數學必需有所選擇,要與所學有關,以我箇人經驗,適合讀物理的人需要的當推分析為首要,其次是線性代數,應用數學等。

  由於徐教授馬上要趕回台北,而一些等著要見博士的中央大學「老學員」們已在外室等了好久,我們不便繼續打擾,辭別徐教授出來,我們深深感覺一個「熱誠博學」的學人典型將長久存留在我們的腦海中。

*原載台大物理學會「時空」雜誌第四期,第11(1966.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