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8日 星期二

播種的人: 毛高文校長紀念展

播種的人: 毛高文校長紀念展

毛校長是一個不應該被遺忘的人

充分發揮高瞻遠矚長才,有很多創新作為

產生了很大的激勵作用

去年十一月初聽說毛高文前校長去世向幾位與毛校長熟識的朋友打聽都說輾轉間接聽來,家屬異常低調,不打算辦公開儀式紀念﹔同時也與好幾位朋友談起,像毛校長這樣對清華與台灣各級教育影響很大的人物,選擇默默離去,令人相當好奇。

另一方面,毛校長是一個不應該被遺忘的人,尤其他在清華擔任工學院院長與校長任內有很多的建樹。所以我很高興看到圖書館辦理「播種的人: 毛高文校長紀念展」。

我個人有緣與毛校長共事多年。1977年,我自美返國到清華任教,毛校長正擔任工學院院長,而他在次年奉派任「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現在的台灣科技大學)校長,所以我有約一年期間與他共事。現在很難想像,當時整個工學院五系 (電機系後來才分出) 共用一館,也就是現在的「教育館」 (當初叫「工程一館」),而我在二樓的研究室,正在「院長室」的斜對面,所以每天都會有機會多次經過「院長室」。由於毛校長講話的聲音比一般高八度,嘿嘿的笑聲也很特別,「院長室」的隔音也是普通級,所以我經常能不期而然地聽到他的談笑聲。

這期間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花了許多精力領導團隊發展電動車計畫,是清華引以為傲,而為人津津樂道的成果﹔另一則是在當年歲末聚餐時,他對聚集在當時的「百齡堂」(現今的「水漾餐廳」)工學院同仁與家屬致詞說: 「希望很快能看到每個系都能成長到一個系的同仁就與現在全院一樣多」。

從這兩件事,都可看出毛校長看得遠,四十年後的今天,電動車才普遍商業化而堂皇上路,工學院的發展則甚至超出他的預期。

毛校長在「台灣工業技術學院」時我與他的接觸是每月一次的中國工程學刊編輯委員會當時他是主編我則是編輯之一過程中很能感受到他的認真與嚴謹

1981年,毛校長回到清華擔任校長,可謂充分發揮他的高瞻遠矚的長才,有很多創新的作為,包括成立研究發展委員會、長期發展委員會,擬定「五年發展計畫」,籌備成立「人社院」與「生科院」,興建許多館舍,開發梅谷,規劃購置南校區新校地等,在紀念展中都有很清楚地展示。毛校長有許多很好的想法,並且具有很高的執行力。有些事現今大家已司空見慣,如不親身經歷其過程,可能不容易體會其開創與耕耘不倦之功,實非易事,讓人認識到歷史常是在某些時間點,由適當的人推動的。

林文源館長在邀請我今天與會時,特別附了展出的一張1982年我獲得第一屆「傑出研究獎」 的紀念照,而這正是毛校長開國內高校風氣之先,在清華設立傑出研究獎與教學獎,產生了很大的激勵作用。同時也因此,當數年後,工業技術研究院要借調我到該院服務之時,毛校長以「他是清華最可能當中研院院士的教授之一,應留在學校」為由不予同意,對我個人的未來發展,當然產生了關鍵性的影響。回首望去應是很正面的影響

在校舍的建築上,毛校長對以白牆為外觀頗為堅持,觀諸在他任內完成與規劃的綜二、綜三、工四、核工館、生科館、水木餐廳等確實皆有白色瓷磚外牆的特色,也讓有人得以戲稱﹕「清華景觀像醫院一樣」。

最後一次見到毛校長,是在我擔任校長前不久,專程到他任董事長的 「蔣經國基金會」請益,當時他身體已不太好,但笑容與言談依舊,頗多嘉勉,令人感懷。

2018年,管理「庚子賠款清華基金」的「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因毛高文董事請辭而邀清我繼任,是我與毛校長自1977年結緣的餘波。每思故人,內心仍盪漾不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