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2日 星期六

煮字集 -- 框架效應

煮字集 -- 框架效應

如果問「我們看事物絕大多數是經過特殊的窗戶或透過濾片嗎」? 而答案是「很難避免」,你也許會相當驚訝﹔這些窗戶或濾片通稱為「框架」。心理學家康納曼 (Daniel Kahneman) 得到2002年諾貝爾經濟獎的原因在「框架」,他發現人們的消費選擇隨框架會完全改變。而2017年 諾貝爾經濟學獎塞勒 (Richard Thaler) 教授的「擁有框架」理論,點出了人類做決定時的盲點,成為我們做出「不理性」決定的原因,更讓「行為經濟學」成為顯學。

韓國知名心理學家崔仁哲,將「框架」定義為「特殊的窗戶或濾片」,也是心智篩選必要資訊的能力,從不同的角度看世界,會導致非常不同的結論。他所著《框架效應》[1] 一書,從自身紮實的學術研究經歷,引述許多有趣的研究案例,告訴我們:框架能夠決定每個人的人生走向。各式各樣的框架誘導了我們的每一項決定、每一個行動,最終促成特定的結果。我們總以為自己非常客觀,殊不知,框架打從一開始就排除了特定的細節或選項,扭曲了我們眼中的世界。因此,我們必須了解框架,才能超越無形的思維限制,減少被媒體與商人操弄的可能性,做出更正確的決策與判斷。

「框架」的典型形態是假設、前提、標準、刻板印象、隱喻、單字、提問、經驗順序、邏輯脈絡等。「框架」是一種脈絡,例子是把一個人所說的話前後都剪掉,只拿重點或刻意扭曲的間接,可知其力量多強大﹔「框架」也是一種定義,「每個出口,都是通往某處的入口」,假設某些事情是「最後一個」,就會產生「這個最好」的期待﹔「框架」是一個單詞,戰爭部改名國防部,給人很不同的印象﹔「框架」是一個提問,例如只問世上的人分為學習與不學習的人﹔「框架」是一個隱喻,將職場比喻為家庭或實驗室,個人、家庭、組織、國家都又各自的隱喻、支配人生的最大隱喻,自然得讓我們幾乎感受不到﹔「框架」是一種順序,用過去發生的經驗,去看待後來發生的特定事物,一般來說,先經歷壞事,再經歷好事是比較正面的經驗﹔另一方面,電視幫助進行精神模擬,是觀看世界的「框架」,有效的廣告,是改變「判斷的對象」﹔「欲望」創造從特定角度觀看世界的框架,人們只看自己想看的東西﹔「框架」是刻板印象,人種、性別、年齡、國家、社會、地位、穿著、外表、學歷等往往讓人有刻板印象﹔老人的幸福感不會低於年輕人,就是對時間看法不同。

崔仁哲在後記中說:「作為一個心理學家,最希望傳達給世人的訊息就是『框架』」,而這本書,不僅讓人開卷有益,而且收穫滿滿。

[1] 崔仁哲,《框架效應》,陳品芳譯,遠流出版社, 台北 (20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