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20年2月24日 星期一

防疫期間為何應自主隔離仍有人「趴趴走」?

防疫期間為何應自主隔離仍有人「趴趴走」?

實驗室裡一位從澳門來的同學2月初度年假歸來入境,清華學務處衛保組建議他在居處「自主健康管理」14天,避免到校上班上課﹔另一位同學,月中自新加坡參加活動回來,也應同學要求在家「自主管理」14天,一時新冠病毒對實驗室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在新冠病毒疫情日趨嚴峻的今日 (224)常有報導應自主隔離的人到處「趴趴走」最簡單的說法是這些人極度自私,不守法令,但也可能有較深層的心理因素。

韓國在2015年,約有五個月時間,整個社會都為 「中東呼吸症候疫病」(Middle-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 恐懼與不安所苦,並創下全球最高致死率﹔期間有許多「自私」事件不斷上演。需要被隔離的人,卻任意離開自己的居住地。

韓國著名心理學家崔仁哲認為「或許是低估了自己,認為不會傳染給別人,才做出這樣的行為」。他們沒有症狀自認有良好衛生習慣身體健康抱持樂觀態度而缺乏風險意識低估可能將病傳染給別人的可能。崔仁哲研究團隊在MERS疫情結束之前調查問民眾為了預防MERS是否會戴口罩如果戴又是為了甚麼? 結果大家更在乎的是避免受到傳染「保護自己」 高於 「保護他人」。人類低估自己影響力的心態,顯現在預防疾病感染方面。 [1]

崔教授另一項研究發現,我們會認為「他人對自己影響力」大於「自己對他人影響力」﹔研究團隊請受試者想一位好朋友,評價那位朋友對自己的影響,包括興趣、喜好、價值觀、人生觀﹔同時,也要評斷自己對那位朋友的影響。

結果是,針對眼睛顯而易見部分,如興趣、喜好,相互影響力差不多。在價值觀與人生觀方面則認為 「朋友起了顯著的影響」自己對朋友的影響力沒有那麼大,顯示我們了解「他人對自己影響力」,忽略「自己對他人影響力」。這是因為對自己內在的變化知道得一清二楚,但無法看到朋友內心,無法得知因我而起的改變。

世上有人說「聞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但沒有人說「君聞我言,應獲益匪淺」這樣的話,這不是因為我們謙虛,而是看不清自己的影響力。

在街上對乞丐施捨、在公共汽車上讓座給孕婦都會讓識與不識的人看眼裡產生一定觀感都有可能影響他的想法與作為所謂「動見觀瞻」因此我們需要改變心態,不要低估自己的影響力。

崔仁哲更進一步引用心理學「框架」理論來探討人性﹔認為要更了解人的行為,需要均衡的交互使用「人為框架」與「狀況框架」。如濫用「人為框架」,則認為「趴趴走」 的人本來就是那種不顧他人死活的人,過度批判彼此、追究個人責任。如誤用「狀況框架」就會將人視為被動的存在,認為問題的改善完全取決於個人以外的力量,個人可以不負責任。

人類對「人為框架」的依賴性遠高於「狀況框架」,具備使用「狀況框架」來看世界的習慣,敏感的察覺周遭狀況,尤其是他人力量,會變得比較寬容。要改善未來社會中類似當前「趴趴走」狀況應當有適當的心理學教育否則將難以阻止這種不幸的事件一再發生。

[1] 崔仁哲,《框架效應》,陳品芳譯,遠流出版社, 台北 (20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