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8日 星期五

智者的11個框架: 《框架效應》筆記

智者的11個框架: 《框架效應》筆記
 
看事情的角度或框框、濾片

[前言] 一個人每天要做許多決定,有研究報告顯示,成年人一天要做大約35,000個大大小小的決定。想想你在走廊走路的時候,每一時刻要決定走哪邊、直行或斜行、步伐大小、速度等,會領悟這數字不會太離譜。

這些決定,幾乎靠習慣與直覺就可處理,絕大多數無關緊要﹔但有時候,面對邏輯上相同的兩組問題,我們會因表達方式,或看事情的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選擇,這種看事情的角度或框框、濾片,心理學家康納曼 (Daniel Kahneman) 稱之為「框架」,並發現人們的消費選擇隨框架會完全改變,因而得到2002年諾貝爾經濟獎。而2017年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塞勒 (Richard Thaler) 教授的「擁有框架」理論,更進一步點出了人類做決定時的盲點,成為我們做出「不理性」決定的原因。

韓國知名心理學家崔仁哲,在所著《框架效應》[1] 一書中,從自身紮實的學術研究經歷,旁徵博引,引述許多有趣的研究案例,告訴我們:框架能夠決定每個人的人生走向。各式各樣的框架誘導了我們的每一項決定、每一個行動,最終促成特定的結果。我們總以為自己非常客觀,殊不知,框架打從一開始就排除了特定的細節或選項,扭曲了我們眼中的世界。因此,我們必須了解框架,才能超越無形的思維限制,減少被媒體與商人操弄的可能性,做出更正確的決策與判斷。

崔仁哲在最後一章 (第十章) 中,將他想傳遞的訊息,濃縮成「智者的11個框架」,很值得參考: 

生活中狀況單方賦予,然而面對狀況的思考邏輯必須由自己選擇。選擇最好的處理態度,就是我們人性的最後堡壘與道德義務。
牧師與神學家 Charles Swindoll 主張,生活中所遇到的客觀事實,約只占10%, 反應則占90%。
Viktor Frankl: 「你能奪走一個人的所有一切,唯有一種自由無法奪去,那就是,無論身處甚麼樣的情況下,該抱持的態度,以及做出選擇的自由」。

1. 建立一個「意義框架」
以一個「這件事極具意義」還是「這件事要經繁瑣程序」的角度思考。
深刻意義與現實程序拉鋸,如新婚、新年新目標,美好的事轉變成負面態度,是人類追求平均的特徵。
無論是未來還是現在,要以好的思考邏輯對待,養成習慣,以意義為中心看待明天。
問「明天想過甚麼生活」?而非「十年後想過甚麼生活」?

2. 堅持「接觸框架」
人回想太過久遠的事,大多會後悔當時未做的事。
從長遠來看,比起後悔已做的事,更會後悔當時未做的事。
幸福與成功,是具備「接觸框架」的人才能享有。
鄭周永將「試過了嗎?」當口頭禪,就展現「接觸框架」的精神。
如果有想做卻猶豫不決的是,現在就要勇敢實現。

3. 擁有「此刻當下」的框架
人有將當下定義為「準備期」的傾向。通往幸福的路,其實就始於充分享受、感激當下。
Savoring: 捕捉現在瞬間,盡情享受當下的行為。
重要飯局,品味食材﹔盡情恭喜與接受恭喜。

4. 拋開「比較框架」
真正內心的自由,是不拿自己與他人比較。
人生產生滿足感的最佳狀態,就是不比較的時候。
與他人比較,把自己的生活變成「疲憊地展示人生」。
更具建設性、智慧的比較: 縱向與自己比較,追求「最好的自己」。

5. 使用樂觀的語言
一個人使用的語言,決定一個人的思考邏輯。為了改變思考邏輯,首先要改變語言的使用。
1932年,180位修女所寫介紹個人生平的見證文,七十多年後學者研究,發現用詞正向樂觀的較長壽。
常講消極的話,會讓我們決心從從「最好」變成「夠好了」,傳染性可怕。
必須習慣使用積極樂觀的語言,創造積極樂觀的思考邏輯。

6. 找出你想模仿的人
英雄的故事是為創造未來的英雄而存在的。
讓自己聽一些特定的故事,感到慷慨激昂,熱情如火,銘記在心。
Marcis Muller「作家對寫作的建議」,講述自己如何與小說中的依自己夢想中的面貌,來刻畫的主角越來越像。Muller努力變得像自己創造出來的小說人物一樣,最後真的讓自己變得更像那個人物。
對於你想模仿的人,需要閱讀傳記、自傳,刻意努力模仿、實踐他的行為。 須知如唐太宗《帝範》卷四所說: 「取法乎上,僅得乎中。」
像Muller一樣創造理想中的自己,努力將想像中的故事變成現實。

7. 更換身邊的物品
放在身邊的物品,會影響看到的人心態。要有競爭心理,就放許多能誘發競爭意識的物品。
如果要誘發他人有良心的行為,在家中放置鏡子是最好的。伊利諾大學研究,在故事面前,學生考試較誠實。鏡子會引發良知與道德的象徵性角色。
把自己視為典範的人照片掛起來,帶在身上,會促使我們像那個人一樣思考。
超越單純的居家設計,是一種更具智慧的心理設計。

8. 比起「擁有框架」,更該具備「經驗框架」
所有消費,都混雜了擁有與經驗元素。可以刻意將消費的思考邏輯,引導成「為了經驗」而消費。
比起為了「擁有」消費,為了「經驗」消費,感受到幸福感會較大,如美食的經驗、欣賞一部人類想像力創造出來的作品。
研究發現,相較於為自己消費,為他人消費會更讓人感到幸福。
為他人付錢,是讓自己更況樂的幸福維他命。

9. 具備「跟某人一起」的框架
《非常幸福的人》與其他人最大的差異在「關係」,是人際關係好的人,強調「和誰一起」的人。
康納曼與阿摩司·特沃斯基 (Amos Tversky) 的合作,是「改變人生的相遇」威力的範例。
人生身邊至少要有一位知己。
從研究配偶死亡、骨髓移植、心臟麻痺等,都能看出「關係」對生活的重大影響。
和「為我帶來安慰與勇氣」,「我可以完全信賴、依靠的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就是人生幸福的指標,同時也是目的。

10. 鍛鍊偉大的「重複框架」
Fyodor Dostoevsky: 「習慣能讓任何事情都有可能」。
Malcom Gladwell: 無論哪個領域,成人之後的成就,都是基於「沒有中斷的努力」。
認知心理學「十年法則」,靠超乎我們想像的專注與重複,不斷累積,造就天才。
「十年努力計畫式訓練」,精密設計,搭配導師,即時回應執行成果。
堅持「心誠求之,雖不中亦不遠」的心態。
重塑框架,在原有思維成為習慣之前,不斷重新定義,透過規律且重複練習, 學習新的框架。

11. 減少人生的副詞
作家一致認為,文章濫用副詞是由於自信不足。
想活出充滿生命力的人生,必須減少人生的副詞。
減少生命中累贅的裝飾品,以灌注生命力,恢復自信。
有關幸福研究發現,最具代表性的人生副詞是「所有物」、「他人的視線」,一旦超過一定限度,良藥也會變成毒藥。
賈伯斯每天早上面對鏡子發問﹕「今天要做的事,真的是我最想做的事嗎」?
Robert Stevenson: 「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事物」,也就是減少人生的副詞。
在人生與文字中,重要的是主詞,而不是副詞。

[1] 崔仁哲,《框架效應》,陳品芳譯,遠流出版社, 台北 (20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