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

漫談清華故事 - - 大學國際化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須國際化;在全球化時代,大學很明顯的可透過國際合作達到提升的目的;同時外籍教師的延攬與僑外學生的招收,得以豐富校園生態,教育內容,另外學生境外經驗,可培養國際視野,增進學生外語能力、跨文化認知能力與開放心態,以為未來面對全球化經濟的準備;近年來歐美與東亞先進國家一流大學無不積極推動國際化,可見各大學都體認國際化對大學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大學也是推動國際化的人才庫與基地,負有相當的社會責任,來積極進行國際交流。

放眼目前國內大學,國際化的程度還有許多成長的空間;台灣在一九九零年代以前,大批學子出國留學,留學生對不同文化的了解藉較長期的「身歷其境」,要比一般交流深刻的多,許多留學生學成歸國後,在大學任教,促使大學具備推動國際化基本條件;但近年來,留學風氣低落,須設法有效提高學子留學意願,才不致逐漸喪失大學國際化優勢;在招攬人才方面,非台灣出生教授比率低,國內薪資待遇逐漸喪失競爭力是一重要原因;僑外生的存在,對本國學生的國際化會很有幫助,但要有相關配套措施,才能吸引優秀僑外生。在學術交流方面,以往自發的學術交流多,近年來,政策鼓勵國內外團隊合作、參與國際性學會或協會行政工作以及國際期刊編務,推動各項跨國聯合研發計畫,已初見功效。

大學國際化不僅是提升水準的關鍵,而且是全球化時代大學的社會責任,但須要多方努力,才能在具有彈性以及必要配套措施下,發揮功能與特色。


2012年12月7日 星期五

自由與尊重

今年適逢清華永久校長梅貽琦先生逝世五十周年,學校舉辦一系列活動,希望弘揚梅校長教育理念、道德文章;梅校長特別注重通識,認為通識為「一般生活之準備也」,所以「通識為本,而專識為末」,「不只潤身而止,亦所以自通於人也」。梅校長在軍閥特務橫行時代,全力衛護學生,在自由民主時代,國人已享有充分自由,必然希望學生謹守「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校訓;厚德一解是厚重的德行,尊重別人是最基本的道理,也期待清華學生能實踐力行。我們在學校常強調,先做人再做公民再士農工商,就是這個道理。
日前本校學生於立法院教育委員會備詢時,站上備詢台以「偽善」「說謊」指責別人,學校看到平面及電子媒體報導後,認為不妥;清華強調自由校風,但也謹守人與人間互動的尊重,這是清華人應有的自律表現,我們樂見學生勇於關懷社會,參與公共事務,但以不妥的言詞對待任何人有失對人的基本尊重,亦恐為社會負面示範,故在第一時間發表聲明,希望導正視聽。
聲明稿發布以來,學校接到各界、教師與同學們各種不同的意見反應,7日本人也與關心本議題的教師與同學們進行對話,表達清華校園內向來包容多元意見的文化。學生和校方在不同議題上,可以就不同意見作理性溝通並積極對話。在整個過程中欣見清華學子以理性態度及方式進行訴求,並主動建議校方應建立溝通管道。學校必將儘速回應同學的意見,除開設公共議題、社會運動等相關領域通識課程外,也將更暢通同學參與公共議題的空間,使我們的學生在言說與論辯能力的養成,在生活中有實踐和學習的機會。
至於本事件在議題討論中,有人認為學校不應出面道歉。在此特別澄清,學校聲明僅是就校方立場,明告社會,清華尊重學生的意見表達,自始從未代表該生道歉;部份學生認為他們要爭取自由批判的權利,如果仔細看聲明稿,只是不認同以不妥言詞指責任何人,而對於個人理念、訴求都尊重自由闡述,惟不可違背基本做人道理,如果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據理力爭,就可以對人不尊重,將不會有理性討論空間,比較適當的是,先瞭解複雜問題的多面向,客觀的分析,保留對話的彈性空間,共同謀求解決之道;再度強調,學校並不曾對學生訴求有所評論,更談不上限制自由言論,學校的態度是肯定學生能作批判性思考。
我們都知道學生在學習階段應給予適當空間,學校也一向充分尊重言論自由,並鼓勵學生以各種方式參與關懷社會與關心公共議題活動;但如果身為本校學生,在公眾場合有不合宜的舉止,學校基於社會責任有義務作必要的澄清,以讓同學養成正確的價值觀;身為高等教育知識份子的清華人,在社會的高度期許下,更應重視自我責任,勇於關懷社會並展現公民素養。
在此事件中,本校學生以具體行動關懷社會公共議題,所展現的熱忱與實踐力,值得肯定。期許未來有更多青年學子投入,發揮清華對社會的正面影響力。

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

漫談清華故事 - - 在世界盡頭遇見台灣 或 逐夢天涯

旅行可以增廣見聞,壯遊可以鍛鍊體魄心志,遠行則能賦予人莫大的勇氣和毅力;在地球村時代,年青人有很多機會遠行或壯遊,而羅聿同學正是極少數能把握機會,創造無限可能的年青人。
每一年出國交換的學生很多,但羅聿是第一位到了國外還去關心當地華僑,為思鄉的遊子寫故事的清華學生。他用行動表達了他對社會的關懷,也讓我們知道,原來在遙遠的瑞典,有一群和我們一樣的故鄉人。「他們的故事,是歷史的縮影,他們的無奈,是歷史的無奈」,「國籍再怎麼換,不變的是内在的中華文化,華人勤儉的精神」,感人至深。
清華大學的教育理念是藉由充實、豐富與多元的校園生活,培養未來能活出精彩人生的清華人;羅聿延續著他在二零一零年以單車挑戰青藏高原的意志,在瑞典交換學習之餘,單騎上路繞行大半個瑞典,親訪遠居異鄉的華僑,穿過廣大的森林、睡過陰森的墓地,走進了北極圈,他追逐的夢想鼓舞著我們,而他的實踐讓我們相信,一切都有可能,是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具體實現。
清華大學一直以來以培養關懷社會的領導人才為教育目標,也鼓勵年青人逐夢,因而有「逐夢獎學金」的設置,贊助懷抱著夢想,並且勇於實踐的學生們;多年來,協助許多清華在校生圓夢,其中有多梯次的國際志工團以及羅聿的壯遊;「在世界盡頭遇見台灣」是清華出版社第一次為學生出書,希望羅聿的故事可以感動更多的年輕人,讓我們的社會上,多一點這樣溫馨的故事,也祝福羅聿再接再厲,再創驚奇。


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

漫談清華故事 - - 偉大科學成就與人性光輝

清華大學於上週六頒授珍古德 (Jane Goodall) 女士名譽博士學位;她在約五十年前,嘗試在非洲荒野黑猩猩群中從事田野調查;黑猩猩是人類在所有物種中最近的親戚,從前對黑猩猩的有限了解,都來自對動物園或實驗室內單支或少數黑猩猩的研究;珍古德女士以無比的勇氣與耐心,終於得到黑猩猩群的接納,因而大大增進人類對黑猩猩的瞭解,並揭露其許多不為人知的行為,如會製造與利用工具;著名的人類學家評論說:「破除了只有人類才會利用工具的迷思,甚至影響到如何定義人類,」她的進一步研究更推翻了只有人才有個性和情感、有心智、會做理性思考、可以推理並解決問題的看法,因而「改變了人類對自己的認知,」改寫了對「人性」的定義,被譽為「最偉大科學成就的代表。」
珍古德女士近年來全力投身全球野生動物保育和環境教育與人道教育計畫,幾乎不斷旅行,除為各種計畫籌募基金,並盡可能與人分享對地球上一切生命體的未來所懷抱的希望的信息;基金資助世界上最大的一個類人猿研究基地,由「動物庇護所」收養政府沒收的被走私的幼年黑猩猩,成立「黑猩猩動物園」收留遭到非法捕獵的黑猩猩,並竭力推動改善動物待遇。一九九一啟動了「根與芽計畫」,是目前最具影響的青少年環境教育項目。
珍古德女士擁有高尚偉大的心靈,對一切生命都尊重與憐惜,為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最佳典範;清華很榮幸頒予其名譽哲學博士學位,並期盼所有的清華人學習並弘揚其長期獻身保育、教育精神與悲憫生命情懷。


2012年11月2日 星期五

漫談清華故事 - - 清華之子 清華之師

清華大學於上週舉行「梅貽琦校長逝世五十周年紀念會」;梅校長一生奉獻給清華,在兩岸清華擔任校長二十四年期間奠定了北京清華與新竹清華在兩岸分別成為數一數二名校的基礎和聲譽,是兩岸清華永久共同校長。紀念會除緬懷梅校長事蹟行誼,並就與其辦學理念契合的主軸研討。
梅校長是清華第一屆直接留美生(民前二年),六年後回清華大學擔任教師、教務長、校長。一生盡瘁清華大學,未曾一日間斷。清華事業就是他的事業,是古今極為少見的遇合。
梅校長就任時提出的「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已成高等教育名言。在擔任教務長期間,正是清華成立國學院,震動學術界之際;他於民國二十年起擔任校長,首先竭力平撫校園紛亂氛圍,施行教師治校,落實校園民主,繼而積極延攬大師級學者使清華迅速成為頂尖名校。民國四十五年自美轉到台灣創建新竹清華,第三屆研究生中即有李遠哲先生日後榮獲諾貝爾化學獎,加上華人中最先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李政道和楊振寧先生也出在梅校長任上,使得清華成為華人地區唯一擁有三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大學;誠如名作家岳南先生所言:「這個人才輩出的局機,不是偶然」。
梅校長注重通識,他認為通識為「一般生活之準備也」,「治學貴謹嚴,思想忌偏蔽」,所以「通識為本,而專識為末」,今日觀之,均為至理名言,應為教育界人士多所省思。清華何其有幸,有曠世不朽教育家引領,當承先啟後,追求卓越,才不辜負梅校長以生命心血寫成的清華故事。

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竹科三十而立

九十七年五月二十日本人有機緣開始到國科會服務,當天一早接到的第一通電話就是友達光電李焜耀董事長有關中科四期開發的來電,在國科會期間第一次公出則是當天下午到竹科主持新舊局長交接典禮,兩個第一天的第一次加起來正可作為本人在國科會主要工作-督導科學工業園區-的寫照。

我從小就住在新竹,約五十年前搬到緊鄰清華大學的光明新村,近三十年則在清華大學任教。竹科又正座落在清華大學之旁,竹科的設立與成長與清華大學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包括科學工業園區是在清大徐賢修前校長擔任國科會主委任內設立,清大教授李卓顯、瞿寧若先後擔任管理局局長、副局長,本人主要研究領域更屬竹科賴以揚名立萬的半導體科技領域,學生畢業後多在竹科各公司工作,同時我的兩個小孩也都自竹科實驗中學畢業,結緣可謂深厚。

在國科會期間,適逢金融海嘯,九十八年一、二月整個科學工業園區月產值自九十七年一、二月的一千七、八百億,直直落到七百億,放無薪假員工達十三多萬人。在拜訪竹科廠商時,有董事長直言,以往景氣循環低潮期,員工或對是否裁員惴惴不安,這一次許多產業面對訂單蒸發,老闆們都憂心忡忡,可謂一片愁雲慘霧。國科會擔負發展科學工業園區任務,在景氣急凍初期,秉持「速度要快,力道要夠」原則,在有限資源下,擬定管理費減半、規劃「固本精進」計畫,一方面協助廠商度過難關,搶救園區高科技廠商核心技術工程師免於無薪假或裁員,另一方面,激勵園區高科技廠商持續研發投入,固守既有的研發能量,並結合學研界之研發能量合作研究,以精進園區產業技術。「固本精進」計畫後更獲得行政院肯定,納入「振興經濟方案」中,擴大施行,頗獲好評。同時當初如自由落體的月產值自九十八年三月起,逐月上升,到九月達到黃金交叉,十一、二月又回到一千七百億月產值水準,欣欣向榮景象又再臨竹科。


經過金融海嘯的洗禮,科學工業園區在約一年期間,經歷「怵目驚心」、「春江水暖」、「黃金交叉」到「欣欣向榮」各種情況,可謂三十年未有之變局。一方面可看到科學工業園區廠商旺盛的活力,另一方面,也曝露出我國高科技廠商營運脆弱的一面。科學工業園區是我國的高科技搖籃,擔負引領轉型升級之責,淵源深厚的本人與清華大學自當積極參與科學工業園區再造,攜手共創光明的未來。

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

漫談清華故事 - - 世界大學排名的迷思

近年不同機構定期公佈「世界大學排名」,經媒體大幅報導,以致社會大眾、家長、學生高度關切,學校也不得不正視,而比較受注目的三項評比,都有可受公議的地方。
QS世界最佳大學排名:學術界人士與雇主評比屬主觀因素,占百分之五十,研究論文被引用數占百分之二十,有利於規模較大的學校而低估人文社會學科表現,同時在英語強勢主導論文發表狀況下,英美與英語地區大學常有超乎尋常的佳績:國際化占百分之十、生師比占百分之二十均與投入資源有關,對台灣的大學非常不利。
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六大評鑑指標包括校友與教師獲諾貝爾獎和費爾茲獎數量各占百分之十與二十、各學科領域被高度引用的教師數占百分之二十、發表在「科學」 「自然」期刊論文數占百分之二十、收錄論文數占百分之二十、以上五項和依規模調整值占百分之十。前幾項指標對新興國家極為不利,例如華人獲諾貝爾獎和費爾茲獎數量非常少,韓國則掛零。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世界大學排名:評鑑指標及所占比重為教學、論文引用、研究各占百分之三十;國際化情形占百分之七點五,及產學合作占百分之二點五。各項比重各年似差別不大,但以幾乎同樣的數據,甚至一樣名稱的指標及所占比重,經過不同處理,可造成約一百名落差。
以上種種問題,都顯示過於重視大學排名確實會導致重研究輕教學、重理工輕人文、重英語輕其他語言、重規模輕特色等嚴重後果,對大學教育常是弊多於利,值得大家嚴肅討論因應之道,有所矯正。

2012年10月5日 星期五

漫談清華故事 - - 清華文武雙傑 吳國楨省主席與孫立人將軍

清華大學於兩周前舉行文武雙傑紀念會歷數對台灣生存發展卓有貢獻校友,始自吳國楨省主席與孫立人將軍。1949年,國民政府播遷台灣,中原板蕩之際,一文一武分別擔任台灣軍政首長,文武雙傑對台灣社會政治、軍事局勢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奠定後來穩定發展,建設台灣為自由民主基地良好基礎。

吳國楨省主席與孫立人將軍有共同的背景與發展軌跡,相似的際遇、命運,唯有身後遺緒相當不同;他們除均在清華受教育,保送留學美國深造,返國後歷任要職,先受蔣介石先生重用,分別在文治武功上嶄露頭角,有功於家國,在政府遷台,也同膺重命,終因與蔣介石、蔣經國父子有根本矛盾,不容於當道,吳先出走美國,遭撤職查辦,旋與政府達成和解,從此流亡異邦,直到一九八四年逝世未再踏入台灣一步;孫則以「縱容」部屬武裝叛亂,「窩藏共匪」,「密謀犯上」等罪名,被革除職務,判處「長期拘禁」,軟禁三十三年後平反,病逝後獲得褒揚,兩人宦海大起大落,情節離奇,均顯有相當的冤屈與悲劇性。

吳孫兩校友分別於二十八年與二十二年前辭世,他們是清華人的代表與驕傲;先賢孟子強調「知人論世」,認為應站在前人、當事人的情境去設想與體會,不以今非古,不溢美不隱諱。在大時代的洪流下,兩位校友在功成名就,處於人生高峰之際都陡遭奇變,黯然退出歷史舞台,「往者已矣,來者可追」,吾人在唏噓之餘,更應以文字語言與行動,「不容青史化成灰」,以致類似悲劇發生在現世代,而使「後人復哀今人」。

2012年9月22日 星期六

漫談清華故事 - - 仗義每多屠狗輩

某週刊日前以「清大畢業生為何淪為澳洲屠夫」為題有所撰述,學校師生同仁與校友至為關心,在社會上也頗掀起一片波瀾;雖然後來該刊承認是「三合一」烏龍,倒是可以藉此談談對青年到國外打工與職業貴賤問題的看法。

在民國五、六十年代,大多數到美國留學的學生都需要靠打工維持生活;曾經盛行一時的「留美文學」,打工是主題之一;後來擔任師大教授以及名主持人趙寧即以「趙茶房」出名,清大名譽博士侯貞雄董事長則曾在碼頭打工;我的一位朋友在便利商店夜班連續遭持槍搶劫三次,但仍苦撐待變,代表許多留學生的「一把辛酸淚」。

週刊故事希望引人注目的是「澳洲屠夫」;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即說:「君子遠庖廚」,雖然我國有「仗義每多屠狗輩」之說,讀書人與屠夫平常是不會「呼朋引伴」的,但要注意孔子並沒有要廢庖廚,「論語」中有,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除少數素食者外,社會需要屠夫為大家服務;屠宰是絕大多數人不願意從事的辛苦、骯髒行業,我們實應同情甚至感謝屠夫們。

大學生離鄉背井,到澳洲打工雖然文中引年青人說他單純的要賺錢,但他能吃苦耐勞,希望以兩年時間賺第一桶金回台再出發,以正當方式達成自己的願望,實際上是很難得的。在多元社會裏,我們不希望學生多為了賺錢用非所學,但容許部份年青人以自己方式走出一步,也是必要的;至於我們的社會為何無法提供足夠的「事少、錢多、離家近」的工作,牽涉甚廣,容後再談。



2012年9月8日 星期六

漫談清華故事 - - 奕園公共藝術與沈君山前校長

清華大學於上月中旬舉辦「奕園」公共藝術邀請比件展。建設「奕園」是沈君山前校長的願望。沈前校長是圍棋高手,在民國九十五年曾手書略為:「余自四十五年與清華結緣,六十二年長期返台,迄今已三十三年,以後亦不會離開清華園,故對新竹清華有特殊感情,擬捐助「奕園」,原則如下:一、地址須在清華校園,二、園中不砍一樹,全園少用水泥(最好不用)」,並表示將捐出在美國的退休金,以興建「奕園」。可惜不久後,沈前校長即因再度中風而不省人事,學校為完成沈前校長的心願,先在本校南校區生態區建設「奕亭」,已於九十九年元月揭牌啟用。而進一步造景建設「奕園」則在沈前校長昔年棋友等倡議下,於去年十月起開始啟動。

籌建小組提議蒐集圍棋大師墨寶及珍局展現於園中,同時公開徵求設計團隊,適巧林海峰國手夫婦於去年十月來校探訪沈前校長,在得知籌建小組規畫後,慨然應允協助,並蒙林國手在返日後即積極進行,在去年十二月蒐集到所有原規畫六位圍棋大師,包括吳清源、林海峰、日本木古實、韓國曹薰鉉、中國大陸聶衛平以及陳祖德大師墨寶及珍局。另一方面,沈前校長胞妹與妹婿在得知學校規劃後,決定將他們代管的沈前校長在美國的退休金匯回作為興建「奕園」費用,因此也完成了沈前校長捐款興建「奕園」的心願,別具意義。「奕園」預計明年初完成建設,將深具潛力成為未來的世界圍棋勝地,同時是對一手擘建理學、人文社會、生命科學、科技管理四學院「功在清華」的沈前校長最佳紀念。

2012年8月25日 星期六

漫談清華故事 - - 新移民與楚材晉用

內政部移民署在上月與清華大學簽訂策略聯盟協議;清大雖是國立大學,但與官署簽約,乃是首開記錄,尤其是由移民署主動發起,可見署方求新求變,加強服務的用心,更屬難能可貴。
目前臺灣面臨的移民問題,包括新移民的適應與子女教育,以及專技人才延攬等。據移民署資料,台灣目前有近一百萬外來人口,其中新住民配偶人數已超過四十六萬人,在一百學年度外配子女就讀國小有十五萬多人,超過總人數約一百四十六萬人的十分之一,這些新住民和子女都是台灣多元社會的一分子。具體的來說,學校可使上力的,包括結合社區與校園資源,拓展新移民服務專業志工,另配合實習課程,培育專業社工,整合教學與研究之人才及設備資源。

在世界先進國家,生育率普遍降低,人口呈萎縮之勢,只有美國一支獨秀,除人口增加外,科技創新源源不絕,主要是由於其開放的移民政策。重視世界級人才的延攬,僑外生及陸生的招攬與留才,方得使我國的教育投資達到最大效益。我國在春秋時代,即有「楚材晉用」傳統;春秋戰國時代,秦國雖偏處西隅,破格起用「外國客卿」百里奚、范睢、商鞅、張儀、呂不韋、李斯等人,乃得富國強兵,一統天下;蒙古人與滿洲人能善用漢人,分別奠定元清兩朝基業,終能入主中原;清華大學名譽博士張忠謀先生自大陸直接赴美而來臺,是不折不扣的客卿,打造「晶圓製造服務模式」,揚名國際,另一位名譽博士林百里先生為香港僑生,領導的「廣達電腦集團」,去年產值已超過一兆元,是最好的範例。

2012年8月11日 星期六

漫談清華故事 - - 滾滾遼河 一時多少豪傑

清華大學於日前啟用「紀剛數位資料館」網站。紀先生在日本於東北扶植建立「滿洲國」時期,投身抗戰地下工作,並於勝利後,經歷了國民黨地工面對共產黨接收群體與蘇聯接收部隊之間的爭與整肅。在定居臺灣之後,將東北抗戰與國共內戰事蹟以及過往生活經驗寫就了「滾滾遼河」一書,轟動文壇,並榮獲一九七零年「中山文藝獎」;與一般小說不同的是,書中記載,有九成以上是真人真事,「生命寫史血寫詩」,且經昔日長官戰友仔細驗證,在當時社會備受囑目,也成為研究抗戰與國共內戰時期重要的一手資料。
三年前紀先生慷慨地將「滾滾遼河」部分手寫原稿及一批地下情報與滿洲國歷史文物,捐贈給清大圖書館典藏;清大臺文所與歷史所師生多次為他進行口述歷史訪談,之後由本校四位教授共同帶領之團隊,以「國科會數位典藏計畫方式針對紀剛先生及其友人捐贈之珍貴文物進行數位典藏工作,建置學術性資料庫,完成「紀剛數位資料館」網站的建置,免費提供各界使用,作為促進台灣社會文化史研究、教學及國際交流之學術平台,並冀以提升清大學子的人文素養、社會關懷以及作為公民的責任。

從「滾滾遼河」的故事情節及紀剛先生的個人經歷可以看到,抗戰時期年輕人在動盪的大環境中積極尋找可以為社會貢獻一己之力的機會。現在不少清華學生,利用閒暇及假期深入台灣各地社區、或遠赴國外偏遠地區去服務民眾。儘管時代社會變遷,有心的年輕人熱血奉獻的精神,相信依舊可以跨越時代繼續傳承下去。

2012年7月28日 星期六

漫談清華故事 - - 父子雙傑掌清大 傳承奉獻

清華大學出版社日前舉辦徐賢修、徐遐生校長「父子雙傑 清華傳承」新書發表會。古今中外「父子雙傑」,可想到一些先例,如「唐宋八大家,一門三學士」的蘇洵、蘇軾、蘇轍,法國文豪大、小仲馬,美國老布希與小布希總統,但是父子皆為同一所知名大學校長即使不是空前,也應該是極為少見的機遇。
徐賢修校長於1970 年應蔣經國總統之邀,返回清華母校擔任校長。他認為臺灣未來經濟發展「應選擇科技工業,集中發展」。為落實這些想法, 1972 年即在清華設立工學院,如今清華工學院四系都是居台灣學界龍頭地位的系所,奈微工程與系統研究所更有「亞洲第一」之譽,無論在學術界或產業界,影響力有目共睹。
徐校長在四十年前即看出化石能源短缺終究會威脅文明的進展,而積極推動電動車研究。1973-1981年間,他擔任國科會主任委員,促成新竹科學園區成立,使得台灣經濟發展邁向另一階段。
徐遐生校長在書中回憶昆明出生、移民美國初時的清苦生活,乃至成年後在學術研究的層層突破,在美國學術界成為巨擘,這是個大時代華人遷徙生根的故事。他於2002年到原來並不熟悉的清華擔任校長,當然受到老徐校長的經歷影響,而懷著滿腔抱負。是位令人敬重,正直而認真的學者。不僅致力於清華校務整體提升,而且積極協助臺灣教育宏觀規劃,居功厥偉。
清華很感謝他任校長四年中始終如一,無怨無悔的奉獻。徐校長卸任後,回到科學研究領域,開始新的研究方向。徐氏父子對於清華、對於台灣科技界的貢獻,都值得我們尊敬與佩服。

2012年7月19日 星期四

「EMBA校友會eNEWS年度會訊首刊號」序言


EMBA校友會eNEWS年度會訊首刊號」序言

    本人很欣慰,也很榮幸地為EMBA校友會eNEWS年度會訊首刊號撰文。
    
    相信閱讀這本會訊的清華校友,可以從中感受到當年來母校清華大學上課學習的同學師生情誼,回想起許多美好的回憶。對於還在清華求學的同學,可以從師長專訪的故事中,感受清華大學的人文價值;同時能從歷屆校友專訪的故事中,領略清華企業家精神的正面意義,對事業及生活的規劃更有助益。
    
    在此我願以一則小故事作為分享:曾經有位賢明的人說過一段饒富意味的話:人生最困難的事有兩件,其一是把鈔票從別人的口袋放入自己的口袋,其二是把想法從自己的腦袋裝進別人的腦袋。
    
    迎華校友把最困難的事「把想法從自己的腦袋裝進別人的腦袋」完成了。一年以來,自「窩心、向心、發心」展開的各項校內外活動及校友關懷,帶動起各屆校友的反應及迴響。這是一種良性的互動,也證明了清華人擁有濃厚的人文氣息,各屆EMBA校友也願意呼應支持自己的校友會長的會務願景,這在長久以來以理工及製造見長的園區生活圈來說,是一個值得關注及長期培養的人文氛圍。對此,我對迎華校友的領導能力及校友們的高度向心力有著一定的肯定及嘉勉。

    2012年,可以說是清華EMBA的大好年,不僅會務蒸蒸日上,迎華校友伉儷也成為了母校「百人會」的年度新成員,除此之外,迎華校友也成為今年度母校表彰的傑出校友,三喜臨門,可喜可賀。這不僅是迎華校友個人的成就及榮耀,也是EMBA校友們的成就及榮耀。
    
    常強調:EMBAMBA專班同學們比較成熟,事業上也有成就,如果組織起來對學校的助力肯定很大,母校非常歡迎。這次適逢EMBA校友會發行eNEWS年度會訊,本人期勉本刊之出版能鼓勵更多EMBA校友向心發心,做個新世代全方位高階經理人。

2012年7月14日 星期六

漫談清華故事 - - 猶太人的成就與精神

今年五、六月諾貝爾大師雲集清華,雖因不同的機緣,巧合的是五位都屬猶太裔。猶太人在學術界大放異彩不是新聞,但以全世界約僅有一千五百萬猶太人,不到世界人口的千分之三,產生了約四分之一的諾貝爾獎得主,仍然是非常驚人的。如果再進一步分析,1901-19501951-2000年,猶太裔物理、化學、醫學、文學諾貝爾獎得主分別由1512224百分點上升到32223215百分點,同時在此四領域整體而言由17進步到29百分點,則更令人震驚。有學者研究,猶太人在歐美獲得自由發展的公民權,是十九世紀末期的事,二十世紀前半段,歐洲又掀起強大反猶風暴,二十世紀後半段起才是猶太人比較不受拘束的發展期,因此後勢更為看好。
如果看二十世紀猶太裔世界級偉人,包括愛因斯坦、佛洛伊德、畢卡索、季辛基,可謂群星璀璨。猶太人是如何做到的?我們能見賢思齊嗎?
猶太人從小培養孩子讀書的好習慣,使他們知道書中能賦予他們無窮的智慧。在精明的猶太人眼中,任何有價的東西都能失而復得,只有智慧才是人生無價的財富。前以色列駐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齊普立(Menashe Zipori)曾說,猶太人經由教育獲取知識的重要性;社會責任;致力慈善與積極的社會參與;在本行中力求專業;擁有自信、鼓勵創意;有追求成功的決心,是猶太人的成功密訣。華人也以注重教育著稱,但過份強調「學以致用」,少有為知識而知識情懷,另一方面,拙於質疑權威,不主動發掘問題是普遍的缺憾。要能從善如流,才有希望迎頭趕上。


2012年7月6日 星期五

漫談清華故事 - - 諾貝爾大師風範

清華大學在五、六月邀請到五位諾貝爾獎得主到校演講,學校因而趁機辦理「諾貝爾大師月」活動。諾貝爾大師蒞校以往每年平均約有兩、三次。在一個多月內,有五位密集到訪,則屬空前,是清華師生以及鄰近學子難得的知識饗宴。
諾貝爾獎是學術桂冠,如所有難得獎項一樣,有運氣成份,而常有遺珠之憾,但得獎人往往實至名歸。諾貝爾獎大師一般都平易近人,思路清晰,善於溝通,知識淵博,精於表達,是學者最佳典範。
2011化學獎得主Dan Shechtman 勉勵學子對自我要有信心,並有排除眾議的勇氣,要挑選自己有興趣的領域,成為這個領域的翹楚;1997年物理獎得主 Claude Cohen-Tannoudji歸因獲得非凡成就,主要受父親與猶太傳統價值、良師益友的啟發與法國學院使他拓展知識範圍、觸類旁通經驗的影響;2008年化學獎得主 Martin Chalfie受益於猶太家庭重視教育、學習的傳統,以及他能在挫折中獲取教訓,學會向人請教以及與人合作,在一連串機遇下,由貴人指引,把握學習機會,在適當研究環境中茁壯,同時能不隨流俗,專心執意,按步就班,終於登上學術最高殿堂;20042009化學獎得主Aaron Ciechanover Ada Yonath 在同一天演講,是名符其實「滿漢全席」級的盛筵。他們都從小就具有好奇心與冒險精神,受到好老師影響,貴人相助,有境外學習經驗,保持與其他國際團隊合作,長期投入並不畏挫折。值得注意的是五位大師不約而同的指出基礎科學研究的重要,由觀念革命開始,進而改變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可能發展出意想不到的應用,成為推動創新的引擎,影響人類生活。


2012年7月2日 星期一

「父子雙傑 清華傳承」

「父子雙傑 清華傳承」

兩位徐校長值得我們尊敬與佩服


  1966年(民國55年),我就讀臺灣大學物理系大二,清華開設暑期研習班,邀請許多國外華裔學者來臺灣短期講課。那年暑假授課的學者,包括應用數學方面的徐賢修教授、普渡大學物理系教授范緒筠院士,及當時任職於美國貝爾實驗室的施敏博士。我家住在光明新村,與清華校園僅一牆之隔,暑假上課很方便,記得上課地點就在現在化工系館位置的舊物理館。
  整個暑假我都在清華暑期研習班聽課,課程結束以後,我代表臺大物理系學生訪問徐賢修教授,為物理系刊《時空雜誌》寫稿。採訪是在一個晚上,我與物理系四位同學一起前往,那時他住在清華大學新南院教授宿舍,就是現在的第一綜合大樓原址。訪談之後,我寫了一篇訪問稿。對他的印象是口才很好,講話很能振奮人心,對年輕人也有一番訓勉。
  仕琦幫我找出45年前在《時空雜誌》寫的〈徐賢修博士訪問摘記〉,文中他談到政府對於科學發展應朝何種方向努力,徐教授認為「應從基本科學做起。『基本』二字或嫌空洞,也許說『實用科學』要明白些,如Solid State Physics(固態物理)的應用、電子工業等,由於人才、設備等客觀因素所限,只有選擇與工業發展有關的科學,以已有之研究設備及工業,集中作線型的發展。」
  徐教授的這些想法,後來於1970年(民國59年)他擔任清華校長時,逐漸開始實現。他為清華設立了工學院,陸續成立動力機械工程、工業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及工業工程等科系。在當年的時空下,政府不希望每所大學重複設系,因此清華工學院各系當年的系所名稱都很特別。例如「化學工程系」初創時名為「工業化學系」,「電機系」1976年設立時的名稱是「電機電力工程系」,但「動力機械工程系」維持原名,至今臺灣只有清華大學設此科系。
  「材料系」的成立尤為特別。世界上的第一個材料科學系,是美國西北大學在1960年(民國49年)設立的,清華大學在1972年(民國61年)就有材料系,也是臺灣的第一個,這就算放在世界材料科學領域,都是很早的研究機構。應用數學背景的徐校長,預見了材料科學的重要性,在清華設系,我的了解是他接受當時康乃爾大學工學院院長的建議,而有此規劃。經過了四十年的發展,「清華材料系」現在是臺灣龍頭地位的系所,無論在產業界或學術界,影響力有目共睹。
  徐校長當年規劃的工學院系所都極具遠見,為清華大學後續的長遠發展奠定扎實基礎,之後他擔任國科會主任委員,推動新竹科學園區成立,使得臺灣經濟發展邁向另一階段,這層影響力就不只嘉惠清華校友而已了。由於他的卓越貢獻,清華在2001年(民國90年)由工學院提名頒予徐校長榮譽博士學位。
  徐校長也以樂觀出名,據沈君山校長在自傳中述及,當年徐校長勸沈校長回國服務時,曾大談在臺灣海峽開採石油的遠景,當沈校長表示不以為然時,徐校長說:「也許會成功也不一定。」讓人印象深刻。
  本書中,徐遐生校長回憶昆明出生、移民美國初時的清苦生活,及至成年後在學術的層層突破,在美國學術界成為巨擘,這是個大時代華人遷徙生根的故事。他到原來並不熟悉的清華擔任校長,當然受到徐老校長的經歷影響,而懷著滿腔抱負。
  我對徐遐生校長的最初印象是,他是位傑出的科學家。直到2001年(民國90年),我擔任清華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副召集人後,才與他初次見面。後來他來清華擔任校長時,我是工學院院長,與他在公務上有長期合作關係。整體印象是他是位令人敬重、正直而認真的學者。清華很感謝他擔任校長四年中,始終如一,無怨無悔的奉獻。
  徐遐生校長缷任後,回到科學研究領域,開始新的研究方向。回想四十多年前拜訪他父親徐賢修校長時,徐老校長侃侃而談,徐氏父子對於清華、對於臺灣科學界的貢獻,都值得我們尊敬與佩服。

2012年6月16日 星期六

漫談清華故事 - - 勇於嘗試 面對新環境

耶魯大學1942級校友在畢業五十年時曾辦理一個徵文活動,要校友總結其生活經歷;許多校友表示對沒有更具冒險性(risk not taken 感到遺憾,許多人希望當年有對智慧與知識有更多的想望,很多人感受到機遇對命運的影響,幾乎所有人都強調家人與朋友的重要。最令人矚目的是精力充沛,勇於生涯改變的人,即使沒有成功,都無怨無悔;也就是勇於嘗試面對新環境的人,有最正面的人生體驗。
哲學博士擁有折服眾人之口的非凡智慧,碩士意為學識淵博之士。今日大家取得高等學位的金字標記與豐碑,可謂拿到人生事業的敲門磚,協助打開優質企業機構與社會傑出人士的機會大門。是否能登堂入室進而窺其堂奧,仍需看各位未來的修行與努力。
最近有人計算歷史人物的財富,最富有的人,首推約翰洛克菲勒,財產估計比連續多年名列美國首富的比爾蓋茲多五、六倍。他在給子女的信中說:「相信自己是重要人物,誰都有機會成為大人物」。人的潛力是非常驚人的,同樣的人,是否有自信心、好奇心、企圖心,有理想、有毅力,有終身學習能力將很大部份決定你未來是否會有美滿成功的人生;另外一部份,雖可歸諸「時也,運也」,但正如美國第三任總統傑佛遜所說:「我很相信運氣,我越努力運氣越好」;最後是幸運的人,應負更多的責任。社會的安定,靠多數人的努力,社會的進步,靠少數人的燦爛成就。有能者應幫助需要的人,「己立立人,己達達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服萬人務」,才能使社會更和諧美滿,共創美好未來。


2012年6月15日 星期五

「國際志工系列叢書」序言

「國際志工系列叢書」序言

林懷民先生曾鼓勵臺灣青年﹕「年輕的流浪是一生的養分。」年輕人貴在有充裕的時間可以體驗生命、盡情學習。在現今全球化的時代,海外服務也成了體驗生命的另一種方式,世界觀可因此而改變,再加上本著愛無國界與人道關懷的精神,清華大學國際志工計畫因應而生。身為頂尖大學,同時也是國內推動海外服務學習的先驅,本校鼓勵清華學子除了以學識、年輕的本錢外,更應承襲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之期許,將得到的養分回饋給社會。

清華大學國際志工計畫在今年邁入第七年,而一路上也秉持這個精神,讓學生在服務中學習、在學習中服務。至今,學生的足跡遍及東南亞印尼的雨林、南亞尼泊爾的山稜,東非坦尚尼亞的莽原、西非迦納的灌木,以及中南美洲貝里斯的海濱;我們的學生不但克服了語言隔閡、文化差異,更打破了國界疆域、種族藩籬,透過海外服務,學習世界公民應具有的國際視野。這些土地,更提供了他們成長的養分,實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服萬人務」的真諦,而這也是本計畫的核心價值。

     然而,再多的量化數據也無法表達遠行帶來的感動,更無法衡量從服務中習得的謙卑與關懷。更有許多學子經此蛻變,返國後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擬定人生的目標。海外服務是塊投入心池的石頭,其漣漪雖然不似波濤,但在漣漪內的所有事物都會受影響。這些影響小自改變了日常生活作息,大至人生規劃;而每項改變背後,無不有著它的意義和故事。

讀者手上這一系列成果集,正記錄著這些點點滴滴,每小段漣漪、每樣催化劑,以及每個改變。我們希望透過成果集的圖文紀錄以及心得分享,能將同學們旅行中的成長、收到回饋時的感動、實作與下決定的煎熬、在當地服務所受的挫折,還有更多途中遇到的屏息時刻、鼻酸故事、感恩心情,傳遞給關心我們的人。

     多年來,清華大學國際志工的種籽撒播於世界各個角落,埋藏於參與同學們的心田。一路走來,我們受到社會各界的鼓勵,而同學們在經歷海外服務的學習後,收穫的種籽也已萌芽、扎根並逐漸茁壯。這一系列的國際志工成果集寫著的不只是清華大學國際志工成長的歷史,也是學子們收穫的故事,更是支持我們的指導老師、合作單位、家長,與贊助單位的成果。這塊投入心池的小石子因為有你們的相陪,蛻變而成璞玉,再被雕琢而成臺灣社會的未來。感謝你們的協助讓我們達成了這項艱鉅任務!

2012年6月2日 星期六

漫談清華故事 - - 海嘯來了然後呢

在美國許多頂尖大學推波助瀾下,網路課程如海嘯排山倒海似的捲向大學校園,已不難想像以後至少基礎課程漸以網路課程為主流,大學教育將受到很大的衝擊,教師在課堂中授課的角色將會減輕,校園將不如現今熱鬧,教室、宿舍、公共設施需求減少,圖書館「十位九空」等。大學要如何因應呢?
明太祖朱元璋稱王前,採用謀士獻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建立了明朝基業。大學要因應網路課程帶來的變局也可以此三方向為指標:
一、     高築牆: 加強大學教育不能被網路課程取代的部份;如跨領域課程教學,討論、自學報告式學習,與大師對談,教師解答疑難,導師對人生問題輔導,實驗與實作課程,產學合作與工廠實習,專題研究,田野調查,社會服務,住宿教育,國際交流,課外活動,體育活動等,設計學程培養團隊合作、領導、溝通、書寫與口頭表達能力,
二、     廣積糧:網路課程勢不可擋,未來應儘速精緻化與普及化。加強與國內外其他大學合作,積極改善軟體設施,加速提升網路課程的廣度、深度與品質。部份課程利用大班教學,小班輔導方式切入網路課程情境,並補其不足,
三、     緩稱王:在全球化時代,過份注重各種以相當分岐的指標產生的大學評比,是相當不足取的。大學教育並非零和遊戲,校際活動,境外交流,共享智慧財產,共同研討網路課程的衝擊、機會、大學教育的未來、新聘教師定位、現有教師調適,以及培訓各種新時代校園所需人才都是各大學可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的合作研討項目。


「張立綱傳──五院院士的故事」序


張立綱傳──五院院士的故事

  清華大學出版在約兩年前擬議出版「中央研究院院士系列」,主要是基於中央研究院院士為華人頂尖菁英,學術地位崇隆,學思歷程必然精彩,足為後生學子典範。清華大學建校百年來,大師雲集,清華園中多英傑,深知學術大師的影響澤被深遠。是以首先鎖定與清華關係密切院士。張立綱 (Leroy Chang) 院士是清學大學長期的襄贊者也是我的良師益友,很自然應是「中研院院士系列」傳主之一。雖然張院士已於2008810日溘然長逝,但張夫人與親朋好友多健在,一生事蹟仍有機會忠實傳錄,很感謝林基興博士慨然接受本校邀請,致力於張立網院士傳記撰寫工作。

  我在2009813日「中央研究院」為張院士舉辦的紀念會中,在立綱親友聚集的場合講幾句話追思故友,曾說Leroy (朋友們對他的稱呼) 是一個good man, great man and noble man,也就是立綱是好人、偉人,同時有高貴的心靈。

  朋友們都會同意Leroy熱忱、和善,Leroy聰明睿智,談笑風生,與Leroy在一起是很愉快的,有一次我遇到一位在香港科大任教的大陸籍教授談到Leroy,他對Leroy非常崇仰,特別是說他人從校長到工友一樣和善真誠,Leroy是個good man, nice man and kind man (好心、善良、體貼的人).

  Leroy是一個great man (偉大的人),他有諾貝爾級的學術成就,難得的五院院士,同時有卓越的行政能力與服務精神,1998年清華大學在遴選校長之時,到香港科大打聽Leroy在擔任理學院院長的政績,得到的答案是「佳評如潮」。後來遴選委員會以全票通過向教育部推薦Leroy為校長人選,很可惜最後他因個人因素沒有到清華來。由於我當時擔任校長遴選委員會副召集人,有較多與Leroy接觸機會,從此與他較深結緣。
  
  Leroy是個noble man (高貴的人),是正人君子,豪爽率真,但心思細密,有高貴的心靈。他對朋友的真誠、熱心,讓人十分感佩。孔子說:「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Leroy是我們的好榜樣,對長期處於較單純學術界的個人,多所勉勵鼓舞,於我實有知遇之恩。他最後一次返國,也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之時,是在2006年院士會議之時,他除在院士選舉前很長一段時間以及選舉盡心盡力外,選舉後還主動幫我推介新工作,並以他自己為例,認為他從IBS轉到香港科大工作是很正確的抉擇,勸我加以考慮。雖然我當決定「一動不如一靜」,對他的友情則是永遠感念。2008年開始,我到國科會服務,2010年回到清華擔任校長,立綱給予的「勇於接受新挑戰」鼓勵也確實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朋友們都很慶幸有Leroy這樣的朋友。如果世界上多一些像Leroy一樣的好人、偉人與正人君子,將是多麼美好。立綱讓我們分享多彩多姿的豐富人生,他的音容相貌將長存於我們內心深處。

2012年5月19日 星期六

漫談清華故事 - - 網路課程海嘯來了

最近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大衛布魯克(David Brooks)以「海嘯淹進校園」為題報導網路課程如海嘯般捲向美國大學校園。該文有感於日前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共同宣佈將投入約十八億台幣用以建構線上學習平台,於今年秋季起聯手提供免費的網路課程,而美國許多其他頂尖大學也大舉投入推波助瀾。新情勢讓史丹福大學校長在接受訪問時說出「網路課程海嘯來了」!
現在透過網路已可收視到許多免費而精緻的課程,尤其最近網路課程進展神速,修課學生可透過視訊上課、考試、交作業。美國史丹佛大學有些網路課程更有線上做習題與考試及評分的設計,通過了才能收視下一課。據說純從網路學習甚至比到課室上課效果好。以往理解網路課程有利於隨時隨地反覆學習,如今加上確保學習效果功能,如虎添翼。如此繼續發展,已不難想像以後大學至少基礎課程漸以網路課程為主流。

在資訊科技相當發達的台灣,學術界也早注意到網路課程發展情勢。清華大學本學年度共提供四十三門開放式課程,計自然科學學群十七門,人文社會學群十三門,工程學群十三門。內容可包括影音課程(線上播放、下載、行動載具),講義下載(課堂投影片、教學講義、電子教科書)以及作業與考題(測驗、作業)。影音課程是上線門檻,部份可講義下載,但所有課程都尚未有線上做習題及相應測驗及考試,因此還有改進空間,未來應儘速精緻化與普及化。另外將謀求與有意發展網路課程的大學與法人單位分工合作,開發共用平台以及課程,將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果。

2012年5月3日 星期四

漫談清華故事 -- 學術大師

今年適逢兩岸清華永久共同校長梅貽琦校長逝世五十周年。梅校長最為人傳誦的一句話是:「大學者,有大師之謂也」。大師是一流大學的靈魂,有了大師,才能提供一流教育,吸引優秀學生,適切爭取教研資源、發揮社會影響力。梅校長在擔任教務長期間,正是清華成立國學院,震動學術界之際;梅校長於1931年起擔任校長,更積極延攬大師級學者使清華迅速成為頂尖名校梅校長於56年前在台灣創建新竹清華,也積極延攬名師,中研院李遠哲前院長在很多場合提及,當年最優秀的師資都集中在清華,而這個優良的傳統也一直延續到現在。
北京清華名師後裔在去年底編輯出版了「清華名師風采」,包括文科卷、理科卷與工科卷三巨冊,收錄名師117人,長達兩千餘頁。「清華名師風采」採名家的看法,認為大師「中西會通、古今會通、文理會通」,「遊刃於自然、人文與社會諸學科之間,無不通用自如者」,「有科學家之瑩澈頭腦、文學家之深刻情緒」,「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凝合」。上週清華北京清華名師梁啟超、王國維、李濟、聞一多、夏鼐、周先庚及史國衡等先生後裔於日前專程從大陸來台參加校慶活動,再與現居台北王國維先生女兒,百歲人瑞王東明女士以及梁啟超曾孫女,本校客座教授梁帆女士會合,聚首清華,漫談先人風采,是一場豐盛的歷史饗宴。值得一提的是「清華名師風采」採錄原則,「生不立傳」,若名師仍在世則不收錄。新竹清華相對年輕,但已造就很多大師,未來出一本「新竹清華名師風采」是可以期待的。


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漫談清華故事-凍漲學費與社會公義

前些日子清大同學向學校陳情,希望凍漲學費,並透過對資本企業課專稅等稅制改良增加公共教育經費。大學辦學理應增進學生的福祉,教育目標之一,是培養理性思考能力,所以就學生的訴求公開溝通。
     學生陳情中屢提到社會公義,忽略現今台灣社會最大的不公不義,就是私立大學院校學生所負擔的學費約為公立學校學生的一倍。如果稅改真能做到,也應優先用於拉近對公私立學校學生補助,重振階級流動,消弭反重分配現象才對。
     談到教育成本,以清大為例,學費收入約占除新建館舍外經營費用的十%,教育部經常費約占廿%,其餘是不穩定的競爭性經費。台灣平均稅負為廿%,美、英、日、韓等國平均稅負介於廿一至卅七%,台灣公立學校學生每年學費收費不到這些國家一半甚至廿分之一。一個稅負低的國家公立大學學費也低,這現象很獨特。
     公立大學學費自民國九十三年以來未曾調漲,而九十四年迄今,物價指數約增加十%,公立大學中人事費用缺口持續在增加,而水電費前幾年已漲了約廿%,今年料有一番漲勢,學校如不因應,經營上會有困難。物價上漲沒有消費者會喜歡,從現實面漲價有時是無奈的事情。
     在物價高漲,教育部補助經費不增加情況下,大學沒有本錢宣布凍漲學費,不損及教育品質,清大堅持以確保教育品質為先。清大學費目前在同等學校當中為最低,同時設有還願獎學金,行之有年,讓學生不會因繳不出學費而輟學,這會持續做下去。

     學生追求社會公義是絕對值得鼓勵。鼓吹增加教育經費,公平稅制,對貧寒學生發教育券等,都是可努力的方向,但要有方法,同時要有長期努力以赴的準備。學校與學生站在同一陣線,也會結合同仁與校友共同努力。

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漫談清華故事 - - 大學教育的目標

最近清華大學的兩位名譽博士,台灣積體電路公司的張忠謀董事長與廣達電腦公司的林白里董事長對大學生就業表達了他們的看法,引起一些討論。張忠謀董事長要學生「培養未來謀生的能力」,林白里董事長認為大學不應培養「耕牛」,而要培養「賽馬」,另外也屢勸大學生不要再念電機系。如果張董事長是說上大學主要為「培養未來謀生的能力」,林白里董事長認為大學只應培養「賽馬」,而僅從就業觀點要大家不念電機系,當然失之偏頗,但如細看報導,可知並非兩者原意。大學要培育什麼樣的學生,企業界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是相關而不相等的問題。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但要培養未來謀生的能力。大學不應僅培養「耕牛」,但也不能只培養「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