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21年6月25日 星期五

辛丑年清華園夏日花訊 (三十四): 悲情堅忍林投樹

辛丑年清華園夏日花訊 (三十四): 悲情堅忍林投樹

野菠蘿或海菠蘿

(三十五) 林投

林投 [1,2] 的果子長的很像鳳梨 (菠蘿),故有「野菠蘿」之稱。不知鳳梨如何生長的人,看到林投果,會以為「鳳梨原來長在樹上」。

在台灣的鄉野故事裡,「林投」幾乎是代表著「女人苦命」的意思。相傳以前有個女人,千里尋夫,仍被丈夫拋棄,就「投林」自盡,後來台灣就流傳「林投姐仔的鬼故事」,並且把那一棵樹稱為「林投」(台語音na-tau)。[2]

海灘並不是植物理想的生長地方。海水又鹹,砂灘養份又少,海風又大,但這種惡劣的環境,正是林投樹堅強生命的最佳舞台。林投樹的樹莖上,會長出一些「氣生根」,這些氣生根像是強力的吸水管,能直接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使林投樹在完全沒有淡水的供應下,仍能生存下來,很少植物能有林投這種的本領,堅忍不拔。[2]

林投葉子是經過極為精密的巧思所設計的。林投葉上的刺針,使得葉子上方產生局部的亂流,能夠有效的阻礙吹過葉子的強勁空氣。林投葉的平行葉脈,能使滴到葉上的水滴迅速地流走,免得阻礙葉子對陽光的吸收。更有趣的是,林投的葉子是以完美的螺線形,順著逆時針的方向每隔四片葉子就繞著莖幹往上繞一圈,一點也沒有差錯。林投沒有唸過幾何數學,怎麼知道葉子生長的正確方位呢?如果有一片葉子擺錯了位置,葉子上的硬刺,就會刺傷隔壁的葉子。以螺線環繞,不僅可以讓每一片葉子均勻地呈受陽光,而且一顆林投樹,葉子上的刺合起來也有幾萬個,竟然不會刺到自己,真是奇妙!林投的生命裡,有著一條隱藏的螺線方程式。[2]

林投在相思湖西側環湖步道顛有三株,兩棵高株均已結果,其中一株果實成熟後正演出逐步崩落大戲。

誤以為「鳳梨原來長在樹上」

聚花果成熟時桔紅色

開始崩落

新鮮誘人

隔日殘骸 

初生植株

葉以螺線形排列

雌株葉緣帶刺

果肉可食

味似紅蘿蔔

[1] 節錄自http://kplant.biodiv.tw/林投/林投.htm

林投 (Thatch PandanusScrew Pine) 屬露兜樹科 (Pandanaceae) 露兜樹屬 (Pandanus),別名露兜樹、華露兜假菠蘿、野菠蘿、山菠蘿、老鋸頭等,分佈全島海邊,生於村旁、路邊、山谷、溪邊及濱海地區。

常綠灌木,高可達 5 公尺,常從莖幹生成大型之支柱根支撐樹幹,莖為直立或成彎曲匍匐狀,有分枝,樹幹粗糙有瘤狀突起,環紋明顯。葉片呈長披針形,叢生於枝端而作螺旋狀排列,長披針形,邊緣及中肋有銳刺 (雌株),雄株的葉緣及中勒無銳刺,無刺葉端漸尖,葉基截形,葉面平滑為硬革質,葉背為灰綠色,葉鞘不具纖維。雌雄異株,雄花呈圓錐花序,雌花呈頭狀花序;雄花淡黃白色,有多數苞片保護,香氣濃烈;雌花綠色,密生成頭狀排列。雄花序略倒垂、長約 50 公分;柱頭宿存。果實每年 5~6 月成熟,內部種子可食用,味道香甜,口感與花生相似。果大,單生,近球形,熟時橙紅色,由 50~70 或更多的倒圓錐形、稍有稜角、肉質的小核果集合成之聚合果,球形,直徑可達 20 公分,形似"菠蘿" (鳳梨),故有"野菠蘿"之稱。

防風定砂植物:極常見的海岸植物,生長在海岸林的最前線,常成叢聚生,構成海岸灌叢的一部份,是優良的防風定砂植物。果可食:其聚合果由多數核果組合,狀似鳳梨;嫩芽可食;核果外部堅硬,基部軟,中有纖維質能隨水漂流,裡面是種子,味甜可食。其莖頂芽稍可做菜餚,味如春筍。葉纖維可編制蓆、帽等工藝品。鮮花可提取芳香油。

雄花序由若干穗狀花序組成,每一穗狀花序長約 5 公分;佛焰苞長披針形,長 10~26 公分,寬 1.5~4 公分,近白色,先端漸尖,邊緣和背面隆起的中脈上具細鋸齒;雄花芳香,雄蕊常爲 10 餘枚,多可達 25 枚,著生於長達0.9公分的花絲束上,呈總狀排列,分離花絲長約0.1公分,花藥條形,長 0.3 公分,寬 0.06 公分,基著藥,藥基心形,藥隔頂端延長的小尖頭長 0.1~0.15 公分;雌花序頭狀,單生於枝頂,圓球形;佛焰苞多枚,乳白色,長 15~30 公分,寬 1.4~2.5 公分,邊緣具疏密相間的細鋸齒,心皮 5~12 枚合爲一束,中下部聯合,上部分離,子房上位,5~12 室,每室有 1 顆胚珠。花期 1~5 月。

聚花果大,向下懸垂,由 40~8 0個核果束組成,圓球形或長圓形,長達 17 公分,直徑約 15 公分,幼果綠色,成熟時桔紅色;核果束倒圓錐形,高約 5 公分,直徑約 3 公分,宿存柱頭稍凸起呈乳頭狀、耳狀或馬蹄狀。

[2] 節錄自

http://homepage.ntu.edu.tw/~wenlian/taiwan/10-5.htm

在台灣的鄉野故事裡,「林投」幾乎是代表著「女人苦命」的意思。相傳以前有個女人,千里尋夫,仍被丈夫拋棄,就「投林」自盡,後來台灣就流傳「林投姐仔的鬼故事」,並且把那一顆樹稱為「林投」(台語音na-tau)。

在早期台灣先民的眼中,林投是不太中用的植物。林投葉子的邊緣長了很多刺,不僅牛不吃,人不小心也會被刺傷,所以在台語,稱「林投竹刺」是指沒有用處,只會刺人的意思,又稱「林投葉拭尻川(擦屁股)」(台語音na-tau hilh chhit-kha-chhung),是大便後用林投葉擦屁股,很容易受傷,用來譏笑人做錯事情愈補洞愈大。林投的樹幹也中看不中用,長滿樹瘤又彎彎曲曲,沒聽過有人用林投樹作竹桿,或是蓋房子。林投的果子長的有點像鳳梨,紅紅的圓錐球果,有一點誘人,但是吃來沒有鳳梨甜,有人看到林投果,說不定還誤以為「鳳梨原來長在樹上」。

海灘並不是植物理想的生長地方。海水又鹹,砂灘養份又少,海風又大,但這種惡劣的環境,正是林投樹堅強生命的最佳舞台。林投樹的樹莖上,會長出一些「氣生根」,這些氣生根像是強力的吸水管,能直接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使林投樹在完全沒有淡水的供應下,仍能生存下來,很少植物能有林投這種的本領。

林投的氣生根,進入土地後,就成為「支柱根」,支𨮝林投樹,在海風與海浪的雙重侵襲,不僅能夠毅立不搖,而且能夠把樹邊的砂子,一粒一粒的保留下來。林投樹是海邊最好防風林,捍衛土地不讓海浪帶走。林投這些彎曲盤繞的氣生根難看嗎?那是一種在堅苦環境中,沒有隨波逐流,而能生存下來的得勝。有人欣賞溫室花朵的嬌滴,也應欣賞林投樹的堅忍

是什麼力量能讓林投的氣生根,有吸收空氣中水蒸氣的能力呢?能力不是來自林投樹本身,而是來自林投上方的太陽。林投的葉子,都長在樹幹的上方,每一片葉子都向太陽伸開,接受太陽灑在林投樹上的每一道陽光,盡可能地吸收每一點熱量,轉換成為林投樹根上一種強烈的吸水張力。「熱」使林投樹葉喪出水份,但是「熱」使林投樹的樹根能夠更強力的吸收,這種把環境阻力化為助力,是林投樹生命最奇妙的地方。

當我們看到林投樹時,就知道那個地方,一年裡大部份時候,氣溫都是在20℃以上。低於這個溫度,林投樹就沒有辦法生長了!若有人可憐林投樹,終日在酷陽下烤曬,要給林投樹一點清涼,請不要如此,林投樹曬不死的!反而是被人澆水太多,有爛死的危險。

林投葉子是經過極為精密的巧思所設計的。林投葉上的刺針,使得葉子上方產生局部的亂流,能夠有效的阻礙吹過葉子的強勁空氣。林投葉的平行葉脈,能使滴到葉上的水滴迅速地流走,免得阻礙葉子對陽光的吸收。更有趣的是,林投的葉子是以完美的螺線形,順著逆時針的方向每隔四片葉子就繞著莖幹往上繞一圈,一點也沒有差錯。林投沒有唸過幾何數學,怎麼知道葉子生長的正確方位呢?如果有一片葉子擺錯了位置,葉子上的硬刺,就會刺傷隔壁的葉子。以螺線環繞,不僅可以讓每一片葉子均勻地呈受陽光,而且一顆林投樹,葉子上的刺合起來也有幾萬個,竟然不會刺到自己,真是奇妙!林投的生命裡,有著一條隱藏的螺線方程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