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9年8月11日 星期日

浪漫古城德國之旅記遊 (十四) : 忘憂宮 (Schloss Sanssouci)

十五、忘憂宮 (Schloss Sanssouci)

取自 Google Map

取自 Google Map

取自 Google Map

taken by YT Tao

從「勝利紀念柱」驅車經「夏洛滕堡」 (Charlottenburg)、「格林尼克橋」 (Glienicker Brücke) 到「波茨坦」約四十分鐘。「格林尼克橋」連接了「柏林」和「布蘭登堡」州首府「波茨坦」 (Postdam)。橋的名稱來自於附近的「格林尼克宮」。一方面是很好的景點,也因為是2015年由史蒂芬·史匹柏 (Stephen Spielberg) 執導、湯姆·漢克 (Tom Hank) 等主演的《間諜橋》(Bridge of Spies)交換間諜的場景而出名。


取自 Google Map

《間諜橋》 (taken by HA Chen)

被譽為「德國的凡爾賽宮」的「忘憂宮」,為「腓特烈大帝」[註一] 所建,是「普魯士王室」的夏宮;「忘憂」(Sanssouci) 源自於法文的   sans(無)-souci(憂慮),翻成「忘憂」,更顯典雅。「腓特烈大帝」自己起草設計了「忘憂宮」,並聘請名建築師興建。[註二]

「忘憂宮」位於「波茨坦」老城,佔地達 500 公頃,幾經擴建之後,範圍包含了宮殿主體與沿葡萄藤階梯而下組成的廣大後花園,199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忘憂宮」宮殿建築與其寬廣的公園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列入原因為:「『忘憂宮』為『腓特烈二世』於1745年至1747年期間所建,擁有500公頃的公園和1501730年至1916年期間的建築物,『波茲坦』宮殿和庭園共同構成了一個藝術整體,其不拘一格的風格強化了其獨特性」「宮殿與公園,可視為普魯士的凡爾賽宮」。[註三]

「腓特烈大帝」被賦予大帝稱號並不輕得,乃由於他不但讓普魯士成為軍事強權並以其才華及魅力將許多當時歐洲最偉大的思想家吸引到他的宮廷。最著名的是法國啟蒙時代思想家,被稱為「法蘭西思想之父」的「伏爾泰」,曾在此居住幾年。曹孟德《短歌行》有云慨當以慷, 憂思難忘。何以解憂? 惟有杜康。」似以喝酒方能解憂,但他又補充﹔「我有嘉賓,鼓瑟吹笙。」當「腓特烈大帝」與「伏爾泰」在「忘憂宮」賓主盡歡之際,應有討論如何「忘憂」﹕他們的見解又是甚麼呢?

在參觀「忘憂宮」前首由一位從台灣移居德國的導遊在立體模型前講解,隨後赴前庭參觀﹔有趣的是,一位身著宮廷服裝的吹長笛樂手,不知是認識導遊,還是能直接辨認「同灣團」?在大家進、出時分奏「望春風」與「高山青」,頗能增加遊興,是值得其他景點學習的。


taken by HA Chen

taken by HA Chen

taken by HA Chen



taken by HA Chen

taken by HA Chen

前庭一角,有「腓特烈大帝」墓地﹔比較特別是墓碑上有幾粒馬鈴薯供物﹔他於1786(距離法國大革命僅有3) 在「忘憂宮」中辭世,享壽七十四歲。他的遺願是在「忘憂宮」露臺他的愛犬旁下葬,但事與願違,直到德國統一後的,才在他生前已建好的墓穴下安身。至於以馬鈴薯為供物,是弘揚他成功倡導「普魯士」人種植與食用從「美洲」引入的馬鈴薯這種經濟作物的功績。據說以馬鈴薯為供物,終年不斷。


宮殿組成部分包括圓拱、拱頂和橢圓型穹頂,最常使用的建築材料是磚、方形石塊和混凝土,並會對公共建築做些雕刻裝飾,還以一排排的柱廊組成建築物的正面,整個建築物規模宏大、結構堅固。


taken by HA Chen



taken by HA Chen

旅遊團在導遊引導下於預定時間進入宮殿在各廳堂前均有服務人員把守每當「旅遊團」進入一特定空間即關閉兩邊房門而讓導遊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講解是很可以參考的制度

宮殿內裝極盡豪奢取各家風格之長而調配得宜﹔包括古典外部柱廊、「科林斯」柱、彩繪天花板白色的鍍金裝飾圓頂大理石嵌花鑲嵌地板、水晶吊飾、各式雕像與畫作中國風擺飾與傢俱等點綴其中,配合金色的基調,作巧妙的呈現絲毫不覺得突兀。



taken by HA Chen

taken by HA Chen




taken by HA Chen



taken by HA Chen



taken by HA Chen



宮殿旁有一風車,也頗有來頭。一般說法是原來風車主人,認為作風民主的「腓特烈大帝」侵犯到他作為風車主人的權利,而到法院告狀,並獲得勝利﹔顯示在「德國」,私人財產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後人以為,這座風車已成「德國」法制的象徵,它給「德國」人民帶來對國家法律的信心。至於如何侵權,以及風車後來如何改建,則眾說紛紜,沒有定本。1970年的美國傳記式戰爭電影,由喬治·史考特」  (George C. Scott) 飾演的《巴頓將軍》(Patton),在片尾曾以此風車為背景,比喻「巴頓」是未能完成理想的「堂吉柯德」(Don Quixote),向「巴頓」致敬。


《巴頓將軍》風車

由於「腓特烈大帝」長期與其妻分居,而王后從未居住過「忘憂宮」但宮殿右翼有以「洛可可」風格裝飾而名為「王后側」 (Queenside) 部分,令人好奇﹔經查,此部分為「腓特烈大帝」子孫「腓特烈·威廉四世」(King Frederick William IV)在1840年加蓋或可釋疑。

[註一] 「腓特烈大帝」即 「腓特烈二世」 (德文:Friedrich II von Preußen, der Große17121786),是「普魯士」國王(1740 -1786年)。他的生平可謂傳奇,受其母親影響,其喜好文學藝術和法國文化。1730年,為反抗其父強加的婚姻,嘗試逃往「英國」,但以失敗告終。至此開始轉變,漸趨成熟。1740年初,寫下了其第一部著作《反馬基維利》(Anti-Machiavelli),標誌著其政治思想的成熟。

「腓特烈」是出色的軍事家,政治家,作家及作曲家。統治時期普魯士軍力大規模發展,領土大舉擴張,文化藝術得到贊助和支持,「德意志啟蒙運動」得以開展。其使普魯士在歐洲大陸取得大國地位,並在「德意志」內部取得霸權,向以普魯士為中心武力統一德意志的道路邁出第一步。是歐洲「開明專制」君主的代表人物,並且為啟蒙運動時期的文化名人,在政治、經濟、哲學、法律、音樂等諸多方面都頗有建樹,為啟蒙運動一大重要人物。

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1740-1748) 中,「腓特烈」初次綻放光芒。「七年戰爭」(1756-1763)中,以驚人的毅力和頑強以普魯士一個小國之力,獨抗法、俄、奧三大強國,贏得了「大帝」的稱號,更樹立了「軍事天才」的個人榮譽。在西方軍事歷史學家的著作中,「腓特烈」在歷代名將中的地位,可能等同於「亞歷山大大帝」、「凱撒」、「漢尼拔」、「拿破崙」這四大偉人。

在內政方面,他推行了農業改革(馬鈴薯)、軍事改革、教育改革、法律改革,廢除了刑訊還建立了廉潔高效的公務員制度。他的名言是「我是這個國家的第一公僕。」他對法律的發展貢獻良多。另外,當時普魯士的人民可以通過上書或求見的方式向國王求助。

奉行「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原則,是他當政時期的特色。他對移民和小宗教信徒採取寬容開放政策,鼓勵宗教自由,也是他內政的特色之一。普魯士是歐洲第一個享有有限出版自由的君主國。他希望徹底廢除農奴制,但在地主的強烈反對下失敗,僅在國王的屬地上逐步實行。「普魯士」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普及全民教育的國家(1763年)。當政時期,普魯士各方面人才開始陸續出現,為普魯士19世紀初的改革奠定人才基礎。

「腓特烈大帝」對所有藝術都感興趣,精通多國語言,他自己起草設計了「忘憂宮」,並聘請名建築師興建。他收有很多名畫,吹得一口好長笛還作曲。他於1747年在「忘憂宮」與作曲家「巴哈」會面。

[註二] 1745年「腓特烈大帝」下旨建造行宮。他不想要一座雄偉的宮殿。而是一座帶有洛可可風格的滿足他個人需求的私密居住宮殿,一座以山為基座的一層建築,一座讓他可以不必走很多台階就可以到達寬敞的露台併到達花園的,和大自然無限接近的個人宮殿。

在所有 「腓特烈大帝」時期建造的宮殿中,都有他在行政上和藝術上進行的干預。根據他的指示,設計圖被重新設計並進行了成本預算。在得到他的授權許可後,工程開始了。「腓特烈大帝」經常親自監工,並不斷強調在細節上那些他和建築師們意見的分歧之處。

174751 「忘憂宮」舉行了落成典禮。除了戰爭時期,「腓特烈大帝」每年從4月底到10月初一直都居住在「忘憂宮」。

「忘憂宮」著名的園林風景是由「腓特烈大帝」決定在Bornstedt的南側山坡上建立梯形的葡萄山開始的。1744年「腓特烈大帝」下令,將當時的「沙漠之山」開墾成葡萄梯形露台。

1745年山下的空地上被建起了一座巴洛克風格的觀賞花園。從1748年開始,花園的正中心建起了一個帶有噴泉的蓄水池。從1750年開始有大理石雕刻成的羅馬神話人物,被放置在水池的四周。這個完整的法式圓形花壇廣場只保持到了1764年。

山坡上的「忘憂宮」風車建於1736年,而它則成為了當時田園風情的一個標誌。「腓特烈大帝」曾說過﹕「風車裝點了我的宮殿」。

[註三]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忘憂宮」宮殿建築與其寬廣的公園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理由是它符合以下標準:

() 「波茨坦宮殿和公園」的組合體是一項特殊的藝術成就,其不拘一格和演變特徵增強了它的獨特性:一系列建築和景觀美化的傑作已建成單一的空間,說明了對立的和聲稱不可調和的風格,並不會減損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設計的一般構圖的和諧。1845年「和平教堂」 (Friedenskirche)  建築的開始是「權衡歷史主義」的象徵:模仿「羅馬聖克萊門特大教堂」於1745414日奠基,成為一卓越「洛可可」式宮殿。

() 「忘憂宮」常被稱為「普魯士凡爾賽宮」 - 是受意大利,英格蘭,法蘭德斯,巴黎和德勒斯登風格等很多影響的結晶品。綜合18世紀歐洲城市和法院的藝術趨勢,其城堡和公園大大地影響了「奧得河」以東的紀念性藝術和空間組織的發展並提供了新的模式,。

() 「忘憂宮」是建築創作和園林綠化發展的傑出典範,與歐洲內部的君主權力概念相關。由於該計畫牽涉廣泛,其組合屬於非常獨特的王室住宅類別,與以往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維爾茨堡 (Würzburg) 和布倫海姆(Blenheim)相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