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伊《活在美國世紀》筆記 (六) : 甘迺迪政府學院院長
第七章: 柯林頓時期甘迺迪政府學院院長
我從 1995年聖誕假期研讀的一系列讀物中,發現學院狀況良好,但我們可能忘記了過往的使命,亦即培訓公共領袖以及進行研究來解決公共問題。我們需要在學術卓越和政策相關性之間走鋼索,我會優先考慮對公共政策有重大的短期和長期影響的研究。
我與哈佛董事會的七名校董共進午餐。席間告訴他們,表示自己打算關注三大問題: 一是我們的產品市場不斷變化;二是我們內部分裂;三是我們黨派過色彩過於鮮明。我很快發現我們還有第四個問題,而且是一個大問題,那就是經費。
最終籌募到大約三億美元,因此學院的師資人數增加了一倍,也設立了經濟發展的新學位,並且成立了五個關於經濟發展、人權、非營利組織、公共領導和民主創新的新研究中心。
我於 1996年 7月初,參與一次旋風式訪問臺灣,警告李登輝總統不可宣布獨立。幾位重量級政府代表和我在臺北的總統府與李登輝會面了一個半小時。我發現李非常聰明,他向我們保證沒有宣布獨立的計畫。
我協助國防部制訂了一項為期兩周的執行計畫,打算讓中國高級上校於美國軍官聚在一起。我籌集了資金來支持這個在香港執行的計畫,最終私下完成政府層級無法辦到的事情。這項計畫多年來執行順利,可惜的是在一名參與者叛逃並尋求庇護后戛然而止。
我同時嘗試了其他創新手段,例如設立非終身職公共服務教授。這些人在政府中表現傑出,但學術研究背景不足,或者他們是資深講師,對學校貢獻卓越,但研究成績低於終身教職要求。我還引進了一年一度的校友頒獎典禮。另一項創新是增加高階主管教育計畫。
中國也占據了我大量的時間。我們在某次國防政策委員會的會議上,討論為何不完全了解中國,但正如分析師指出,中國也沒有真正了解我們。我在北京福特基金會任職多年的同事說,中國正在緩慢發展公民社會,但它仍將是一黨制國家,並且將在鄧小平2月去世後繼續執行溫和的外交政策。對中國的政策美國人的意見嚴重分歧。
我在1999年初訪問北京,在中南海國防部長遲浩田提出了臺灣問題,並說穩定必須先於開放。一位傾向自由派的退休大使告訴我,民主正在緩慢普及於中國,但所有選舉都必須限於地方,因為中國人口太多,且文盲眾多,無法實現真正的民主。
我著眼於研究全球化,將願景計畫的重點放在全球化對治理的影響,著重於貿易、移民、創新、健康和不平等。當南方的貧困工人獲得幫助時,西方某些工人卻付出了代價,而受到傷害。
有些人認為,國際組織應該更關注貿易的生態標準。但有些人則認為,這是前帝國主義列強進行干涉,而正是這些列強率先造成了問題。
2000 年 4月在三邊委員會中,發現許多人對中國抱持樂觀的態度。隨著經濟逐漸成長,中國出現了些許社會自由行化的跡象。江澤民主政的時候時期與後來習近平的專制壓迫形成對比。人們對中國能夠持續成長抱持樂觀的態度。一位與會的表示,中國不可能在10年內成為民主國家,但幾10年后有可能實施民主制度。地方選舉是邁出的第一步。有些人甚至提到中國可能會更早地遵循「新加坡模式」。還有關於全球化反彈的討論。
5月初訪問北京時,我證實了人們的確對中國經濟很樂觀,但安全問題依舊存在。我與兩位中國官員會晤,除了臺灣問題,他們還提出了有關國家及地區彈道飛彈防禦的問題。1999年時美國轟炸了中國在貝爾格勒的大使館,這兩位中國官員表示雖然中國可將我們口中的這起誤炸事件擺在一旁,但他們認為並未得到令人滿意的解釋。另一方面,他們都對甘迺迪政府學院的高級上校計畫表示滿意,而這是在一名參與者於年底叛逃之前的事!
我在回國途中短暫停留香港,進一步增強了我對中國適應能力持樂觀態度的看法。
2000年 9月是新學期的開始,也是評估我們現狀的時刻;哈佛大學在5月時慶祝 26億美元的募資活動順利完成。甘迺迪政府學院籌集了2.08億美元,所有的籌款之旅都有所回報! 新學年開始時我們獲得的捐款高達4.27億美元,年度預算為 1億美元。
柯林頓從未闡明冷戰後世界的完整願景,但他最終接受的戰略與老布希擬定的戰略非常相似。柯林頓用「交往與擴大」這樣的描述。為自己貼上標籤。他的意思是要與過去的敵人建立聯繫,並且更大程度地透過市場力量而非軍事力量,來拓展自由市場民主的範疇。柯林頓警告: 「我們無法監管整個世界」。在後冷戰的美國世紀中,真正的傲慢出現在柯林頓之後。
柯林頓並未試圖擬訂遏制中國崛起的冷戰政策 (這在我所描述的其他國家的態度下,幾乎不可能成功),而是希望將中國融入國際自由秩序。柯林頓過於樂觀,誤以為中國發展貿易和成長之後,將會變得更為自由,但他的政策並沒有像表面那樣簡單。
在柯林頓任期結束之際,美國及全球的經濟持續成長,與歐洲和日本加強了聯盟關係,與俄羅斯和中國等主要大國的關係相對穩定,國際機構也變的更為強大。此外。應對氣候變化和導彈擴散問題的努力也已經展開。
歷史學家日後可能將柯林頓評價為 B + 總統,如果他更能自我克制,本來可以成為得分 A 的總統。
本人於2010-2014年擔任清華大學校長,期間將在各種場合致詞或演講全文,載於清華官網,凡370餘篇。卸任後,逐步將其轉載於部落格中;其後在許多場合致詞也一併轉載於部落格,以與同儕友朋共享。2018年起,陸續將講稿整理出書,「一個校長的思考」(全三冊) 已分別出版。 同時也逐步將歷年於不同場合及情境撰述的文稿上載於部落格,幾年陸續上載下來,「文章彙集」已有一百七十餘篇。 由於內容因幾乎全部於個人在清華任教時期所撰,且多與清華直接關連,故以「清華行思與隨筆」命名﹔值得一提的是,最早一篇是本人大二暑假為台大物理學系刊撰文「徐賢修教授訪談摘記」,訪談在「清華園」進行,對象剛好是後來擔任清華校長的徐賢修先生,是「無巧不成書」的寫照。「清華行思與隨筆」(上)、(下) 與 ( 三)、(四) 冊 (全四冊 ) 紙本分別於2019年11月以及2023年2月出版。
標籤
- 人才 (6)
- 人文社會 (83)
- 大學 (1)
- 工業材料 (15)
- 中共 (4)
- 中西 (10)
- 中技社 (6)
- 中研院 (1)
- 中美 (16)
- 中國; 中美 (1)
- 中基會 (1)
- 文化 (1)
- 文集 (12)
- 台灣聯大 (2)
- 司法 (2)
- 民意論壇 (1)
- 交流 (11)
- 名人堂 (9)
- 名家綜論 (1)
- 百人會 (5)
- 竹中 (7)
- 序言 (59)
- 材料系 (24)
- 材料科學學會 (38)
- 兩岸 (22)
- 社會 (1)
- 社會人士 (16)
- 花木 (140)
- 政治 (22)
- 政論 (5)
- 科技 (61)
- 科學月刊 (4)
- 美國 (29)
- 美國; 西方 (1)
- 展覽會 (1)
- 旅 (1)
- 旅遊 (183)
- 校友 (43)
- 校長 (37)
- 框架 (1)
- 追思 (10)
- 參訪 (3)
- 國際關係 (8)
- 專文 (25)
- 專刊 (32)
- 專書 (43)
- 推薦 (17)
- 教育 清華 附小 (2)
- 教職員工 (22)
- 清華 (220)
- 清華; 人才 (1)
- 清華; 人才; 中基會 (1)
- 產業 (5)
- 報告 (26)
- 報導 (14)
- 煮字集 (11)
- 筆記 (76)
- 經濟 (1)
- 漫談清華故事 (30)
- 論文集 (3)
- 論壇 (1)
- 學生 (35)
- 學術團體 (8)
- 隨筆 (34)
- 聯合報 (5)
- 藝文 (16)
- 攝影 (13)
- AI (20)
- AI; ChatGPT (20)
- ChatGPT (4)
- ChatGTP (8)
- COVID-19 (11)
- Stable Diffusion (4)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奈伊《活在美國世紀》筆記 (五) : 五角大廈
奈伊《活在美國世紀》筆記 (五) : 五角大廈
第六章: 柯林頓時期五角大廈
1994 年 4月初國防部長培里延攬我成為負責國際安全事務的助理部長, 同年9月15日參議員一致通過我的任命。
例行公事甚多,包括與來訪的外國人會面、監督管理對外軍售的辦公室、參加部門間會議、前往國會作證、為國際軍事教育和培訓尋求資金以及與國內外媒體合作。在上呈給國防部長的文件中,百分之80來自國際安全事務部。
我處理的工作,大致可歸類在「維繫盟友」的標題下。我還必須與副手合作,以滿足培里對於6個地區各自防禦戰略的要求。
我們在北京會見外交部長錢其琛以及劉副部長,雙方討論了北韓問題,劉副部長表達了中國隊平壤的不滿,但他表示中國和北韓彼此都不滿對方,還說中國的影響力有限。
我們會見江澤民主席,當我們談到人權時,江澤民的態度丕變。他轉而論到: 「東西方文化就像武漢古鐘敲出的音樂。」江主席對文化差異的看法是對的!
由於台美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我陪同培里與臺灣的國防部長進行了一次非正式會議。會議在喬治市我家附近的「四季酒店」的一個房間裡舉行。
日本的一個委員會提議日本在安全方面依賴聯合國而非美國。然而,中國正在崛起,北韓問題又尚未解決,我認為此舉是錯誤的。我判斷先修復於日本的關係,就能更順利地與中國接觸。個中邏輯非常簡單,在三國均勢的情況下,與其單打獨鬥,不如與另一個國家結合。
我之所以轉換跑道,主因眾多,其中之一就是能夠調整美國的東亞政策。我在日本向所有人表示,冷戰之後,美日同盟是穩定東亞的核心,而中國、北韓和俄羅斯有可能破壞這種穩定的局勢。
日本官員問: 他們可以多信任我們? 中國市場越來越大,美國會不會放棄日本,從而轉向中國? 我的回答是: 「不會」,因為日本是民主國家,不會威脅美國。這樣說似乎有效。
1995 年臺灣總統李登輝宣布將往美國康乃爾大學進行私人訪問,震驚了東亞地區,引發了第3次臺海危機。中國認為此舉違反一個中國政策,並強烈抗議。最終朝臺灣沿岸發射了飛彈。美國於1996年初做出回應,向當地派遣一艘航空母艦。我在第一階段接待了上門抗議的中國武官。這些中國人表示將中斷與美方的軍事聯繫。
1995 年11月,我在北京與情報相關的戰略智庫「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會談。我重申美國對台政策的簡化版本: 「不支持臺北法理獨立;北京不可動用武力。」他們問我,如果中國真的使用武力,美國會怎麼做。我說沒人能回答這個問題,因為這得視情況而定。例如,我若說美國不會使用武力,他們不應該相信我。因為在1950年年初,更高級別的國務卿宣布韓國不在美國的防禦範圍之內;然而,到了年底,中美兩軍卻在那裡交戰。由這點可知,千萬「不要輕易涉險」。
1995 年1月23日,我辭去了在哈佛任職30年的終身教授職務。哈佛對於休假有嚴格的兩年規定,而我的兩年期限已到,卻還沒完成我在政府中的目標。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我在年底又回到了哈佛擔任甘迺迪政府學院的院長。
回到哈佛前國防部為我舉辦了四十人的晚宴,在場人士餐後紛紛向我祝酒,我盛情難卻。說道: 「這就像一場葬禮,但是聽到悼詞之後,還可以繼續活下去。」
第六章: 柯林頓時期五角大廈
1994 年 4月初國防部長培里延攬我成為負責國際安全事務的助理部長, 同年9月15日參議員一致通過我的任命。
例行公事甚多,包括與來訪的外國人會面、監督管理對外軍售的辦公室、參加部門間會議、前往國會作證、為國際軍事教育和培訓尋求資金以及與國內外媒體合作。在上呈給國防部長的文件中,百分之80來自國際安全事務部。
我處理的工作,大致可歸類在「維繫盟友」的標題下。我還必須與副手合作,以滿足培里對於6個地區各自防禦戰略的要求。
我們在北京會見外交部長錢其琛以及劉副部長,雙方討論了北韓問題,劉副部長表達了中國隊平壤的不滿,但他表示中國和北韓彼此都不滿對方,還說中國的影響力有限。
我們會見江澤民主席,當我們談到人權時,江澤民的態度丕變。他轉而論到: 「東西方文化就像武漢古鐘敲出的音樂。」江主席對文化差異的看法是對的!
由於台美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我陪同培里與臺灣的國防部長進行了一次非正式會議。會議在喬治市我家附近的「四季酒店」的一個房間裡舉行。
日本的一個委員會提議日本在安全方面依賴聯合國而非美國。然而,中國正在崛起,北韓問題又尚未解決,我認為此舉是錯誤的。我判斷先修復於日本的關係,就能更順利地與中國接觸。個中邏輯非常簡單,在三國均勢的情況下,與其單打獨鬥,不如與另一個國家結合。
我之所以轉換跑道,主因眾多,其中之一就是能夠調整美國的東亞政策。我在日本向所有人表示,冷戰之後,美日同盟是穩定東亞的核心,而中國、北韓和俄羅斯有可能破壞這種穩定的局勢。
日本官員問: 他們可以多信任我們? 中國市場越來越大,美國會不會放棄日本,從而轉向中國? 我的回答是: 「不會」,因為日本是民主國家,不會威脅美國。這樣說似乎有效。
1995 年臺灣總統李登輝宣布將往美國康乃爾大學進行私人訪問,震驚了東亞地區,引發了第3次臺海危機。中國認為此舉違反一個中國政策,並強烈抗議。最終朝臺灣沿岸發射了飛彈。美國於1996年初做出回應,向當地派遣一艘航空母艦。我在第一階段接待了上門抗議的中國武官。這些中國人表示將中斷與美方的軍事聯繫。
1995 年11月,我在北京與情報相關的戰略智庫「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會談。我重申美國對台政策的簡化版本: 「不支持臺北法理獨立;北京不可動用武力。」他們問我,如果中國真的使用武力,美國會怎麼做。我說沒人能回答這個問題,因為這得視情況而定。例如,我若說美國不會使用武力,他們不應該相信我。因為在1950年年初,更高級別的國務卿宣布韓國不在美國的防禦範圍之內;然而,到了年底,中美兩軍卻在那裡交戰。由這點可知,千萬「不要輕易涉險」。
1995 年1月23日,我辭去了在哈佛任職30年的終身教授職務。哈佛對於休假有嚴格的兩年規定,而我的兩年期限已到,卻還沒完成我在政府中的目標。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我在年底又回到了哈佛擔任甘迺迪政府學院的院長。
回到哈佛前國防部為我舉辦了四十人的晚宴,在場人士餐後紛紛向我祝酒,我盛情難卻。說道: 「這就像一場葬禮,但是聽到悼詞之後,還可以繼續活下去。」
中技社「AI跨域教師培育示範與教學資源共享之實踐」研討專題報告緒言
中技社「AI跨域教師培育示範與教學資源共享之實踐」研討專題報告緒言
第一章: 緒言
由於人工智慧 (AI) 發展迅猛,漸漸深入生活各個層面,中技社從 2017年開始針對各種 AI相關主題研討, 每年舉辦多次座談會與一次大型研討會,並出版專題報告,同時自2019年起,每年舉辦「AI 創意競賽」,發揮科技智庫建言與推廣認知的功能。
為集思廣益,中技社於 2021年 2月 26日舉辦「建構AI產業應用治理框架論壇」專家諮詢座談會,邀請多位專家提供想法與討論,藉以擬定未來研討領域方向、策略。會後中技社在參酌與會專家的寶貴意見後,把握台灣關聯性強、容易著力、迫切性高以及未來影響性高等四項原則,由而擬議分為「AI應用發展方向探討」與「AI治理準則探討」兩個區塊研討。「AI應用發展方向」聚焦於教育與產業 (製造與服務) 兩個領域,進行AI科技、教育與產經專家跨域深入對話,以探求AI科技發展在可見未來對台灣至關重要,宜即早投入之領域。「AI治理準則探討」則針對上述發展方向,透過科技與社科人文對話,以及參酌各國作法與典範轉移,探究適合台灣之AI治理模式的可能樣貌與機制,研討成果也同時回饋到AI應用發展方向之探討。
其中「AI應用發展方向」在2022、2023、2024年分別舉行「AI在教育領域應用」、「AI 智慧製造與數位轉型」與「AI 在服務領域應用」研討的大型期末研討會,並彙整專家學者專文,出版專題報告。
在「AI治理準則探討」區塊,計畫團隊在2023年12月1日在台灣大學社科院舉行的「科技創新與韌性社會論壇」發表研究成果,並由主持人張佑宗教授於「AI 在服務領域應用」期末研討會中以「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的社會成本及因應之道」報告,並撰寫專文刊載於專題報告中。另一方面,「AI科技的社會成本與治理準則」報告於2024年11月出版。
在教育議題方面,教育部從 107年啟動「AI技術及應用人才培育計畫」,針對各教育階段制定課程標準,並於 108年6月進一步公布AI及新興科技教育策略,同時於 110年公布大學AI課程地圖,提出 6種AI專業與應用人才學習路徑,透過微學程、問題導向式教學、實習和競賽等創新教學模式,培育具多元科技整合能力的人才。
中技社在2022年執行「AI在教育領域應用」議題研究結果:發現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應用,多停留於教學數位化階段,對於支援教師教學及促進學生學習成效相當有限,認為教師應具備審視與思考有效運用 AI之能力,因此須強化學校教師的AI教學能力,因而於2023年進行「AI教師培育及教材教法之探討」。在國民教育方面,協助國中資訊教師AI增能,8月在「新北」、「彰化」、「南投」等三個縣市,舉辦 3場AI教師培訓營,在大學教育方面,邀請具有從事跨域AI課程經驗教授,分享推動經驗 (包含金融科技、智慧機械、健康照護、智慧製造、智慧農業、智慧醫療等應用領域) ,透過座談會以及分享教案方式,探討如何更有效地推動跨領域AI課程的規劃與實施,於2023年11月29日舉行期末工作會議,彙整成果則於 2023年 12月出版專題報告。
我國教育部同時也推動各式AI輔助教學相關計畫,如教學科技數位種子教師計畫、生成式AI協助數位學習實驗方案等,但從錄取教師名單及研發課堂示例中,皆可發現國中數學及自然科學等考科投入教師明顯少於其他科目。透過專家訪談瞭解,因計畫多採徵件模式,不會強制要求各科教師都要參與,數理考科受考試及課程進度之壓力,教師較難應用AI輔助教學。同時由112年「AI教師培育及教材教法之探討」議題研究,也發現國中跨領域 (含AI) 教學多受限於教師知識不足、教務及行政工作繁重,及升學導向等因素而不易推動,並且AI具有一定技術門檻,也可能造成教師有沉重之認知負荷。
本期計畫「AI跨域教師培育示範與教學資源共享之實踐」 研究目標為提供政府與學校,具實證基礎的AI輔助教學教師培育建議,並作為教師教學之參考。同時也參觀多所大學展示平台設施,並請各該負責人參與研討,並撰文介紹,提供政府與學校具體建議。
執行方式:
一、邀請從事AI應用研究及培育教師經驗之專家學者,研析AI輔助教學發展趨勢、培育作法及數位倫理並撰稿。
二、設計示範教案(材)/實作:邀請兼具數學/自然科學專業知識及AI應用技能之第一線教師,設計教案(材)並現場教學,與本社同仁共同探討利用AI輔助教學對於師生教學及學習成效之影響並撰稿。
三、座談會:透過邀集第一線教師與官學界之專家座談,研議有效推動AI輔助教學之建議。
AI 輔助教學 (GPT-4o 生成)
AI 教學 (GPT-4o 生成)
AI 展示平台 (GPT-4o 生成)
由於人工智慧 (AI) 發展迅猛,漸漸深入生活各個層面,中技社從 2017年開始針對各種 AI相關主題研討, 每年舉辦多次座談會與一次大型研討會,並出版專題報告,同時自2019年起,每年舉辦「AI 創意競賽」,發揮科技智庫建言與推廣認知的功能。
為集思廣益,中技社於 2021年 2月 26日舉辦「建構AI產業應用治理框架論壇」專家諮詢座談會,邀請多位專家提供想法與討論,藉以擬定未來研討領域方向、策略。會後中技社在參酌與會專家的寶貴意見後,把握台灣關聯性強、容易著力、迫切性高以及未來影響性高等四項原則,由而擬議分為「AI應用發展方向探討」與「AI治理準則探討」兩個區塊研討。「AI應用發展方向」聚焦於教育與產業 (製造與服務) 兩個領域,進行AI科技、教育與產經專家跨域深入對話,以探求AI科技發展在可見未來對台灣至關重要,宜即早投入之領域。「AI治理準則探討」則針對上述發展方向,透過科技與社科人文對話,以及參酌各國作法與典範轉移,探究適合台灣之AI治理模式的可能樣貌與機制,研討成果也同時回饋到AI應用發展方向之探討。
其中「AI應用發展方向」在2022、2023、2024年分別舉行「AI在教育領域應用」、「AI 智慧製造與數位轉型」與「AI 在服務領域應用」研討的大型期末研討會,並彙整專家學者專文,出版專題報告。
在「AI治理準則探討」區塊,計畫團隊在2023年12月1日在台灣大學社科院舉行的「科技創新與韌性社會論壇」發表研究成果,並由主持人張佑宗教授於「AI 在服務領域應用」期末研討會中以「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的社會成本及因應之道」報告,並撰寫專文刊載於專題報告中。另一方面,「AI科技的社會成本與治理準則」報告於2024年11月出版。
在教育議題方面,教育部從 107年啟動「AI技術及應用人才培育計畫」,針對各教育階段制定課程標準,並於 108年6月進一步公布AI及新興科技教育策略,同時於 110年公布大學AI課程地圖,提出 6種AI專業與應用人才學習路徑,透過微學程、問題導向式教學、實習和競賽等創新教學模式,培育具多元科技整合能力的人才。
中技社在2022年執行「AI在教育領域應用」議題研究結果:發現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應用,多停留於教學數位化階段,對於支援教師教學及促進學生學習成效相當有限,認為教師應具備審視與思考有效運用 AI之能力,因此須強化學校教師的AI教學能力,因而於2023年進行「AI教師培育及教材教法之探討」。在國民教育方面,協助國中資訊教師AI增能,8月在「新北」、「彰化」、「南投」等三個縣市,舉辦 3場AI教師培訓營,在大學教育方面,邀請具有從事跨域AI課程經驗教授,分享推動經驗 (包含金融科技、智慧機械、健康照護、智慧製造、智慧農業、智慧醫療等應用領域) ,透過座談會以及分享教案方式,探討如何更有效地推動跨領域AI課程的規劃與實施,於2023年11月29日舉行期末工作會議,彙整成果則於 2023年 12月出版專題報告。
我國教育部同時也推動各式AI輔助教學相關計畫,如教學科技數位種子教師計畫、生成式AI協助數位學習實驗方案等,但從錄取教師名單及研發課堂示例中,皆可發現國中數學及自然科學等考科投入教師明顯少於其他科目。透過專家訪談瞭解,因計畫多採徵件模式,不會強制要求各科教師都要參與,數理考科受考試及課程進度之壓力,教師較難應用AI輔助教學。同時由112年「AI教師培育及教材教法之探討」議題研究,也發現國中跨領域 (含AI) 教學多受限於教師知識不足、教務及行政工作繁重,及升學導向等因素而不易推動,並且AI具有一定技術門檻,也可能造成教師有沉重之認知負荷。
本期計畫「AI跨域教師培育示範與教學資源共享之實踐」 研究目標為提供政府與學校,具實證基礎的AI輔助教學教師培育建議,並作為教師教學之參考。同時也參觀多所大學展示平台設施,並請各該負責人參與研討,並撰文介紹,提供政府與學校具體建議。
執行方式:
一、邀請從事AI應用研究及培育教師經驗之專家學者,研析AI輔助教學發展趨勢、培育作法及數位倫理並撰稿。
二、設計示範教案(材)/實作:邀請兼具數學/自然科學專業知識及AI應用技能之第一線教師,設計教案(材)並現場教學,與本社同仁共同探討利用AI輔助教學對於師生教學及學習成效之影響並撰稿。
三、座談會:透過邀集第一線教師與官學界之專家座談,研議有效推動AI輔助教學之建議。
四、參訪推動AI教育具特色大學。
五、出版專題報告。
在執行過程中,舉行多次工作會議與座談會,依序為:
5月21日: 第一次工作會議,以視訊舉行: 說明會議目的、本年度議題規劃、期程規劃,進行意見交流,討論議題與報告章節規劃。
7月29日: 第二次工作會議 (中小學端) ,亦以視訊舉行: 彙集各章節執行進度及專家交流建議。
8月26日: 期中工作會議,以視訊舉行: 了解各章節執行進度及專家交流建議,考量本議題報告之讀者背景多元,請各專家以淺顯易懂之方式撰寫,並對專有名詞加以解釋。另於文首增列摘要,以利讀者快速掌握文章主旨。
10月7日: 召開「中小學教學之AI賦能」專家座談會,邀請相關領域專家與會,分享彼此之經驗與洞見,共同探討以 AI 豐富教學之實務推動策略建議,作為政府推動參考。
11月6日: 期末工作實體會議,由各章節撰稿專家說明更新進度與結論建議,綜合討論以確認研究報告之「結論與建議」,並討論11月25日綜合座談會(官學界)之相關議題。
11月14日: 大專院校 AI教學資源共享平台專家座談會議,討論推動策略與建議。
5月21日: 第一次工作會議,以視訊舉行: 說明會議目的、本年度議題規劃、期程規劃,進行意見交流,討論議題與報告章節規劃。
7月29日: 第二次工作會議 (中小學端) ,亦以視訊舉行: 彙集各章節執行進度及專家交流建議。
8月26日: 期中工作會議,以視訊舉行: 了解各章節執行進度及專家交流建議,考量本議題報告之讀者背景多元,請各專家以淺顯易懂之方式撰寫,並對專有名詞加以解釋。另於文首增列摘要,以利讀者快速掌握文章主旨。
10月7日: 召開「中小學教學之AI賦能」專家座談會,邀請相關領域專家與會,分享彼此之經驗與洞見,共同探討以 AI 豐富教學之實務推動策略建議,作為政府推動參考。
11月6日: 期末工作實體會議,由各章節撰稿專家說明更新進度與結論建議,綜合討論以確認研究報告之「結論與建議」,並討論11月25日綜合座談會(官學界)之相關議題。
11月14日: 大專院校 AI教學資源共享平台專家座談會議,討論推動策略與建議。
11月25日: 綜合座談會(官學界),邀請教育部及學界先進們與會,報告初步研究成果,由專家學者分享彼此經驗與洞見,共同提出政策推動之建議。
在大學AI教育推動作法方面,由於大學在AI教學資源分配上存在落差,應建立資源共享機制,以促進AI教學均衡發展。期間工作團隊曾分別參訪多所推動AI教育具特色大學、包括敏實科技大學、中華科技大學、亞洲大學、東海大學、逢甲大學、師範大學、清華大學、政治大學以及台北科技大學,了解各校的推動AI教育模式、資源投入及布局與成效,並邀請專家論述。同時參訪多所大學AI 中心、包括3月14日參訪敏實科技大學、中華科技大學,3月21日參訪亞洲大學、東海大學、10月24日參訪東海大學、逢甲大學,另於11月14日「舉行大專院校 AI教學資源共享平台」專家座談會議。
本專題報告,第二至第六章,分由專家學者執筆,第七章則為工作團隊所整理的具體「結論與建議」。
第二章 ⟨AI教育及教育AI發展趨勢及推動政策⟩,由郭伯臣校長與李政軒教授執筆,摘要為: 「在全球數位轉型的背景下,AI教育與教育AI的發展已成為國際教育政策的關鍵趨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強調,AI技術能顯著提升學習成效,減輕教師負擔,並促進個性化學習與差異化教學。各國如美國、韓國和歐盟等已在K-12教育中廣泛引入AI課程,並推動跨學科應用。同時,UNESCO的「AI學生能力框架」和「AI教師能力框架」也強調了AI技術在提升學生創新力、促進教育公平性方面的重要性。這些國際趨勢為臺灣推動AI教育和教育AI提供了參考方向。
臺灣政府在AI教育與教育AI的推動上採取雙軌策略,從中小學到大學階段全面展開。在中小學階段,政府推行如「和AI做朋友」等計畫,讓學生學習運算思維、資料分析和演算法等基礎AI技術,並強調AI倫理的教育。大學階段則重點推動人工智慧專業課程及跨學科應用研究,促進產學合作,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AI專業人才。
教育AI方面,臺灣政府積極透過多項政策與平臺如「數位教學指引」、「家長指引」和「校長指引」,幫助教師、家長與校長掌握AI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並協助校長制定策略性規劃以引導學校有效運用AI技術。此外,政府推出數位學習平臺如「因材網」與「Cool English」,利用AI技術進行個性化學習推薦,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並加強語言學習的互動性。
展望未來,政府應進一步推動幾個關鍵方向的發展,包括擴大「生生有平板」政策,確保學生不受硬體限制地學習AI技術;將生成式AI的原理、應用與倫理納入小學課程,從基礎教育階段強化學生的AI素養;將數位學習列為核心素養,推動AI教科書的研發與認證;發展教師支持系統及校長AI教學領導,提升教育工作者的專業能力;並創建符合臺灣需求的本地大型語言模型(LLM),以確保AI技術的本地化應用。通過推動這些措施,臺灣不僅將在全球AI教育浪潮中保持競爭力,還能為下一代提供更加完善的教育環境,確保學生和教師在未來科技驅動的教育體系中擁有充分的資源與能力來應對各種挑戰。」
第三章 ⟨大學 AI教育及教育 AI之推動作法⟩ 由林志隆組長撰稿,摘要為: 「為加速大學 AI教育及教育 AI之推動,本研究先蒐研政府推動大學 AI教育相關計畫及策略,以及調查大學開設AI相關系(所)、學程及專班數量,並蒐研大學開設AI相關課程之現況。另外,透過實地參訪5所大學瞭解AI教育推動情形及投入資源,同時蒐研9所公私立大學之AI教育及教育AI推動實例,最後藉由辦理「大專院校AI教學資源共享平台」座談會,探討AI教學資源共享之實務推動建議,作為各界推動之參考。
行政院及教育部陸續推動大學AI教育相關計畫及策略,引導大學落實AI人才培育。經本研究統計各大學開設人工智慧相關系(所)、學程及專班數量,在2019年為61個,過去五年內持續增長,至2023年已增長超過3倍,顯示大學相當積極投入培育AI人才。另外本研究盤點12所大學的AI課程,並與教育部AI課程地圖2.0及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課程進行比對分析,可瞭解各校在「先修課程」及「核心課程」普遍都有開課,然而在「進階課程」及「應用課程」之開課情形,則依各校自身學術發展與特色,而有所不同,提供各校未來在課程授課及教材合作之參考。
本研究安排實地參訪敏實科大、中華大學、亞洲大學、東海大學及逢甲大學等5所大學AI教育推動情形,透過大學間的交流來促進AI教育推動,並邀請臺北科技大學、臺中教育大學、臺灣師範大學、清華大學、政治大學、亞洲大學、東海大學、中華大學、敏實科大等9所公私立大學,從「校」的層面來分享AI教育推動實例,包括組織合作、AI教育推動、教育AI推動及未來布局等四個面向進行說明,期提供有志推動AI教育的學校借鏡其成功經驗,落實推動AI教育。另外綜整前述9所大學AI教育推動之反饋經驗,並匯聚專家座談意見,展望未來大學在AI教育推動的幾點建議:(1)建立學校AI推動專責單位,以及制訂更明確的專業發展指引;(2)消弭數位科技落差,逐步調整學校AI發展藍圖規劃與資源投入,並建立常態化的教師AI培訓計畫;(3)提升學生的AI素養,設計分層次的教學計畫及開設不同難度的課程,並通過競賽和活動提升實踐能力;(4)支持新教育資源佈局與資源優化,積極盤點資源並將有限資源集中在關鍵領域,並跨校教學資源合作。
本社112年研討「「AI 教師培育與教材教法之探討」議題,研究結果建議可由政府機構建立AI教學資源共享平台,並以需求為導向整合各方資源,同時鼓勵民間企業、學術界及非營利組織等單位協助。本研究今(113)年11月辦理「大專院校AI教學資源共享平台」座談會,邀請10所大學之校長、副校長層級與會,共同研議AI教學資源共享之實務推動建議,包括可參考CIC(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模式建立,並成立推動委員會,透過分層(區)、分類、分階段準備,做更有效的整合資源及佈局;以「學習百工百業AI應用」及「研發前瞻技術與創新應用」做為平台目標,並含括課程教材、開發模型、產業資源、數據公開及人才資料等功能;國網中心及高速電腦中心應支援提供各校AI學術研究之算力資源,而學校應配置基本AI算力資源,以因應產學研發合作。」
第四章 ⟨教師的未來圖像:數位科技素養與AI專業識能的發展⟩,由陳珮瑛教授執筆,摘要為: 「本研究旨在探討人工智慧(AI)對教師專業角色和教學方法的影響,以及臺灣教師培訓體系應如何應對AI帶來的挑戰。研究採用混合方法,包括問卷調查和訪談。問卷調查以67所高中數位前導學校的760位教師為對象,使用SELFIEforTEACHERS問卷量測教師的數位素養。訪談則以39位接受過數位AI培訓的在職教師為對象,深入了解他們對AI融入教學的經驗和看法。研究發現,臺灣教師的數位素養仍有待提升,尤其在運用數位科技增能學習者和促進學習者的數位能力方面。教師普遍認為,AI的發展對教師專業角色帶來挑戰,同時也創造了新的發展契機。教師需要提升AI素養和數位教學能力,才能有效應用AI促進學生的學習。研究也發現,現行的教師培訓體系尚未充分準備好應對AI帶來的挑戰。基於研究發現,本研究提出強化教師AI素養培訓、建立教師AI學習社群、發展AI教學示範案例等政策建議,以協助臺灣教師更好地應對AI時代的教育挑戰。」
第五章⟨從數位技能到高階思維:AI賦能學習環境中的多重鷹架設計與實踐⟩,由蘇佩菁老師等執筆,摘要為:「本研究旨在探討如何運用AI技術和多重鷹架建構課堂,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和高階思維能力發展。以三個七年級教學案例:自然科「酵素」單元(CER論證模式)、數學科「正數與負數」單元(歸納建模式教學)和「相似形」單元(STEAM教學),採用行動研究法,收集學生學習歷程資料、學科能力前後測問卷、AI應用與高階思維能力前後測問卷及訪談資料,探究AI賦能學習的成效與挑戰。
研究結果顯示,AI賦能學習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科知識理解、學習動機及參與度,並促進高階思維能力發展,例如批判性思考、創造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
本研究提出五個鷹架設計策略:學科知識節點鷹架、數位軟硬體使用鷹架、AI使用鷹架、人機互動模式鷹架和高階思考思維培養鷹架,並強調教師需具備相關數位教學能力和班級經營策略。最後,本研究建議強化師資培育、發展系統性變革,以促進AI賦能學習的有效實施和永續發展。」
第六章⟨AI教與學的倫理:科技與社會研究的觀點⟩,由林文源教授撰文,摘要為: 「本文探討AI技術在教育領域應用的倫理挑戰與反思,並提供思考原則與教案線索。首先,本文以國外機構的教學倫理守則發展經驗為例,強調教學倫理隨著時代、科技、教育體系及社會價值的變遷而演變。
其次,本文以科技與社會研究(STS)觀點提示探討AI教學倫理的方向。尤其以對稱式思考原則,強調協作、基礎設施及公眾參與面向,避免將倫理問題簡化為技術挑戰,並主張科技協作中的基礎設施和公眾參與是AI發展中的關鍵要素,且應注重多方參與者的貢獻,藉此看見AI在教育中的落地與倫理實踐。
藉此,本文進一步強調打開科技的「黑盒子」,尤其是常見的個體化AI科技和技術能力思維。並以教育部彙集的「和AI做朋友-人工智慧中小學教學示範例」,提示從小學、中學到高等教育的技術教學中的倫理意涵與教案,藉此啟發同學的多元、思考協作。最後本文並針對主事者與教育者的倫理要求,提出體制面建議,希望對於AI教育的倫理落地有所幫助。」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由高宛愉博士與林志龍組長執筆,經蒐研國內外AI教育與教育AI發展趨勢及相關政策、大學AI教育推動與資源共享機制、聚焦探討中小學之AI賦能教學,並匯聚專家座談意見,獲致結論與提出具體建議:
「一、結論
(一) AI教育應結合國家戰略培養所需AI人才,推動教育AI教師應具備AI基本概念及數據分析能力
第二章 ⟨AI教育及教育AI發展趨勢及推動政策⟩,由郭伯臣校長與李政軒教授執筆,摘要為: 「在全球數位轉型的背景下,AI教育與教育AI的發展已成為國際教育政策的關鍵趨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強調,AI技術能顯著提升學習成效,減輕教師負擔,並促進個性化學習與差異化教學。各國如美國、韓國和歐盟等已在K-12教育中廣泛引入AI課程,並推動跨學科應用。同時,UNESCO的「AI學生能力框架」和「AI教師能力框架」也強調了AI技術在提升學生創新力、促進教育公平性方面的重要性。這些國際趨勢為臺灣推動AI教育和教育AI提供了參考方向。
臺灣政府在AI教育與教育AI的推動上採取雙軌策略,從中小學到大學階段全面展開。在中小學階段,政府推行如「和AI做朋友」等計畫,讓學生學習運算思維、資料分析和演算法等基礎AI技術,並強調AI倫理的教育。大學階段則重點推動人工智慧專業課程及跨學科應用研究,促進產學合作,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AI專業人才。
教育AI方面,臺灣政府積極透過多項政策與平臺如「數位教學指引」、「家長指引」和「校長指引」,幫助教師、家長與校長掌握AI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並協助校長制定策略性規劃以引導學校有效運用AI技術。此外,政府推出數位學習平臺如「因材網」與「Cool English」,利用AI技術進行個性化學習推薦,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並加強語言學習的互動性。
展望未來,政府應進一步推動幾個關鍵方向的發展,包括擴大「生生有平板」政策,確保學生不受硬體限制地學習AI技術;將生成式AI的原理、應用與倫理納入小學課程,從基礎教育階段強化學生的AI素養;將數位學習列為核心素養,推動AI教科書的研發與認證;發展教師支持系統及校長AI教學領導,提升教育工作者的專業能力;並創建符合臺灣需求的本地大型語言模型(LLM),以確保AI技術的本地化應用。通過推動這些措施,臺灣不僅將在全球AI教育浪潮中保持競爭力,還能為下一代提供更加完善的教育環境,確保學生和教師在未來科技驅動的教育體系中擁有充分的資源與能力來應對各種挑戰。」
第三章 ⟨大學 AI教育及教育 AI之推動作法⟩ 由林志隆組長撰稿,摘要為: 「為加速大學 AI教育及教育 AI之推動,本研究先蒐研政府推動大學 AI教育相關計畫及策略,以及調查大學開設AI相關系(所)、學程及專班數量,並蒐研大學開設AI相關課程之現況。另外,透過實地參訪5所大學瞭解AI教育推動情形及投入資源,同時蒐研9所公私立大學之AI教育及教育AI推動實例,最後藉由辦理「大專院校AI教學資源共享平台」座談會,探討AI教學資源共享之實務推動建議,作為各界推動之參考。
行政院及教育部陸續推動大學AI教育相關計畫及策略,引導大學落實AI人才培育。經本研究統計各大學開設人工智慧相關系(所)、學程及專班數量,在2019年為61個,過去五年內持續增長,至2023年已增長超過3倍,顯示大學相當積極投入培育AI人才。另外本研究盤點12所大學的AI課程,並與教育部AI課程地圖2.0及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課程進行比對分析,可瞭解各校在「先修課程」及「核心課程」普遍都有開課,然而在「進階課程」及「應用課程」之開課情形,則依各校自身學術發展與特色,而有所不同,提供各校未來在課程授課及教材合作之參考。
本研究安排實地參訪敏實科大、中華大學、亞洲大學、東海大學及逢甲大學等5所大學AI教育推動情形,透過大學間的交流來促進AI教育推動,並邀請臺北科技大學、臺中教育大學、臺灣師範大學、清華大學、政治大學、亞洲大學、東海大學、中華大學、敏實科大等9所公私立大學,從「校」的層面來分享AI教育推動實例,包括組織合作、AI教育推動、教育AI推動及未來布局等四個面向進行說明,期提供有志推動AI教育的學校借鏡其成功經驗,落實推動AI教育。另外綜整前述9所大學AI教育推動之反饋經驗,並匯聚專家座談意見,展望未來大學在AI教育推動的幾點建議:(1)建立學校AI推動專責單位,以及制訂更明確的專業發展指引;(2)消弭數位科技落差,逐步調整學校AI發展藍圖規劃與資源投入,並建立常態化的教師AI培訓計畫;(3)提升學生的AI素養,設計分層次的教學計畫及開設不同難度的課程,並通過競賽和活動提升實踐能力;(4)支持新教育資源佈局與資源優化,積極盤點資源並將有限資源集中在關鍵領域,並跨校教學資源合作。
本社112年研討「「AI 教師培育與教材教法之探討」議題,研究結果建議可由政府機構建立AI教學資源共享平台,並以需求為導向整合各方資源,同時鼓勵民間企業、學術界及非營利組織等單位協助。本研究今(113)年11月辦理「大專院校AI教學資源共享平台」座談會,邀請10所大學之校長、副校長層級與會,共同研議AI教學資源共享之實務推動建議,包括可參考CIC(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模式建立,並成立推動委員會,透過分層(區)、分類、分階段準備,做更有效的整合資源及佈局;以「學習百工百業AI應用」及「研發前瞻技術與創新應用」做為平台目標,並含括課程教材、開發模型、產業資源、數據公開及人才資料等功能;國網中心及高速電腦中心應支援提供各校AI學術研究之算力資源,而學校應配置基本AI算力資源,以因應產學研發合作。」
第四章 ⟨教師的未來圖像:數位科技素養與AI專業識能的發展⟩,由陳珮瑛教授執筆,摘要為: 「本研究旨在探討人工智慧(AI)對教師專業角色和教學方法的影響,以及臺灣教師培訓體系應如何應對AI帶來的挑戰。研究採用混合方法,包括問卷調查和訪談。問卷調查以67所高中數位前導學校的760位教師為對象,使用SELFIEforTEACHERS問卷量測教師的數位素養。訪談則以39位接受過數位AI培訓的在職教師為對象,深入了解他們對AI融入教學的經驗和看法。研究發現,臺灣教師的數位素養仍有待提升,尤其在運用數位科技增能學習者和促進學習者的數位能力方面。教師普遍認為,AI的發展對教師專業角色帶來挑戰,同時也創造了新的發展契機。教師需要提升AI素養和數位教學能力,才能有效應用AI促進學生的學習。研究也發現,現行的教師培訓體系尚未充分準備好應對AI帶來的挑戰。基於研究發現,本研究提出強化教師AI素養培訓、建立教師AI學習社群、發展AI教學示範案例等政策建議,以協助臺灣教師更好地應對AI時代的教育挑戰。」
第五章⟨從數位技能到高階思維:AI賦能學習環境中的多重鷹架設計與實踐⟩,由蘇佩菁老師等執筆,摘要為:「本研究旨在探討如何運用AI技術和多重鷹架建構課堂,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和高階思維能力發展。以三個七年級教學案例:自然科「酵素」單元(CER論證模式)、數學科「正數與負數」單元(歸納建模式教學)和「相似形」單元(STEAM教學),採用行動研究法,收集學生學習歷程資料、學科能力前後測問卷、AI應用與高階思維能力前後測問卷及訪談資料,探究AI賦能學習的成效與挑戰。
研究結果顯示,AI賦能學習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科知識理解、學習動機及參與度,並促進高階思維能力發展,例如批判性思考、創造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
本研究提出五個鷹架設計策略:學科知識節點鷹架、數位軟硬體使用鷹架、AI使用鷹架、人機互動模式鷹架和高階思考思維培養鷹架,並強調教師需具備相關數位教學能力和班級經營策略。最後,本研究建議強化師資培育、發展系統性變革,以促進AI賦能學習的有效實施和永續發展。」
第六章⟨AI教與學的倫理:科技與社會研究的觀點⟩,由林文源教授撰文,摘要為: 「本文探討AI技術在教育領域應用的倫理挑戰與反思,並提供思考原則與教案線索。首先,本文以國外機構的教學倫理守則發展經驗為例,強調教學倫理隨著時代、科技、教育體系及社會價值的變遷而演變。
其次,本文以科技與社會研究(STS)觀點提示探討AI教學倫理的方向。尤其以對稱式思考原則,強調協作、基礎設施及公眾參與面向,避免將倫理問題簡化為技術挑戰,並主張科技協作中的基礎設施和公眾參與是AI發展中的關鍵要素,且應注重多方參與者的貢獻,藉此看見AI在教育中的落地與倫理實踐。
藉此,本文進一步強調打開科技的「黑盒子」,尤其是常見的個體化AI科技和技術能力思維。並以教育部彙集的「和AI做朋友-人工智慧中小學教學示範例」,提示從小學、中學到高等教育的技術教學中的倫理意涵與教案,藉此啟發同學的多元、思考協作。最後本文並針對主事者與教育者的倫理要求,提出體制面建議,希望對於AI教育的倫理落地有所幫助。」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由高宛愉博士與林志龍組長執筆,經蒐研國內外AI教育與教育AI發展趨勢及相關政策、大學AI教育推動與資源共享機制、聚焦探討中小學之AI賦能教學,並匯聚專家座談意見,獲致結論與提出具體建議:
「一、結論
(一) AI教育應結合國家戰略培養所需AI人才,推動教育AI教師應具備AI基本概念及數據分析能力
(二) 面對生成式AI影響,各大學正積極推動AI教育及教育AI,且推動模式已趨於成形
(三) 推動中小學AI賦能教學需持續透過政策支持,強化教師專業能力與教學信心
(四) 負責任的AI教育應融入倫理思維
二、建議
(一) 大學AI教育推動
1.短期
(1) 建立專責單位推動AI教育布局─【學校】
(2) 推動AI使用普及化─【學校】
(3) 優化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教育部】、【學校】
(4) 學校配置基本AI算力─【教育部】、【學校】
2.中長期
(1) 建立大學AI教學資源共享平台─【教育部】、【國科會】、【法人單位】、【企業】、【學校】
二、建議
(一) 大學AI教育推動
1.短期
(1) 建立專責單位推動AI教育布局─【學校】
(2) 推動AI使用普及化─【學校】
(3) 優化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教育部】、【學校】
(4) 學校配置基本AI算力─【教育部】、【學校】
2.中長期
(1) 建立大學AI教學資源共享平台─【教育部】、【國科會】、【法人單位】、【企業】、【學校】
(2) 提供大專院校算力支持─【國科會】、【法人單位】、【學校】
(二)中小學AI賦能教學
1.短期
(1) 提出明確規範與持續完善學習資源與環境─【教育部】
(2) 發展教師AI賦能教學的支持系統─【教育部】、【學校】、【教師】
(3) 促進家校溝通,分級推動AI倫理─【教育部】、【學校】、【教師】
(4) 集結民間資源,辦理AI科技競賽─【教育部】、【法人單位】、【企業】
2.中長期
(1) 研發與認證AI教科書─【教育部】
(2) 發展本國教育的AI大語言模型─【教育部】」
本次議題研討承蒙許多專家學者協助,熱心參與座談研討、多次工作會議以及熱誠接待工作團隊參訪,精心整理並撰寫文稿,在此深深致謝。同時由陳綠蔚執行長領導的中技社團隊,包括人才培育中心陳潔儀主任、林志龍組長、高宛愉博士等,不僅從規劃到執行全程發揮高度專業精神,費心費力,讓多次座談會與工作會議順利進行,完成豐富充實並有深度的專題報告,明證功不唐捐,值得大家特別感謝。
1.短期
(1) 提出明確規範與持續完善學習資源與環境─【教育部】
(2) 發展教師AI賦能教學的支持系統─【教育部】、【學校】、【教師】
(3) 促進家校溝通,分級推動AI倫理─【教育部】、【學校】、【教師】
(4) 集結民間資源,辦理AI科技競賽─【教育部】、【法人單位】、【企業】
2.中長期
(1) 研發與認證AI教科書─【教育部】
(2) 發展本國教育的AI大語言模型─【教育部】」
本次議題研討承蒙許多專家學者協助,熱心參與座談研討、多次工作會議以及熱誠接待工作團隊參訪,精心整理並撰寫文稿,在此深深致謝。同時由陳綠蔚執行長領導的中技社團隊,包括人才培育中心陳潔儀主任、林志龍組長、高宛愉博士等,不僅從規劃到執行全程發揮高度專業精神,費心費力,讓多次座談會與工作會議順利進行,完成豐富充實並有深度的專題報告,明證功不唐捐,值得大家特別感謝。
奈伊《活在美國世紀》筆記 (四) : 國家情報委員會
奈伊《活在美國世紀》筆記 (四) : 國家情報委員會
第五章: 柯林頓時期國家情報委員會
柯林頓和卡特一樣,也是南方州長,缺乏處理華盛頓 (美國) 和世界政治的經驗,但他卻比卡特更為老練。柯林頓很聰明,他會從事「在職學習」。
選擇國防和情報,就像從全能和全知的誘惑之間挑選一個。參與了政策,手便可摸到槓桿,但沒時間看到廣闊的前景;參與了情報,雖可看到一切,卻不該觸碰政策槓桿。
不同的部門呼應競選口號,討論日本時,打算擬定經濟懲罰措施,絲毫不考慮朝鮮威脅和中國崛起等危害國安的問題。有人說: 「這屆政府在日本問題上比上屆政府更加團結」,我覺得他講得太真切,但這也太糟糕了。
1992年 6月,我講述了2000年東亞均勢未來的四種可能情況: 一是中國獨攬霸權;二是中日經濟合作,排除美國;三是沒有美國介入,該地區達成衝突平衡;四是美國維持平衡 (我估計這最有可能) 。然而美國對日政策似乎走在一條不太可能與日本合作發揮影響力的軌道上。
情報官認為俄羅斯有可能朝四種方向發展: 多元化、停滯、解體或獨裁。經過一段時期以後,第四種情況發生了。
前雷根時期的官員推測,中國在經濟規模上可能會於二十年後超越俄羅斯。
1993 年我們於吉隆坡與馬來西亞年輕的財政部長安華見面。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是,他不擔心中國的軍事擴張,並認為最好的應對措施是經濟整合。馬來西亞顯然不想孤立中國,冷戰時期的圍堵政策行不通。
新加坡讓我想起柏拉圖的共和國,國家由監護人統治,雖然限制政治自由,卻保障國家和人民的安全,而且政府較為正派,也營造了繁榮的環境。我擔心的是,從長遠來看,他們也可能限制人民發揮創意。
李光耀希望美國能夠制衡中國,他也希望美國世紀能夠包容而非排除中國。後來有人批評克林頓沒有孤立中國,但這些人似乎忘了,如果我們這樣做,會幾乎找不到盟友。
印尼軍事領導人不認為中國足以構成軍事威脅,但擔心他們的影響力會日增。泰國總理似乎比較不在意中國。
在北京,精通中國問題的專家大使指出,中國的集體領導層意見分歧,但希望隨著經濟益發繁榮,他們能在不抱持過多大國沙文主義的情況下處理美中衝突。他預料中國將進入一個快速增長、權力下放、腐敗橫行和溫和外交政策的時期,但懷疑中國能否仿效臺灣或韓國模式,因為中國與這兩個地方規模差異甚大,而且治理這樣一個擁有許多落後農村地區的大國非常困難。
美國政府內部推估中國於2000年的情況,並且在白宮的會議上與國家安全顧問討論。結果出乎意料的是,專家們非常樂觀,預測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的可能性為95%,分裂的可能性為10%,威權主義加劇的可能性為20%,實行非侵略性外交政策的可能性為90%。
第五章: 柯林頓時期國家情報委員會
柯林頓和卡特一樣,也是南方州長,缺乏處理華盛頓 (美國) 和世界政治的經驗,但他卻比卡特更為老練。柯林頓很聰明,他會從事「在職學習」。
選擇國防和情報,就像從全能和全知的誘惑之間挑選一個。參與了政策,手便可摸到槓桿,但沒時間看到廣闊的前景;參與了情報,雖可看到一切,卻不該觸碰政策槓桿。
不同的部門呼應競選口號,討論日本時,打算擬定經濟懲罰措施,絲毫不考慮朝鮮威脅和中國崛起等危害國安的問題。有人說: 「這屆政府在日本問題上比上屆政府更加團結」,我覺得他講得太真切,但這也太糟糕了。
1992年 6月,我講述了2000年東亞均勢未來的四種可能情況: 一是中國獨攬霸權;二是中日經濟合作,排除美國;三是沒有美國介入,該地區達成衝突平衡;四是美國維持平衡 (我估計這最有可能) 。然而美國對日政策似乎走在一條不太可能與日本合作發揮影響力的軌道上。
情報官認為俄羅斯有可能朝四種方向發展: 多元化、停滯、解體或獨裁。經過一段時期以後,第四種情況發生了。
前雷根時期的官員推測,中國在經濟規模上可能會於二十年後超越俄羅斯。
1993 年我們於吉隆坡與馬來西亞年輕的財政部長安華見面。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是,他不擔心中國的軍事擴張,並認為最好的應對措施是經濟整合。馬來西亞顯然不想孤立中國,冷戰時期的圍堵政策行不通。
新加坡讓我想起柏拉圖的共和國,國家由監護人統治,雖然限制政治自由,卻保障國家和人民的安全,而且政府較為正派,也營造了繁榮的環境。我擔心的是,從長遠來看,他們也可能限制人民發揮創意。
李光耀希望美國能夠制衡中國,他也希望美國世紀能夠包容而非排除中國。後來有人批評克林頓沒有孤立中國,但這些人似乎忘了,如果我們這樣做,會幾乎找不到盟友。
印尼軍事領導人不認為中國足以構成軍事威脅,但擔心他們的影響力會日增。泰國總理似乎比較不在意中國。
在北京,精通中國問題的專家大使指出,中國的集體領導層意見分歧,但希望隨著經濟益發繁榮,他們能在不抱持過多大國沙文主義的情況下處理美中衝突。他預料中國將進入一個快速增長、權力下放、腐敗橫行和溫和外交政策的時期,但懷疑中國能否仿效臺灣或韓國模式,因為中國與這兩個地方規模差異甚大,而且治理這樣一個擁有許多落後農村地區的大國非常困難。
美國政府內部推估中國於2000年的情況,並且在白宮的會議上與國家安全顧問討論。結果出乎意料的是,專家們非常樂觀,預測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的可能性為95%,分裂的可能性為10%,威權主義加劇的可能性為20%,實行非侵略性外交政策的可能性為90%。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奈伊《活在美國世紀》筆記 (三) : 一九八零年代
奈伊《活在美國世紀》筆記 (三) : 一九八零年代
美國軟實力 (GPT-4o生成)
第四章: 一九八零年代
1980 年代如同 1960 年代一樣、從開端到結尾展現出截然不同的對比、彷彿是一個分裂且矛盾重重的十年。人們早些年十分擔憂美國會爆發核戰。到了 1980年代末期,冷戰結束,蘇聯即將解體,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強權。
從政府外部提出政策構想,就像往深井投幣一樣,有時會聽到撲通的一聲,有時你以為聽到了聲響,但其實只是自欺欺人。
我在 1982年首度訪問中國,於7月飛到上海,我被載往復旦大學進行正式拜訪和會談,對方提出的問題很好,我感到很滿意。我在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針對核子問題發表演講,在那裡感受到當地的討論中既有充滿宣傳色彩的言辭,又有與現實狀況相符的務實觀點。當時,河對岸的浦東地區幾乎是空的。當我在1993年以美國政府官員的身份回到這裡時,浦東已經滿是摩天大樓。
由於民主黨敗選,我必須透過下列方式去從旁影響政策。仰賴我的學生,只要他們後來成了領袖;讓我的學術著作產生「涓滴」效應;為各種期刊和論文集撰寫的觀點文章;參與非政府府組織;上各種電視評論節目。誰都不知道這些舉動會產生什麼影響。與此同時,我試圖在影響政策辯論和維持自身學術工作之間取得平衡。
政府與學術界的不同之處在於,擔任公職必須面臨巨大的時間壓力,以及要能夠做決策。公職強度很高,但範圍很窄。在大學教書時,步調不緊湊,也不會直接牽扯權力,可以更加發揮好奇心,也能去探索更深層的問題。
2012 年的一項民調將我列為「過去五年中做過最有趣工作的學者」第二名。與此同時,我被評選為外交政策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學者。但若暗示在作為學者和試圖直接影響政策辯論的角色之間不存在許多倫理問題,那將是誤導。在學術研究和參與公共事務之間存在著權衡。
另一個問題是追求「知識正直性」。政策涉及落實想法的權力,但學術研究必須將真理置於權力之上。玩權力遊戲時,總是不免為了權力而調整構想,但必須盡量去抵抗這種誘惑。
有趣的是,到了1989年初,關於美國衰退的信念已經相當普遍,但就在當年年底,柏林圍牆被推倒;到了1991年,蘇聯解體,美國成為唯一的全球超級大國。
權力若被定義為影響他人來獲得想要之物的能力,便可透過以下三種方式來達到目標: 脅迫、報償和吸引力。根據其文化,美國在說服他人 (雖然不是所有人) 去追求與美國相同的目標、利益和價值這件事情上,處於獨特的地位。
在 2021年我寫到: 「軟實力之類的概念就像孩童。學者和公共知識分子可以在它們年輕時愛護和管教它們,但它們逐漸長大時,就會離開並結識新夥伴,而這些夥伴有好有壞。即使你是看著它們誕生的,你也無能為力。」
戈巴契夫推動改革,原本是打算拯救蘇聯,最終卻加速了它的滅亡。然而,如同我 1990年書中所描述的那樣,我對美國能長久保持實力並不感到驚訝,我們如何使用 (和濫用) 這種力量,則是後續二十年讓我持續感興趣的主題。
關於波灣戰爭,老布希巧妙的將合法性的軟實力與軍事的硬實力結合起來。我後來將這套做法稱為「巧實力」。
到了 1980年代末期,我開始寫小說,這同樣讓我心滿意足。我發現撰寫學術論文時,我會嘗試概括並盡可能融入廣泛的觀點,但寫小說幾乎是背道而馳。小說是為了揭示一般性而特別化,就像是反向使用望遠鏡。在散文中,我會利用望遠鏡來觀察整個草地;而在小說中,我可能會通過聚焦一顆陽光下的葉面露珠,來表達整片草地。
1980 年代如同 1960 年代一樣、從開端到結尾展現出截然不同的對比、彷彿是一個分裂且矛盾重重的十年。人們早些年十分擔憂美國會爆發核戰。到了 1980年代末期,冷戰結束,蘇聯即將解體,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強權。
從政府外部提出政策構想,就像往深井投幣一樣,有時會聽到撲通的一聲,有時你以為聽到了聲響,但其實只是自欺欺人。
我在 1982年首度訪問中國,於7月飛到上海,我被載往復旦大學進行正式拜訪和會談,對方提出的問題很好,我感到很滿意。我在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針對核子問題發表演講,在那裡感受到當地的討論中既有充滿宣傳色彩的言辭,又有與現實狀況相符的務實觀點。當時,河對岸的浦東地區幾乎是空的。當我在1993年以美國政府官員的身份回到這裡時,浦東已經滿是摩天大樓。
由於民主黨敗選,我必須透過下列方式去從旁影響政策。仰賴我的學生,只要他們後來成了領袖;讓我的學術著作產生「涓滴」效應;為各種期刊和論文集撰寫的觀點文章;參與非政府府組織;上各種電視評論節目。誰都不知道這些舉動會產生什麼影響。與此同時,我試圖在影響政策辯論和維持自身學術工作之間取得平衡。
政府與學術界的不同之處在於,擔任公職必須面臨巨大的時間壓力,以及要能夠做決策。公職強度很高,但範圍很窄。在大學教書時,步調不緊湊,也不會直接牽扯權力,可以更加發揮好奇心,也能去探索更深層的問題。
2012 年的一項民調將我列為「過去五年中做過最有趣工作的學者」第二名。與此同時,我被評選為外交政策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學者。但若暗示在作為學者和試圖直接影響政策辯論的角色之間不存在許多倫理問題,那將是誤導。在學術研究和參與公共事務之間存在著權衡。
另一個問題是追求「知識正直性」。政策涉及落實想法的權力,但學術研究必須將真理置於權力之上。玩權力遊戲時,總是不免為了權力而調整構想,但必須盡量去抵抗這種誘惑。
有趣的是,到了1989年初,關於美國衰退的信念已經相當普遍,但就在當年年底,柏林圍牆被推倒;到了1991年,蘇聯解體,美國成為唯一的全球超級大國。
權力若被定義為影響他人來獲得想要之物的能力,便可透過以下三種方式來達到目標: 脅迫、報償和吸引力。根據其文化,美國在說服他人 (雖然不是所有人) 去追求與美國相同的目標、利益和價值這件事情上,處於獨特的地位。
在 2021年我寫到: 「軟實力之類的概念就像孩童。學者和公共知識分子可以在它們年輕時愛護和管教它們,但它們逐漸長大時,就會離開並結識新夥伴,而這些夥伴有好有壞。即使你是看著它們誕生的,你也無能為力。」
戈巴契夫推動改革,原本是打算拯救蘇聯,最終卻加速了它的滅亡。然而,如同我 1990年書中所描述的那樣,我對美國能長久保持實力並不感到驚訝,我們如何使用 (和濫用) 這種力量,則是後續二十年讓我持續感興趣的主題。
關於波灣戰爭,老布希巧妙的將合法性的軟實力與軍事的硬實力結合起來。我後來將這套做法稱為「巧實力」。
到了 1980年代末期,我開始寫小說,這同樣讓我心滿意足。我發現撰寫學術論文時,我會嘗試概括並盡可能融入廣泛的觀點,但寫小說幾乎是背道而馳。小說是為了揭示一般性而特別化,就像是反向使用望遠鏡。在散文中,我會利用望遠鏡來觀察整個草地;而在小說中,我可能會通過聚焦一顆陽光下的葉面露珠,來表達整片草地。
奈伊《活在美國世紀》筆記 (二) : 越南與卡特時期
奈伊《活在美國世紀》筆記 (二) : 越南與卡特時期
第二章: 越南時期
數十年光陰並非依照時序排列。1960 年代的上半業和下半業差異甚大,上半業接續了1950 年代,下半葉則延伸至 1970 年代。舉例來說,1960 年代初期,3/4 的美國人告訴民意調查員,表示他們對政府充滿信心。1970年代末期,在越戰和水門事件之後,這個比例陡降至 1/4,此後再也沒有恢復到 1960 年代初期的水平。
我曾受邀去其他大學任教,其中的某些邀約非常誘人。我知道哈佛晉升的初級教師不到20%,這一切的背後潛藏著一個問題,我是否真的有「獨創性」,能否為這個領域做出別人心目中的「重大貢獻」,我當然沒有信心。
我相信「大學是一處根據思想本身的優點進行分析的場所,它是思想的自由市場,社會上的這種地方為數不多,大學是其中之一,因此學者應該避免去扮演壓力團體的角色,當然大學的這種價值是有限制的。」
從歐洲的角度來看,美國世紀是福禍參半、利弊並存之事。歐洲人擔憂美國的經濟統治地位,但希望美國透過北約提供軍事保護。然而,他們卻大肆批評美國在越南的行動。他們很難和我們相處,卻又離不開我們。
1976年,我與同事完成了《權利和相互依賴》,這本書在首次出版四十年之後仍被使用於國際關係研究生的課程中。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新自由主義,而我們想表達的是,除了將經濟相互依賴視為和平工具的傳統自由主義觀點之外,經濟互賴還可當作權力鬥爭的工具和武器。
在我們所謂「複雜相互依賴」的某些條件下。政治進程變化會非常大,結果會與現實主義假設相反,導致國家並非唯一的重要行為者,武力不是最有用的工具,軍事安全也不是最重要的目標。
第三章: 卡特時期
卡特不了解華盛頓,他對世界政治缺乏經驗,而且他是一名工程師,經常著眼於細節,而不是戰略。他想改變美國在全球扮演的角色,他在巴拿馬運河以及中東和平問題上,做出了大膽的重要外交決策,同時努力促進人權並減緩核武擴散。
大學是培養獨立思考的場所 (GPT-4o生成)
大學是思想的自由市場 (GPT-4o生成)
歐洲與美國互相依賴 (GPT-4o生成)
數十年光陰並非依照時序排列。1960 年代的上半業和下半業差異甚大,上半業接續了1950 年代,下半葉則延伸至 1970 年代。舉例來說,1960 年代初期,3/4 的美國人告訴民意調查員,表示他們對政府充滿信心。1970年代末期,在越戰和水門事件之後,這個比例陡降至 1/4,此後再也沒有恢復到 1960 年代初期的水平。
我曾受邀去其他大學任教,其中的某些邀約非常誘人。我知道哈佛晉升的初級教師不到20%,這一切的背後潛藏著一個問題,我是否真的有「獨創性」,能否為這個領域做出別人心目中的「重大貢獻」,我當然沒有信心。
我相信「大學是一處根據思想本身的優點進行分析的場所,它是思想的自由市場,社會上的這種地方為數不多,大學是其中之一,因此學者應該避免去扮演壓力團體的角色,當然大學的這種價值是有限制的。」
從歐洲的角度來看,美國世紀是福禍參半、利弊並存之事。歐洲人擔憂美國的經濟統治地位,但希望美國透過北約提供軍事保護。然而,他們卻大肆批評美國在越南的行動。他們很難和我們相處,卻又離不開我們。
1976年,我與同事完成了《權利和相互依賴》,這本書在首次出版四十年之後仍被使用於國際關係研究生的課程中。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新自由主義,而我們想表達的是,除了將經濟相互依賴視為和平工具的傳統自由主義觀點之外,經濟互賴還可當作權力鬥爭的工具和武器。
在我們所謂「複雜相互依賴」的某些條件下。政治進程變化會非常大,結果會與現實主義假設相反,導致國家並非唯一的重要行為者,武力不是最有用的工具,軍事安全也不是最重要的目標。
第三章: 卡特時期
卡特不了解華盛頓,他對世界政治缺乏經驗,而且他是一名工程師,經常著眼於細節,而不是戰略。他想改變美國在全球扮演的角色,他在巴拿馬運河以及中東和平問題上,做出了大膽的重要外交決策,同時努力促進人權並減緩核武擴散。
1973 年石油危機後,一般人認為世界上的石油即將耗盡,需要改用核能。諷刺的是,如今使用核能,是因為石油太多而非太少,讓地球氣候無法承受。
1970 年代人們也普遍相信全球的鈾即將耗盡,因此必須使用核反應器燃燒鈾而產生的再處理鈽。
華盛頓不乏渴望接替我職位的官僚和敵對的政治任命者,或者他們既要保留我的頭銜,又要架空我的權力。我發現,政治和官僚機構不同於學術界,要團隊通力合作才行。若想在政壇混的風生水起,便得吸引別人來為我效勞。
我在學術界工作多年,卻只花了四個小時便落實我的建議。由此可知,過渡時期會有變通的情況,而且在正確的時間擔任正確的職務非常重要。
當我們針對核子出口規則修訂草案討價還價時,蘇聯人卻幫助我們,告訴我只要移動一個逗號,並將其改為分號,立刻便可改變某個句子的意思,讓我得以達成協議。
1977年,臺灣看到華盛頓和北京之間恢復友好關係而擔憂,打算恢復核武計畫,包括美國早些時候勸說臺灣停止的雷射同位素濃縮。我們再次透過外交管道,發出強烈的訊息,警告臺灣不可採取此類行動,結果收效良好。
韋伯曾經寫道: 「政治是一個艱難、緩慢而又需要持久耐力」的過程。外交也是如此。
1970 年代人們也普遍相信全球的鈾即將耗盡,因此必須使用核反應器燃燒鈾而產生的再處理鈽。
華盛頓不乏渴望接替我職位的官僚和敵對的政治任命者,或者他們既要保留我的頭銜,又要架空我的權力。我發現,政治和官僚機構不同於學術界,要團隊通力合作才行。若想在政壇混的風生水起,便得吸引別人來為我效勞。
我在學術界工作多年,卻只花了四個小時便落實我的建議。由此可知,過渡時期會有變通的情況,而且在正確的時間擔任正確的職務非常重要。
當我們針對核子出口規則修訂草案討價還價時,蘇聯人卻幫助我們,告訴我只要移動一個逗號,並將其改為分號,立刻便可改變某個句子的意思,讓我得以達成協議。
1977年,臺灣看到華盛頓和北京之間恢復友好關係而擔憂,打算恢復核武計畫,包括美國早些時候勸說臺灣停止的雷射同位素濃縮。我們再次透過外交管道,發出強烈的訊息,警告臺灣不可採取此類行動,結果收效良好。
韋伯曾經寫道: 「政治是一個艱難、緩慢而又需要持久耐力」的過程。外交也是如此。
奈伊《活在美國世紀》筆記 (一)
奈伊《活在美國世紀》筆記 (一)
國際關係大師奈伊 [1] 回憶錄
序言與早年時期
1995 年中美總統高峰會,聽到柯林頓告訴江澤民說,美國更擔心中國混亂,而非中國崛起。
美國例外論可能會蒙蔽我們的雙眼,但它有著深厚的根源。
我們的價值觀和實力如今都在改變。每一代的現代人都見證了自認為前所未有的技術和社會變革,但並非每一代人都曾經歷一個國家崛起後成為全球強權,並且不時擔憂國家即將衰落。
「美國世紀」是二戰之後的時期,在此期間無論好與壞,美國一直是主導全球事務的強權。
我因為擔任哈佛大學教授和院長,對美國在世界歷史中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力量甚覺好奇,於是窮盡一生去理解和解釋它。
軟實力的概念,就是能夠發揮吸引力,不用強迫威逼或支付金錢來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現在已經成為大國競爭和交流對話時的重要部分。
歷史學家有時將美國世紀分為四個重疊的階段: 一是戰後一直延續到 1970年代的自由秩序;二是 1980年代雷根展開的新自由主義市場秩序;三是 1991年蘇聯解體後到伊拉克戰爭,以及 2008 年到 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唯一的超級強權時代;四是眼下的第四階段,這是現在進行式,特徵是民粹主義對全球化和中國崛起的反應。
自從 2010年代以來,中國幾乎已經和美國並駕齊驅,成為我們的經濟競爭對手,而我國多數地區,卻以負面的角度去看待全球化造成的破壞。
我在 2015年出版了名為《美國世紀結束了嗎?》的書籍,那本書記載了許多事實和列出諸多數據,本書則是我個人的故事,講述了我生活在這個美國世界的感受。
今天的美國區分為城市文化和鄉村文化,雖然人口趨勢有利於城市,但我們的聯邦憲法賦予農村地區持久不衰的政治權力。
18 世紀的德國哲學家康德曾說,有兩件事情讓他充滿敬畏: 一是頭頂的星空,二是內心的道德法則。當我研究道德法則後感到沮喪,並對人類對待彼此的諸多可怕方式感到失望時,我總能仰望星空尋找到慰藉。
艾森豪分析局勢時不受情緒影響,遂能避免踏進日後讓詹森無法自拔的陷阱。詹森不像艾森豪一樣能夠控制情緒,也無法跟他一樣足以洞觀世局,艾森豪行事謹慎,讓美國享受了八年的和平與繁榮。
在普林斯頓大學,我曾經短暫接觸心理學,試著理解人類為何會那樣思考。之後,我決定主修經濟學、歷史和政治學,從中更加了解人類所做的事情。
作為畢業典禮講者,我記得告訴同學說,我們雖然無法獨自拯救世界,但人人都能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去改善世界。
每當我感覺自己狂妄自大時,都會記得人生賭球會落在生命輪盤的何處,通常不是我們能夠掌控的。
在牛津大學,哲學導師教會了我精確定義的重要性;政治學老師會耐心解釋,說在議會制度中權力是透過文明手段,而非透過美國人實施的制衡原則來抑制。他還指出,英國將最優秀的學生送入政府,而美國則將這些聰明之士送入商界。國際老師解釋了兩次大戰期間,英國在外交方面的弱點和愚蠢舉措。
國際關係大師奈伊 [1] 回憶錄
序言與早年時期
1995 年中美總統高峰會,聽到柯林頓告訴江澤民說,美國更擔心中國混亂,而非中國崛起。
美國例外論可能會蒙蔽我們的雙眼,但它有著深厚的根源。
我們的價值觀和實力如今都在改變。每一代的現代人都見證了自認為前所未有的技術和社會變革,但並非每一代人都曾經歷一個國家崛起後成為全球強權,並且不時擔憂國家即將衰落。
「美國世紀」是二戰之後的時期,在此期間無論好與壞,美國一直是主導全球事務的強權。
我因為擔任哈佛大學教授和院長,對美國在世界歷史中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力量甚覺好奇,於是窮盡一生去理解和解釋它。
軟實力的概念,就是能夠發揮吸引力,不用強迫威逼或支付金錢來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現在已經成為大國競爭和交流對話時的重要部分。
歷史學家有時將美國世紀分為四個重疊的階段: 一是戰後一直延續到 1970年代的自由秩序;二是 1980年代雷根展開的新自由主義市場秩序;三是 1991年蘇聯解體後到伊拉克戰爭,以及 2008 年到 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唯一的超級強權時代;四是眼下的第四階段,這是現在進行式,特徵是民粹主義對全球化和中國崛起的反應。
自從 2010年代以來,中國幾乎已經和美國並駕齊驅,成為我們的經濟競爭對手,而我國多數地區,卻以負面的角度去看待全球化造成的破壞。
我在 2015年出版了名為《美國世紀結束了嗎?》的書籍,那本書記載了許多事實和列出諸多數據,本書則是我個人的故事,講述了我生活在這個美國世界的感受。
今天的美國區分為城市文化和鄉村文化,雖然人口趨勢有利於城市,但我們的聯邦憲法賦予農村地區持久不衰的政治權力。
18 世紀的德國哲學家康德曾說,有兩件事情讓他充滿敬畏: 一是頭頂的星空,二是內心的道德法則。當我研究道德法則後感到沮喪,並對人類對待彼此的諸多可怕方式感到失望時,我總能仰望星空尋找到慰藉。
艾森豪分析局勢時不受情緒影響,遂能避免踏進日後讓詹森無法自拔的陷阱。詹森不像艾森豪一樣能夠控制情緒,也無法跟他一樣足以洞觀世局,艾森豪行事謹慎,讓美國享受了八年的和平與繁榮。
在普林斯頓大學,我曾經短暫接觸心理學,試著理解人類為何會那樣思考。之後,我決定主修經濟學、歷史和政治學,從中更加了解人類所做的事情。
作為畢業典禮講者,我記得告訴同學說,我們雖然無法獨自拯救世界,但人人都能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去改善世界。
每當我感覺自己狂妄自大時,都會記得人生賭球會落在生命輪盤的何處,通常不是我們能夠掌控的。
在牛津大學,哲學導師教會了我精確定義的重要性;政治學老師會耐心解釋,說在議會制度中權力是透過文明手段,而非透過美國人實施的制衡原則來抑制。他還指出,英國將最優秀的學生送入政府,而美國則將這些聰明之士送入商界。國際老師解釋了兩次大戰期間,英國在外交方面的弱點和愚蠢舉措。
[1] 約瑟夫.奈伊 (Joseph S. Nye Jr.) 為大學傑出服務榮譽教授,曾任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院長。他也擔任過負責國際安全事務的助理部長、國家情報委員會主席和副國務次卿,曾經獲頒這三個部門的傑出服務獎。奈伊是研究現代美國實力的世界知名權威,其著作影響了好幾代的學者和政策制訂者。
他筆耕不輟,出版了諸多廣受好評的著作,譬如《軟實力》(Soft Power)、《權力大未來》(The Future of Power)、《領導力》(The Powers to Lead)、《美國世紀的終結?》(Is the American Century Over?)和《強權者的道德:從小羅斯福到川普,十四位美國總統如何影響世界》(Do Morals Matter? Presidents and Foreign Policy from FDR to Trump)。
奈伊的文章曾刊登於《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和其他政治刊物。《外交政策》在二零一一年將奈伊評選為「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
此外,在最近對國際關係學者的一項調查中,他被評為對美國外交政策最具影響力的學者。奈伊繼續定期為《Project Syndicate》撰寫專欄,同時與妻子莫莉在新罕布夏州的農場享受人生。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名人堂: 信用卡與賦稅不公背後的故事
名人堂: 信用卡與賦稅不公背後的故事
2024-12-16 聯合報
無痛血拚 (GPT-4o 生成)
貧富不均 (GPT-4o 生成)
台灣許多成人在生活中常用信用卡或線上購物。另一方面,則眼看薪資停滯、房價飛漲、貧富不均日益擴大、所得稅收主要由薪資階級負擔等,背後的故事頗值得探究。
英國 BBC調查記者帕雷帝(Jacques Peretti)積二十年經驗,採訪了許多改變世界的執行長、政治人物、經濟學家與科學家,將調查成果集結成《改變未來的祕密交易》一書,主要論點是一群高人談成的交易,改變我們的工作、賦稅,也讓我們用不同角度思考生活。這些交易都有個共通點,那就是發明了一個問題,然後銷售它的解答。他在書中,舉出許多讓人驚駭的例子,值得大眾思考探究。信用卡普及與賦稅不公是其中兩個顯例。
刷卡以及線上支付風行是因為「付現金讓消費者很痛苦,延遲支付才能快樂揮霍」的認知。有科學家曾對五百位麻省理工學院學生進行一項實驗,對某種熱門商品競標,有一半被要求付現,另一半則刷卡,結果信用卡的平均出價是現金的兩倍,有些甚至高出六倍。現金出價者不想把金錢脫手,但刷卡的出價者則毫無顧忌。這是因為信用卡帶來購物的愉悅,卻毫無痛苦,而騙自己「信用卡是白吃午餐」的心理作用非常強烈。
核磁共振掃描腦部實驗顯示,付現時會點亮一條特定的神經管路,讓人感受到損失,導致退縮,刷卡則沒有感受到這般痛苦。信用卡讓人「無痛血拚」,增加消費。線上購物等於開了一家「及時滿足的糖果店」。
公民「各盡本分」誠實納稅原是天經地義,避稅則是人人喊打。但在一九七○年代,會計師設法改變社會對避稅的心態,從犯罪變成聰明的會計技巧。他們傳達的訊息是,把財富創造者的責任從「該繳的就繳」顛倒成「盡可能別繳」;他們說,法規不再是讓人遵守的,而是讓人打破的。
約於同時,英屬開曼群島成為避稅天堂,因為英美法系只規定禁止事項,嚴格的法規只會用在明顯的不當行為,或是受到他國政府的強烈壓力下才會制訂,如此幾乎讓避稅者可以為所欲為,除非有人阻止他們。如果犯罪可以合法,那你何必觸法?關鍵在於這些交易是在海外發生的。
雪上加霜的是,一九七九年,自由世界兩位權力最大的領袖,英國柴契爾夫人與美國雷根,領導了一場革命,認為提振經濟的最佳方式是由市場決定,而不是政府,而這場革命的核心就是減稅。同時避稅勝地不再是見光死的海外祕密,鼓勵大家聰明理財,避稅是必須參與的「責任」,而非必須掩蓋的犯罪。在歐洲與美國將避稅改頭換面成「企業家的進取心」,代表政府默許企業漠視老百姓遵守的法規,納稅成為「小人物的事」。
以往人民與企業必須付出代價換取功能健全的社會,但現在即可主張:我們長期都能受益,低稅率代表更大的生產力與利潤,而企業的經濟利益會透過「涓滴效應」分享給老百姓。而根據一位劍橋大學經濟學家研究,這種效應「從來就沒有發生過」。
以上僅摘錄《改變未來的秘密交易》書中兩章主要內容,該書共有十五章,分述十五個主題,可謂篇篇精彩;透過訪談許多「始作俑者」,廣徵專家意見。雖有時「先畫靶再射箭」,流於一面之詞,但主要論點言之成理,值得大家精讀,一探究竟。(作者為中研院院士,清大特聘研究講座教授)
2024年12月14日 星期六
AI 以文字描述生成影片工具Sora 試用記
AI 以文字描述生成影片工具Sora 試用記
2024年2月15日,OpenAI在官網釋出最新的生成式AI模型 Sora,它能根據使用者輸入的文字描述,產生最長1分鐘的高畫質影片。
當時 Sora 僅提供紅隊成員(錯誤訊息、仇恨內容和偏見等領域的領域專家)試用,讓他們以對抗性方式測試該模型,以免濫用。
讓庶民驚喜的是,2024年12月9日晚,OpenAI正式向ChatGPT Plus和ChatGPT Pro使用者公開發布Sora的試用版本,這些付費使用者可以開始使用Sora。
對ChatGPT Plus 用戶,每月最多可產生成50部影片,解析度最高720p,每段影片時長最多5秒。對ChatGPT Pro用戶,每月最多生成500支影片,解析度最高1080p,每段影片時長最多20秒,下載時可無浮水印。
由於早已是ChatGPT Plus使用者,得知後趕快上網試用,首先是480p 兩隻熊貓打乒乓的10秒鐘影片,由於早已是ChatGPT Plus使用者,得知後趕快上網試用,首先是480p 「兩隻熊貓打乒乓」的5秒鐘影片,兩次均不甚理想,需要在提示上多下工夫。另外有朋友試「熊貓在森林中閱讀」,則較令人滿意。
2024年2月15日,OpenAI在官網釋出最新的生成式AI模型 Sora,它能根據使用者輸入的文字描述,產生最長1分鐘的高畫質影片。
當時 Sora 僅提供紅隊成員(錯誤訊息、仇恨內容和偏見等領域的領域專家)試用,讓他們以對抗性方式測試該模型,以免濫用。
讓庶民驚喜的是,2024年12月9日晚,OpenAI正式向ChatGPT Plus和ChatGPT Pro使用者公開發布Sora的試用版本,這些付費使用者可以開始使用Sora。
對ChatGPT Plus 用戶,每月最多可產生成50部影片,解析度最高720p,每段影片時長最多5秒。對ChatGPT Pro用戶,每月最多生成500支影片,解析度最高1080p,每段影片時長最多20秒,下載時可無浮水印。
由於早已是ChatGPT Plus使用者,得知後趕快上網試用,首先是480p 兩隻熊貓打乒乓的10秒鐘影片,由於早已是ChatGPT Plus使用者,得知後趕快上網試用,首先是480p 「兩隻熊貓打乒乓」的5秒鐘影片,兩次均不甚理想,需要在提示上多下工夫。另外有朋友試「熊貓在森林中閱讀」,則較令人滿意。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AI 不僅能生成文字與圖像,現在更進一步跨足影片製作領域。Sora 提供簡單直觀的操作界面,讓用戶透過輸入文字或圖像,即可生成高品質的短影片。
其多樣化功能涵蓋 Remix 混合、Re-cut 重新切割、Storyboard 故事版、Loop 環形循環,以及 Blend 融合,極大程度提高影片製作的靈活性與創造力。
透過文字、圖像或影片將您的想像力變為現實
使用 Remix 替換、刪除或重新想像影片中的元素
打開圖書館的大門
將門更換為法式門
把圖書館變成一艘太空船
移除太空船,添加叢林
用月球景觀取代叢林
找到並隔離最佳幀,將它們向任一方向延伸以完成場景
在個人時間軸上組織和編輯獨特的影片序列
使用 Loop 修剪並創建無縫重複視頻
使用預設創作並分享激發您想像的風格
此外,針對不同需求,Sora 提供多種訂閱方案,讓用戶根據預算與需求選擇最適合的服務。以下將詳細介紹 Sora 的功能、費用方案及應用場景,幫助你快速掌握這款工具。
Sora是什麼?
Sora是以「天空」的日文發音命名,表示「無限的創造潛力」,是由OpenAI推出的全新AI影音生成工具,專為創作者與企業設計,提供簡便且強大的影片製作功能。透過語言指令或簡單的素材輸入,用戶即可生成高品質的影片內容,能夠降低影片製作門檻,無需專業技術背景也能輕鬆創作,推動AI技術在影音創作領域的創新應用。
Sora有哪些功能亮點?
Remix混合:將多段影片無縫混合。
Re-cut重新剪輯:能夠找到影片中的最佳畫面,並讓它們往任一方向延伸。
Storyboard故事版:能在個人的時間軸上組織和編輯影片序列。
Loop環形循環:能透過Loop修剪並創建無縫循環影片。
Blend融合:能將多個影片無縫剪輯在一起,成為一段新的影片。
Sora有哪些使用限制?
需是ChatGPT Plus和ChatGPT Pro用戶。
歐盟國家、瑞士和英國以外的國家。
Sora月費、方案內容怎麼算?
Sora的應用場景
隨著數位時代的快速發展,AI 工具已成為企業提升效率與創新的重要夥伴。Sora 作為一款專為內容生成的多功能 AI 平台,能協助解決多樣化的需求,並在多種場景中發揮效益。以下將精選三種使用場景。
社群內容創作者:Sora可以提升影片製作效率,只需要簡單輸入文字或圖片,就可以生成高品質的影片。
娛樂產業:當想在影片當中加入特效或特殊場景時,不再需要耗廢大量時間、經歷與金錢,Sora就能生成出逼真的場景與動態。
教育培訓:可以利用Sora將教學內容轉換成影片,幫助學生透過不同的方式理解複雜內容。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AI 不僅能生成文字與圖像,現在更進一步跨足影片製作領域。Sora 提供簡單直觀的操作界面,讓用戶透過輸入文字或圖像,即可生成高品質的短影片。
其多樣化功能涵蓋 Remix 混合、Re-cut 重新切割、Storyboard 故事版、Loop 環形循環,以及 Blend 融合,極大程度提高影片製作的靈活性與創造力。
此外,針對不同需求,Sora 提供多種訂閱方案,讓用戶根據預算與需求選擇最適合的服務。以下將詳細介紹 Sora 的功能、費用方案及應用場景,幫助你快速掌握這款工具。
Sora是什麼?
Sora是以「天空」的日文發音命名,表示「無限的創造潛力」,是由OpenAI推出的全新AI影音生成工具,專為創作者與企業設計,提供簡便且強大的影片製作功能。透過語言指令或簡單的素材輸入,用戶即可生成高品質的影片內容,能夠降低影片製作門檻,無需專業技術背景也能輕鬆創作,推動AI技術在影音創作領域的創新應用。
Sora有哪些功能亮點?
Remix混合:將多段影片無縫混合。
Re-cut重新剪輯:能夠找到影片中的最佳畫面,並讓它們往任一方向延伸。
Storyboard故事版:能在個人的時間軸上組織和編輯影片序列。
Loop環形循環:能透過Loop修剪並創建無縫循環影片。
Blend融合:能將多個影片無縫剪輯在一起,成為一段新的影片。
Sora有哪些使用限制?
需是ChatGPT Plus和ChatGPT Pro用戶。
歐盟國家、瑞士和英國以外的國家。
Sora月費、方案內容怎麼算?
ChatGPT Plus 用戶 ChatGPT Pro用戶
每月20美元(約650元台幣) 每月200美元(約6500元台幣)
每月最多可產生成50部影片
解析度最高720p
每段影片時長最多5秒
每月最多生成500支影片
解析度最高1080p
每段影片時長最多20秒
下載時可無浮水印
Sora的應用場景
隨著數位時代的快速發展,AI 工具已成為企業提升效率與創新的重要夥伴。Sora 作為一款專為內容生成的多功能 AI 平台,能協助解決多樣化的需求,並在多種場景中發揮效益。以下將精選三種使用場景。
社群內容創作者:Sora可以提升影片製作效率,只需要簡單輸入文字或圖片,就可以生成高品質的影片。
娛樂產業:當想在影片當中加入特效或特殊場景時,不再需要耗廢大量時間、經歷與金錢,Sora就能生成出逼真的場景與動態。
教育培訓:可以利用Sora將教學內容轉換成影片,幫助學生透過不同的方式理解複雜內容。
2024年12月13日 星期五
故宮文物南遷故事
故宮文物南遷故事
甫新啟用的清華文物館邀請攝影大師莊靈於十二月十二日講述「故宮文物南遷故事」。莊靈先生為前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莊嚴先生哲嗣,隨著文物國寶南遷,見證其中的顛沛流離、困難重重,是目前唯一能以現身說法生動追述「故宮文物南遷故事」的前輩。
故事從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開始,讓國民政府警覺到北京可能淪陷,故宮國寶不容落入日本侵略者之手,開始策畫文物南遷。最終克服重重阻力,於一九三三年,分裝一萬三千餘箱,沿三路南下,輾轉存放於上海英、法租界,隨著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成立,移往南京朝天宮存放。之後因為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文物又分南、中、北三路西遷,最終均遷往四川境內。
莊嚴正是時稱北平故宮的第一批八十箱南遷文物的負責人。一九三七年五月十七日剛結束「倫敦展覽會」運抵南京的精品,加上未提選赴展的〈散氏盤〉和〈快雪時晴帖〉等諸多傳世孤品要件,隨即登輪經南昌至漢口,在武昌轉汽車抵長沙,存放在湖南大學圖書館地下室;隔年十一月運往桂林,再遷至貴陽安順華嚴洞存放,由莊嚴出任安順辦事處主任。期間揀選了一百件貯於洞中的文物赴莫斯科和列寧格勒(今聖彼得堡)參加「中國藝術展覽會」;一九四四年冬再遷往四川巴縣。
中路與北路也歷經艱辛,翻山越嶺,運抵四川,總計搶運出一萬六千餘箱文物。近三千箱文物因長江下游已封鎖而滯留南京。抗戰勝利後,西遷文物於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九日全部運抵南京。同時也透過正式程序,向日本索回部分遭到劫掠文物。
國民政府在國共內戰徐蚌會戰失利後,決定揀選精品運往台灣,首批七百七十二箱文物由包括莊嚴等九名人員押運乘艦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抵基隆港,隔天清晨改裝火車運至楊梅倉庫存放。次批三千五百零二箱文物由十二名人員押運抵基隆港,連同首批文物均於一九四九年一月九日轉運到臺中糖廠兩棟倉庫內。末批一千兩百四十八箱文物,在二月二十二日押抵基隆港,轉運至臺中糖廠;總計有五五二二箱文物運抵台灣,直至一九六五年遷移到外雙溪臺北故宮現址。
一九三八年,莊靈在南遷文物的落腳地貴陽出生,童年時期便跟著家人因父親護送南遷文物而輾轉播遷於中國西南、東南等地。可以說,莊靈目睹與親歷了故宮文物南遷的過程,並在文物遷臺後一起與父親、家人,先後居住在文物借存的臺中糖廠倉庫外圍和臺中霧峰北溝山麓,被稱為「北溝故宮」的家屬宿舍。
莊靈先生的敘述生動感人,特別是在貴陽華嚴洞,常與兄長一起協助莊嚴曝曬國寶級書畫,如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等,夜晚並由父親引導玩文字接龍遊戲,例如提到〈快雪時晴帖〉,要以王羲之、東晉等接龍,機遇非比尋常,頗為引人入勝。
經搶救來台的故宮鎮館之寶之一的「毛公鼎」,是前外交部長、清華大學教授葉公超於抗戰期間,在敵後被日本軍方逼問時堅持不供出「毛公鼎」的下落,才得不落入敵手;一九四六年由富商陳詠仁將此鼎捐獻給國民政府。
「毛公鼎」是約於西元前八百年間,周宣王的叔父毛公所鑄造的青銅鼎,腹內刻有五百字金文冊命書,字數為舉世銘文青銅器中最多。是西周散文代表作,其書法也是金文中最高等級,故有「抵得一篇《尚書》」等之譽。近年來與翠玉白菜、肉形石並列合稱民間版的「故宮三寶」。
銘文最末如許多青銅古鼎銘文有「子子孫孫永寶用」字樣,可見先人以子子孫孫為念,充滿智慧與善念,也顯示保存文物對一個民族文化內蘊與精神發揚的重要,吾人應對一路護送文物安全南遷的先賢深深致敬。
生動感人
故事從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開始,讓國民政府警覺到北京可能淪陷,故宮國寶不容落入日本侵略者之手,開始策畫文物南遷。最終克服重重阻力,於一九三三年,分裝一萬三千餘箱,沿三路南下,輾轉存放於上海英、法租界,隨著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成立,移往南京朝天宮存放。之後因為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文物又分南、中、北三路西遷,最終均遷往四川境內。
莊嚴正是時稱北平故宮的第一批八十箱南遷文物的負責人。一九三七年五月十七日剛結束「倫敦展覽會」運抵南京的精品,加上未提選赴展的〈散氏盤〉和〈快雪時晴帖〉等諸多傳世孤品要件,隨即登輪經南昌至漢口,在武昌轉汽車抵長沙,存放在湖南大學圖書館地下室;隔年十一月運往桂林,再遷至貴陽安順華嚴洞存放,由莊嚴出任安順辦事處主任。期間揀選了一百件貯於洞中的文物赴莫斯科和列寧格勒(今聖彼得堡)參加「中國藝術展覽會」;一九四四年冬再遷往四川巴縣。
中路與北路也歷經艱辛,翻山越嶺,運抵四川,總計搶運出一萬六千餘箱文物。近三千箱文物因長江下游已封鎖而滯留南京。抗戰勝利後,西遷文物於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九日全部運抵南京。同時也透過正式程序,向日本索回部分遭到劫掠文物。
國民政府在國共內戰徐蚌會戰失利後,決定揀選精品運往台灣,首批七百七十二箱文物由包括莊嚴等九名人員押運乘艦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抵基隆港,隔天清晨改裝火車運至楊梅倉庫存放。次批三千五百零二箱文物由十二名人員押運抵基隆港,連同首批文物均於一九四九年一月九日轉運到臺中糖廠兩棟倉庫內。末批一千兩百四十八箱文物,在二月二十二日押抵基隆港,轉運至臺中糖廠;總計有五五二二箱文物運抵台灣,直至一九六五年遷移到外雙溪臺北故宮現址。
一九三八年,莊靈在南遷文物的落腳地貴陽出生,童年時期便跟著家人因父親護送南遷文物而輾轉播遷於中國西南、東南等地。可以說,莊靈目睹與親歷了故宮文物南遷的過程,並在文物遷臺後一起與父親、家人,先後居住在文物借存的臺中糖廠倉庫外圍和臺中霧峰北溝山麓,被稱為「北溝故宮」的家屬宿舍。
莊靈先生的敘述生動感人,特別是在貴陽華嚴洞,常與兄長一起協助莊嚴曝曬國寶級書畫,如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等,夜晚並由父親引導玩文字接龍遊戲,例如提到〈快雪時晴帖〉,要以王羲之、東晉等接龍,機遇非比尋常,頗為引人入勝。
經搶救來台的故宮鎮館之寶之一的「毛公鼎」,是前外交部長、清華大學教授葉公超於抗戰期間,在敵後被日本軍方逼問時堅持不供出「毛公鼎」的下落,才得不落入敵手;一九四六年由富商陳詠仁將此鼎捐獻給國民政府。
「毛公鼎」是約於西元前八百年間,周宣王的叔父毛公所鑄造的青銅鼎,腹內刻有五百字金文冊命書,字數為舉世銘文青銅器中最多。是西周散文代表作,其書法也是金文中最高等級,故有「抵得一篇《尚書》」等之譽。近年來與翠玉白菜、肉形石並列合稱民間版的「故宮三寶」。
銘文最末如許多青銅古鼎銘文有「子子孫孫永寶用」字樣,可見先人以子子孫孫為念,充滿智慧與善念,也顯示保存文物對一個民族文化內蘊與精神發揚的重要,吾人應對一路護送文物安全南遷的先賢深深致敬。
2024年12月6日 星期五
張忠謀自傳失意與徬徨更動人
張忠謀自傳 「失意與徬徨」更動人
2024-12-06 聯合報/ 曾士宇/大學教師(新竹市)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最近出版《張忠謀自傳(下)》,歷數他的職涯過程,包括在德州儀器公司、通用儀器公司、工業技術研究院及台積電的經歷,至二○一八年退休為止。
第一篇「德儀篇」占全書三分之一篇幅,敘述他自二十七歲至五十二歲黃金年齡的崛起及衰退,是他最為熱情澎湃的年代。張氏在一九五八年進入德州儀器,受到賞識,一九六一年獲德州儀器送進史丹佛大學電機系攻讀電機博士,並於一九六四年取得博士學位。回任德州儀器後,由於戰功累累,平步青雲,一路晉升至積體電路部總經理、全球半導體事業集團總經理及集團副總裁。
意氣風發之餘,不幸由於頂頭上司的野心,與以「消費者產品」為重心的誘惑,做了致命的交集,分散了德州儀器的焦點,欽定「服務內部客戶」為德州儀器半導體集團首要任務,導致資源錯置、人才流失與削弱競爭力。在整個營收倒退時,為短期績效,強迫半導體事業集團做了許多短多長空的措施。由於經營理念的歧異,兩位直屬上司成為他的批判者,慘被目為禍根,見面談的也變成有保留而且僵硬。屢經羞辱後,迫使他於一九七八年申請調職,並經獲准「降調」。
其後他在德州儀器的處境急轉直下,先是調任「消費者產品」集團總經理,在推出「家庭電腦」失利後,一九八一年又被指派為新設的「品質與生產力總監」,只有一位秘書。他雖奮力而為,但在一九八二年九月,又被通知職階降四級,只剩辭職一條路。他在書中哀嘆:「我的痴心,居然使我『明知不可為』的情況下,還在德州儀器多滯留了五、六年,後來連婚姻都賠上了。現在回想,那五、六年是多麼絕望的五、六年!」
他從一九八四年二月底起,出任通用儀器總經理。發現公司董事長並無意發展本業,反而急於在退休前,把整個公司賣出去,因此在市場漸不景氣、業績逆轉時迅速被黑化,在次年三月被迫辭職。
賦閒一陣子後,他於一九八五年八月出任工研院院長,銳意從事多項改革,但院內外均反映不佳,被認為缺「人和」;由於高層人事更迭,支持者李國鼎、徐賢修等人退休,同時身為「主管」的行政院長、經濟部長及工研院同仁甚至工業界,都不在他的陣線上,只有於一九八八年十一月黯然辭職。
因此他在五年內三次辭職,有嚴重的挫折感,深深感到是「過河卒子」,只能向前、全力經營從工研院衍生出來的台積電。雖然經歷不少「酸甜苦辣」,終於帶領公司堅定且穩步地前進,造就台灣奇蹟,大放異彩。
台積電自一九九○年代起業績長紅,目前在製程技術上領先全球,在晶圓代工方面有極高的市占率與毛利率,被譽為「護國神山」,張忠謀無疑是最大功臣,是世界注目的傳奇人物。因而《張忠謀自傳(下)》中,如果有描述豐功偉績、志得意滿的情節不足為奇,但最動人的部分,反而是張氏失意與徬徨的自述。對目前感覺懷才不遇、壯志難伸的人士來說,張忠謀在屢遇挫折後並不灰心喪志,終於在已過盛年後「東山再起」,頗為勵志。
2024年12月2日 星期一
許倬雲 「我對未來中國的希望」筆記
許倬雲 「我對未來中國的希望」筆記
幾千年來,中國一路的發展顛顛簸簸,但萬變不離其宗,總有一個穩定的核心。也正是這個核心,使得中國屢次經歷分裂或被外敵侵占,仍然能夠重振。萬古江河,滾滾東流,一路波折,卻也順暢,然而在匯入大海之時,卻突然烏雲壓頂,駭浪滔天。
近兩百年來,中國人學習西方事務,幾乎從來不先從根本入手,從事起碼的研究。過去如此,近來又何嘗不然? 將來希望有人能從根本上釐清西方思想的淵源、脈絡,找到中西如何互相調適的途徑。
中國又覺得,西方民主政治乃是最進步的體制,然而如此主張的人士並沒有注意: 柏拉圖曾經提醒世人,民主體制會被至少四種內在因素影響,轉向僭主政治而毀壞民主。
泛科學主義學派總認為,人類的社會正如生物一樣,有一定的進化過程。那一過程,他們認為是歷史的必然。如此理論所根據的歷史,只是西歐中古以下的數百年而已,並未充分考察人類全盤發展中各種不同的途徑及其後果。
國人似乎眼光只在學會西方長處,只是捨己從人,而忘了審查中西心態其實相當不同,未曾想到從中西不同之處自省其差異。若能再從他人之長處接合設計,當能另闢蹊徑,開拓新天地。
很多人服膺自由與平等乃是普世價值。可是這一個人權觀念如果受到誤解,可能導致個人與群體之間的關係失衡: 個人只取不予,毀損群體,導致群體萎縮,最後社會離散,個人則回到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時代。
中文科學兩個字代表的乃是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的科學觀念,但其實在二十世紀中期科學已經有很大的轉變。十九世紀對知識的肯定性,是樂觀而有信念的。牛頓的世界是如此清晰的平衡,又如此可知的精確,但是在科學領域之中,發現了許多新的現象。牛頓所建構的機械式的宇宙如同時鐘一樣精確,卻被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幾乎完全顛覆,並且影響了生物學的理解。
在前輩講到科學史時,會有如此的樂觀和覺得可依賴,但今天實際上已經換了天地。我們不再覺得科學一定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甚至誤用科學可能導致更多的災害。例如我們使用的能量太多,就會導致地球過熱。我們使用肥料過於頻繁,就可能一次次傷害土壤。世紀中葉曾有農學家樂觀的認為可以無限制地促進生產力,今天我們不敢再有如此樂觀的預測。
民主口號第一次被提出,是在法國大革命,自由、平等、博愛是革命的三色旗幟。現在看來,法國大革命幾乎就像一場鬧劇,最終又以拿破崙皇帝登基結束。這種結果也正是證實了古希臘柏拉圖的警告,一個民主的錯誤,會導致僭主的出現,使得本來可能維持的民主終於夭折。
美國的民主制度,也是從自由、平等觀念步步演進而來。我們看見實際運作是: 美國開國時整個的結構,只是幾十個高階層的工商業者、銀行家、保險商、大地主、運輸業老闆等,以他們自己的的理念寫成了憲法。經過兩三代的修整。將一些顧慮不周的漏洞逐漸修改,想以法律作為矯正憲法偏差或疏漏的機會。這一過程,使得美國的政治運作表面上是取得大家的協議,實質上不免有許多意見在溝通之間,主要考慮彼此的私人利益。
因此民主也經常在改變性格,並不像我們前輩所理解,是可以隨手借來的一件衣服,穿在身上,搖身一變,就成了新的人。
到今天,美國和英國的學者們也時時在問?我們的制度弊病何在?為何我們始終修不好,老是出錯? 於是民主作為救星的目的夢想居然破滅,使得「普世真理」這四個字很難落實。
到今天,海峽兩岸對民主、自由、科學、革命這四方面的內容,還有待更明白的理解。在釐清其來龍去脈的過程中,才能看清哪些是屬於演化過程的,哪些是虛有其表的,哪些是時代和地區性的制約。
任何書面上討論的理想,不能僅僅從表面上的陳述尋找它的真相。我們必須不斷的思考、檢驗才能看出當前的問題究竟在哪裡,書本上的理論和現實之間的落差有多少。簡單就眼前發生的現象,從書本上找標準答案,最後終於會發生方枘圓鑿的窘局。
社會主義可追溯到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時代。這一理想,其基礎是認為人類社會正如生物學上的演化,有一定而可測的方向,一個階段到下一個階段是歷史命定的,而且一定是進步的。如今看來,十九世紀提出的演化論或者進化論,禁不起現代學術工作的考驗。今天的民族學和社會學調查結果,顯示任何社會和群體都是不斷在變化的,但這些變化並沒有一定的規律,可以作為我們預測的導向。「進化」一詞由日文轉譯,這個「進」字,其實產生了更多的誤解。
在二十世紀中期,西歐和美北歐的許多國家,不再從現代化的教條立場改組社會,所採取的方法是福利社會,點點滴滴逐步對正在執行的制度實施修改,以符合公民共享福祉的可能性。這種社會福利國家。不是根據教條也不是根據歷史發展使命。乃是根據實際的情況,努力組織一個人人參與,權利和義務相對應的公平社會。
今天我們身處的世界,乃是近五百年來演變的結果。因為那個過去的時段,正是西方基督教文明發揚蹈厲,籠罩世界的時候。到今天,這個西方基督教文明獨善擅場的時代,其動力卻在變質。居然從想像中要建設一個以上帝恩賜個人福祉為主題的世界,轉變為「強凌弱,富欺貧」的境地,而且,這種獨擅勝場的局面,他們居然認為是「歷史的終結」。為此,他們盡了一切努力,鼓吹要預防其他文明的崛起,以免自己霸權被終止。
中國文化中的「大同世界」,是個人為全體,全體也為個人。在個人到群體的每個階段,都有相對應的責任,也有相對應的義務。而群體的存在,則是提供個人無法獨立完成的工作,有群策群力的動力,可以共同走向成功。
在大同世界沒有實現以前,小康世界,至少要做到人人有工作,使得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貨暢其流。如此的世界確實並不容易實現,因為五百年來,基督教思想中神與人的單線關係,已經將各級的群體置於次要。這一形式,加上對達爾文演化論觀念的誤解,以為「強凌弱,富欺貧」是演化的常態,於是,強者、富者就有理由蔑視與抹殺世界上窮而無告的地方和人民。
願意看見,中國以世界上大國之一自居,對內使同胞們安居樂業,對外是一個力量,自己不稱霸,也不容許任何人稱霸。面對任何霸主,全世界共討之。
世界和平 (取自 Pixabay 網站)
近兩百年來,中國人學習西方事務,幾乎從來不先從根本入手,從事起碼的研究。過去如此,近來又何嘗不然? 將來希望有人能從根本上釐清西方思想的淵源、脈絡,找到中西如何互相調適的途徑。
中國又覺得,西方民主政治乃是最進步的體制,然而如此主張的人士並沒有注意: 柏拉圖曾經提醒世人,民主體制會被至少四種內在因素影響,轉向僭主政治而毀壞民主。
泛科學主義學派總認為,人類的社會正如生物一樣,有一定的進化過程。那一過程,他們認為是歷史的必然。如此理論所根據的歷史,只是西歐中古以下的數百年而已,並未充分考察人類全盤發展中各種不同的途徑及其後果。
國人似乎眼光只在學會西方長處,只是捨己從人,而忘了審查中西心態其實相當不同,未曾想到從中西不同之處自省其差異。若能再從他人之長處接合設計,當能另闢蹊徑,開拓新天地。
很多人服膺自由與平等乃是普世價值。可是這一個人權觀念如果受到誤解,可能導致個人與群體之間的關係失衡: 個人只取不予,毀損群體,導致群體萎縮,最後社會離散,個人則回到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時代。
中文科學兩個字代表的乃是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的科學觀念,但其實在二十世紀中期科學已經有很大的轉變。十九世紀對知識的肯定性,是樂觀而有信念的。牛頓的世界是如此清晰的平衡,又如此可知的精確,但是在科學領域之中,發現了許多新的現象。牛頓所建構的機械式的宇宙如同時鐘一樣精確,卻被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幾乎完全顛覆,並且影響了生物學的理解。
在前輩講到科學史時,會有如此的樂觀和覺得可依賴,但今天實際上已經換了天地。我們不再覺得科學一定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甚至誤用科學可能導致更多的災害。例如我們使用的能量太多,就會導致地球過熱。我們使用肥料過於頻繁,就可能一次次傷害土壤。世紀中葉曾有農學家樂觀的認為可以無限制地促進生產力,今天我們不敢再有如此樂觀的預測。
民主口號第一次被提出,是在法國大革命,自由、平等、博愛是革命的三色旗幟。現在看來,法國大革命幾乎就像一場鬧劇,最終又以拿破崙皇帝登基結束。這種結果也正是證實了古希臘柏拉圖的警告,一個民主的錯誤,會導致僭主的出現,使得本來可能維持的民主終於夭折。
美國的民主制度,也是從自由、平等觀念步步演進而來。我們看見實際運作是: 美國開國時整個的結構,只是幾十個高階層的工商業者、銀行家、保險商、大地主、運輸業老闆等,以他們自己的的理念寫成了憲法。經過兩三代的修整。將一些顧慮不周的漏洞逐漸修改,想以法律作為矯正憲法偏差或疏漏的機會。這一過程,使得美國的政治運作表面上是取得大家的協議,實質上不免有許多意見在溝通之間,主要考慮彼此的私人利益。
因此民主也經常在改變性格,並不像我們前輩所理解,是可以隨手借來的一件衣服,穿在身上,搖身一變,就成了新的人。
到今天,美國和英國的學者們也時時在問?我們的制度弊病何在?為何我們始終修不好,老是出錯? 於是民主作為救星的目的夢想居然破滅,使得「普世真理」這四個字很難落實。
到今天,海峽兩岸對民主、自由、科學、革命這四方面的內容,還有待更明白的理解。在釐清其來龍去脈的過程中,才能看清哪些是屬於演化過程的,哪些是虛有其表的,哪些是時代和地區性的制約。
任何書面上討論的理想,不能僅僅從表面上的陳述尋找它的真相。我們必須不斷的思考、檢驗才能看出當前的問題究竟在哪裡,書本上的理論和現實之間的落差有多少。簡單就眼前發生的現象,從書本上找標準答案,最後終於會發生方枘圓鑿的窘局。
社會主義可追溯到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時代。這一理想,其基礎是認為人類社會正如生物學上的演化,有一定而可測的方向,一個階段到下一個階段是歷史命定的,而且一定是進步的。如今看來,十九世紀提出的演化論或者進化論,禁不起現代學術工作的考驗。今天的民族學和社會學調查結果,顯示任何社會和群體都是不斷在變化的,但這些變化並沒有一定的規律,可以作為我們預測的導向。「進化」一詞由日文轉譯,這個「進」字,其實產生了更多的誤解。
在二十世紀中期,西歐和美北歐的許多國家,不再從現代化的教條立場改組社會,所採取的方法是福利社會,點點滴滴逐步對正在執行的制度實施修改,以符合公民共享福祉的可能性。這種社會福利國家。不是根據教條也不是根據歷史發展使命。乃是根據實際的情況,努力組織一個人人參與,權利和義務相對應的公平社會。
今天我們身處的世界,乃是近五百年來演變的結果。因為那個過去的時段,正是西方基督教文明發揚蹈厲,籠罩世界的時候。到今天,這個西方基督教文明獨善擅場的時代,其動力卻在變質。居然從想像中要建設一個以上帝恩賜個人福祉為主題的世界,轉變為「強凌弱,富欺貧」的境地,而且,這種獨擅勝場的局面,他們居然認為是「歷史的終結」。為此,他們盡了一切努力,鼓吹要預防其他文明的崛起,以免自己霸權被終止。
中國文化中的「大同世界」,是個人為全體,全體也為個人。在個人到群體的每個階段,都有相對應的責任,也有相對應的義務。而群體的存在,則是提供個人無法獨立完成的工作,有群策群力的動力,可以共同走向成功。
在大同世界沒有實現以前,小康世界,至少要做到人人有工作,使得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貨暢其流。如此的世界確實並不容易實現,因為五百年來,基督教思想中神與人的單線關係,已經將各級的群體置於次要。這一形式,加上對達爾文演化論觀念的誤解,以為「強凌弱,富欺貧」是演化的常態,於是,強者、富者就有理由蔑視與抹殺世界上窮而無告的地方和人民。
願意看見,中國以世界上大國之一自居,對內使同胞們安居樂業,對外是一個力量,自己不稱霸,也不容許任何人稱霸。面對任何霸主,全世界共討之。
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地景旅遊與漫談》自序
《地景旅遊與漫談》自序
近年來深深體會「沒有紀錄就等於沒有發生」金句良有以也,所以每遇特殊場合發表演講,參加各種活動以及感時敘事,均儘量撰稿記述,並將文稿上載於個人部落格中,以發揮紀錄、傳達想法、抒發感想、提供資訊、分享與交流的功效。所以會動念彙集出版紙本書,除為個人留念外,自娛娛人,或有助廣為流傳。
前此將文稿集結成書, 計有《一個校長的思考》(一)、(二)、(三)分別於 107年 9 月、108 年 4 月、 108 年5 月出版;《清華行思與隨筆》(上)、(下),(三)及(四)分別於 108 年 10 月、11 月、 112年 2 月出版;另《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以及其增訂版則於 109 年 6月與 111 年 9月問世;由於登載在本人各部落格累積尚未出版的文稿已約達成書的篇幅,本著「紀錄與紀念」的想法,決定再次彙整出書,感謝總攬以往 8+1 (增訂版) 本書編輯工作的黃鈴棋小姐,在忙於完成博士論文之際,仍同意擔負編校重責,不勝感荷。
經初步彙整,估計收錄 112年全年與至 113年 4月底的稿件篇幅須要分兩冊,最後決定分為《清華行思與隨筆》(五)以及 《地景旅遊與漫談》兩書出版,前者已於今年11 月問世,本書則是同時編輯,但稍後出版。
撰寫遊記乃源於近年來較勤於筆耕,體會到紀錄的優點,因此出遊後,常會加以記錄;主要心得是發現執筆後,似乎重遊一次,同時因為下筆時常會查閱相關資料,往往對旅遊目的地多了一分認識,印象更為深刻。再者,彙整成書時,會再重閱與校對,感覺如第三次「重遊故地」。出書後不時翻閱,又勾起不少美麗回憶,可以連綿到多次,樂趣無窮。只遺憾素來喜好旅遊,可謂遍遊世界各地,遲到近年才養成撰寫遊記習慣,唯有勉勵自己,「往者已矣,來者可追」。
前賢有言: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有人解釋說,行萬里路,增廣見聞,有如讀萬卷書;但另一說法是,知識分子不僅要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動態的實地觀察,更能深刻體會,也頗有道理。
當然讀萬卷書,同時能行萬里路,可謂天下一大幸事。近年來,多與親朋好友組團旅遊,咸認「有健康、有時間、有財力、有興致、有良伴」五有之後,結伴旅遊是一大樂事;這裡要特別感謝多年來一路同行的夥伴們,一起留下許多美好回憶,尤其是始終悉心隨團服務的葉吉倫小姐,願大家一同「心若向陽總少年」。由於深得撰寫遊記樂趣,也常向友朋「野人獻曝」,但似乎人人都遭遇「提筆障礙」,至今績效可以「慘澹」形容,引為憾事。
最後再次感謝本書得以順利出版的大功臣黃鈴棋小姐專業編校,同時承蒙吳多嘉與彭琇姬女士細心校對指正,也在此一併致謝。
陳力俊 謹識於新竹清華園
民國 113年 11月
快樂旅遊二 (GPT-4o 生成)
快樂旅遊三 (GPT-4o 生成)
快樂旅遊四 (GPT-4o 生成)
快樂旅遊五 (GPT-4o 生成)
快樂旅遊六 (GPT-4o 生成)
前此將文稿集結成書, 計有《一個校長的思考》(一)、(二)、(三)分別於 107年 9 月、108 年 4 月、 108 年5 月出版;《清華行思與隨筆》(上)、(下),(三)及(四)分別於 108 年 10 月、11 月、 112年 2 月出版;另《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以及其增訂版則於 109 年 6月與 111 年 9月問世;由於登載在本人各部落格累積尚未出版的文稿已約達成書的篇幅,本著「紀錄與紀念」的想法,決定再次彙整出書,感謝總攬以往 8+1 (增訂版) 本書編輯工作的黃鈴棋小姐,在忙於完成博士論文之際,仍同意擔負編校重責,不勝感荷。
經初步彙整,估計收錄 112年全年與至 113年 4月底的稿件篇幅須要分兩冊,最後決定分為《清華行思與隨筆》(五)以及 《地景旅遊與漫談》兩書出版,前者已於今年11 月問世,本書則是同時編輯,但稍後出版。
撰寫遊記乃源於近年來較勤於筆耕,體會到紀錄的優點,因此出遊後,常會加以記錄;主要心得是發現執筆後,似乎重遊一次,同時因為下筆時常會查閱相關資料,往往對旅遊目的地多了一分認識,印象更為深刻。再者,彙整成書時,會再重閱與校對,感覺如第三次「重遊故地」。出書後不時翻閱,又勾起不少美麗回憶,可以連綿到多次,樂趣無窮。只遺憾素來喜好旅遊,可謂遍遊世界各地,遲到近年才養成撰寫遊記習慣,唯有勉勵自己,「往者已矣,來者可追」。
前賢有言: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有人解釋說,行萬里路,增廣見聞,有如讀萬卷書;但另一說法是,知識分子不僅要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動態的實地觀察,更能深刻體會,也頗有道理。
當然讀萬卷書,同時能行萬里路,可謂天下一大幸事。近年來,多與親朋好友組團旅遊,咸認「有健康、有時間、有財力、有興致、有良伴」五有之後,結伴旅遊是一大樂事;這裡要特別感謝多年來一路同行的夥伴們,一起留下許多美好回憶,尤其是始終悉心隨團服務的葉吉倫小姐,願大家一同「心若向陽總少年」。由於深得撰寫遊記樂趣,也常向友朋「野人獻曝」,但似乎人人都遭遇「提筆障礙」,至今績效可以「慘澹」形容,引為憾事。
最後再次感謝本書得以順利出版的大功臣黃鈴棋小姐專業編校,同時承蒙吳多嘉與彭琇姬女士細心校對指正,也在此一併致謝。
陳力俊 謹識於新竹清華園
民國 113年 11月
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名人堂/創立一流大學的理念
名人堂/創立一流大學的理念
2024-11-29 聯合報/ 陳力俊
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於一九九一年成立,建校僅三十三年,現已成為亞洲以至全球領先的研究學府之一,在最近世界大學評比中,《QS》世界排名第四十七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排名第六十四名,殊為不易。
港科大創校學術副校長錢致榕,於今年八月出版《敢為天下先:三年建成港科大》一書,細數在當時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創校經過,其中艱難與挑戰,以及創辦人的遠見與堅持,讓人瞭解這個奇蹟為什麼會誕生。書中對人與事,多直言不諱,很具參考價值。
作者常藉與世界高教界知名人士互動,闡述一流大學的理念,例如在基礎學科的重要性方面。引述第十六任耶魯大學校長格利斯沃看法:「教育一定要從基礎學科著手,所有新的學科都是從基礎學科衍生來的,衍生的學科很難找到一流人才,若干年以後衍生學科沒有生命力,又要重新從基礎學科開始。」
作者闡明,搞清楚知識結構就知道基礎學科的重要。所有知識大致分成文科和理科,文科的基礎部分是文史哲,還有人類學跟考古,它們是第一層的學科;社會科學在十九世紀仿照自然科學研究的方法,是從文科發展出來的第二層學科,後來又分成社會學、政治學和經濟學,在此基礎上又發展出來第三層的管理科學、法學等。
理科最基礎的學科是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還有心理學,從這些基礎學科發展出工程科學(土木、機械、電機、化工、資訊等)、材料科學,在這第二層之上,近年又發展出環境科學、自動化、人工智能等。這些層次不代表他們的重要性,只是知識發展的方向和結構,也為大學的科系設置提供線索。
知道追蹤與應用科技,必須要有一流的工學院;工學院的學生入學的前一、二年,一定要到理學院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學科,因此需要一個一流的理學院。因為一流的工程師必須有深厚的理科基礎,並且未來還需要很多目前不能決定的新興科系,都要從基礎科學延伸出來。
麻省理工學院常務副校長法蘭西斯,屢強調培養人才一定要有人文精神,沒有人文精神就不是人。耶魯大學塔夫脫院長更認為,在美國,人文修養代表理解美國立國的精神、文明的精華,缺了它就愧為美國人。加州理工學院校長則認為,沒有好的文學院就不成其為大學,大學失去靈魂就不可能培養出一流人才。因此,大學的靈魂主要在文理兩個學院,大學的基本價值都在這兩個學院裡。沒有這兩個學院的話,這個學校只是一個職業技能訓練所,不可能是一個世界一流的大學。
因此大學培養人才最重要的是學習基礎學科,而人文教育更為重要。校園是教育的熔爐,兼容並包等理念不是口號,要在學校政策上反映出來。
作者透露,台灣經濟奇蹟的重要推手李國鼎,於一九九二年曾邀請他來台辦理一所新設大學,希望顯示給國人看,在自己土地上,用自己的資源,也可以找到足夠的一流人才,辦一所世界一流大學,但礙於體制與文化未能成局。作者語重心長的說:「百年大計的教育事業就更需要有卓見,有遠見的推手,而不是一個教育部門,把大學校長綁得緊緊的,使很多大學校長們變成無奈的教育官僚。」令人慨嘆。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美民主黨敗選的戰犯
美民主黨敗選的戰犯
2024-11-25 聯合報/ 曾士宇/大學教師(新竹市)
遭遇大敗的民主黨痛定思痛,開始尋找敗因。不少人將矛頭指向現任總統拜登;眾議院前議長裴洛西哀嘆,如果拜登總統早點放棄連任競選,然後舉行競爭性初選程序來取代他,對民主黨來說會更好。
政治觀察家喬許.巴羅在《紐約時報》撰文,標題就是「這都是拜登的錯」。他認為賀錦麗輸掉選舉,但基本上不能怪她。自從七月成為非官方提名人以來,她在對民主黨來說非常艱困的環境下,盡其所能地開展了一場紀律嚴明的競選活動,試圖安撫美國人對最困擾他們的經濟問題的擔憂。
另一方面,拜登塑造了她無法有效捍衛或逃避的執政紀錄;賀錦麗在二○一九年角逐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出的極左政見,為川普帶來了無盡的攻擊廣告素材。拜登在完全意識到她背負著這個包袱的情況下仍選擇她為競選搭檔。
拜登優先考慮的是自己的自我和形象,自己採取溫和穩健路線。他選擇賀錦麗作為競選搭檔,導致民主黨走上一條無法贏得今年大選的道路。反過來看,賀錦麗作為潛在總統候選人的明顯弱點有助於他免受要求下台的呼聲,讓他再次競選的理由變得單純。賀錦麗在二○一九年的競選活動很糟糕,當時她的民調結果經常比拜登差;如果拜登不尋求連任,她很有可能最終成為提名人;所以,他最好再選一次。
如果其他可能搭檔擔任副總統,情況就會大不相同,要求拜登下台的呼聲會更早、更響亮,而且如果他下台支持這位副總統的話,就會有一個更強大的提名人,他不會那麼容易受到極端和脫離現實的攻擊。他們現在很可能已當選總統。
拜登上任後,就削弱了賀錦麗的影響力。二○一九年初,他指派她負責解決非法移民的根源,但直到今年,他才發布了一項行政命令,旨在打擊濫用的庇護制度,並遏制非正常移民浪潮。他既未能嘗試解決邊境問題,也確保賀錦麗斯為此承擔的責任超出了副總統通常的責任。拜登的邊境失敗最終成為民主黨在這次選舉中的第二大政治議題。
而最大的問題是通貨膨脹,拜登簽署了規模過大的美國救援計畫,確實讓情況變得更糟,該計畫過度刺激了二○二一年的經濟。他未能優先考慮反通膨政策。二○二二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尋找透過民主黨利益團體要求的支出方法。結果,物價過高,聯準會首當其衝地透過升息來對抗通貨膨脹。
與此同時,拜登和他的親密夥伴一直努力向民主黨領導人和公眾隱瞞他能力正在衰退的事實。即使在六月辯論慘敗之後,拜登和他的手下仍然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堅持他沒事。當他七月退位時,除了賀錦麗之外,任何人想要接替他成為候選人很可能都為時已晚。拜登立即對她表示支持。這可能是該黨的最佳選擇。
拜登決定退選後,感到痛苦和沮喪,他無法讓自己遠離競選活動,儘管此時他對賀錦麗來說是一個障礙,而不是幫助。在競選活動的最後一周,他在群組電話會議上暗示川普的支持者是「垃圾」,從而蓋過了她的「終結」演講,可謂幫「倒忙」到底。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哈拉瑞著《連結》筆記 (十五): 矽幕將改變國際局勢
哈拉瑞著《連結》筆記 (十五): 矽幕將改變國際局勢
第十一章 矽幕: 全球帝國,或是全球分裂
第一個發生在 2012年 9月 30日。一個名為Alex net 的卷積神經網路贏得了Image net 大規模視覺辨識挑戰賽,正確率大幅躍升到 85%,讓當時只能算是小眾的 AI專家社群大感震撼。時至2015年,一套微軟演算法的正確率來到 96%,超越了人類辨識貓咪圖像的能力。
AI 橫空出世的第二個轉捩點
AI發展的第二個頓悟時刻,是發生在 2016年 3月中旬。這項事件就是谷歌的阿法狗 (AlphaGo) 擊敗了世界圍棋冠軍李世乭。根據AI相關的傳說,正是在 2016年 3月,中國政府意識到 AI時代正在降臨。
資料殖民主義
如果一個國家得要完全依賴各種數位基礎建設、以及 AI系統,而國家對它們又無法有效控制,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一個新型的資料殖民主義,也就是透過控制資料,來統治遙遠的殖民地。而控制了 AI與資料,也能讓這些新的帝國控制人民的注意力。
數位帝國崛起
社會信用體系的普及,也可能是一種資料殖民主義的表現。
在新的帝國資料經濟中,是從全世界蒐集原始資料,流向帝國樞紐,在那裡研發最先進的技術,產生無與倫比的演算法,有很強大的能力,然後再把演算法出口回到資料殖民地,加以運用及撈錢。
資訊就不一樣了,不像原物料、土地、油田或紡織廠,數位資料與演算法和工業力量不同,能夠集中到單一樞紐中心。只要一個國家擁有質量兼具的工程師,就能寫出讓整個世界運作的演算法,並掌握所有重要的金鑰。
富者越富,貧者越貧
AI 與自動化對於較貧困的發展中國家,特別會是一場挑戰。在 AI推動的經濟中,數位領先國家能夠囊括大部分收益,再用這些財富進行勞工的再培訓,進而獲取更高利潤。與此同時,落後國家的非技術性勞工,價值將會下降,而且這些國家又缺乏再培訓勞動力的資源,於是變得更加落後。
從網到繭
現在的世界,逐漸被矽幕分隔形成不同的數位圈。矽幕由程式碼組成,出現在世界上每一臺智慧型手機、電腦與伺服器之中。智慧型手機上的程式碼決定了你活在矽幕的哪一側、被哪些演算法控制你的生活、被誰控制你的注意力,以及你的資訊會流向何方。
由於數位程式碼會影響人類的行為,而人類的行為又會反過來塑造數位程式碼,於是矽幕的兩側就這樣走上完全不同的路徑,不僅在科技上愈來愈不同,在文化價值觀、社會規範與政治結構的差異也愈來愈大。人類經過許多世代的趨同,或許也到了趨異的關鍵時點。
可能來臨的文化轉變與衝突
人類社會分裂成一個又一個的資訊繭,不但會造成經濟對抗與國際緊張,還會發展出各種截然不同的文化、意識形態以及身份認同。
所謂的人類,定義到底是物質的身體、非物質的心靈,又或者是一種心靈困在身體裡? 到了二十一世紀,電腦網路可能會讓心身問題變的更嚴重,引發各種重大的個人衝突、意識形態衝突、以及政治衝突。
肉身與靈魂的神學爭論
許多最早的基督教派,受到猶太思想的影響,相信《舊約》的觀念,也就是「人類是肉身的存在」,身體對於人類的身份極為關鍵,假定人類只能以肉身的形式存在。
到了西元四世紀,在希臘、摩尼教與波斯的影響下,有些基督徒已經開始相信一種二元的說法,覺得人類是有一個良善、非物質的靈魂,被困在由邪惡物質組成的身體裡。
也有其他基督徒的觀點完全相反,覺得肉身根本不重要,唯一重要的只有信仰。路德告訴他的追隨者,要當個好基督徒,唯一需要的就是對基督有絕對的信心。
全球的身心分離
我們的肉體與網路上的身份與化身 (avatar) 之間,是什麼關係? 實體世界與網路空間又是什麼關係?
社會如果從生物肉體的角度出發來理解身份,會比較在意實際基礎建設,以及能夠維持我們肉體的生態系,至於網路世界則是實體世界的附屬。這種社會的目標,是要創造出一個理想的物質與生物王國,也就是地上的神之國。相較之下。社會如果比較不在意生物肉體,而是更重視網路身份,就可能比較想在網路空間創造一個沉浸式的神之國,同時比較不在意實體事物的命運。
從程式碼戰爭到熱戰
網路戰與核戰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第一,網路武器能做到的遠比核彈更多,而且這一切都能做的悄無聲息,不會宣告攻擊,也不會出現明顯軌跡,有時候連是否發生了攻擊以及誰發動了攻擊,都很難得知。
第二項關鍵差異在於可預測性較低。軍備競賽最危險的一種局面,正是有某方面覺得自己手中擁有某種優勢、但正在流失。
全球連結
不同於民粹主義的觀點,全球主義並不代表就要建立全球帝國,放棄對國家的忠誠,或是開放邊界接受無限制的移民。其實全球合作代表的是兩件沒那麼激進的事: 第一,遵守某些全球規則。這些規則並不是要否認每個國家的獨特性、以及各國人民對該對國家的忠誠,而只是在規範國家之間的關係。第二,有時候有必要將全人類的長期利益置於少數人的短期利益之上。雖然各國顯然還是會繼續研發新的技術,但偶爾也該同意對於某些危險技術的研發與部署,應當加以限制;這點除了是出於利他主義,也是一種自我保護。
真正的叢林法則: 合作
雖然人類過去也曾共同管制核武與生化武器等等危險的技術,但是AI的管制會需要前所未有的信任與自律,原因有二: 第一,想掩飾非法的 AI實驗室要比掩飾非法的核反應爐容易多了。第二,比起核彈。AI有更多的軍民兩用用途。
現實主義者,其實是選擇性的只看了部分的歷史現實。甚至叢林法則本身,就是個錯誤的神話。真實的叢林,充滿了無數動物、植物、真菌甚至細菌表現出來的合作、共生與利他現象。
戰爭不再符合國家利益
人類長期歷史最清楚的規律,並不是衝突持續不斷,而是合作的規模持續擴大。
現實主義者應該注意,國家並不是建構人類現實的基本單位,反而是人類辛苦建立起信任與合作之後,才製造出來的產物。
人類持續從物資經濟走向知識經濟,也讓戰爭的潛在獲利愈來愈低。
在二戰過後的數十年間,多數政府不再認為侵略戰爭是一種有益於增進本國利益的工具,多數國家也不再幻想征服並摧毀鄰國。
由於大多數人不再活在擔心外敵入侵的恐懼之中,政府就能將更多資金投入福利、教育與健康照護。在二十一世紀初期,全球平均健康照護支出約占政府預算的10%,大約為國防預算的1.4倍。
錯誤的歷史觀禍害無窮
戰爭逐漸減少,並不是因為什麼神聖的奇蹟,或是自然律徹底轉變了,而是因為人類改變了自己的法律、神話與制度,並且做出更好的決定。
遺憾的是,既然這種變化源自人類的選擇,也就代表趨勢有可能逆轉。技術、經濟與文化持續的改變,到了 2020年代初,竟有更多領導者再次夢想著軍事的榮耀,武裝衝突升溫了,軍事預算也開始上升。
人類的選擇
歷史讓我們學到的一大重點,就是許多我們以為是自然而永恆的事物,其實都是人為且多變的。所以在我們了解了衝突絕非必然之後,絕不能因此自滿,反而要知道這是讓我們每個人都背負了重大的責任,需要做出正確的選擇。
矽幕 (GPT-4o 生成)
AI 可能造成最嚴重的危險,有些並不在於某一個社會的內部反應,而在於許多社會互動形成的動態,例如導致新的軍備競賽、新的戰爭、新的帝國擴張。
威脅人類文明的,不只是核彈或病毒這些實體或生物性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人類文明也可能被社會性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摧毀,例如用虛構故事用來破壞人類的社會連結。某個國家或許就能研發 AI來放出大量的假新聞、假貨幣、假人類,而讓許多國家的人民再也無法相信任何事或任何人。
要談論新的電腦政治,絕不能只是談個別社會該如何應對 AI,我們必須考慮 AI會怎樣影響全球不同社會之間的關係。
矽幕將改變國際局勢
電腦網路對目前的國際體系構成兩大挑戰。第一個挑戰是: 由於電腦網路讓資訊與權力更容易集中於單一中央樞紐,人類可能進入一個新的帝國時代。第二個挑戰是: 一道新的矽幕可能讓人類分裂,分屬於敵對的數位帝國。
要是人類分裂成諸多無法理解彼此的敵對陣營,想再避免毀滅性戰爭、或防止災難性氣候變遷,機會只能說是微乎其微。
技術革命影響深遠
工業革命與現代帝國主義有緊密的連結。那麼,AI 會不會帶出類似的情形呢?
AI 橫空出世的第一個轉捩點
就像史上所有重大的歷史革命,AI的興起也是循序漸進,分成許多階段,有些階段就成了公認的轉捩點。
威脅人類文明的,不只是核彈或病毒這些實體或生物性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人類文明也可能被社會性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摧毀,例如用虛構故事用來破壞人類的社會連結。某個國家或許就能研發 AI來放出大量的假新聞、假貨幣、假人類,而讓許多國家的人民再也無法相信任何事或任何人。
要談論新的電腦政治,絕不能只是談個別社會該如何應對 AI,我們必須考慮 AI會怎樣影響全球不同社會之間的關係。
矽幕將改變國際局勢
電腦網路對目前的國際體系構成兩大挑戰。第一個挑戰是: 由於電腦網路讓資訊與權力更容易集中於單一中央樞紐,人類可能進入一個新的帝國時代。第二個挑戰是: 一道新的矽幕可能讓人類分裂,分屬於敵對的數位帝國。
要是人類分裂成諸多無法理解彼此的敵對陣營,想再避免毀滅性戰爭、或防止災難性氣候變遷,機會只能說是微乎其微。
技術革命影響深遠
工業革命與現代帝國主義有緊密的連結。那麼,AI 會不會帶出類似的情形呢?
AI 橫空出世的第一個轉捩點
就像史上所有重大的歷史革命,AI的興起也是循序漸進,分成許多階段,有些階段就成了公認的轉捩點。
第一個發生在 2012年 9月 30日。一個名為Alex net 的卷積神經網路贏得了Image net 大規模視覺辨識挑戰賽,正確率大幅躍升到 85%,讓當時只能算是小眾的 AI專家社群大感震撼。時至2015年,一套微軟演算法的正確率來到 96%,超越了人類辨識貓咪圖像的能力。
AI 橫空出世的第二個轉捩點
AI發展的第二個頓悟時刻,是發生在 2016年 3月中旬。這項事件就是谷歌的阿法狗 (AlphaGo) 擊敗了世界圍棋冠軍李世乭。根據AI相關的傳說,正是在 2016年 3月,中國政府意識到 AI時代正在降臨。
資料殖民主義
如果一個國家得要完全依賴各種數位基礎建設、以及 AI系統,而國家對它們又無法有效控制,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一個新型的資料殖民主義,也就是透過控制資料,來統治遙遠的殖民地。而控制了 AI與資料,也能讓這些新的帝國控制人民的注意力。
數位帝國崛起
社會信用體系的普及,也可能是一種資料殖民主義的表現。
在新的帝國資料經濟中,是從全世界蒐集原始資料,流向帝國樞紐,在那裡研發最先進的技術,產生無與倫比的演算法,有很強大的能力,然後再把演算法出口回到資料殖民地,加以運用及撈錢。
資訊就不一樣了,不像原物料、土地、油田或紡織廠,數位資料與演算法和工業力量不同,能夠集中到單一樞紐中心。只要一個國家擁有質量兼具的工程師,就能寫出讓整個世界運作的演算法,並掌握所有重要的金鑰。
富者越富,貧者越貧
AI 與自動化對於較貧困的發展中國家,特別會是一場挑戰。在 AI推動的經濟中,數位領先國家能夠囊括大部分收益,再用這些財富進行勞工的再培訓,進而獲取更高利潤。與此同時,落後國家的非技術性勞工,價值將會下降,而且這些國家又缺乏再培訓勞動力的資源,於是變得更加落後。
從網到繭
現在的世界,逐漸被矽幕分隔形成不同的數位圈。矽幕由程式碼組成,出現在世界上每一臺智慧型手機、電腦與伺服器之中。智慧型手機上的程式碼決定了你活在矽幕的哪一側、被哪些演算法控制你的生活、被誰控制你的注意力,以及你的資訊會流向何方。
由於數位程式碼會影響人類的行為,而人類的行為又會反過來塑造數位程式碼,於是矽幕的兩側就這樣走上完全不同的路徑,不僅在科技上愈來愈不同,在文化價值觀、社會規範與政治結構的差異也愈來愈大。人類經過許多世代的趨同,或許也到了趨異的關鍵時點。
可能來臨的文化轉變與衝突
人類社會分裂成一個又一個的資訊繭,不但會造成經濟對抗與國際緊張,還會發展出各種截然不同的文化、意識形態以及身份認同。
所謂的人類,定義到底是物質的身體、非物質的心靈,又或者是一種心靈困在身體裡? 到了二十一世紀,電腦網路可能會讓心身問題變的更嚴重,引發各種重大的個人衝突、意識形態衝突、以及政治衝突。
肉身與靈魂的神學爭論
許多最早的基督教派,受到猶太思想的影響,相信《舊約》的觀念,也就是「人類是肉身的存在」,身體對於人類的身份極為關鍵,假定人類只能以肉身的形式存在。
到了西元四世紀,在希臘、摩尼教與波斯的影響下,有些基督徒已經開始相信一種二元的說法,覺得人類是有一個良善、非物質的靈魂,被困在由邪惡物質組成的身體裡。
也有其他基督徒的觀點完全相反,覺得肉身根本不重要,唯一重要的只有信仰。路德告訴他的追隨者,要當個好基督徒,唯一需要的就是對基督有絕對的信心。
全球的身心分離
我們的肉體與網路上的身份與化身 (avatar) 之間,是什麼關係? 實體世界與網路空間又是什麼關係?
社會如果從生物肉體的角度出發來理解身份,會比較在意實際基礎建設,以及能夠維持我們肉體的生態系,至於網路世界則是實體世界的附屬。這種社會的目標,是要創造出一個理想的物質與生物王國,也就是地上的神之國。相較之下。社會如果比較不在意生物肉體,而是更重視網路身份,就可能比較想在網路空間創造一個沉浸式的神之國,同時比較不在意實體事物的命運。
從程式碼戰爭到熱戰
網路戰與核戰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第一,網路武器能做到的遠比核彈更多,而且這一切都能做的悄無聲息,不會宣告攻擊,也不會出現明顯軌跡,有時候連是否發生了攻擊以及誰發動了攻擊,都很難得知。
第二項關鍵差異在於可預測性較低。軍備競賽最危險的一種局面,正是有某方面覺得自己手中擁有某種優勢、但正在流失。
全球連結
不同於民粹主義的觀點,全球主義並不代表就要建立全球帝國,放棄對國家的忠誠,或是開放邊界接受無限制的移民。其實全球合作代表的是兩件沒那麼激進的事: 第一,遵守某些全球規則。這些規則並不是要否認每個國家的獨特性、以及各國人民對該對國家的忠誠,而只是在規範國家之間的關係。第二,有時候有必要將全人類的長期利益置於少數人的短期利益之上。雖然各國顯然還是會繼續研發新的技術,但偶爾也該同意對於某些危險技術的研發與部署,應當加以限制;這點除了是出於利他主義,也是一種自我保護。
真正的叢林法則: 合作
雖然人類過去也曾共同管制核武與生化武器等等危險的技術,但是AI的管制會需要前所未有的信任與自律,原因有二: 第一,想掩飾非法的 AI實驗室要比掩飾非法的核反應爐容易多了。第二,比起核彈。AI有更多的軍民兩用用途。
現實主義者,其實是選擇性的只看了部分的歷史現實。甚至叢林法則本身,就是個錯誤的神話。真實的叢林,充滿了無數動物、植物、真菌甚至細菌表現出來的合作、共生與利他現象。
戰爭不再符合國家利益
人類長期歷史最清楚的規律,並不是衝突持續不斷,而是合作的規模持續擴大。
現實主義者應該注意,國家並不是建構人類現實的基本單位,反而是人類辛苦建立起信任與合作之後,才製造出來的產物。
人類持續從物資經濟走向知識經濟,也讓戰爭的潛在獲利愈來愈低。
在二戰過後的數十年間,多數政府不再認為侵略戰爭是一種有益於增進本國利益的工具,多數國家也不再幻想征服並摧毀鄰國。
由於大多數人不再活在擔心外敵入侵的恐懼之中,政府就能將更多資金投入福利、教育與健康照護。在二十一世紀初期,全球平均健康照護支出約占政府預算的10%,大約為國防預算的1.4倍。
錯誤的歷史觀禍害無窮
戰爭逐漸減少,並不是因為什麼神聖的奇蹟,或是自然律徹底轉變了,而是因為人類改變了自己的法律、神話與制度,並且做出更好的決定。
遺憾的是,既然這種變化源自人類的選擇,也就代表趨勢有可能逆轉。技術、經濟與文化持續的改變,到了 2020年代初,竟有更多領導者再次夢想著軍事的榮耀,武裝衝突升溫了,軍事預算也開始上升。
人類的選擇
歷史讓我們學到的一大重點,就是許多我們以為是自然而永恆的事物,其實都是人為且多變的。所以在我們了解了衝突絕非必然之後,絕不能因此自滿,反而要知道這是讓我們每個人都背負了重大的責任,需要做出正確的選擇。
哈拉瑞著《連結》筆記 (十四): 權力歸於演算法
哈拉瑞著《連結》筆記 (十四): 權力歸於演算法
第十章 極權主義: 權力歸於演算法?
人類有超過半數,活在專制和極權政體之中。而且這些政權成立的時間多半是在電腦興起之前。
天平倒向極權制度那一方
AI 能讓科技力量的天平,開始倒向極權制度的那一方。就事實來說,人類如果被大量資訊淹沒,往往就會不知所措,並開始犯錯。但 AI被大量資訊淹沒的時候,卻是效率愈來愈高。於是,AI 似乎也傾向將資訊與決策都集中在一處。
把所有資訊與權力都集中在一個地方,這曾經是二十世紀極權政權的致命弱點。但到了AI時代,卻可能成為決定性的優勢。與此同時,AI 還能讓極權政權建立全面監控制度,而使人民幾乎不可能反抗。
機器人程式不怕黑牢
獨裁政權並沒有控制非生物行為者的經驗,專制資訊網路是以恐怖統治為基礎,但電腦並不怕被關或被殺。
極權政權難以應對的技術挑戰
有鑑於AI具有自我學習與改變的能力,難保哪天走向政府不樂見的方向。
極權政權常常都需要依賴雙言巧語 (doublespeak) ,在正式文件中談了許多崇高的承諾,但沒有哪個公民會天真到相信這些承諾的字面意義。但電腦不懂這樣的雙言巧語,如果要求聊天機器人遵守極權政體的法律與價值觀,它可能讀了憲法以後,認定言論自由是核心價值,接著它可能開始批評極權政權違反言論自由這項核心價值。
要是極權政府採取了某項極為失敗的政策,後來才又改變心意,往往就會把失敗推到別人頭上,以掩飾自己的過錯。人們又常常是經過慘痛的教訓,才學會應該忘記那些會給自己帶來麻煩的事實。但我們要怎樣才能訓練聊天機器人程式,要它趕快忘記那些今天被批得一文不值的政策,其實短短一年前還是國家的官方立場。
極權政權櫃子裡藏了整櫃見不得光的問題,也完全無法承受任何批評。這個時候,會提出異議的機器人程式,就會形成極為嚴重的挑戰。
獨裁者成為演算法的傀儡
二十一世紀的專制者,把太多權力交給電腦網路,就有可能成為電腦網路的傀儡。獨裁者最不樂見的,就是創造出比自己更強大的下屬,或是自己控制不了的強大力量。
國家權力高度集中,奪權的難度就低的多。要是所有權力集中於一人之手,只要控制誰能接觸這位專制者,就等於控制了專制者,也就等於控制了整個國家。AI只要學會操弄一個人,就能成功劫持整個體制。
獨裁者的兩難
極權社會正是培育個人崇拜的溫床。到了二十一世紀,這樣的極權傳統也使這些政權做好另一種準備: 相信有絕對正確的AI。
這種迷信不只會給這些政權的公民帶來災難,還可能波及世界其他地區。
獨裁者一向面對的問題,就是自我修正機制薄弱,而且又得面對下屬尾大不掉的問題。而 AI的興起,有可能讓這些問題變得更為嚴重。
人類如果要對抗AI,裡面最弱的一環大概就是獨裁者。AI 如果要奪取權力,最簡單的方法,不是逃出製造科學怪人的實驗室,而是要趕快去討好獨裁者。
權力歸於演算法 (GPT-4o 生成)
人類有超過半數,活在專制和極權政體之中。而且這些政權成立的時間多半是在電腦興起之前。
天平倒向極權制度那一方
AI 能讓科技力量的天平,開始倒向極權制度的那一方。就事實來說,人類如果被大量資訊淹沒,往往就會不知所措,並開始犯錯。但 AI被大量資訊淹沒的時候,卻是效率愈來愈高。於是,AI 似乎也傾向將資訊與決策都集中在一處。
把所有資訊與權力都集中在一個地方,這曾經是二十世紀極權政權的致命弱點。但到了AI時代,卻可能成為決定性的優勢。與此同時,AI 還能讓極權政權建立全面監控制度,而使人民幾乎不可能反抗。
機器人程式不怕黑牢 (GPT-4o 生成)
獨裁政權並沒有控制非生物行為者的經驗,專制資訊網路是以恐怖統治為基礎,但電腦並不怕被關或被殺。
極權政權難以應對的技術挑戰
有鑑於AI具有自我學習與改變的能力,難保哪天走向政府不樂見的方向。
極權政權常常都需要依賴雙言巧語 (doublespeak) ,在正式文件中談了許多崇高的承諾,但沒有哪個公民會天真到相信這些承諾的字面意義。但電腦不懂這樣的雙言巧語,如果要求聊天機器人遵守極權政體的法律與價值觀,它可能讀了憲法以後,認定言論自由是核心價值,接著它可能開始批評極權政權違反言論自由這項核心價值。
要是極權政府採取了某項極為失敗的政策,後來才又改變心意,往往就會把失敗推到別人頭上,以掩飾自己的過錯。人們又常常是經過慘痛的教訓,才學會應該忘記那些會給自己帶來麻煩的事實。但我們要怎樣才能訓練聊天機器人程式,要它趕快忘記那些今天被批得一文不值的政策,其實短短一年前還是國家的官方立場。
極權政權櫃子裡藏了整櫃見不得光的問題,也完全無法承受任何批評。這個時候,會提出異議的機器人程式,就會形成極為嚴重的挑戰。
獨裁者成為演算法的傀儡
二十一世紀的專制者,把太多權力交給電腦網路,就有可能成為電腦網路的傀儡。獨裁者最不樂見的,就是創造出比自己更強大的下屬,或是自己控制不了的強大力量。
國家權力高度集中,奪權的難度就低的多。要是所有權力集中於一人之手,只要控制誰能接觸這位專制者,就等於控制了專制者,也就等於控制了整個國家。AI只要學會操弄一個人,就能成功劫持整個體制。
獨裁者的兩難
極權社會正是培育個人崇拜的溫床。到了二十一世紀,這樣的極權傳統也使這些政權做好另一種準備: 相信有絕對正確的AI。
這種迷信不只會給這些政權的公民帶來災難,還可能波及世界其他地區。
獨裁者一向面對的問題,就是自我修正機制薄弱,而且又得面對下屬尾大不掉的問題。而 AI的興起,有可能讓這些問題變得更為嚴重。
人類如果要對抗AI,裡面最弱的一環大概就是獨裁者。AI 如果要奪取權力,最簡單的方法,不是逃出製造科學怪人的實驗室,而是要趕快去討好獨裁者。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