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24年8月31日 星期六

中國大陸對西方的獨特挑戰

 中國大陸對西方的獨特挑戰

獨特挑戰 (GPT-4o 生成)

出口基礎設施和技術 (GPT-4o 生成)

美國保守派評論家、《亞洲雜誌》副主編大衛·古德曼是美國少數的「知中派」,最近在《自由與法律》雜誌中撰文「中國對西方的獨特挑戰」,認為,「今天的大國競爭與我們過去所見過的任何競爭都不同,因為中國是一個不同於我們所遇到的任何競爭者。」

當今的稀缺資源是人,特別是能夠接受培訓以在現代經濟中工作的勞動年齡人口。在當今世界強國中,只有中國認識到這一點並採取了措施來保障這一點。

隨著世界勞動年齡人口向南半球轉移,其相對經濟重要性將會上升。1950 年至 2020 年間,高收入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大約增加了一倍,並開始下降;以恆定生育率計算,到 2080 年,這一數字將下降 20%。被世界銀行歸類的 108個中等收入國家 (人均收入 1,136-13,845 美元),人口的增長已經放緩,但在本世紀剩餘時間內將繼續增長。人口統計本身並不是命運,但它們卻是命運的組成部分。

如果生育率不恢復,人口下降的國家有四種選擇:緊縮政策以及隨之而來的社會不穩定威脅
接納移民提高生產力或輸出資本以雇用中等收入國家的工人。中國已經接受了後兩種選擇,一心一意地採用人工智慧驅動提升生產力,並透過「一帶一路」倡議(BRI)向全球南方中等收入國家出口基礎設施和技術。

自 2019年以來,中國對全球南方國家的出口翻了一番,特別是對巴西、印度、印尼和馬來西亞的出口。目前,對這些國家的出口超過了中國對所有已開發市場的出口,儘管對南半球的出口很大一部分是組裝後再出口到已開發市場的零件
數位基礎設施是中國的旗艦產品它為電子商務、電子金融、數位貨幣、數位納稅和其他將中國客戶鎖定在其技術中的業務奠定了基礎。

沒有跡象顯示中國關切其他國家如何治理自己。在2013年《美國事務》的一項研究中,將中國按國家劃分的出口增長與自由之家對相同國家的排名進行了比較,發現相關性接近於零。美國在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戰爭上花了六兆美元,卻毫無成果。中國在「一帶一路」上花了兩兆美元,成為世界強國。

中國的全球足跡與過去的帝國主義列強截然不同。美國在海外駐有約 230,000名軍事人員;中國在吉布地唯一的海外基地只有200 人。美國有177,000 現役海軍陸戰隊員,而中國有 30,000名現役海軍陸戰隊員,美國有 70,000名特種作戰人員,而中國估計有 12,000名。儘管中國斥巨資利用飛彈、戰機、潛水艇和衛星來控制其本土戰區,但其全球軍事足跡實際上並不存在,而且其潛在的遠征軍規模也很小。

更重要的是,北京沒有資助海外共產黨,除了慣常的兜售影響力和培養友善的政客,也沒有打顛覆戰爭的中國顧問。但中國的全球影響力是巨大的,而且還在持續成長。它主導著多個高科技產業,最重要的是電信基礎設施,還有新能源汽車、太陽能板和核能。

中國建立了數位和實體基礎設施來改變發展中經濟體。據報導,光是華為一家就建造了非洲 70% 的4G網路。行動寬頻已將數以千萬計的人從以物易物轉移到銀行系統,並使企業家能夠透過廉價智慧型手機開展業務。一旦網路普及率達到 60% 
的門檻,南半球的企業形成就會激增。

美國人誤解了中國,因為我們從未在世界舞台上與一個其特徵和征服方式如此完全陌生的文明進行過競爭。中國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仍講 200種方言的人造實體。黃河和長江合計8,000英里需要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來管理防洪和灌溉,而這個國家需要一個中央集權的官僚機構。秦始皇在公元前三世紀為中國命名,並透過灌溉和運河建設鞏固了他的統治,開闢了數萬平方英里的土地用於農業。中國共產黨是舊的「上層菁英制度的現代化身」,「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古代透過基礎設施同化戰略的延續 - 只不過今天的大部分基礎設施都是數位化的。說中國容易發生危機是很容易的。在其整個歷史中,它一直容易發生危機。但今天的中國人在五千年歷史上第一次不再害怕飢荒或災難性的天災。

如果中國成功,或者更確切地說,繼續成功,將南半球六十億人口納入其經濟領域,它將成為世界的主導力量。它正在順利進行。如今,中國畢業的工程師數量和安裝的工業機器人數量超過了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並且在工廠自動化、電信基礎設施、核能和太陽能以及新能源汽車等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儘管中國擁有巨大的優勢,但西方擁有一個決定性的優勢:卓越的創新能力。將人工智慧應用於解決全球南方緊迫經濟問題的創新範圍是巨大的,從醫療保健到農業和金融。人工智慧的工業應用尚處於起步階段;中國在工業自動化方面有明顯的優勢,但西方的集體人才和資源可以克服這一點。西方對南半球的態度斷斷續續,這為中國敞開了大門。美國應該建立一個民主國家的「廣泛聯盟結構」。但這個聯盟必須有明確的目標才能成功。我們透過軍事力量促進民主的「自願聯盟」已經失敗。

這個新聯盟應該有兩個目標。首先是整合西方高科技創新能力,結合美國、西歐和東亞民主國家的資源,並專注於軍事和民用技術。第二是為南半球的中國基礎設施提供替代方案。如果部署得當的話,美國、德國、日本和韓國的資源和外國資產的總和遠超中國的對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