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20年11月3日 星期二

再見有原則的保守主義: 川普四年美國喪失了甚麼? (十)

再見有原則的保守主義: 川普四年美國喪失了甚麼? ()

Bret L. Stephens

[前言] 2020美國總統大選已到最後幾天衝刺階段。這次選舉,可能是二十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總統選舉最關鍵的一次,主要是川普四年來倒行逆施,如果連任,將對世界有極不利的影響。

美國紐約時報在此際推出「川普四年美國喪失了甚麼?」專輯,由十五位專欄作家執筆,代表美國主流自由主義在選前的焦灼。

專欄作家布雷特·史蒂芬斯 (Bret Stephens) 撰文:「再見有原則的保守主義」(Goodbye Principled Conservatism)。要點如下:

如果艾米·康尼·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被任命為最高法院大法官是一任川普任期的最後一項重大舉動,那將是個合適的結局。像以前的聯邦黨樣,共和黨將鞏固司法機構的權力。除此之外,他們在過去四年中揮霍自己的聲譽,放棄自己的原則,並背棄他們曾經聲稱珍視的那種政治文化。

隨著勝利的到來,Pyrrhic (空泛的勝利) 這個詞浮現在腦海。

保守派運動是如何到達這一關的?

海明威關於人如何破產的金句「逐漸,然後突然」似乎是恰當的。但是轉折點是在個確切的日期到達的:2015720。那天,當川普說被囚禁了五年以上,以殘酷的折磨為代價,拒絕提前釋放的約翰·麥凱恩(John McCain),不應被視為戰爭英雄。拉什·林博Rush Limbaugh)為川普的開脫時。

在這裡,這是個很棒的,很棒的有教育性的時刻,這與川普和麥凱恩在起,」林博說道。他說,「美國還沒有看到個飽受攻擊的公眾人物為自己站起來,加倍高調要所有人下地獄!」

這是令震驚的道德顛覆。林博將公眾對麥凱恩戰時記錄的尊重變成了屈從政治正確性的舉動。他把川普的無恥視為道德勇氣的一種表達。它設置了競選活動和總統職位的模板。川普每次撒謊,違背諾言,侮辱下屬,侮辱個陌生,欺負個盟友,發表推銷之詞,說白痴話,威脅要炸毀北約,以及違反道德,政治和制度規範,這在共和黨中是很有吸引力的。基數沒有下降。它上升了。就他們而言,他並沒有使自己尷尬或使國家丟臉。就像他的支持者所看到的那樣,在自己得意的方式上讓敵人自爆。

這種政治形式(不是對治理國家事務的補充,而是由於不滿情緒的湧現)已經成為定義川普時代保守派運動的因素。

保守派向來欣賞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的。就伯克所主張的舉止和道德對國家健康的重要性而言,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了。保守主義者曾經欣賞米爾頓·弗里德曼。就弗里德曼主張自由貿易,穩健的資金和平衡的預算而言,已經不復存在了。保守派曾經欣賞過福布傑克遜。就華盛頓州民主黨人而言,人權應該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中心這一觀點的擁護者已經不復存在了。保守派曾經欣賞過雷根和喬治·布希。在雷根和布希都相信性化的移民改革,建立國際聯盟,抵禦俄羅斯暴君並在可能的情況下與民主黨達成協議的情況下,這種情況已經不復存在了。

代替所有這些,如今低下的保守主義現在歸結為反自由主義。有時,這類似於老式的保守主義,特別是在經濟監管和司法方面。在其他時候,它必然掩蓋了過去的保守立場,如川普對朝鮮的姑息或對1994年犯罪法案的嘲弄。

但是反自由主義不是保守主義。在保守原則上,保守主義認為自由端是個人保有享有最佳自由的權利,即個享有與鄰居的自由相容的最大自由度的權利。這些手段大部分是國家以外的成規、信念和機構:穩定的家庭、宗教團體、志願協會、生產性企業、自由思想的習慣。最終,保守派政治的目標是培養能夠負責任的自治的有能力的公民。

相反,反自由主義則通過自由手段謀求私利。目的是擁有政治權力、種族優勢或經濟優勢所帶來的好處。手段是妖魔化競爭者以獲得權力,並使代表著開放社會的理想的人民、法律和規範非法化。從這個意義上講,川普的烏克蘭策略是反自由政治的精髓:種謀求私利和秘密使用原始權力,威脅陷入困境的民主盟友的安全,以將國內政治對手定為罪犯。

的確,由於有勇敢的舉報人,川普沒有完全得逞,就像他沒有放棄他的其他反自由主義努力一樣,例如取消美韓自由貿易協定。達成協議,解僱羅伯特·穆勒(Robert Mueller)或終DACA(目前)。但是,如果反自由主義仍然可以在政府內部遇到有效的反對,那主要是因為川普經常是自己的政治烙印的無能實踐者。然而,再任四年只會使他膽大,鞏固自己的親信並激勵他的模仿者。

我寫這些話時意識到,川普可能會再次挑戰賠率並獲勝。如果是這樣,民主黨將繼續戰鬥,遲早要重新掌權。至於共和黨,川普的連任將使其成為當今西方世界上反自由主義最有力的力量。任何人(包括自由主義者)都相信每個民主都需要有原則的保守主義的定錨,應該為自己的失敗祈禱。

20174以來,布雷特·史蒂芬斯Bret L. Stephens直是《紐約時報》(Times)的觀點專欄作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